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逾600歲古廟二期修繕工程完工,有望冬奧會前亮相,水立方曾為之...

2020-12-09 瀟湘晨報

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南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皇家廟宇,它就是「奧園十八景」的景觀之一「北頂飛霞」——敕建北頂娘娘廟。它是京城歷史上著名的「五頂八廟」之一,亦是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北端的標誌性建築。這座散發古香神韻的特色建築與周圍的現代化建築遙相呼應、相得益彰,園區精心設計過的園林景觀將傳統與現代景觀有機融合。

近日,北頂娘娘廟的三、四進院配殿及山門值房修復工程完工,這將進一步豐富奧運功能區的人文內涵。

此次完工的是北頂娘娘廟修繕二期工程,主要針對的是此前一直作為遺址保護的三、四進院。該項目於2019年5月啟動,包括東嶽殿(三進院)東西配殿、玉皇殿(四進院)東西配殿及山門東西值房六棟建築,總建築面積為517.18平方米。

「北頂娘娘廟的修繕工程經過市文物局嚴格審批,修繕前,文物保護部門的專家對此進行了嚴格的考察和評估。參與修繕的施工團隊具有嚴格的專業資質,曾經參與地壇和故宮的修繕工作。修繕全程有古建築專家參與,三、四進院落的配飾、格局、工程材料均參照了大量歷史文獻,力爭做到修舊如舊。驗收的時候,有5個相關部門參與驗收。我們在進行原有建築恢復修繕的同時,還更換了三、四院落內水泥磚地面,恢復古建方磚、城磚地面,做好院落排水,強化其公共服務功能,讓建築更適合後期作為展示廳使用。玉皇殿的原有基座不再復建,繼續進行遺址保護,未來可作為展示舞臺使用。」北頂娘娘廟管理部主任楊英女士說。

該廟坐北朝南,全廟佔地近約10000平方米,依中軸線由南向北原有山門、天王殿、娘娘殿、東嶽殿、玉皇殿等,共四進院落。目前對遊客開放的為一、二進院落,包括山門殿、鐘鼓樓、天王殿、娘娘殿及其東西配殿(現作為展廳)。目前修繕竣工的三、四進院落為東嶽殿及其東西配殿、玉皇殿及其配殿、藥王殿、關帝殿。廟內供奉主神「碧霞元君」又稱泰山娘娘,是泰山之尊東嶽大帝的女兒。北頂娘娘廟內的「碧霞元君」相當於泰山娘娘的一個分身,廟內的娘娘殿裡面除了天仙聖母碧霞元君,還供奉有眼光聖母明目元君和子孫元君。

2003年,北頂娘娘廟被批准成為北京市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列入「人文奧運」文物修繕計劃之中。為保護這座明代皇家廟宇,經過文物專家的仔細勘探,確認了整座廟宇的實際佔地情況後,當時即將動工的水立方還曾向北移了約100米。2006年,朝陽區文旅局啟動了修繕工程,部分復建了北頂娘娘廟主體建築的一、二進院落。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北頂娘娘廟肩負起了展示北京民俗文化的使命。

楊英表示,北頂娘娘廟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北京民俗博物館分館。北頂娘娘廟始建於明代早期,本次維修之前,曾在明嘉靖、清乾隆年間整體進行修繕。2019年5月份三四進院落修繕工程開工,在2020年10月12日進行了多方驗收,等到三四進院落的內部裝修全部完工後,將和目前已經開放的一二進院落一起開放,主要作為民俗展覽、展示場地。楊英說,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公共文化平臺,而北京民俗博物館作為北京唯一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尤其以展示老北京的地方民俗為特色,所以很多收藏家願意把自己的藏品貢獻出來,放在這個平臺進行展示,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為迎接2022北京冬奧會,北頂娘娘廟還將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冬奧會期間,北頂娘娘廟將會舉辦中國傳統的廟會,作為向外國運動員、國際友人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還將舉辦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展覽。

據介紹,北頂娘娘廟的歷史故事也深深吸引著來此參觀的遊客。詩詞作家們也創作出不少與之相關的詩詞,比如以下這首劉能英創作的《北頂飛霞》:

北頂飛霞

劉能英

自別泰山鄰故宮,日呈煙景與霞同。

高槐香襲浮雲外,古柏枝搖夕照中。

月過鼓樓門不掩,車行廟市貨流通。

明清商賈今何在?細雨濃愁一洗空。

據介紹,北頂娘娘廟建於1426-1435年,相傳北頂娘娘廟初為土地廟,後因明世宗其母許願,在此修建一座娘娘廟以感恩天賜皇子。 這座皇家寺廟的香火也因此愈發鼎盛。隨後因為戰亂等原因,北頂娘娘廟經歷了多次損毀與修繕,比較著名的修繕記載就是明嘉靖、清乾隆年間的修繕。據介紹,明清兩代,北頂娘娘廟除了作為寺廟,也作為物資交流場所使用。解放後寺廟原址為北頂小學、大屯鑄造廠佔用 。

【來源: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水立方曾為它讓路,六百歲北頂娘娘廟二期修繕工程完工
    毗鄰水立方和鳥巢,一座紅牆灰瓦的建築便是著名的北頂娘娘廟。最近,北頂娘娘廟的三、四進院配殿及山門值房修復工程完工,將進一步豐富奧運功能區的人文內涵。已開放的一二進院落裡有不少參觀的遊人,而剛修繕好的三四進院落的四座配殿,也是古色古香,環境清幽。此次完工的是北頂娘娘廟修繕二期工程,主要針對的是此前一直作為遺址保護的三、四進院。項目於去年5月啟動,包括東嶽殿(三進院)東西配殿、玉皇殿(四進院)東西配殿及山門東西值房六棟建築,總建築面積為517.18平方米。
  • 「水立方」成為北京冬奧會首個完工的改造場館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張驍、夏子麟)記者27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正式完工,成為北京冬奧會首個完工的改造場館。「水立方」是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場館,曾舉辦遊泳、跳水、花樣遊泳等奧運水上比賽,為迎接北京冬奧會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場館2019年首次實現「水冰轉換」並舉辦賽事,在北京市冬奧場館中率先進入實戰測試階段。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防水、膜維修等多個工程領域,改造面積約5萬平方米。
  •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完工
    記者27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完工,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第一個實現完工的改造場館。據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根據改造方案,「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築、結構、防水、膜維修等工程領域,約70個獨立施工區,50000平米的改造面積。改造中最大的難點在於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的「水冰轉換」。即在比賽大廳中部通過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
  •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為冬奧變身二次啟動「水冰轉換」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為冬奧變身二次啟動「水冰轉換」 2020-11-28 05:47:39 參與互動   水立方為冬奧變身二次啟動「水冰轉換」
  • 水立方為冬奧變身二次啟動「水冰轉換」
    本報訊(記者 褚鵬)11月27日,據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介紹,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完工,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率先改造完工的場館。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承擔了遊泳、跳水、花樣遊泳等水上比賽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期間將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
  • 2019年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十大新聞出爐 多個冬奧項目上榜
    北京冬奧會倒計時裝置是一塊近1000平米的LED網幕顯示屏,搭設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核心位置的玲瓏塔上,與「鳥巢」「水立方」等冬奧場館相互呼應,形成鮮明的冬奧主題景觀。北京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的到來,標誌著冬奧籌辦工作邁入一個新階段。
  • 「水立方」向「冰立方」華麗轉身,北京冬奧的腳步更近了
    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下的北京冬奧」、「貫徹新發展理念——『四個辦奧』理念與『冬奧+』高質量發展」、「面向新發展階段——『三億人參與冰雪』與新時代文旅融合」、「激活新發展動能——北京冬奧與引領未來的前沿科技議題」等主題,峰會舉行了4個圓桌會議,嘉賓們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北京冬奧,就如何在北京冬奧實踐中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做優做強「雙奧城市」品牌等形成了豐富的成果
  • 努力交出令人滿意的冬奧建設答卷——北京市冬奧工程進入完工衝刺期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努力交出令人滿意的冬奧建設答卷——北京市冬奧工程進入完工衝刺期新華社記者張驍自2017年3月31日北京市下達冬奧工程建設「開工令」以來,數萬名北京冬奧建設者以首善標準和昂揚鬥志投入到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建設工作中。
  • 水立方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 冬奧場館建設展現中國智慧
    水冰轉換中建一局自主完成第二次工程據悉,國家遊泳中心曾於2019年底,在國外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首次完成了泳池到冰場的轉換,實現「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第二次水冰轉換工程的完成,證明中建一局團隊對相關技術的掌握已更嫻熟。在2019年底變身冰立方後,這裡成功舉辦了中國青少年冰壺公開賽。冰立方也成為北京冬奧會冰上項目場館中,首個完成「奧運標準」製冰工作,並且舉辦了賽事的場館。今年11月27日,國家遊泳中心冰壺場館改造工程通過完工驗收,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第一個完工的改造場館。
  • 「冰菱花」落成亮相「水立方」改造完工
    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賀勇)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球訓練場館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冰菱花」實現完工,將於本月底進行製冰;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完工,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第一個實現完工的改造場館。
  • 北京冬奧倒計時1000天!驚豔的不只是"水立方"變"冰立方"!
    一股濃鬱的冬奧風正在迎面吹來14項今年計劃完工2項其中有幾個場館簡直驚豔!2017年4月25日設計圖正式對外公布,2019年春節前,創"世界之最"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索網編織完成.△「冰絲帶」效果圖目前,"冰絲帶"工程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2020年5月底前,"冰絲帶"將完成整個製冰的工程。
  • 冬奧「水立方」如何變成「冰立方」?看這名大學生講述他的製冰師之夢
    今年讀大二的張強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一名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去年10月,他曾參與到國家遊泳中心「水冰轉換」工程當中,有這樣的機會還得從一項「雙冰場館」製冰人才訂單班計劃說起。為解決冰上運行人才缺口現狀,實現未來「冰水雙驅」運行的場館發展遠景,2019年,國家遊泳中心、國家速滑館兩大冬奧場館與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進行企校合作的模式開辦「製冰人才訂單班」,為場館未來發展提前培養製冰和冰上運維人才。
  • 為冬奧賦能,建築業前沿技術將集中亮相服貿會
    即將於9月在北京舉辦的2020年服貿會,是全球首個服務貿易領域綜合性展會。本屆服貿會上,建築業前沿技術也將集中亮相。冰立方、速滑館、國家會議中心二期,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建設中,中國建築企業為精品打造提供著一套套智慧方案。
  • 冬奧會北京兩大賽區8個競賽場館全部完工,高科技織就「冰絲帶」天幕
    在北京賽區,國家速滑館22條「冰絲帶」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飛舞飄揚,52歲首都體育館舊貌換新顏,「水立方」變身「冰立方」迎接前來體驗冰壺的市民;在延慶賽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1.9公裡的賽道好似一條「巨龍」蓄勢待發,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運行的索道和纜車仿佛躍動的曲譜,正在演奏冬奧序曲……從北京冬奧建設鳴槍起跑,到全面推進、攻堅突破,經過3年多的建設
  • 全完工!冬奧會北京兩大賽區八大賽館都有啥亮點?
    在北京賽區,國家速滑館22條「冰絲帶」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飛舞飄揚,52歲首都體育館舊貌換新顏,「水立方」變身「冰立方」迎接前來體驗冰壺的市民;在延慶賽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1.9公裡的賽道好似一條「巨龍」蓄勢待發,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運行的索道和纜車仿佛躍動的曲譜,正在演奏冬奧序曲······從北京冬奧建設鳴槍起跑,到全面推進、攻堅突破,經過3年多的建設,如今,北京市負責籌建的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競賽場館全部完成並對外亮相
  • 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 助力冬奧一路走來
    導語:今天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冬奧組委」)成立5周年的日子。5年來,在北京冬奧組委的推動下,北京冬奧會正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讓我們一起回顧下北京冬奧組委成立以來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籌辦歷程吧!
  • 「水立方」改造完工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正式完工,成為北京冬奧會首個完工的改造場館據介紹,「水立方」目前已經啟動第二次「水冰轉換」,待場地製冰完成後將再次對公眾開放。圖為「水立方」比賽大廳。詳見07版 供圖/新華社
  • 北京賽區10個場館年內完工(走向冬奧)
    15塊冰面年底前將全部具備製冰條件本報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賀勇)記者日前從北京賽區冬奧場館建設2020年攻堅收尾部署會上獲悉: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13個場館建設項目中,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國家遊泳中心、五棵松體育館
  • 武漢新洲問津書院本體維修及修繕復原工程按期完工
    清潔工人在修繕完工後的問津書院前打掃衛生(笑秋 攝)             問津書院(笑秋 攝)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王林軍)5月18日,從新洲區獲悉,問津書院一期本體維修及二期修繕復原工程已按期完工,進入掃尾驗收階段,三期室外配套工程亦將啟動。
  • 兩項北京冬奧測試賽年底在首體舉辦 10個冬奧場館年內完工
    來源:北京青年報兩項北京冬奧會「相約北京」測試賽年底將在首體舉辦10個冬奧場館年內完工本報訊(記者 劉洋)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賽區冬奧場館建設2020年攻堅收尾部署會上獲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所有競賽場館將於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