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我的表叔昌平君

2021-03-05 客行漫記


據太史公筆下《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秦王(即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攻(因秦王政的父親,即秦莊襄王字為子楚,秦國史官避諱,稱楚為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

讀完李開元先生的《秦謎》才明白,一條20多字的帝王年度工作總結究竟蘊藏了多少故事——

秦王政二十四年某天,秦王站在鹹陽宮大殿上,來回踱步,時不時皺著眉頭,墊腳向宮門口張望。內心的焦急全都寫在臉上,他在等待前敵指揮部發回的最新戰報。

戰報到了——王翦大軍滅楚,昌平君死,楚將項燕自殺。

李開元先生現場還原荊軻刺秦王場景


看完戰報,焦躁的心情總算平復了下來。因為一年前,李信的20萬大軍,在昌平君和項燕的前後夾擊下,幾乎全軍覆沒。李信的失利,固然令秦王痛心,可更令他痛心的是,奉王命鎮守郢陳的秦國原丞相、自己的表叔昌平君,竟然在陣前倒戈,致使李信大軍潰敗。如今,老將王翦率領60萬秦國虎狼之師東進,楚亡。

可昌平君之死,令秦王徒生傷感。那年,嫪毐在秦王政加冠之際發動叛亂,秦王令相國呂不韋、昌平君平叛。所以,能夠安穩登上秦國大王的寶座,軍功章必須有表叔昌平君的一枚。

因涉及嫪毐叛亂,呂不韋被罷免,昌平君順利補位相國一職,成為秦國第二號實權人物。之後的十多年,他竭盡全力輔佐秦王。就在消滅六國的宏偉目標即將實現之際,昌平君卻調轉槍口,與秦王揮刀相向,成為保衛楚國的堅定分子。

在仕途與母國二選一之時,昌平君毫不猶豫地將選票投給了後者。我們假設,如果他選擇前者,憑藉他與秦王的叔侄關係,以及他秦國相國的地位,大秦統一天下的第二枚軍功章肯定屬於他。而第一枚,當然屬於秦始皇。

傷感過後的秦王政,下了這樣一道詔命——凡是記載有昌平君的文字,一律銷毀。很快,昌平君便從秦國歷史上消失了。不禁想問,「焚書」的靈感手否源於此?

近些年,藉助考古發現,關於昌平君的生平,才有了一個大概的描述:他是戰國末期楚國公子,其母親為秦國公主,外祖父為秦昭襄王,論輩分,秦王政還得叫他一聲表叔。仕於秦,任相國,後奉王命遷郢陳安撫楚民,卻很快叛秦,被項燕擁立為末代楚王。

相關焦點

  • 楚國末代楚王羋啟:秦國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孫,秦始皇的表叔
    楚考烈王熊完在位25年,前238年去世之後,其四個兒子先後都當上了楚王,分別是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和楚王啟,其中楚王啟的一生經歷頗為傳奇,今天就來說一說楚國末代楚王羋啟:秦國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孫,秦始皇的表叔。
  • 《大秦賦》之昌平君:平定嫪毐之亂,卻最終背叛秦始皇!
    戰國末期秦國丞相,秦始皇的表叔,末代楚王。 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楚頃襄王與秦國講和,派太子熊完到秦國作人質,同時派左徒黃歇前往秦國侍奉熊完。因此,對於太子熊完來說,曾到秦國當人質,類似於嬴異人曾在趙國邯鄲當人質。來到秦國後,太子熊完娶了秦昭襄王的女兒(姓名不詳),並生下了昌平君羋啟。
  • 《大秦賦》之昌平君:平定嫪毐之亂,卻最終背叛秦始皇
    一首先,根據《戰國策》、《史記》等史料的記載,昌平君熊啟(公元前271年——公元前223年),羋姓,熊氏,名啟,楚考烈王之子,母親是秦昭襄王之女。戰國末期秦國丞相,秦始皇的表叔,末代楚王。因為昌平君的母親是秦昭襄王的女兒,也即昌平君是秦昭襄王的外孫,秦始皇又是秦昭襄王曾孫,所以,昌平君是秦始皇的表叔。
  • 昌平君為何背叛秦始皇?
    ,便是由昌平君、昌文君以及呂不韋等人成功壓制的,那時候秦始皇暫且不在宮中,後來也是對於昌平君的能力刮目相看。  雖然昌平君與秦始皇成為了敵人,但是秦始皇的軍隊鐵騎還是更勝一籌,最終還是打敗了楚國,楚國的萬頃河山從此都淪落到了秦國的手中了。當然此時身為一國之君的昌平君心中還是放不下楚國江山盡落他人之手,於是身亡。
  • 昌平君:被秦始皇從歷史中刪除的丞相
    我寫文到這個時候,按套路來說,應該寫簡介了,可這昌平君卻不具備這一條件,因為,在史書中,他幾乎就消失了,人間蒸發了,根本沒有簡介可寫,我們只能從史書零亂的記載中,拼湊出一個昌平君的大致輪廓。昌平君的父親是楚王的兒子熊元,早年在秦國當質子,就如同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在趙國當質子一般。熊元在秦國娶秦王室女並生了昌平君,但在他九歲時,父親回國繼位楚考烈王,而他卻頂替其父以前的職責,同其母親一起,繼續在秦國當質子。
  • 昌平君是誰?是秦國的丞相又是末代楚王,史書連其名諱都不曾留下
    是秦國的丞相又是末代楚王,史書連其名諱都不曾留下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政行冠禮時,長信侯嫪毐作亂,昌平君率軍平定;秦國吞併韓國後,新鄭發生叛亂,遷徙昌平君到郢陳,以離間楚國;楚王負芻被俘後,楚將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後被王翦率軍平定。
  • 身份生平皆成迷的昌平君,來了解一下?
    >高敏:「秦、楚二國各有一個昌平君」說胡正明:「丞相啟」即昌平君說商榷主演影視同人:2001年電視劇《秦始皇》 馬書良飾昌平君【由於昌平君相關史料較少且爭議頗大,為了方便綜合已知資料,在整理人物關係和生平的時候,採用的是秦楚昌平君一人說的觀點。
  • 身為秦相又是秦王政姻親的昌平君,為什麼選擇叛秦成為末代楚王?
    然而,昌平君最後還是選擇叛秦歸楚,在明知楚國已經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接手了楚國,與楚國大將項燕一起抵抗秦國到了最後一刻。為什麼身為秦相,又是秦王政姻親的昌平君,要選擇叛秦成為末代楚王呢?昌平君是楚國公子,楚考烈王的兒子。當年,還是太子的楚考烈王在秦國做人質,娶了秦國的宗室之女,剩下了昌平君。秦楚兩國有幾百年的相互聯姻,在秦國內部有很強大的楚系外戚勢力。
  • 秦時有三大盜國賊,為何楚昌平君千古留名,另兩位卻是遺臭萬年?
    現在親密越來越多,好評也超級多,在這個動漫中有忠有奸,有正有邪,但是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所以成王敗寇,像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也才有此一帝。秦時明月中的這三大盜國賊,你知道嗎?第一位:昌平君昌平君作為第一個反抗秦始皇的高官重臣和盜國賊,大家多聽到的是昌平君的英雄事跡,卻為何沒有像趙高那樣受世人唾棄不齒呢?
  • 秦始皇即位後,這三個人背叛秦國,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三、昌平君羋啟 根據《戰國策》、《史記》等史料的記載,昌平君熊啟(公元前271年——公元前223年),羋姓,熊氏,名啟,楚考烈王之子,母親是秦昭襄王之女
  • 歷史上,嫪毐造反後,秦始皇派兩個楚國人平定叛亂
    三根據司馬遷在《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帶劍。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王知之,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鹹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毐等敗走。即令國中: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盡得毐等。
  • 轉發 | 《浮想秦漢》05【神秘秦王】在秦始皇龐大歷史身影的背後,年輕的秦王政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他在秦楚聯姻網中的位置,極為可能是秦王政的表叔。他自出生起就一直待在秦國生活與從政。當然,也很可能是兼具人質性質。而歷史失載的呂不韋之後,接替擔任秦國丞相有可能就是昌平君。昌平君自小待在秦國。父親楚考烈王回國後執政二十多年,期間生下個十幾二十歲的楚國本土妹妹,是非常可能的。也或者是昌平君的兄弟的女兒,那麼,昌平君應該是兼具秦王表叔與秦王舅哥或者娘家叔伯的可能。
  • 歷史上的羋月和秦始皇究竟是什麼關係?
    內部政爭結束後,統一戰爭的大幕拉開,在艱難的滅楚之戰中,楚公子昌平君處境微妙,反對攻楚,被秦王政排擠出中樞,派遣到楚國舊地,藉此壓制強大的楚系外戚集團。最終昌平君反秦歸楚,成為殉國的末代楚王。這一系列的過程,李開元教授在《秦謎》中有著非常細緻而精彩的推理考證,他運用舊史記載和出土文物、出土文獻相互印證,尤其時從一件出土銅戈入手解決了長期不決的昌平君姓名和身份問題,這可以說是本書研究楚外戚問題最大的突破口。昌平君去秦歸楚,更是象徵著秦楚關係走向徹底破裂。
  • 我的表叔王中
    我吃力地踉蹌在懸梯上,使勁睜大眼睛巡視著擁擠的人潮,期盼能憑年少時模糊的記憶找到表叔,但一陣陣暈眩令我舉步維艱。突然,一個畫報般大小的紙牌映入我眼帘,上面醒目地寫著兩個大字「蔡德」。我有些愕然,周圍的人也都好奇地張望著。我強打精神害羞地奔了過去,表叔衝我笑著,並迅速收起自己高舉的紙牌。他像一個勝利者,一臉得意的樣子,露出抽菸變黃了的牙齒:「怎麼樣?
  • 秦始皇的妻子:一個被史書抹去的人
    這也是有歷史事件可以相互佐證的,嫪毐叛亂的時候,史書記載秦始皇是如何平亂的?  王知之,令呂不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史記·秦始皇本紀》  呂不韋雖然手握大權,但畢竟商人出身,對於領兵作戰之事,並不擅長,所以真正參與平叛的應該就是昌平君和昌文君。  他們是誰?
  • 秦始皇的皇后可能是誰?為什麼史書沒有記載?
    那麼,假設秦始皇有皇后,那麼這個人最大的可能會是誰?秦始皇的皇后究竟誰最有可能?為什麼史書上都沒有對這個人進行記載呢?關於秦始皇的皇后,史書沒有明確記載,有兩種比較被接受的可能,第一,沒有立皇后;第二,皇后,更準確地說是一統六國之前的王后是楚王之女。
  • 為什麼秦始皇死後僅僅三年秦朝就滅亡了?因為秦始皇犯了這個錯誤
    千古一帝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十多年裡,吞二周而亡諸侯,一統天下。秦始皇夢想著自己的王朝能千秋萬代,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可他絕對沒想到的是,自己駕崩後僅僅三年,大秦就土崩瓦解,二世而亡!這是因為秦始皇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這直接導致了他死後,秦朝立刻的就土崩瓦解。秦始皇的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對六國的貴族實施了殘酷的打擊。以六國國君為例,韓王、魏王被處死,齊王被活活餓死,燕王在被押解進鹹陽的路上被渴死,趙王被流放到深山中自生自滅。只有秦始皇的表親昌平君,作為曾經的秦相、末代的楚王,他深知自己這位親戚的殘酷,在項燕兵敗後自殺而死,免受凌辱。
  • 她們留在秦始皇心裡的陰影有多深刻,導致千古一帝一生不立皇后
    在宗廟進行加冠禮,就意味著嬴政告訴各位祖宗:我要親政了!接下來,史書記載,瘋狂的嫪毐竟然和趙太后合謀;想要廢掉秦王嬴政,讓自己生的那兩個寶貝兒子當秦王。於是發動了「蘄年宮政變」。但其中的真相令人疑竇重生。
  • 千古一帝一生不立皇后,她們對秦始皇造成的陰影有多深刻.
    一、堂堂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竟然沒有皇后?不光史書上沒有記載,就連出土文物兵馬俑守衛的秦始皇陵,也只有孤零零一個僅屬於秦始皇一個人的陵墓。找不到他的皇后陵。帝王、王后的陵墓都是他們活著的時候開始建造,死後埋進去。那一堆像一座山一樣高的封土,也彰顯他們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帝王王后的陵墓也叫山,秦始皇的陵當時就叫「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