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挖坑埋自己:細說《南京條約》中「協定關稅」的始末

2020-12-26 草根歷史

中國近代的不平等條約,每每想起,總是令人義憤填膺。關於《南京條約》中的「協定關稅」,在英國的對華條約草案中是「中國的皇帝陛下公布一套公平的、適用於所有通商口岸的關稅定例」,為什麼最後變成了《南京條約》中的「中英雙方英商進出口貨物的稅款」?

一、稅收費用高,提議新稅則

清初實行海禁政策,嚴禁沿海居民私底下與外國商人貿易。直到1684 年,收復臺灣後,康熙帝下令開放海禁政策,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江南等四省設立海關,設置專門機構負責海洋貿易和徵收關稅的事務。

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清政府只能在稅收上下功夫。海關稅條目分為正稅和雜稅。正稅包括船稅和貨稅等,例如船稅的標準是根據船的大小,據《粵海關志》記載,當時廣東海關制定的商船收稅標準不一,西洋商船的稅收明顯高於東洋。除了船稅和貨稅,還有諸如繳送、火耗、平餘等的附加稅,上繳數額甚至比正稅還高。英商進出口貨物除了需要繳納高於東洋商船的船稅和貨稅,還要支付條目眾多的雜稅。

針對海關稅收高的問題,英國鴉片戰爭後的對華條約中趁機提出自己的方案:如果中方不同意割讓沿海島嶼,可以有五個交換條件,其中一個是:清政府制定一套規範的進出口關稅則例並公布出來,之後按照條例收稅,不得再額外收費。英國方面的本意是希望清政府摒除海關徵收中的各種陋規,將關稅公平化、公開化

二、制定新稅則 中英共議定

關於海關稅收的內容,英文版的規定翻譯為現代漢語:中國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適用於所有的通商口岸的進出口關稅條例並公諸於眾,但在《南京條約》的中文本第十款規定卻有所不同:秉公議定各通商口岸的進出口稅收並將其公布出來。

雖然說,「秉公議定」的原意為清政府應秉承「公平」的原則制定新的關稅條例,這一條款符合巴麥尊對華條約的草案,滿足了英國的要求。雖然從字面上看,清政府依舊掌握關稅條例的制定權和公布權,但是「議定」二字的含義中有「商議決定」的意味,留下無窮後患。

在復照過程中,璞鼎查發現了第十一項關於海關稅則的內容:福州等口岸關稅稅率不一,應該對照廣東海關輸稅章程,重新擬定稅收條例。這則規定違反了《南京條約》中所說的「秉公議定新海關稅則」,但是他沒有當面指出問題,而是哄騙耆英說:「如果稅收定得太高就有偷稅漏稅的危害,如果稅收定得太低,就沒有收稅的必要了,所以雙方進行談判討論」。

耆英何許人也?鴉片戰爭的時候,朝廷出現以林則徐為代表的剿夷派和以穆彰阿、耆英為首的撫夷派。為了安撫,耆英竭盡全力與璞鼎查套近乎:饋贈厚禮,還想過收養璞鼎查的兒子為義子,好友變親戚。一心討好的耆英在英國提出重新商討關稅的時候,壓根不會去注意條約中遺留下來的問題,就這樣步入陷阱。

1843年1月,中英海關稅則的談判在廣州正式開始。中方有備而來,提出方案是:提高茶葉、棉花等熱門商品的稅率,降低冷門貨物的稅率。3月,伊里布病故,廣東按察使黃恩彤和鹹齡對英方代表表示,可以到香港「商談」稅收事宜。關稅問題從此開始由中英雙方「議定」。這次談判中,英方同意中方「提高大宗、降低冷門」的方案。

三、無知者無畏 丟關稅主權

1843年7月,新稅則基本確定下來。天朝大員還沾沾自喜,自以為撿了大便宜,僅茶葉一項,每年就可以增加約110萬兩銀子。

中英在香港議定新稅則後,由於從奏報朝廷到戶部批准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一心「抱大腿」的耆英決定先斬後奏:璞鼎查先在香港公布新的海關稅則,之後耆英將這個新稅則奏報朝廷,由戶部核議批准。耆英的這種做法無疑是「自毀長城」,置國家的尊嚴和顏面於何地!

原本可以自主決定的關稅,現在竟然變成了與別國「共同議定」關稅。原本規定的「清政府掌握公布條例的主動權」被無知的耆英白送給了英國。負責談判的官員還沾沾自喜於每年多增加三倍以上的稅收,絲毫沒有考慮到白花花的銀子背後到底失去了什麼。

客觀地說,在此次談判中,英國趁機獲得了此次關稅條例的「議定權」,但是在《海關稅則》中,並沒有明文規定中國的關稅須由雙方協定。在新稅則制定和公布的過程中,雖然負責談判的官員們在英方的威逼利誘、硬攻軟套中傻傻地將制定權奉送給英方,但是至少在國家條約的層面上,清政府的關稅主權並沒有被剝奪。

真正導致關稅主權喪失的,是中英的最惠國待遇條約協定。

中美雙方的《望廈條約》規定:如果中國想要修改稅則,就必須與美國共同商議之後決定。三個多月後,法國也來「分一杯羹」,與清政府籤訂《黃埔條約》,規定中國修改稅則,要與法國商議後,法國同意了,才能修改稅則。《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是在法律層面規定了美國和法國分別獲得了中國的關稅協定權,列強就這樣簡單粗暴地剝奪了中國人自行決定關稅的權利。

雖然中英之間籤訂的所有條約中都沒有協定關稅的條款,但是,1843年中英的《虎門條約》規定了英國獲得片面最惠國待遇。美國、法國所獲得的特權,英國也要擁有同等的特權。幾經周折,英國託美國和法國的福,也獲得了協定關稅的權利。

蔣廷黻先生指出:「《南京條約》籤訂後,當時的人最扼腕痛心的莫過於五口通商,中國閉關的大門被迫打開。其實最應該讓人痛心疾首的應該是協定關稅。無知者無畏!從「制定稅則」到「秉公議定條例」再到「一體均沾,協定關稅」,關稅主權丟失的背後充斥著近代國家主權意識過於淺薄的悲哀。1928年,中英兩國政府又在南京籤訂條約,取消協定關稅,丟失了86年的關稅主權再一次回到了中國人自己手中。

相關焦點

  • 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到底給中國造成了哪些危害?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2年,雙方代表在南京靜海寺談判並在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軍旗艦上簽署,該條約有以下幾個主要的內容: 1、清政府開放沿海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通商;2、清政府將香港島割讓英國治理;3、清政府賠償2100萬銀元;4、兩國共同訂立進出口關稅。
  • 第一次鴉片戰爭除了《南京條約》,大清還籤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
    而這次戰爭帶給大清朝的痛,還絕不是《南京條約》的恥辱,一大批不平等條約也在這個時期先後籤訂。《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它是英國侵略者通過炮艦強加於中國人民的枷鎖。道光二十三年(1843),清政府又先後訂立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對《南京條約》的補充。通過這一系列條約,英國從中國攫取了許多特權。
  • 中日韓自貿協定首次達成,商品關稅紛紛取消,日系車價格或下降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11月17日報導,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協定,目前該協議已經籤署,接下來RCEP各成員將各自履行國內法律審批程序,推動協定早日生效實施。而這對於日本來說,也是一大利好。RCEP將取消日本86%對華出口產品的關稅。對日本來說,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下,近90%運往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將實現免關稅。此舉可能導致一些日系車價格大幅下降。
  • 星太奇偶遇「熊出沒」秒躺裝死,奮豆挖坑埋自己,果斷被熊大帶走
    咱們的奮豆同學卻不立馬效仿星太奇裝死,在這種危急時刻竟然還想著裝叉,自作多情地認為星太奇的裝死太沒技術,自己挖坑立碑裝死調戲「熊大」,結果可想而知,熊大果斷把奮豆帶走了。故事的經過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花30萬買電動車頭盔,到貨變成工地安全帽,自己挖坑自己埋
    某些機會主義者趕緊囤了一大堆頭盔,花巨資買頭盔就想高價賣出去,現在市場價格也的確被抬高了,這個坑是挖出來了,不過總要有人來埋坑,例如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名男子。這名男子想趁這個機會大發一筆橫財,於是花30萬買了一批頭盔,令他沒想到的是,當時和賣家商量好了,有照片有視頻展示的貨源,等到付完尾款發了貨以後,到貨的卻是工地安全帽。
  • 張天愛給自己挖坑自己跳
    張天愛挖坑自己跳系列,張天愛真的是個遊戲大黑洞啊,之前在綜藝就經常各種翻車!昨晚在新綜藝#念念桃花源#中玩接歌遊戲又把自己難住了,焦急想歌詞的亞子既心疼又好笑。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張天愛給自己挖坑太搞笑了,本來想著給大家增加上樓的難度,結果最後大家都上去了,只剩下自己,摸不著頭腦的樣子真是太歡樂了!天愛好有意思啊,之前在快本玩遊戲就很可愛很拼!今天又在自己提議的樓梯接龍遊戲中失敗了,新綜藝《念念桃花源》中真的暴露出萌萌噠的一面,那一臉無辜的樣子太萌了!
  •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國際性的多邊協定
    後來籌備會根據其中部分條文擬定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同年10月30日,美、英、中、法等23個國家在協定上簽了字。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不是正式的國際組織,而只是國際性的多邊協定,它與聯合國有關係,但不是其專門機構。
  • 被逼籤下不平等條約後,加拿大又被美國加收關稅
    另一方面又是對於自己盟友的無理剝削。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理念即「美國第一」、「美國優先」。而這次深受其害的變成了美國的忠實跟班加拿大。美國收拾「親兒子」,要讓加拿大籤不平等條約據路透社6月22日的報導,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國對於鋁的需求逐漸減少,這使得鋁在全球價位持續走低。
  • 英美在疫情危機中開啟自貿協定談判
    英美團隊在共同聲明中表示,快速達成一項富有雄心的跨大西洋自貿協定,對於英美兩國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和保持經濟長期穩定至關重要。單從貿易角度而言,英國希望通過英美自貿協定增加對美出口汽車、陶瓷、威士忌酒和奶酪等優勢產品以及擴大投資和金融服務貿易的機會,而美國則尋求藉此消除英國對牛肉等農產品進口的關稅及技術壁壘,並打開英國醫療系統採購市場。
  • 李斯丹妮挖坑埋自己!挑起話頭自曝最糗經歷,真是個鐵憨憨
    參加節目的姐姐們性格各異,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也因此成功吸引了眾多粉絲。而那些在舞臺表現和日常相處中具有極大反差的姐姐,更讓人覺得有趣。李斯丹妮是一名職業歌手,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既帥且酷的姐姐,實力強勁、表現力非凡。
  • 協定裡的中國
    儘管如此,協定中所有實質性的內容,仍需經過彼此之間的過招與博弈,求同存異成為協定能夠最終籤署的保障,關稅加上原產地規則、貿易便利化、投資、智慧財產權、貿易救濟這些有著直接影響的領域,無不如此。這其中,中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恰恰是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同樣在繼續學習這個自己不能離開,也不能離開自己的世界。
  • 中韓自貿協定助深企減免關稅5.9億元 RCEP帶來巨大機遇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董芳芳 通訊員 別麗芳 甘夢竹韓國是深圳企業的重要出口目的國,在深圳對外貿易中佔據重要位置。近年來,深圳關區中韓自貿協定項下享惠進出口貨值呈逐年增長態勢。據深圳海關最新統計,2020年1月至11月,深圳關區進口中韓自貿協定項下原產貨物4398票,同比增長18.48%,享惠進口貨值為23.66億元,同比增長41.68%。據悉,2020年1月至11月,深圳關區對韓國籤發出口原產地證書7.56萬份,同比增長8.93%,籤證金額98.70億元,同比增長4.56%。
  • 南京條約的公文中,清政府玩文字遊戲羞辱了英國,英首相氣急敗壞
    第一次鴉片戰爭在現代人看來,是中國近代百年屈辱史的開端,鴉片戰爭以清朝的慘敗告終,以《南京條約》和《虎門條約》這兩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結束。同理,如今「英夷」仗著自己船堅炮利的優勢,寇掠沿海,大清水師無法與之匹敵,實乃「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與漢軍最初敵不過擁有優良馬匹的匈奴人是同樣的道理。按照古人傳下來的套路,應該先暫且安撫「英夷」,從長計議。所以即便是在鴉片戰爭中慘敗了,清政府仍然是十分傲嬌的。
  • 古代籤訂條約語言不通,如何進行?有種人不可少,以南京條約為例
    《南京條約》大家應該都不陌生,1840年英國人用毒品鴉片和堅船鐵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然後逼著當時的清政府籤訂了這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是任何時候都讓人義憤填膺的事情。不過大家可能會有疑問,英國人寫的南京條約,當時不通洋文的清朝皇室是如何閱覽的呢?
  • 國內和平協定
    而在此次國內戰爭中,南京國民政府的軍隊,業已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所指揮的人民解放軍所戰敗。基於上述情況,南京國民政府曾於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一日向中國共產黨提議舉行停止國內戰爭恢復和平狀態的談判。
  • 屈文生:從《天津條約》《煙臺條約》看外交談判中的「翻譯」
    自1842中英《南京條約》訂立始,中英條約文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般來說是由英國譯者來提供,是淺文理的版本,而非王韜等人在同時期翻譯委辦本《聖經》時使用經典的文言文所形成的深文理文本,淺文理文本是更易於理解的。屈文生教授以中英《天津條約》全權、欽差、Plentipotentiary和《煙臺條約》中的英國、會同、惋惜一系列關鍵詞為例,揭示這些看似波瀾不驚的詞語背後翻譯和中外關係的複雜聯繫。
  • 安永:中國為加快推進《RCEP協定》生效實施任務清單出爐
    #》」或「《協定》」),根據規定,《協定》生效需15個成員中至少9個成員批准,且該9個成員應包括6個東協成員國和3個非東協成員國(即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中的任3個國家)。貨物貿易開放水平將達到90%,意味著關稅稅目中90%的貨物關稅稅率將降為0。中國的關稅承諾表由五個部分組成,分別對東協10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以及紐西蘭適用。
  • 還是挖坑埋日本?
    此前,英日10月籤署自貿協定,成為英國「脫歐」後達成的首份重大貿易協定。看到這個新聞,我們關注的主要在兩點:一是英國明年初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赴西太平洋,主要停靠日本。二是英日10月份籤署了自貿協定。英國一邊與歐盟搞脫歐,一邊卻與日本籤訂自貿協定,難道日本對英國的價值,遠遠大於歐盟?
  • 二戰的起因是《凡爾賽條約》,條款太苛刻,協約國自己都看不下去
    二戰其實是一戰的延續,期間20年的「和平」只不過是戰後的超長停戰,早在德國一戰戰敗,就埋下了這個種子,這個種子就是《凡爾賽條約》。一戰時期,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各有勝負,直到美國向德國宣戰,戰爭的僵局被打破,德國開始敗退。德國一戰戰敗,作為世仇的法國希望嚴懲德國,儘可能的削弱德國作為報復。
  • 中澳自貿協定解讀
    澳大利亞所有產品均對中國完全降稅,自由化水平達到100%,其中91.6%的稅目關稅在協定生效時即降為零,6.9%的稅目在協定生效第3年降為零,最後1.5%的稅目關稅在協定生效第5年降為零。  從貿易額角度看,中國實現自由化的產品自澳大利亞進口額佔自澳進口總額的97%,其中協定生效時關稅即降為零的產品進口額佔比為85.4%,5年內關稅降為零的產品進口額佔比為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