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R人物|梁飛的人生馬拉松賽

2020-12-09 CBR傳播人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賽。一開始不知道以後的路是什麼樣,會很有朝氣地往前衝,跑到中途體力不支,便開始懷疑自己到底要不要繼續,只要挺過自己心裡那關又會重新跑起來,後面會越跑越輕鬆。享受一場馬拉松賽,其實就是別把人生太當回事兒。」

記者 | 郭夢宇 陸旭

視頻 | 常宇馳 左琪

編輯 | Agnes

全文共3520個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上午八點整,一聲槍鳴開令,身穿藍色短袖的梁飛繃緊上半身,雙手發力,迅速向前划動著輪椅,跟著人群一齊衝出了起跑線。

他從秋水廣場出發,沿贛江中大道向八一大橋划行。一路上,數不清的參賽者與梁飛擦肩而過,幾乎通通高出他半截身子。他低著頭,只顧看著腳下的路,雙手前後來回划動著,輪子飛速轉動,在人潮中一直向前。

到達八一大橋時,他完全不覺得累,興奮得喊陌生人抓緊幫自己拍照留念。隨後又划過沿江北大道、榕門路、最終抵達滕王閣的終點線,完成了約5公裡的迷你馬拉松項目。

第一次划行在馬拉松賽道上的梁飛,感覺像做夢一樣。他從未想過,坐在輪椅上也能有奔跑起來的感覺,原來殘疾人也能跟健全人一起參加體育項目。

結束後,梁飛跟朋友說:「五公裡也太不過癮了!怎麼一下子就完了!」當時的他對41.195公裡(全程馬拉松的距離)完全沒有概念,卻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挑戰一次全程馬拉松。

那是2016年11月20日江西省南昌市舉辦的首屆南昌國際馬拉松賽,也是梁飛踏進馬拉松賽的第一步,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倘若是15年前,只能躺在床上的梁飛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這輩子還能跟「馬拉松」沾上邊。

梁飛第一次參加馬拉松賽,在迷你賽終點滕王閣

黑色的孤島

2001年,24歲的梁飛在武漢遊玩後返程路上發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

梁飛記得,那天是凌晨兩點左右,在昌九高速公路被救護車送往共青城市的某家醫院。因為脊髓損傷,醫生告訴連夜趕來的母親,「你的兒子下半身可能要截癱了」。

病床上躺了三個多月後,梁飛出院。行動能力僅限於起身、洗漱、吃飯、上廁所,都得靠別人照顧,什麼都做不了。每次洗澡,父母分別架住梁飛的胳膊,把他抬進浴室,水從盆裡一舀接一舀地往身上澆,讓梁飛感覺似乎回到了小時候。

他開始抗拒出門,不停地抱怨,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伸手夠不著東西,父母不能立馬遞過去,梁飛都會瞬間感到絕望,大吼大叫。回過頭,他又無法接受父母跟著他一起受折磨,甚至不惜傷害自己。

為了轉移梁飛的注意力,父母勸他上網打發時間,但梁飛跟網友聊天時從不敢介紹自己。他開始隨手翻翻家裡的舊書,《水滸傳》、《曾國藩》、《李自成》等,一開始覺得無聊,一看就打瞌睡,但醒了後無事可做,只好接著看,不知不覺兩三天能看完一本。為了多接觸外界,父親還常常推著梁飛在小區附近的步行街上曬太陽。

2002年底,南昌市圖書館新館建成開放,梁飛第一次萌生了獨自出門的衝動。他劃著輪椅從豫章后街一直摸索到新洲路,圖書館一樓借不到書,他就從停車場繞上去。身體上的自由讓梁飛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此後,他每星期都會去圖書館借兩到三本書。

但梁飛始終沒能突破自己心裡的障礙,無法面對自己殘障的身體,害怕與陌生人交流,牴觸陌生人的幫助。去圖書館借書是唯一試探外界的方式,再無其他。

「與其這樣苟且活著,不如就此了結餘生。」梁飛回憶起當時的狀態,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生活的「漂流瓶」

2011年,距離那場意外已過去了十年之久,母親習慣了照顧梁飛,梁飛也早已打消了輕生的念頭,可父親卻突患肝癌去世,整個家庭又一次陷入了低谷。母親一人還能承受得住嗎?梁飛意識到,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下去。

那時,微信上正流行「漂流瓶」功能。對生活一籌莫展的梁飛試著寫了幾句小詩「投」到「海裡」。小詩的內容多半是感嘆人生的不易,但對網絡另一端的某些人來說,那份「海上升明月」的傷感,卻是感同身受的「天涯共此時」。梁飛結識了他現在的妻子王露露(化名,下同)。

當時,王露露的父親同樣身患肝癌。「同是天涯淪落人」,兩個人互相安慰,在虛擬世界裡油然生出了一份真情。

起初,梁飛不敢告訴王露露自己是殘障人,但在網絡上相處了兩個月後,他不知不覺向王露露敞開了內心。出乎梁飛意料的是,她很平靜地接受了,這讓梁飛備受感動。

「我得去照顧她。」2013年大年初三,梁飛買了一張南昌開往廣州的火車票,那是他坐輪椅以後第一次出遠門。當時,南昌火車站還沒有電梯,工作人員將他背到了站臺。

2014年10月,二人結婚,王露露搬到南昌市跟梁飛一起生活。梁飛開始覺得,他的存在是有意義的,生活值得期待了。

梁飛和妻子分享參賽獎品中的棒棒糖

二人的婚後生活過得很幸福。在彼此眼裡,他們是「完全平等的、健康的、樂觀的關係」,沒有殘障人和健全人之分。

梁飛廚藝不錯,經常給王露露炒些家常菜。灶臺的高度跟他肩膀平齊,倒油時要高舉著胳膊,一不小心就會濺到臉上,但他很樂意去做。

他開始把自己歸類為「熱愛生活的人」。在他眼裡,堅守廚房的陣地是熱愛生活的表現之一。每周他都會劃著輪椅去菜市場買菜,他想把每天過得跟詩一樣,而炒菜就是詩的一部分。

2016年,梁飛還跟妻子一起加入了一家慈善基金會,開始做公益。他們最初參與的是「奉送愛心粥」活動,為城市中忙碌的人提供免費早餐。通常早上4點,梁飛和王露露就要摸黑起床,提前到青山湖區文教路的「南昌孝謙傳統文化學習中心」熬粥,7點前將粥送到體育公園門口,開始向路人發放。

梁飛在體育公園奉粥

後來,梁飛還通過「千家愛」活動以每個家庭每月捐50元的方式籌集資金救助孤殘兒童。由於梁飛喜歡文字,平時也會負責一些宣傳工作。

那段時間裡,梁飛回憶起當年那場意外,反而覺得是「上天安排的一次轉機」。以前,自己只要踏實做好電視網絡安裝那份工作就行了,或許會按父親的意願接手家裡的農產品生意,之後再找個人成家,一直過著安逸的生活,但從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也不會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何在——一切經歷過的痛苦此刻仿佛釋懷了。

享受一場馬拉松賽

某天,「奉粥」結束回家的路上,梁飛偶遇了同樣坐著輪椅的吳順華。吳順華時任南昌市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主任,他告訴梁飛,有時間可以到「希望之家」參加活動,那裡有許多像他一樣的「傷友」。正是在那裡,梁飛接觸到了馬拉松,成為了馬拉松賽道上的「常客」。

2016年11月20日,江西省南昌市舉辦了首屆南昌國際馬拉松賽,「希望之家」有20多位脊髓損傷者報名參賽,梁飛也是其中之一。

年輕時,梁飛便很喜歡體育運動,下班後沒事就去跑步,平時也會打籃球和羽毛球。出事後,他終日只能坐在輪椅上,運動成了一種奢望。由於身體長時間無法得到鍛鍊,梁飛的腳已經開始萎縮。

比賽前十多天,為了適應馬拉松的路程,「希望之家」的「傷友」們隔三差五就會進行集體訓練,圍著青山湖風景區一起「奔跑」。20日上午,梁飛終於順利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馬拉松賽。他參加的是迷你馬拉松項目,路程長度五公裡,不計時,不設名次。「跑」完以後,梁飛腦子裡就一個念頭:不過癮!還想跑!要跑一次全程馬拉松!

在2017年第二屆南昌國際馬拉松賽上,梁飛履行了「跑」完全程馬拉松的承諾。比賽的前半程還算輕鬆,後半程體力就漸漸跟不上了,手臂很酸,使不上勁,輪子也轉得越來越慢。但只要一經過有攝影師拍照的地方,梁飛又來了動力,他希望攝像機留下的畫面是享受的樣子。

一周後,梁飛又參加了長沙國際馬拉松賽,遇上了比賽的第一場大雨。剛開始還是毛毛細雨,到橘子洲頭附近突然變成飄風暴雨,溼漉漉的地面和風都成了輪椅前進的阻力,雨水打在臉上,模糊了視線,他不敢劃太快,生怕劃空,心裡有些退縮,但轉念一想,來都來了怎麼能中途逃跑?梁飛放緩雙手划動的速度,堅持「跑」到了終點。

2017年長沙馬拉松,梁飛在雨中艱難前行

後來每次參加比賽,梁飛會提前查看天氣預報,害怕遇到下雨;但就算下雨,梁飛每次還是「鬼使神差」地去了。他對馬拉松賽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2017年至今,在長沙、廣州、徐州、上海等15座城市留下了17次「奔跑」的足跡,全程馬拉松項目的最好成績是四小時零六秒。

剛接觸馬拉松賽的梁飛根本不懂什麼是全程馬拉松,只是覺得自己一定要跑,不跑不行,可跑完後,除了累什麼感覺都沒有。「跑」著「跑」著,突然發覺不如把馬拉松當成一種娛樂,邊「跑」邊欣賞沿途的風景,累了就停下來嘗嘗補給站的美食,結束後還能欣賞攝影師為自己拍的照片,反而能享受其中了。

梁飛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賽。一開始不知道以後的路是什麼樣,會很有朝氣地往前衝,跑到中途體力不支,便開始懷疑自己到底要不要繼續,只要挺過自己心裡那關又會重新跑起來,後面會越跑越輕鬆。享受一場馬拉松賽,其實就是別把人生太當回事兒。」

今年,疫情爆發導致重慶、無錫、徐州等地的馬拉松賽相繼宣布延期或停辦。梁飛在家裡憋壞了,偶然間,他在網絡上看到「健康跑吧」APP將舉辦「2020致敬戰疫英雄全國線上馬拉松」活動的消息。線上馬拉松賽通過網絡報名,不限時間和地點,利用APP打卡記錄,在居住地附近就能完成比賽。

4月5日早上,梁飛從家裡打卡出發,一個人「跑」到青山湖風景區,用2小時5分鐘圍著青山湖跑了21.14公裡,超過了半程馬拉松項目的路程。

梁飛在線上打卡馬拉松賽

後來,他又參加了「貝爾格勒線上馬拉松」、「南昌線上英雄馬」、「瀋陽馬拉松嘉年華」等多個線上馬拉松活動。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梁飛總會遇見跟自己一樣的「傷友」,這是他為什麼堅持「跑」下去的原因之一,他希望自己能給更多「傷友」以鼓舞,「只要有勇氣去面對自己,每個生命都有權力去追逐想要的幸福」。

(孫木子、鄒燕平、陳思逸、王鳳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輪椅上的馬拉松
    團長謝俊武告訴大家,「今天,組織大夥參加2020南昌國際馬拉松的線上馬拉松挑戰賽有著特殊的意義……」 今年50歲的謝俊武是江西樂秋康復中心的一名康復訓練老師。28年前的5月31日,謝俊武因一次意外摔傷導致脊髓損傷肢體殘疾。一個能跑能跳、酷愛球類運動的好動小夥,後半生只能與輪椅為伴。
  • 馬拉松人生——記2019東京馬拉松賽
    因為認同,所以很喜歡《人物》雜誌對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麥家的人物訪談文章《不流血,別人就不會珍視你 | 對話麥家》,現部分節選摘錄如下: 《人物》: 在寫作生涯的早期,你怎麼摸索自己的語言風格?麥家: 多寫,多嘗試,多推敲。
  • 本田CBR500R仿賽,來自本田的跑街答案!
    不過說實話,無論是同級別的川崎忍者400,還是ktmrc 390,在這個級別的仿賽車型,他們的首要任務並不是,讓你在賽道上能有多麼棒的發揮,而是能夠適應,最平凡的街道騎行。大藍作為曾經老款cbr 500車型的車主,我對,這臺車的騎行質量,沒有絲毫質疑。但是,這代開始本田好像對這臺型號上的兩個R開始上心了。
  • 人物丨丁常琴:馬拉松是一場人生磨礪
    2020年,丁常琴主要參加了成都馬拉松、常州馬拉松(2020中國馬拉松精英排名賽)以及廣州馬拉松。除了常州前半程覺得自己跑得有些保守了,未能達成2小時30分的預期,其他場次發揮基本在她的計劃之內。2014年在仁川亞運會獲得了女子10000米獲亞軍,2015年在重慶馬拉松創下全馬PB成績2:26:56,2016年全錦賽斬獲5000米第一。2017年因為遭遇禁賽兩年而蟄伏,2019年她以業餘選手身份重回賽道,首戰合肥大圩生態半程馬拉松,以1小時19分26秒獲女子冠軍。她在最好的時期結束了職業生涯,回歸普通生活後又重返賽場。
  • 奧運女子馬拉松賽,見到神秘人物 圖
    >     田徑大本營,發自裡約熱內盧 8月14日,裡約奧運會田徑比賽第三個比賽日,上午就一個項目,女子馬拉松
  • 他們為什麼成為2018馬拉松年度人物?
    本次風雲會以「做努力奔跑的追夢人」為主題,揭曉了「2018馬拉松年度人物」,其中包括Z計劃所服務的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關於他的故事,我們已經說過很多啦:數據告訴你易居丁祖昱如何成為最能跑的上市公司老總。此外,入選的還有馬拉松跑者何引麗,因為在衝線前被主辦方強行披國旗而影響成績的她,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 人生馬拉松
    點擊左上藍字可關注微信號:玩點文學文/李珊珊我朋友是個非常有名的馬拉松運動員,他參加過全球各種大大小小的馬拉松比賽
  •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2020
    再次迎來一年一度地「紹興國際馬拉松」,今年已經是第4個年頭了。我還清晰的記得,紹興第一次舉辦「馬拉松」這麼盛大的賽事,是在2017年,那時我是剛剛落腳紹興沒幾天,就體驗到這麼盛大的「體育盛宴」。通過馬拉松賽,能夠充分展現出紹興這座城市的魅力,並且影響面不斷擴大,從最初只有越城區的「越馬」,擴展到橫跨越城、柯橋二區的「紹興國際馬拉松」。
  • 趣步與我的人生第一次馬拉松
    恰逢陝西省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2019中國最美油菜花海馬拉松賽3月16日在漢中舉行,賽事路線穿越萬畝油菜花海,屆時可以置身於金燦燦的花海,感受油菜花的芳香,放飛愉快的腳步。  何不約一場馬拉松趣步跑?  說幹就幹,遂發起主題為「漢風花海·真美漢中」歡迎加入趣步運動漢中花海馬拉松跑團的倡議。歡迎更多熱愛運動走路的趣步用戶加入我們一起共同參與,同跑美麗健康路,共賞最美油菜花海。
  • 2020衡水湖馬拉松賽成功舉行
    2020衡水湖馬拉松賽成功舉行 今年的衡水湖馬拉松賽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的辦賽要求,創新辦賽模式,賽事分線上賽和線下賽兩個板塊,線下採取「10+1」,11個會場同步起跑。賽事還邀請最美逆行者,抗疫醫護人員、文體運動員等人物領跑本屆衡馬,他們將以「榜樣」的身份領跑衡馬,倡導健康、綠色的生活理念,同時助力衡水推進全民健身戰略。
  • 愚園路「小聾甕」的人生馬拉松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東京馬拉松取消了大眾組,原有3萬8千名選手報名參賽,現在只剩下兩百多名精英跑者,而且賽事組織者不提倡觀眾上街觀看。原以為會看到整座東京城空城為兩百名跑者服務的奇觀,但比賽真正開始後才發現,原來和普通的馬拉松比賽沒有太大區別,非要說有什麼特殊,就是觀眾大多戴了口罩。儘管大眾跑者不能參賽,但東京馬拉松賽有一個內容不可或缺:18名殘疾選手還是出現在了參賽名單之中。
  • 【跑過2017】年度人物專訪:潮汕農民跑團團長曾憲榮 赤腳完賽柏林馬拉松
    【編者按】《跑過2017》是騰訊跑步2017年終總結報導中的一檔獨家原創品牌欄目,選擇跑圈有代表性的人物進行專訪,從跑友或者跑步相關從業人員的角度回顧
  • 人生清單之馬拉松(終篇)
    對於跨越半個,甚至整個城市的馬拉松賽事,怎麼可能不掰扯掰扯,賦予些意義呢?城市WMM世界大滿貫馬拉松賽事——波士頓馬拉松、紐約馬拉松、東京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柏林馬拉松、倫敦馬拉松。六個賽事均以舉辦城市命名。
  • 馬拉松——2020廣州馬拉松賽舉行
    當日,2020廣州馬拉松賽開跑。今年的廣州馬拉松賽只設全程馬拉松項目,共吸引了2萬名跑者參加。比賽路線起點設在天河體育中心,終點設在花城廣場。       新華社發(陳驥旻攝)       當日,2020廣州馬拉松賽開跑。今年的廣州馬拉松賽只設全程馬拉松項目,共吸引了2萬名跑者參加。比賽路線起點設在天河體育中心,終點設在花城廣場。       新華社發(陳驥旻攝)
  • 何引麗、賈俄仁加、張杰…被評為2018年度馬拉松十大人物
    1月18日下午,由人民網、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聯合主辦,人民體育承辦的2019中國馬拉松風雲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1號演播廳隆重舉行。本次風雲會以「做努力奔跑的追夢人」為主題,正式發布了「2018最具影響力馬拉松賽事排行榜」,揭曉了「2018馬拉松年度人物」。
  • 百馬王子人物專訪 | 退休生活因馬拉松而精彩
    那收穫太多了。」崔勝利的百馬之路,還要從他60歲的時候說起。生於1953年5月25日的崔勝利,不久前剛度過自己65歲的生日,6月10日的蘭馬,他則將完成第100場馬拉松。「以前就聽跑友們說,百馬是特別榮耀的一件事,現在自己也將實現了,很高興。」崔勝利說。
  • 薩米特協辦的馬拉松!連中國馬拉松年度人物都喊你曬跑了
    跑進自由的風中跑進藍色的天空一群跑者開啟由阜陽馬拉松協會主辦阜陽薩米特瓷磚協辦的阜陽市首屆半程馬拉松賽有參賽無數的選手」堅持地跑下去你遠比想像中強大「中國馬拉松十大年度跑步人物無懼烈日和寒風無畏累苦和傷痛每一位參與馬拉松的都是英雄
  • 2021楊凌農科城馬拉松賽新增大學生半程馬拉松賽
    1月13日,記者從楊凌示範區召開的2021農科城馬拉松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賽事將設定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全民全運健康跑3個項目,在保留「經典項目」中國警官馬拉松賽中賽同時,首次新設1000個名額的「楊凌大學生半程馬拉松」賽中賽。
  • 2020年西安馬拉松賽圓滿落幕
    11月8日上午7時30分2020西安馬拉松賽於西安主城區舉行此次西馬盛會全程42公裡,半程21公裡,全民全運歡樂跑7公裡,無論是牽手衝冠,還是輪椅跑者,從這次馬拉松賽事中,都展示了真正的運動精神,為西安這座古城注入了體育風採。西安馬拉松賽從2017年創辦至今,一直扮演著「古城文化宣傳大使」的角色,此次路線更是完美的將西安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蹟、著名景點囊括其中。
  • 我的人生第一馬_2020重慶大足半程馬拉松
    這次之前僅僅參加過一次5公裡的迷你馬拉松,這次是第一次參加馬拉松,心裡有點興奮與緊張。半夜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不知影響到和我同住的飛人姐沒有。這裡特別說明飛人姐是我們團隊的跑馬女神哦!她是參加馬拉松經常PB和拿獎的大神級人物。中間這位美女就是飛人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