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黃霞,三峽中心醫院急診分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地點:三峽中心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區
「我輩已躬身入局,勢必要共渡難關!」
這是黃霞投入戰「疫」次日在朋友圈的一句話。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重慶首例治癒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已出院。
黃霞是一名中共黨員,在重慶三峽中心醫院急診分院重症醫學病區任副主任,到現在已在抗疫一線堅守10天。
1月22日,她交接手裡的工作後加入戰「疫」,投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區。
「我的專業是常年與重症患者打交道,戰『疫』必然要上,這是我們的使命!」黃霞說。
1月31日中午,走出病區的她看上去有些疲憊,眼睛與顴骨間留有兩條發紅的勒痕。
「這個就是口罩壓的。」黃霞說話時,聲音聽上去有些乏力。「兩層厚口罩,戴得又嚴實。」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看到,她穿在第二層的手術衣,背心和腰間已經被汗水浸溼。
「太熱了!」
她說,貼身穿在裡面的衣褲已經溼透。為了嚴密防護,她在手術衣外是隔離服,隔離服外又是一套防護服。「根本透不到氣!」
她記得在這10天裡,全副「武裝」呆得最長的一次超過30個小時。
這一副「武裝」,讓醫務工作者又愛又恨:雖能保護自己免於感染,又無疑讓工作非常不便。
有時護目鏡被呼吸的熱氣罩上一層霧,視線模糊連走路都不便。
作為病區的副主任之一,她要綜合協調整個病區的要素,進一次病區就要堅守24小時。
「先按時查房,隨時了解病人情況,還要記錄、診斷等,基本上停不下來。」黃霞告訴記者,她在崗時僅是為患者拍CT,就要花兩三個小時。
由於防護物資緊張,原則上每次當班能不出病區就不出,減少對防護物資的耗費。
1月31日中午離開病區後,直到下午兩點多,她才交接好手裡的工作下班暫歇。
這10天時間裡,隨著病例的新增,她所在的病區病人也在增加,現在病區有超過20例需要守護。
「幾乎每個患者都是個性化治療方案。」黃霞說,令她欣慰的是,病區的一名重症患者蔣女士已經出院。
1月27日凌晨0時22分,她與4名醫護人員一起合影。
她在微信朋友圈為圖片寫了一句話:總是需要一些小小的消息振奮人心。
「每一次進展都讓我心底一陣欣喜,努力迎來有回報。」黃霞說,醫護人員也太需要一次勝利來提振信心。
1月29日,蔣女士終於治癒並順利出院,黃霞也舒了一口氣。
「一個患者出院,就會有更多的患者出院。」黃霞告訴記者,現在病區已經有重症患者出現好轉,由重症病區轉入普通病區。「又有患者的核酸檢測出陰性,我們會繼續努力!」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郭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