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遇到瓶頸時,怎麼練習才有進步?

2020-08-28 太極療

練太極拳要進步,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要有技術更高的教練指導

二、不懈地練習,且動作要正確

如何發現自己的錯誤呢?可以經常對鏡作單式練習,根據動作要領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比如身型問題,看是否做到了中正,其方法就是看鏡子,肩和胯兩點連線是否與地面垂直。再觀察一下臀部是否向內收斂,是否向前挺出,肩膀是否聳起等等。反覆觀察,反覆改正,反覆練習。

三、鍛鍊要分層次、有計劃地進行

太極拳走架要領多,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好,必須對自己練習的套路中每個動作的質量加以分析,做到心中有數,分別對待。在走架過程中,凡知道功架不足的就著意於功架規格,做飽滿些;知道是要領失誤的,就注意該動作的要領。

比如「白鶴亮翅」式,如身型有輕微撅臀,做這一動作時就特別要注意斂臀。如果是縮胸太過的,就要微微前挺一些,做到自然松含。如果是精神方面失誤的,如「倒卷肱」式,退步推掌時頭先往後望,因沒有了推的意識而失勢。凡做到這一動作時就要特別提醒自己,眼要看著向前推掌的手,至推完為止,勁斷意不斷,斷而復連,向後劃弧時才稍轉換視線。

一段時期內注意糾正某一些缺點、錯誤的動作,並練習成正確定型;另一段時間再注意另外的一些問題,加以改正。在走架演練風格上也要加以檢查,以緩慢為主,但也經常要花些時間練快。注意提高功架質量的練習與提高內在意識、精神,或加強呼吸的練習反覆穿插進行,並要不斷思考,發現問題,有所改進和提高。

四、加強基本功

練太極拳比較吃力,特別是下肢的腿力和腰勁。站樁能有效地提高訓練水平。站樁可以增強下肢力量,同時又可以氣沉丹田,增強內氣,輕靈沉穩俱在其中。站樁的樁步有開立步三圓式樁、虛步樁、三體式樁、馬步樁、半馬步樁、弓步樁、獨立抱膝等等。擺腿、踢腿、壓腿等也是基本功之一。除了鼎功和鐵牛耕地、鯉魚打挺,旋子等,大部分武術基本功都可參考選擇。

五、要逐步加大運動量

運動量的大小決定於屈膝程度深淺、走架速度的快慢和走架次數的多少。

相關焦點

  • 《刻意練習》閱讀筆記:遇到瓶頸,抵達天花板,該怎麼辦?
    今天閱讀的文章是《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部分章節,作者:[美]安德斯·艾利克森 [美]羅伯特·普爾。閱讀薦語:長時間採用正確的方法加以練習某項技能,最後很容易達到所謂的瓶頸期,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達到極限,沒有提高空間,這是很多人遇到的問題,看看《刻意練習》告訴你該怎麼辦!
  • 習武十年才懂的練拳捷徑
    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拳法學習,以我們高校梅花拳的進度來看,用三年就可以學會,但看學校裡的師弟師妹們,他們雖然拳法會練了,但卻沒有功夫。唯有堅持練拳,研習拳理,勤練多悟,才是積累功夫的捷徑。聰明人總想著投機取巧,走捷徑,練功時也想著要事半功倍走走捷徑。但恰恰是這個小聰明,讓功夫進步十分緩慢。我聽說古時拳師教徒,太聰明的人不教,太笨的也不教。因為太聰明的人總想著走捷徑,反而是繞了彎路,不下苦功夫,最終功夫一事無成,反而怪罪師父空洞無物,武功差勁。太笨的呢?教拳時學不會,領悟能力差,對武功中的精妙不能深入領悟理解,也是與高深功夫無緣之人。
  • 意到、氣到、力到,才是練拳的關鍵
    搞明白了什麼是太極,那麼我們怎麼練習太極拳呢? 要練好太極拳,首先要用心意去練。人是有思想意識的,人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意識,練拳也如此。所以,老拳譜總講「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太極拳是意氣運動。混元太極拳的全稱就是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這裡也強調了心意。
  • 意到、氣到、力到,原來這才是練拳的關鍵
    搞明白了什麼是太極,那麼我們怎麼練習太極拳呢?要練好太極拳,首先要用心意去練。人是有思想意識的,人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意識,練拳也如此。所以,老拳譜總講「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太極拳是意氣運動。混元太極拳的全稱就是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這裡也強調了心意。其次,練習太極拳要做到鬆柔緩慢,圓活自然,輕靈舒展。這裡,最重要的是要放鬆。不要用拙勁、僵勁練拳。第三,練拳要注意呼吸開合。
  • 快樂練拳,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學的套路宜精不宜雜許多拳友在公園晨練時,24式、40式、42式、48式、56式、83式、85式等套路各打一遍。按各種套路來說,24式、40式、42式、48式等套路屬現代拳的國標套路,83式是陳氏傳統套路,85式是楊氏傳統套路,它們的風格有較大的區別。
  • 練拳為什麼要從練習站樁開始呢?
    「站樁」,是練拳前的「前奏」,站樁就是練樁功。是通過靜站形式來形成動力定型的,是有動有靜,動靜統一的運動,不練習站樁是體會不到靜極生動的意境,站樁是產生和發達本能勁力的最佳捷徑,但由於簡單、樸實枯燥乏味,而往往被人們忽視。
  • 《刻意練習》|有目的的練習很重要,走出舒適區更重要
    不,那是你在「天真練習」,沒有經歷有目的練習的原因。今天讓我們帶著三個問題去閱讀,邊讀邊想,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運用有目的練習?第一問:有目的的練習和天真的練習的區別是什麼?第二問:走出舒適區到底有多重要?第三問: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瓶頸該怎麼辦?我們都知道要了解一個東西,首先要知道它其中包含的含義。所以,有目的的練習和天真的練習分別是什麼呢?
  • 克服這些羽毛球瓶頸,球技才能有飛躍
    有沒有好的方法呢?業餘球友學球開始總是學習基本握拍技術,學起來相對容易;但隨著各項基本技術的進步,突然會發現自己的高遠球怎麼都打不遠!03、手指發力技術的運用若場上失誤依舊很多,那是因為你又遇到瓶頸:打球的動作太大了。「菜鳥用大臂打球,好手用小臂打球,高手用手指打球」。場上擊球動作過大,失誤便增多。
  • 王者榮耀:別再說隊友坑了,也許是你遇到瓶頸,4個技巧突破瓶頸
    在王者榮耀中,每個玩家都有瓶頸期,當段位到了一定高度就怎麼也上不去了,甚至懷疑是隊友拖了自己的後腿。但也許就是自己遇到了瓶頸,今天就給大家說幾個突破瓶頸的技巧,一起來看看吧~換本命英雄當我們的段位卡到了一個位置死活上不去的時候,首先看看自己的英雄池。如果自己的英雄池太淺,那麼第一時間就該去拓展英雄池。
  • 人生遇到問題,需刻意思考,刻意總結,刻意練習,才會有大的進步
    為什麼有這種感覺?第一,我給自己的目標是一天完成一篇微頭條。現在長文自己也在寫,壓力大了不少。現在,我寫文章和看文章,都在思考這篇文章是怎麼立起來的?自己寫要怎麼立起來?別人寫的則去思考是怎麼立起來的?為什麼立得這麼好?
  • 業餘桌球愛好者遇到瓶頸?我有小妙招
    桌球遇到瓶頸怎麼破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很關心吧。因為很多人都遇到過,瓶頸就是在大家練習的過程當中,突然就覺得打不上球,控制不住球亂飛,沒有手感或者說想要突破自己去追求更高的速度,更大的力量,更強旋轉但始終達不到那個自己內心的要求,就差那麼一點點。打個比方說:「有一個球。
  • 夏季正確的練拳方式
    隨著進入全年最熱的時段,練拳過程中有很多不同往日的感受,或者曾經看過的理論知識,經過實踐發現並不一樣。所以在這段特殊時期,有些問題還是需要注意的。今年格外炎熱,並且疫情沒有完全結束,先在這兒給各位拳友一些建議:氣溫高本身就容易影響空氣品質,再加上長時間戴口罩對呼吸系統不太好,所以儘量選擇室外且空氣好的地方練拳。剩下有關練拳時間、出汗、防護等問題,也是老生常談了,這次再回顧一遍。
  • 師父留下的太極拳練拳筆記
    、風雨無阻地練習和長期的默識揣摩而別無它途。就是說從練習的角度講,每天最好連續練習拳架三到四遍,才會有利於功夫的進步。當然如果時間有限,或者僅限於鍛鍊身體,每天一遍兩遍也未嘗不可。而「默識揣摩」也是太極前輩們流傳下來的行之有效的習拳方法。
  • 練拳,是一個長期的明理過程
    從一個門外漢到對太極拳有一定的認識和感悟,我很樂意將我習拳七年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感悟講出來,與廣大太極同道特別是開始練拳時間不長的同道們共享。而這一點一滴的轉換的過程,是一個水滴石穿、鐵杵磨針的過程,要有十足的耐心和韌性。雖然心明和身明分屬明理的兩個層面,但是二者又相互關聯、密不可分,剛開始是心明在先,身明在後,二者相互促進成螺旋式上升的進步。到後來就無所謂先後了,心明的進步會使得身明變得相對容易,反過來有些東西上身了又會更進一步地加深對拳理、拳法、拳勢的理解。
  • 練拳入門篇
    練拳六要, 明理,守靜,養正,象形,破困,有恆。 禪拳之法,在於身心俱修,踐行心意。練習拳法之時,明理最為關鍵,欲知禪拳生於廟堂服務於人類,非街頭雜耍,竄蹦跳躍之雜技也。所以習拳之人不能有在人前賣弄以彰顯自己之心。武功招式樸實無華,簡單實用,習練招式的同時乃應細細品味其中涵義而如何融入於自身。,反觀自我,蓋持靜則內無妄想,外無妄動,身心肅正,表裡一致。
  • 沒有場地和時間,行動坐臥皆練拳
    那麼問題來了,沒有場地,怎麼去練拳?難道就放棄嗎?以我多年練習梅花拳的經歷來說,我的練拳場地可謂是忽大忽小,忽東忽西,每天練拳的地方都不固定。這並沒有難倒我。有句話叫拳打臥牛之地,行動坐臥皆是拳。我是這麼理解的。以我練梅花拳為例,我們練的拳路是由樁步五勢和行步三法組合起來的。
  • 練拳沒天賦,如何提高悟性?
    可是哪有不願意追求高峰的人呢?如果在內家拳當中,你不願意去追尋那個境界。那只能說明你並不喜愛這項運動。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悟性,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悟這個字。簡單的理解這個字就是,覺醒。明白。理解的意思。放在內家拳的練習當中。就是說對拳法,拳勁,要領的理解,感悟。以及在練拳的過程當中。
  • 當練習運球遇到瓶頸,那就來跟著貝克叔叔玩新花樣吧!
    之後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覺得不管練習哪一項都到達了一定的瓶頸再也提升不了,而且這最為主要的就是運球,運球必須每天都練習,才能有好的球感,但是單純的每天十個運球動作練習十分鐘是十分枯燥十分乏味的!練習幾個星期可能就有些膩了,時間花得長,效果又欠佳,此時,不妨轉變下拍球的單一思路,玩點新花樣,或許可以突破瓶頸。
  • 「心得」~梅花拳練拳感悟
    從大一到現在練拳已有2年了,功夫堅持下來總會有收穫,師兄們常說練拳是自己的,自身騙不了自己,不下苦功夫,難得驚人藝。練拳對我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身體了,身體現在基本能保持放鬆狀態,很柔順靈活。因為梅花拳練時是大開大合,所以心態也變得很開朗,隨著練拳得深入,氣能自然下沉,走起路來身體也穩健了很多。練拳很磨練性子,比如說拉架子時,一拉就是半個小時左右,這需要沉下心來,把大腦放空放靜,身體放鬆才能自然的站下來,心態就這樣慢慢的一趟架子一趟架子的磨練出來了。
  • 練拳時周身鬆開竟是這樣的感覺
    不知道大家在練拳過程中,有木有這樣的體會,如果木有就說明練的有問題。只有松腰、松胯的身勢下沉,氣沉到腳底,膝蓋不受力,才是松沉。拳架太低,不是松沉而是僵緊,膝蓋受力,久之則膝蓋受損;只有沉到腳底能與地面相吸、順著反座力往上松,達到中正安舒,才是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