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南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皇家廟宇,它就是「奧園十八景」的景觀之一「北頂飛霞」——敕建北頂娘娘廟。它是京城歷史上著名的「五頂八廟」之一,亦是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北端的標誌性建築。這座散發古香神韻的特色建築與周圍的現代化建築遙相呼應、相得益彰,園區精心設計過的園林景觀將傳統與現代景觀有機融合。
近日,北頂娘娘廟的三、四進院配殿及山門值房修復工程完工,這將進一步豐富奧運功能區的人文內涵。
此次完工的是北頂娘娘廟修繕二期工程,主要針對的是此前一直作為遺址保護的三、四進院。該項目於2019年5月啟動,包括東嶽殿(三進院)東西配殿、玉皇殿(四進院)東西配殿及山門東西值房六棟建築,總建築面積為517.18平方米。
「北頂娘娘廟的修繕工程經過市文物局嚴格審批,修繕前,文物保護部門的專家對此進行了嚴格的考察和評估。參與修繕的施工團隊具有嚴格的專業資質,曾經參與地壇和故宮的修繕工作。修繕全程有古建築專家參與,三、四進院落的配飾、格局、工程材料均參照了大量歷史文獻,力爭做到修舊如舊。驗收的時候,有5個相關部門參與驗收。我們在進行原有建築恢復修繕的同時,還更換了三、四院落內水泥磚地面,恢復古建方磚、城磚地面,做好院落排水,強化其公共服務功能,讓建築更適合後期作為展示廳使用。玉皇殿的原有基座不再復建,繼續進行遺址保護,未來可作為展示舞臺使用。」北頂娘娘廟管理部主任楊英女士說。
該廟坐北朝南,全廟佔地近約10000平方米,依中軸線由南向北原有山門、天王殿、娘娘殿、東嶽殿、玉皇殿等,共四進院落。目前對遊客開放的為一、二進院落,包括山門殿、鐘鼓樓、天王殿、娘娘殿及其東西配殿(現作為展廳)。目前修繕竣工的三、四進院落為東嶽殿及其東西配殿、玉皇殿及其配殿、藥王殿、關帝殿。廟內供奉主神「碧霞元君」又稱泰山娘娘,是泰山之尊東嶽大帝的女兒。北頂娘娘廟內的「碧霞元君」相當於泰山娘娘的一個分身,廟內的娘娘殿裡面除了天仙聖母碧霞元君,還供奉有眼光聖母明目元君和子孫元君。
2003年,北頂娘娘廟被批准成為北京市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列入「人文奧運」文物修繕計劃之中。為保護這座明代皇家廟宇,經過文物專家的仔細勘探,確認了整座廟宇的實際佔地情況後,當時即將動工的水立方還曾向北移了約100米。2006年,朝陽區文旅局啟動了修繕工程,部分復建了北頂娘娘廟主體建築的一、二進院落。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北頂娘娘廟肩負起了展示北京民俗文化的使命。
楊英表示,北頂娘娘廟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北京民俗博物館分館。北頂娘娘廟始建於明代早期,本次維修之前,曾在明嘉靖、清乾隆年間整體進行修繕。2019年5月份三四進院落修繕工程開工,在2020年10月12日進行了多方驗收,等到三四進院落的內部裝修全部完工後,將和目前已經開放的一二進院落一起開放,主要作為民俗展覽、展示場地。楊英說,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公共文化平臺,而北京民俗博物館作為北京唯一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尤其以展示老北京的地方民俗為特色,所以很多收藏家願意把自己的藏品貢獻出來,放在這個平臺進行展示,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為迎接2022北京冬奧會,北頂娘娘廟還將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冬奧會期間,北頂娘娘廟將會舉辦中國傳統的廟會,作為向外國運動員、國際友人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還將舉辦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展覽。
據介紹,北頂娘娘廟的歷史故事也深深吸引著來此參觀的遊客。詩詞作家們也創作出不少與之相關的詩詞,比如以下這首劉能英創作的《北頂飛霞》:
北頂飛霞
劉能英
自別泰山鄰故宮,日呈煙景與霞同。
高槐香襲浮雲外,古柏枝搖夕照中。
月過鼓樓門不掩,車行廟市貨流通。
明清商賈今何在?細雨濃愁一洗空。
據介紹,北頂娘娘廟建於1426-1435年,相傳北頂娘娘廟初為土地廟,後因明世宗其母許願,在此修建一座娘娘廟以感恩天賜皇子。 這座皇家寺廟的香火也因此愈發鼎盛。隨後因為戰亂等原因,北頂娘娘廟經歷了多次損毀與修繕,比較著名的修繕記載就是明嘉靖、清乾隆年間的修繕。據介紹,明清兩代,北頂娘娘廟除了作為寺廟,也作為物資交流場所使用。解放後寺廟原址為北頂小學、大屯鑄造廠佔用 。
【來源: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