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中英續訂藏印條約》原文

2021-03-05 喜馬拉雅在線

1906年《中英續訂藏印條約》原文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是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4月27日清朝與英國在北京籤訂的有關西藏事務的條約,為此前1890年《中英藏印條約》的修改條約。

  主要內容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共6款,另以《拉薩條約》作為附約。正約的主要內容有:英國允不佔並藏境及不幹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國國家應允不準他外國幹涉藏境及其一切內治。作為此約附約的《拉薩條約》「彼此允認,切實遵守」;其第九款內之第四節所聲明各項權利,除中國獨能享受外,不許他國國家及他國人民享受。惟經與中國商定,在該約第二款指明之各商埠,英國應得設電線通報印度境內之利益。

 

  條約原文

  一九○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初四日,北京。

正約

  案查光緒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及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中國與英國所訂兩次藏印條約,其所載各款,西藏並未認為確實,亦未允切實遵辦,英國政府惟有設法保衛該兩約所享利權。旋於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在拉薩定立英藏條約十款。嗣於光緒三十年十月初五日,由印度總督代英國政府將該約批准,並將當日所聲明之條款更訂之文據附入;茲大清國大皇帝,大英國全境大皇帝兼五印度大皇帝,因欲固存兩國友睦,歷久不渝;大清國大皇帝特派欽差全權大臣外務部右侍郎唐紹儀,大英國大皇帝特派欽差駐紮中華便宜行事全權大臣功賜佩帶頭等邁吉利寶星薩道義,各將所奉全權大臣便宜行事之敕諭,互相校閱,俱屬妥善,現議定各款,開列於後:

  第一款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英藏所立之約,暨其英文漢文約本,附入現立之約,作為附約,彼此允認切實遵守,並將更訂批准之文據亦附入此約,如遇有應行設法之時,彼此隨時設法,將該約內各節切實辦理。

  第二款 英國國家允不佔並藏境及不幹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國國家亦應允不準他外國幹涉藏境及其一切內治。

第三款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英藏所立之約第九款內之第四節所聲明各項權利,除中國獨能享受外,不許他國國家及他國人民享受。惟經與中國商定,在該約第二款指明之各商埠,英國應得設電線通報印度境內之利益。

  第四款 所有光緒十六、十九年中國與英國所定兩次藏印條約,其所載各款,如與本約及附約無違背者,概應切實施行。

  第五款 此約分繕英文、中文,業已細校相符,惟辯解之時,仍以英文為準。

  第六款 此約須由兩國大皇帝批准畫押,自兩國全權大臣畫押之日起,限三個月在倫敦互換。此約中文,英文各繕四分,共八分,兩國全權大臣畫押蓋印為憑。

  大清國欽差全權大臣外務部右侍郎唐紹儀。

  大英國欽差駐紮中華便宜行事全權大臣功賜佩帶頭等邁吉利寶星薩道義。

  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初四日,西曆一千九百零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立於北京

附約

  案查光緒十六、十九年中國與英國所定兩次英藏條約,因其意義並切實施行均有疑難之處;又查英藏曆年和好,近因事故,情意未洽;今欲重修舊好,將所有疑難之事,全行解定,茲大英國政府特派邊務全權大臣榮赫鵬,與噶爾丹寺長羅生戛爾曾,暨噶布倫並色拉、別蚌、噶爾丹三大寺之呼圖克圖,兼與西藏民教諸首領,代表西藏,議定條款,開列於後:

  第一款 西藏應允遵照光緒十六年中英所立之約而行,亦允認該約第一款所定哲孟雄與西藏之邊界,並允按此款建立界石。

  第二款西藏允定於江孜、噶大克及亞東,即行開作通商之埠,以便英藏商民,任便往來、貿易。所有光緒十九年中國與英國訂立條約內,凡關涉亞東各款,亦應在江孜、噶大克一律施行。惟嗣後如英藏彼此允改,則該三處應從改定章程辦理。除在該處設立商埠外,西藏應允所有現行通道之貿易,一概不準有所阻滯,將來如商務興旺,並允斟酌另設通商之埠,亦按以上所述之章,一律辦理。

第三款 光緒十九年中英條約所有更改之處,應另行酌辦。西藏允派掌權之員與英國政府所派之員會議,詳細酌改。

  第四款 西藏允定,除將來立定稅則內之稅課外,無論何項徵收,概不得抽取。

  第五款西藏應允所有自印度邊界至江孜、噶大克各通道,不得稍有阻礙,且應隨時修理,以副貿易之用;並於亞東、江孜、噶大克及日後續設之商埠,各派藏員居住,英國亦派員監管各該處英國商務。如欲齎送公文信函於藏官,或駐藏各華官,均成責商埠居住之各該藏員接收轉送。復文回信,亦一律責成此員妥送。

  第六款因西藏違約,英國派兵前往拉薩責問;又因英國邊務大臣暨其隨員護兵等被侮、被攻,是以西藏允兌給英國政府英金五十萬鎊,合盧比銀七百五十萬元,以賠補兵費及無禮侮攻各情。此賠款應在英國政府隨時所定之處或於藏境內,或於英境大吉嶺、扎拉白古裡等地面內清繳。每年西曆一月一日兌銀十萬盧比,七十五年繳清。應於何處收兌,英國政府預先知照。第一期應在西曆一千九百零六年一月一日照數兌交。

  第七款俟以上所述之賠款照數繳清後,並第二、三、四、五等款內所稱商埠切實開辦三年後,英國政府於未辦之先,仍於春丕駐兵暫守作質,至賠款清繳或商埠妥立三年後最晚之日為止。

  第八款 西藏允將所有自印度邊界至江孜、拉薩之炮臺、山寨等一律削平,並將所有滯礙通道之武備全行撤去。

  第九款 西藏允定以下五端,非英國政府先行照允,不得舉辦:

  一、西藏土地,無論何外國,皆不準有讓賣、租典或別樣出脫情事。

  二、西藏一切事宜,無論何外國,皆不準幹涉。

  三、無論何外國,皆不許派員或派代理人進入藏境。

  四、無論何項鐵路、道路、電線、礦產或別項利權,均不許各外國或隸各外國籍之民人享受;若允此項利權,則應將相抵之利權或相同之利權,一律給與英國政府享受。

  五、西藏各進款,或貨物或金銀錢幣等類,皆不許給與各外國或籍隸各外國之民抵押撥兌。

  第十款 此約共繕五分,由商定之員,在拉薩於光緒甲辰年七月二十八日,即西曆一千九百零四年九月七日畫押、蓋印為憑。

  大英國邊務大臣榮赫鵬印

  達賴喇嘛印(此印乃噶爾丹寺長所鈐)

噶布倫印

  別蚌寺印

  色拉寺印

  噶爾丹寺印

  西藏首領印

  英藏各員現行聲明,今日所立之約,以英文為憑。

  大英國邊務大臣榮赫鵬印

  邊賴喇嘛印(此印乃噶爾丹寺長所鈐)

  噶布倫印

  別蚌寺印

  色拉寺印

  噶爾丹寺印

  西藏首領印

  印度總督 士爾籤押

  印度總督所聲明之附款,附於已經批准之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即西曆一千九百零四年九月七日所立英藏條約之內。

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即西曆一千九百零四年九月七日,英國所派邊務大臣榮赫鵬代英國政府與噶爾丹寺長羅生戛爾曾,暨噶布倫並色拉、別蚌、噶爾丹三大寺之呼圖克圖,兼與西藏民教諸首領,代表西藏所立之約,現經印度總督批准;並惠允飭將該約第六款,西藏應賠補英國入藏兵費,由原定七百五十萬盧比,減為二百五十萬盧比。又復聲明:該約所定之賠款,初繳三年三期之後,英國所派佔守春丕之兵可以撤退。惟該約第二款所立之商埠,西藏須按照第七款開妥三年;並須按照該約內各節,一一認真遵辦。

  印度總督 士爾籤押

  此款於西曆一千九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由印度總督當堂籤押。

  印度政府外部大臣費禮夏

  附註

  本條約及附約見《海關中外條約》,卷1,頁652-660。英文本見同書,與漢文本載在同頁上。

  本條約繫於一九○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在倫敦交換批准。

文章來源: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01/61127_3.html

來源:藏人文化網

རྩོམ་ཁུངས། 嶺卡·洛絨澤仁的博客

< style="margin-left: 5px;padding-right: 5px;padding-left: 22px;color: rgb(0, 0, 0);word-wrap: break-word;border-radius: 5px;float: right;border-width: 1px;border-style: solid;border-color: rgb(204, 204, 204) rgb(169, 169, 169) rgb(169, 169, 169) rgb(204, 204, 204);background-image: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fej9mYFgaSJu1lLB1tbpg6Xn727ibyyicTicAMFQiaHA8picysWWuxATvfMwDMictic44a7P6QuibytiaMkoM9qxiaECAUQ/640?wx_fmt=gif");background-position: 5px 50%;background-size: initial;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background-origin: initial;background-clip: initial;font-family: Tahoma, "Microsoft Yahei", Simsun;font-size: 12px;">收藏< style="margin-left: 5px;padding-right: 5px;padding-left: 22px;color: rgb(0, 0, 0);word-wrap: break-word;border-radius: 5px;float: right;border-width: 1px;border-style: solid;border-color: rgb(204, 204, 204) rgb(169, 169, 169) rgb(169, 169, 169) rgb(204, 204, 204);background-image: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fej9mYFgaSJu1lLB1tbpg6Xn727ibyyicA9pCWYHQ6LOKky04JNvCENGrPwnPJd97axe0TB13DESAMFZGv4NmNw/640?wx_fmt=png");background-position: 5px 50%;background-size: initial;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background-origin: initial;background-clip: initial;font-family: Tahoma, "Microsoft Yahei", Simsun;font-size: 12px;">分享< style="margin-left: 5px;padding-right: 5px;padding-left: 22px;color: rgb(0, 0, 0);word-wrap: break-word;border-radius: 5px;float: right;border-width: 1px;border-style: solid;border-color: rgb(204, 204, 204) rgb(169, 169, 169) rgb(169, 169, 169) rgb(204, 204, 204);background-image: 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fej9mYFgaSJu1lLB1tbpg6Xn727ibyyiciaq7J1pLZkdLyo1cfrQKyEdrdoHOJBwtjTLbfibjhtMwoM4ZbtzBJ4fg/640?wx_fmt=gif");background-position: 5px 50%;background-size: initial;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background-origin: initial;background-clip: initial;font-family: Tahoma, "Microsoft Yahei", Simsun;font-size: 12px;">邀請


རྩོམ་བསྡུ་ཡིག་ཟམ།

1766746662@qq.com

知識 |  思想 | 點讚 |  分享  |  投稿

◆  ◆  ◆  ◆  ◆  

相關焦點

  • 《西姆拉條約》差點讓中國失去西藏
    《西姆拉條約》是1914年7月3日,中英兩國和西藏地方代表西姆拉會議後,英國代表麥克馬洪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倫欽夏扎擅自籤訂的條約。
  • 原創|英國1905年設立之「西藏獎章」詳解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毗鄰西藏的尼泊爾、哲孟雄、克什米爾、不丹先後被英國吞併或者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1902年,英國以西藏不履行藏印條約,侵犯印度邊境為藉口,派懷特率軍200人侵入後藏的甲岡,1903年底,英軍榮赫鵬、麥克唐納率領3000人(後增加至近萬人)從亞東、帕裡一線展開對西藏的大規模侵略。
  • 屈文生:從《天津條約》《煙臺條約》看外交談判中的「翻譯」
    此次活動系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2020年第6期,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馬建標主持。講座伊始,屈文生教授提到,在眾多不平等條約中,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和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體現出了翻譯與外交的複雜聯繫,並簡要對研究對象、所涉及的關鍵詞進行了介紹。
  • 中英文書的收藏差異
    我且藏且寫,最近在山東畫報出版社結集出版了《域外舊書話中國》一書。出國前,我已有搜羅民國舊書的喜好,故而對於中外舊書有些了解。因此結合購買舊書的經驗,以近代出版物為例,筆者試從微觀的角度談談收藏中英文書的差異。   版權是藏書者最敏感的藏點,年代則是版權的核心,自然是越早越好。關於此點,中英文書的收藏有明顯不同的具體標準。
  • 薛福成與滇緬界務問題交涉 ——以臺北「故宮」、「中研院」所藏條約檔案為例
    本文擬利用臺北「故宮」所藏條約,以及「中央研究院」所藏《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緬甸檔》等相關原始條約檔案,來說明薛福成對滇緬邊界的談判交涉,並對條約輿圖作些介紹關鍵詞 :曾紀澤 薛福成 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約 大金沙江作者陳維新,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研究員,地址: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2段221號。
  • 香港動蕩與中英「論戰」
    中英雙方都承認《中英聯合聲明》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但聯合聲明沒有關於有效期限及爭端解決程序相關的條款。這也是是中英雙方爭論的原因,即實質上現在中英聯合聲明是否還有法律約束力。      英方觀點的法理邏輯在[11]中分析得比較詳細:(1)儘管中國1997年10月3日才加入了《維也納條約法公約》([12],以下簡稱公約,1980年開始生效。
  • 女超人 閃電俠續訂!CW臺2020年續訂劇集名單公布
    CW臺最近瘋狂為旗下劇集開綠燈,續訂了旗下全部13部未完結劇集,包括《蝙蝠女俠》第二季、《閃電俠》第七季、《河谷鎮》第五季,還有去年秋季首播的新劇《神探蘭茜》均在2020-2021年度回歸的劇集名單中。  《蝙蝠女俠》
  • 歷史上的今天丨中俄籤署《北京條約》
    1860年11月14日奕訢、瑞常赴俄羅斯南館籤訂中俄《北京條約》。該條約的主要內容: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並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俄羅斯南館舊照俄國侵佔中國領土圖《北京條約》,包括《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
  • 藏印
    吐蕃在統一西藏後,其管理這片廣大區域的政治部屬、調兵遣將時,都需要以印信為證。此時,藏族古印章便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元752年,吐蕃冊封南詔為「贊普鍾南國大詔」,並「賜為兄弟之國」。命南詔王閣羅風為贊普鍾,號曰「東帝」賜以金印。吐蕃在統治南詔期間,還陸續賜有不少印章。公元778年,閣羅鳳死,其孫異牟尋嗣位。唐貞元十年(785年),異牟尋歸順唐朝時,一次就獻出「吐蕃印八紐」。
  • 1860年《北京條約》同時割地,為什麼能收回九龍但海參崴不行?
    《中俄北京條約》又稱《中俄續增條約》,是俄羅斯帝國和清朝於1860年(鹹豐十年)11月14日在北京籤訂的不平等條約。
  • 自己挖坑埋自己:細說《南京條約》中「協定關稅」的始末
    關於《南京條約》中的「協定關稅」,在英國的對華條約草案中是「中國的皇帝陛下公布一套公平的、適用於所有通商口岸的關稅定例」,為什麼最後變成了《南京條約》中的「中英雙方英商進出口貨物的稅款」?一心討好的耆英在英國提出重新商討關稅的時候,壓根不會去注意條約中遺留下來的問題,就這樣步入陷阱。1843年1月,中英海關稅則的談判在廣州正式開始。中方有備而來,提出方案是:提高茶葉、棉花等熱門商品的稅率,降低冷門貨物的稅率。3月,伊里布病故,廣東按察使黃恩彤和鹹齡對英方代表表示,可以到香港「商談」稅收事宜。
  • 1938年英印造偽書毀真書,哈佛大學倖存真本證實:藏南屬於中國
    在這次會議之前的90年間,中英兩國一直相安無事,達旺地區的主權無論從民間到兩國政府,都無異議。但是1911年後,隨著清政府的滅亡,英國認為,中國中央政府對邊境地區的控制力減弱,於是開始處心積慮的向北推進邊界。在這個大背景下,英屬印度的外事秘書麥克馬洪,提出了一條對英國最有利的新邊界:麥克馬洪線。上圖紅色部分,就是新邊界試圖割走的中國領土。
  • 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4)(中英雙語音頻)
    精彩回顧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3)(中英雙語音頻)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2)(中英雙語音頻)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1)(中英雙語音頻)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60)(中英雙語音頻)畫藏 | 虛雲老和尚畫傳(59)(中英雙語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