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王朔請王蒙吃飯,王朔難得誇一回人,王蒙聽後卻一臉不屑

2020-12-09 歷史國學智慧

在中國當代文學界,有這麼一位傳奇人物,19歲憑藉一部《青春萬歲》一舉成名,後來卻歷經坎坷,但是這並沒有挫敗他對於寫作的堅持,他在81歲時斬獲「茅盾文學獎」,85歲時榮獲「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稱號,他就是著名作家王蒙

如今86歲高齡的王蒙,依舊能讓人感受到一股青春的活力,王蒙曾經說過:「我雖然經歷過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作為中國當代文學界的一位老前輩,他在圈子裡非常受人尊敬。此前,馮小剛和王朔曾經請王蒙吃過一次飯,當時一起的還有劉震雲。飯前,三人打了個賭,要比一比誰能在飯桌上把王蒙逗笑了。

王朔是個急性子,別看他平時總是喜歡懟別人,但是面對王蒙這樣一位老前輩,他卻表現的非常尊敬,飯局中他對王蒙說:「王老,我可是從小看著您的書長大的,我感覺您的書都是用上帝之手寫出來的。」

王朔難得誇了一回人,而且這番話說的可圈可點,直接把王蒙捧成了上帝,但王蒙聽到這番話後,卻是一臉的不屑,臉上絲毫沒有露出一點笑容。

見到王朔沒有成功,馮小剛立馬接上了話茬:「王老,是您改變了我人生的方向,改變了我的命運」,王蒙聽到後依舊不為所動。

劉震雲見二人都失敗了,於是不慌不忙的對王蒙說道:「你們兩個把王老當成什麼人了?我最了解王老,他平時最不喜歡拍馬屁的人,你們這麼誇王老,這不是拉低人家的水平嗎?王老您說是不是?」

不得不說,劉震雲這個小機靈耍得很妙,果然,王蒙聽到劉震雲的話後,臉上立刻露出了微笑:「還是震雲你了解我啊。」

這件事後來經常被劉震雲當做段子拿出來炫耀,很多人可能不解,馮小剛、王朔、劉震雲三人都是京圈響噹噹的人物,他們有必要這樣追捧王蒙嗎?

王蒙堪稱中國文學界的泰鬥級人物,王朔、馮小剛、劉震雲等人跟王蒙比起來,充其量只能是小輩。

王蒙自幼熟讀「孔孟老莊」,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研究的非常深入。

如今網絡文學興起,傳統文化日益衰落,和年輕人有很多共鳴的王蒙決定以一己之力重振傳統文化,為此,王蒙以耄耋之年再提筆,用86年的人生閱歷,創作了這套《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

在這套書中,王蒙總結了自己80多年的人生感悟,再結合自己淵博的學識,由淺入深的向讀者闡述了「孔孟老莊」中蘊含的智慧,並且教給我們如何把這些大智慧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如今的年輕人之所以不喜歡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是由於那些古籍中的內容實在是過於晦澀難懂。但王蒙的這部《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卻恰到好處的彌補了這一點,讓中國傳統文化變成人人都能讀懂和受益的寶貴知識。

這套書完全打破了傳統的閱讀模式,書中的每一頁,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題,讓讀者可以充分利用空閒時間閱讀。

無論你是年輕人,還是正處在人生困境的中年人,都應該讀一讀這套書。

全4冊,現在只需要99元,平均一本才25,一頓飯錢,你就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並且從中悟出人生的大智慧,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朔飯局上吹捧大佬不成反被噎,馮小剛一句話,高情商解圍!
    一次華藝出版社的老金做局,請出版社的當紅作家,王蒙、劉震雲、王朔一起吃飯,還帶了個能說會聊的馮小剛。馮小剛當時還不出名,沒有這麼大的排面,他剛和王朔一碰面,就被叮囑到要把王蒙老師伺候舒坦才行。酒過三巡,寒暄的套路話一說完,王朔就直奔主題,他砸吧著嘴甜甜地稱讚:「王蒙老師作品不朽,幾十年前寫的《青春萬歲》、《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等現在拿出來依然不落伍,都是文壇重量級作品。」
  • 王朔「炮轟」遍文壇,為何在王蒙面前不敢造次?網友:王蒙真有才
    當今文壇,能被人提起的寥寥無幾,餘秋雨、餘華、韓寒、賈平凹、金庸、王蒙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文壇中的「怪才」,不得不提起,他就是「最強王者」王朔,以上文壇大家都在王朔「毒舌」下走了一遭,除了對王蒙正面的評價外,其他人無一例外地被「噴」,王朔到底為何「炮轟」文壇,卻又唯獨不敢在王蒙面前造次呢?
  • 無知者無畏,王朔為什麼痛恨知識分子
    這是王朔在其《無知者無畏》裡寫的,對知識分子有點咬牙切齒啊。2004年,王朔入選南方人物周刊推出的公共知識分子50人。王朔濃厚的玩世情懷,「拒絕崇高」,「解構一切神聖」,對當代知識分子的存在及其源流有著尖銳甚至過激的批評。王朔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公知,一個討厭痛恨知識分子的公知。
  • 懟天懟地的王朔:批魯迅罵金庸,為了情人拋妻棄子,他現狀如何?
    王朔,算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特殊的存在。有人說他是流氓,說他寫的東西是流氓文學。聽起來有點荒誕、有些不真實的事情,卻像極了他筆下的現實世界。也有人喜歡他撒潑式的語言和誠懇的態度,王蒙說他「撕破了一些偽崇高的假面」;許子東說「只看到王朔流氓語言的人,不是真蠢,就是裝蠢。」作家王朔在中國擁有眾多讀者,關於他的爭議也有很多。
  • 記者問王朔:你還和馮小剛合作嗎?王朔回答讓人驚訝
    || 記者問王朔:你還和馮小剛合作嗎?王朔回答讓人驚訝在娛樂圈內,馮小剛幾乎是無人不知的大導演,他拍過的影視作品也很多,並且每一部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而提到馮小剛,就不得不說王朔了。許多人都知道,馮小剛之前和王朔的關係非常好,有人說,沒有王朔就沒有馮小剛的今天。
  • 王朔唯一執導過的電影 還是與馮小剛合作的一部作品
    王朔就是自予「寫字師傅」。今天,我就回歸王朔的行當,當一把寫字師傅,並且我要創我自己的一個記錄,用10分鐘,寫完這篇文章。既然文章後面是後無感情的AI,那我就好好地寫一寫。王朔的電影,興起於馮小剛,甲方乙方。但是在文壇已經先有了一定的名氣。當時的王朔文集也是非常暢銷的4本文集,我記得應該是20元左右的價格。
  • 《編輯部的故事》一拍完,馮小剛就被王朔和馬未都用擔架抬進醫院
    《編輯部的故事》一拍完,馮小剛就被王朔和馬未都用擔架抬進了醫院。可是等檢查完,馮小剛聽完醫生的回答後卻笑嘻嘻的。那時,馮小剛學會了抽菸,在拍《編輯部的故事》時,只要是困了累了,就一包接一包地抽,因為抽得太猛,加上勞累過度,整個人的精神狀態看起來不好,王朔和馬未都更是覺得恐怖,於是在《編輯部的故事》拍完後,王朔和馬未都出於為好友的健康考慮,立即將馮小剛送進了醫院做檢查。
  • 不會表演的葛優,遇到葛存壯、王朔、張藝謀、馮小剛後還能不火?
    就懂了,看圖你也懂了01葛優養豬經歷葛優1957年4月19日出生在北京,其實葛優的演繹之路並不順暢,主要是他從小就不喜歡表演,小時候也不聽老師的話,就算是老師的命令他也不會去表演,那麼這麼一位不愛表演的人最終是怎麼成為一級演員的呢?
  • 和王朔鬧翻,被姜文暗諷,62歲的馮小剛再也拍不出好電影了
    也因此,由馮小剛和王朔主導,一眾京圈子弟投資創辦的「好夢公司」虧得血本無歸。兩年後好夢公司宣布破產,結束了這場驚心的噩夢,馮小剛自此開始被人叫做「業界毒藥」。那一年的秋天,馮小剛在他京郊通縣的別墅裡無奈地「歇業」了一年。
  • 被徐靜蕾養著,當王子文精神枕頭,在娛樂圈「叱吒風雲」的王朔憑什麼?
    本身作為新年第一部愛情片就已經很令人期待,加上王朔的坐鎮,很多人已經躍躍欲試。 同為作家的後輩韓寒,十分抗拒和王朔見面。 有一次被人「騙」到家裡和王朔同席吃飯,整個過程韓寒卑微的像個見大哥的小弟。
  • 被徐靜蕾養著,當王子文精神枕頭,娛樂圈「叱吒風雲」王朔憑什麼
    雖然比喻很通俗,卻也是對王朔本人最好的總結。這世間沒有他不敢抨擊的人和事,請他出場就像一場冒險,結局根本無法預知。王朔從來都是狂妄不可一世的,整個娛樂圈都對他「聞風喪膽」。同為作家的後輩韓寒,十分抗拒和王朔見面。
  • 阿城寫餓貨棋王的吃相,讓王蒙大呼過癮:我久沒有見這樣的文字了
    提到王蒙大家應該都有點印象,他是比賈平凹、莫言、路遙等人早一輩的著名作家,還當過文化部部長,他豐富的人生經驗讓他比其他作家站在更高的臺階上,文學界「嘴炮王」王朔對其他作家的評價都是辣的,但他對於王蒙也是不得不服,他說王蒙:「有幾個人最終能拿出東西來?
  • 王朔發小那句奚落,或許成了真,「馮小剛很會利用別人」
    這個期間,普通家庭出身的馮小剛不甘人後,憑藉一顆八面玲瓏心悄悄打進大院子弟雲集的京圈,靠拍王朔馬屁一步步成功上位,先後參與了《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的拍攝,漸漸聲名鵲起。隨著時間的流逝,遠在美國的王中軍也靠兼職送外賣積攢的小費有了創業初始資金10萬美金,立馬回國開展自己的事業。
  • 王朔再出馬 從《私人訂製》看其作品銀幕軌跡
    王朔再出馬 從《私人訂製》看其作品銀幕軌跡 時間:2013.12.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王朔「回歸」會是怎樣一個質變?
    文 陸雨彤王朔,這個曾經擲地便轟鳴的名字,近日又重回人們視線。由王朔操刀編劇的電影《不老奇事》將定檔11月21日,同時也拉開了2021年賀歲片的序幕。由此窺見,雖然與影視圈漸行漸遠了的王朔,一旦回歸,依然有他舉足輕重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62歲的王朔,此次回歸,一改往日「痞子文學」的畫風,試圖在虛擬的世界裡追尋純美的愛情。
  • 王朔的前半生:頂著「北京流氓」招牌的他,原來臉皮薄到了極點
    不為自己洗白的王朔在接受記者時卻主動為一眾性工作者解釋,說她們都是最好的人。 王朔從不掩飾自己的做過的事,無論在世人眼中是好還是壞,正如他在自己的作品裡坦然寫到,「誰都甭想破壞我的好心情。」但是王朔身上的「流氓」氣息和他這個人一樣有著原則。
  • 王朔談金庸武俠小說:看著跌份,而對方卻說和王朔不是一類人
    早在八十年代,王朔就已經成名,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壇大家。而與此同時,王朔的言語「風暴」也越刮越廣。自從多部作品面世以後,王朔的文學風格更傾向於批判。為此「痞子文學」的稱號形成,這種「痞子文學」並非作家為人的不正經,而是他作品和言語風格的「隨意性」,不拘束,甚至還帶有一種互相嘲諷的特性。在他的《我的千歲寒》一書中可以做最好的詮釋。
  • 重返黃金時代:八十年代大家訪談錄:與王朔
    重返黃金時代:八十年代大家訪談錄:與王朔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文學的黃金時代。 與王朔(北京作家) 王:你可以當演員了嘛(笑)。 馬:我不行,我比訪談者緊張。作家趕時髦你是特別的,一開始就和電影,後來跟電視特別有緣分。 王:(笑)趕上了嘛,電影還不是,電視是有意的。 馬:寫時就是為了電視。
  • 王朔,那個庸俗、刻薄、玩世不恭卻又真實的人.
    就是那個寧靜的時代,一頭名叫「王朔」的怪獸,橫衝直闖地闖了進來,他高喊著:我是流氓我怕誰!說起王朔,很多人馬上會想到一個字:痞。何為痞?滿嘴油腔滑調,出口成髒,稍不順意,就脖子一梗,一副一百個不服二百個要幹仗的架勢。不管怎麼說,很多人對王朔就是這個印象。
  • 王朔評錢鍾書:《圍城》不過是玩花活,表面迷人其實裡面沒什麼
    八十年代喜歡文學的人估計沒人不知道王朔。他那犀利的筆鋒、巧妙的構思、俗到極點但又極度打動你的語言迅速讓他走紅大江南北。上個世紀,引發全民追劇熱潮的《渴望》,就是由他參與製作的。據說,當時一到播出時間,大街上都沒什麼人影兒,全都躲在家,守著電視機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