21記者觀察:美國財富吸鐵石地位動搖?豪宅中國買家銳減56%,留學生...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作為全世界的財富吸鐵石,美國長期都是全球財富管理行業最重要的配置目的地,也是中國「高淨值人群」的聚集地。

然而,這場疫情已經在影響美國的保險、房地產、留學等對中國資金較為敏感的產業。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顧鄉

編 輯丨李豔霞、張楠

金融投資產品找不到海外客戶、「闊太太看房團」飛不過來、留學生家長群裡「焦慮不安」……在中國財富人群心中,美國財富吸鐵石的地位,似乎正在動搖。

(紐約一居民處 新華社/來源)

保險公司急需中國客戶

前兩天接到一個電話,來自一家紐約保險公司法拉盛地區的負責人。他告訴我,希望聘我做金融投資顧問,還願意出錢培訓,讓我拿執照。

我估計著,他其實想找我做人壽保險經紀人,並幫助我拿到保險執照。至於真正的金融投資顧問執照,比如CFP(註冊理財規劃師)這樣的權威執業資格,那可不是容易拿到的,算是畫個大餅吧。

至於為什麼找我,其實也很簡單。他們要的是「雙語顧問」,其中有關「華語」的要求才是重點——讓我幫他們開拓華人客源,尤其是來自中國內地的客戶。

他希望我能幫助他們對接一些有海外資產配置需求的中國有錢人,比如江浙地區的民營企業家,特別是那些已在美國買房,或者子女在美國讀書、工作的所謂「高淨值人群」。

我問他,現在疫情這麼嚴重,還會有人跑來美國買保險嗎?他說,這段時間過了肯定有,這是剛需,而且美國保險產品可比……他沒說下去。我猜,他是突然意識到自己想說的話不太合適,就把話吞回去了。

其實,我並不是幹這行的合適人選,但我知道疫情之下,美國財富管理行業的客源開拓壓力非常大。找我去做金融投資顧問,也算「病急亂投醫」了。估計哪怕能多搞來一兩個客戶,衝衝指標也是好的。

即便中美關係近期比較緊張,但對於許多人來說,鈔票是沒有國界的。但問題是,他們眼中的中國「快錢」,以後還會回來嗎?

(疫情前,曼哈頓的大街上車水馬龍 顧鄉/攝)

房地產中國買家銳減

除了保險行業急等中國客戶,另一個最近對中國資金比較敏感的行業,要屬美國房地產行業。

在這裡,我把那些目標客戶主要針對外國人的樓市相關從業者,都算進泛財富管理行業當中,因為他們的一大使命,就是幫助這些「高淨值人群」(而非本地剛需)進行海外資產配置。

據我了解,這一行在今年年初受到了重創。隨著紐約、加州等地區疫情肆虐,很多地產經紀人都受到很大衝擊,特別是那些「雙語經紀人」。

原因非常簡單:原本只要買張機票,登上飛機睡一覺後就能看房的中國「高淨值群體」,當時幾乎絕跡於美國樓市。

聽一名紐約華人地產經紀人Sunki Sun說,疫情爆發以來,她已經錯過了四位潛在客戶。

Sunki Sun一半以上的客戶是中國人,她通常做的是二、三十歲年輕人的生意,這批人比較有錢,或者說父母比較有錢。

「以往,父母希望親眼看到房子,確保它沒問題。」 Sunki Sun說,但在疫情爆發的情況下,他們來不了。結果,這批年輕人在沒有父母同意的情況下,無法完成購房交易。

這和開篇我提到的情況何其相似:那家保險公司想對接的中國有錢人,其中一個特徵就是「子女在美國讀書、工作」。

另一名紐約華人房地產經紀人Xiang Jill Ji也說,疫情對其生計造成了衝擊。

Xiang Jill Ji有一位客戶,由於在武漢居住的父母決定不給錢,因此被迫毀約。另一位客戶本應於3月初前往美國完成所有購房程序,但在川普政府宣布禁止所有最近訪問中國的非美國公民入境後,這筆交易也黃了。

這些身在美國的中國人都買不了房,更別說那些長居中國、「打飛的」出國買房的人了。正如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解釋的那樣:「外國買家通常希望在把錢扔給經紀人之前,先親自看一下目標房產。」

現在人都來不了,談什麼買房呢?更何況,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就連籤證政策都收緊了,中國財富人群因此變得更加猶豫。

2019年,來自中國的買家購買了134億美元的美國住宅房地產,比上一年的304億美元大幅減少56%。今年看來,數據只會更加慘澹。

(「紐約後花園」——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小鎮的一處豪宅 顧鄉/攝)

美國留學產業涼涼?

高校學費收入或縮水上千億

疫情之下,美國保險業「病急亂投醫」,房地產經紀人怨聲載道,而另一個高度依賴中國「高淨值群體」的領域——留學產業,也正面臨著深淵。

國內一位資深美國名校的保讀項目規劃師說,疫情對於家長的心理影響還是挺大的,很多家長已經轉而給子女在國內安排出路了。

雖然在她服務的個案中,疫情期間並沒有出現留學生被「趕出」宿舍或出租房的情況,但對於美國高校要求所有學生搬離宿舍的現實,仍然覺得難以接受。

留學業界人士都知道,中國留學生已經連續多年成為赴美留學的第一大群體,但在疫情期間,許多家長和學生開始萌生去意。更重要的是,隨著中美兩國關係持續緊張、美國民粹主義持續抬頭,以及籤證政策持續收緊,家長們開始變得疑慮重重。

經濟學家、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何帆甚至直言:「疫情過後,留學的黃金時代就結束了。」

事實上,美國留學的費用歷來是全球最高的,除了少數寒窗苦讀拿獎學金的人,更多中國留學生都是出自財富管理行業所謂的「高淨值家庭」。他們的父母門路多,即便不送孩子去美國,也有其他備選安排。

當然,如果海外生源最大來源國的留學生大量減少,產業鏈上的美國夥伴也會人人自危。

我這裡舉一個真實的例子,主角是伊利諾伊大學。

伊利諾伊大學吉斯商學院和格蘭傑工程學院曾經購買過一份保單,險種名為「中國學生不來導致收入下降」。兩個學院每年需要為這個「奇葩」險種付給保險公司42.4萬美元。

這項為期三年的保險合同始於2017年。如果兩個學院的合併收入因中國學生的減少下降了18.5%,這份保險就會生效。賠付金額與收入下降程度成正比。

根據合同,保險生效的一個前提是:在一年內因一些「特定因素」導致來自中國學生的學費收入下降。「特定因素」包括籤證影響、流感疫病、貿易問題等。

如今看來,這份當時廣受揶揄的保單,充滿了智慧性的前瞻色彩。這是「學術創新」和「金融創新」的完美結合,當然,也完美地說明了我們的主題:許多美國高校實在太依賴中國「高淨值群體」了。

案例說得夠多了,最後上數據吧:

根據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上月發布的最新報告,疫情正在阻止中國學生赴美接受高等教育,如果美國最大的國際生源繼續減少,美國高校將面臨高達150億美元(相當於1071億人民幣)的學費收入縮水。

美國財富吸鐵石地位動搖?

(疫情前,紐約第五大道的夜景,顧鄉/攝)

我在上一段提到留學產業,其實也是把它當作泛財富管理行業的一部分來說的。對於「高淨值家庭」的子女學業規劃,是成熟市場私人銀行、家族辦公室的必修課。

這點和中國很不一樣。在國內,財富管理機構主要都在賣產品、賺佣金,無暇顧及客戶的家庭需求。而前面提到的保險規劃、海外置業,乃至身份規劃、稅務籌劃、信託計劃等安排,都是成熟市場財富管理的重要課題,中國市場在這方面的服務還很欠缺。

之所以強調財富管理,想要說明的是,這場疫情對美國的衝擊到底有多大。作為全世界的財富吸鐵石,美國長期都是全球財富管理行業最重要的配置目的地,也是中國「高淨值人群」的聚集地。

可如今,金融投資產品找不到海外客戶、「闊太太看房團」飛不過來、留學生家長群裡「焦慮不安」……在中國財富人群心中,美國財富吸鐵石的地位,似乎正在動搖。

待到這場疫情結束,從投資顧問、保險代理,到房產經紀、留學中介,每個人可能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中國有錢人還會像以往那樣,蜂擁前往美國嗎?

目前還沒有答案。

相關焦點

  • 澳媒:國際豪宅價格指數排行 中國廣州位列榜首
    澳媒:國際豪宅價格指數排行 中國廣州位列榜首 2018-03-09 15:03: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投資者紛紛「網購」澳豪宅
    林菲爾德的這幢豪宅以超過600萬澳元的價格賣出。(realestate.com.au圖片)1位身在中國的投資者通過視頻APP FaceTime遠程看房後,以超過600萬澳元的價格買下了雪梨的一幢豪宅。據悉,這位香港買家打算在未來12個月內搬進這裡居住。這幢豪宅有5個臥室,佔地面積為1708平方米,還有3個浴室以及雙車庫,此外還有網球場、遊泳池、豪華健身房以及酒窖。奇拉拉的這幢豪宅的買家是身在中國臺灣的澳洲家庭。
  • 香港半山逾1億港元豪宅首推先住後付 成交期長達3年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該豪宅項目每平米的單價高達70萬港元至10萬港元,首付分期付款兼可先住後付的促銷做法,在售價過億港元的超級豪宅項目中十分罕見。據21世紀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買家可先付樓價5%,並在發展商發出接納出價通知書後119天即約四個月後,分10期每隔3個月繳付樓價1%,即在接納出價後33個月內支付首付的15%,剩餘的85%尾款則可於1188天即3.25年後清付。
  • 162名中國留學生從美國波士頓抵達上海 將隔離健康觀察14天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上海市新聞辦通報:今日(4月26日)傍晚,在外交部的協調下,162名中國留學生搭乘海航HU7962航班從美國波士頓抵達上海浦東機場。這批留學生絕大多數年齡在12-16歲之間。未成年留學生的監護人事先均已籤署責任承諾書,自願承擔回國過程中的各種可能風險,並自覺接受國內疫情防控各項安排。 航班落地後,上海市嚴格按照入境人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從機場開始實行封閉轉運,對所有入境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並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健康觀察。同時,提前通知監護人到指定地點等待,履行監護責任。集中隔離點配備了醫護人員和專業兒童社工,提供服務保障。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 162名中國留學生從美國波士頓抵滬,將隔離觀察14天
    今日(4月26日)傍晚,在外交部的協調下,162名中國留學生搭乘海航HU7962航班從美國波士頓抵達上海浦東機場。資料圖這批留學生絕大多數年齡在12-16歲之間。未成年留學生的監護人事先均已籤署責任承諾書,自願承擔回國過程中的各種可能風險,並自覺接受國內疫情防控各項安排。航班落地後,本市嚴格按照入境人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從機場開始實行封閉轉運,對所有入境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並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健康觀察。同時,提前通知監護人到指定地點等待,履行監護責任。集中隔離點配備了醫護人員和專業兒童社工,提供服務保障。
  • 美國GDP為21.43萬億美元,是中國1.49倍,那兩國財富是多少呢?
    美國也是如此,其人口約為3.286億,全球第三。美國的GDP高達21.43萬億美元,全球第一名。美國GDP遠超中國,那財富總量呢?從產業鏈角度來說,中國比美國更加完善,且中國的製造業規模也遠超美國。但美國的第三產業更加發達,並使得其GDP達到了21.43萬億美元,是同期中國14.36萬億美元的1.49倍。
  • 美國抗疫全球倒數,豪宅卻賣瘋了
    本次疫情中,美國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經濟數據都出現了大幅度萎縮,「以往經濟衰退時,富人通常會壓縮開支,豪宅銷售會受到衝擊。」RedFin首席經濟學家Daryl Fairweather表示,「今年明顯不一樣了,這不是一次常規的經濟衰退。」疫情對美國不同階層財富造成的不同影響,似乎可以解釋這種異常。
  • 又一批中國留學生從美國波士頓抵滬,將隔離健康觀察14天
    今日(4月26日)傍晚,在外交部的協調下,162名中國留學生搭乘海航HU7962航班從美國波士頓抵達上海浦東機場。這批留學生絕大多數年齡在12-16歲之間。未成年留學生的監護人事先均已籤署責任承諾書,自願承擔回國過程中的各種可能風險,並自覺接受國內疫情防控各項安排。航班落地後,本市嚴格按照入境人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從機場開始實行封閉轉運,對所有入境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並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健康觀察。同時,提前通知監護人到指定地點等待,履行監護責任。集中隔離點配備了醫護人員和專業兒童社工,提供服務保障。
  • 來浦東打造中國第一豪宅,今仍為一妻兩子吸金
    這就是每平售價達27萬,號稱中國第一豪宅的湯臣一品。在這裡,億萬富豪屢見不鮮,畢竟一億多只能買下這裡的最小戶型。這豪宅背後的建造者,是以湯君年為代表的湯家。湯君年以窗簾起家,先後在中國臺灣與香港賺下巨額財富,甚至曾與「賭王」何鴻燊聯手。此後,湯君年響應號召來到當時泥沼遍地的上海浦東,投資數十億大建五星級酒店、豪宅、高爾夫球場,並獲「浦東第一地主」稱號。
  • 21名中國留學生被瑞士警方遣返美國,他們真的不該回國嗎?
    就在最近幾日網絡上爆出一條消息,21名中國留學生本打算通過轉機的方式回到祖國。但是,在他們到達瑞士打算進行轉機的時候,卻發生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們在瑞士打算登機然後飛往下一個中轉站的時候,他們被告知不準登機。
  •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洛杉磯豪宅以2900萬美元被售出 買家據稱是...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洛杉磯豪宅以2900萬美元被售出 買家據稱是網易創始人丁磊】6月19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特斯拉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以29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自己在洛杉磯Bel-Air地區的一處房屋。報導稱,買家是與網易創始人兼CEO丁磊有聯繫的公司。
  • 美國樓市兇猛 賣得最火爆的果然還是豪宅
    來源:金融界網站 疫情爆發後,美國二手住宅市場的熱度出現了顯著的分化。毫無意外地,銷售最火爆的就是豪宅。 來自美國房產中介Redfin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高端房地產的銷量同比大增了41.5%,創出了2013年統計這項數據以來的最大增幅記錄。
  • 反對禁止中國留學生入境,為中國留學生發聲的西北大學怎麼樣?
    這禁令讓有計劃留學美國或已經有孩子在美留學的中國家庭人人自危,產生了很大的焦慮。美國人大概看到了這項禁令所產生的地震效應,所以又開了個發布會安撫中國留學生。整個發布會傳達了三個主要信息:這個政策不是針對絕大對數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只會影響極少數人,一旦疫情結束,美國會繼續優先處理學生籤證;籤證禁令不會針對特定專業領域所有人,大多數學習「STEM」相關專業的學生並不會受到禁令影響,如果你與軍方無關,正常申請籤證,完全不必擔憂;目前網絡上流傳的受限大學名單,比如」國防七子「、某追蹤系統裡大量的」985「和」211「院校等並不真實
  • 21名中國留學生滯留瑞士:比起遣返美國,同胞們的嘲諷更讓人心寒
    1.21名留學生滯留瑞士近日,21名留學生滯留瑞士引發了廣泛的爭議。這21名留學生,花費百萬,試圖「曲線回國」:從紐約飛往瑞士,再從瑞士飛往新加坡,接著飛回中國。不料,在瑞士轉機的時候,遭到新加坡方拒絕,他們原定的計劃泡湯了,無法順利回國。
  • 美聯物業:香港上億元豪宅,內地買家佔約三成
    香港第三季疫情反覆牽制樓市表現,目前新房、二手房交投與次季仍有一段差距,惟豪宅物業交投表現明顯跑贏大市,可見在「疫市」下有豪宅客乘機偷步入市。香港美聯物業表示,全球經濟備受衝擊,為推動復甦步伐,各國央行實施「負利率」成為大勢所趨,料刺激遊資流入各類資產,包括香港物業市場。
  • 中國炒房團美國掃貨 華人大手筆震驚美國
    來自中國的買家震驚了美國!一位華人買家豪擲4.8億美元,買下8000套出租公寓,成為2010年美國出租公寓市場最大的買家之一,但這只是中國買家赴美買房投資狂潮的一個典型縮影。據David Liu的美國顧問Mark Osgood介紹,David Liu現年50多歲,來自中國大陸,在美已經居住了10多年,目前已是美國公民。David Liu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中國大陸的項目,經常來往於洛杉磯和北京兩地。中國掀起赴美購房潮David Liu顯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 中國內地和香港買家成為倫敦豪宅最大金主,6個月狂買33億
    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價值超過120萬英鎊的倫敦高端地產交易中,有15%的海外買家是來自內地與香港的中國買家;在價值超過1200萬英鎊的倫敦高端地產交易中,來自內地與香港的中國買家佔海外買家比重的20%。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編者按】中國赴美留學生是身處兩國人文交流最前沿的一個群體。從中國改革開放一路走到21世紀第三個十年即將展開,人們對留學目的、就業選擇、發展前景等問題的考量都在發生著變化。誠然,個體的抉擇都是獨特的,一次採訪難以概述全貌,但這些真誠的口述實錄有一個共通點令人印象深刻——人才流動本質上是機遇的流動。
  • 高校排名不重要 適合中國留學生的美國大學及專業
    中新網5月3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隨著近年來中美交流的擴大與緊密,到美國求學的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年齡也逐漸下移,從過去以讀研究生為主,向以讀本科為主轉移,甚至有不少人到美國讀中學、小學。據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的最新統計,2011到2012學年來美就讀大學的中國大陸留學生高達19.4萬人,佔全部外國留學生人數的四分之一多。
  • 美國樓市的最大海外買家,仍然是中國人-虎嗅網
    這段下降周期伴隨著中美的加速脫鉤、中國加強外匯管制、強美元以及對國內外買家都有影響的低庫存。同時,成交的二手房數量銳減,比前一個統計周期大跌了16%。另外,中國買家仍然是最大的買家,然而在前五大買家中,中國也是唯一一個購買總數出現下降的,而且是購買的單位數量和平均價格都在下降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