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佳敏:公眾號「田徑訓練加油站」創始人、美國體能協會認證體能教練(CSCS)、4S運動體能康復學院認證教練。
本周的專欄,黃佳敏教練跟我們分享他最近閱讀的文獻《Tendon injuries: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肌腱損傷——脛骨後肌肌腱炎》)。
篇名:Tendon injuries: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肌腱損傷——脛骨後肌肌腱炎》)
刊物:Modern Athlete and Coach, 49, (2011), 3, pp. 21-22
由於我們每天的生活和運動中都需要反覆使用足部,因此足部的肌腱炎傷病很常見。肌腱是纖維性組織,其在肌肉與骨骼建立起了連接,最為人所熟知的是跟腱,這也是導致劉翔的退役的罪魁禍首之一。
脛骨後肌肌腱也是足部較為重要的一條肌腱。脛骨後肌肌腱自內踝經過腳背最後附著於足底內側,其將脛骨後肌與足部相連。當跑步足跟落地時,脛骨後肌可起到為足踝提供控制與緩衝的作用,此外它還有助於維持足弓高度。脛骨後肌可預防足旋前,並為足部提供穩定性。當脛骨後肌肌腱出現腫脹、炎症以及疼痛時,就表明其已經處於病理狀態,並且也無法完成其正常的功能。這類情況常被稱為肌腱炎或肌腱功能障礙。單側的脛骨後肌肌腱炎可以只影響一條腿,卻也有可能使雙腿同時受到影響。
常見的造成脛骨後肌肌腱炎的原因包括:1、肌腱本身存在損傷;2、年齡因素;3、遺傳缺陷(如扁平足、足旋前、肥胖等)。對於運動員來說,足部反覆承受高負荷是造成脛骨後肌肌腱炎的主要原因,因為過度地承受外力會使肌腱產生炎症。此外,運動員也存在脛骨後肌肌腱急性撕裂的風險。
脛骨後肌肌腱炎的常見症狀包括:1、踝關節內側腫脹、疼痛;2、足弓塌陷;3、出現足旋前、足尖站立的情況。
運動員脛骨後肌肌腱炎的急性期通常會避免做任何造成疼痛或走路跛行的動作。另外會對踝關節進行貼扎處理,以避免傷病進一步加重。大多數的脛骨後肌肌腱炎都需要長期處理,選擇合理的鞋墊及跑鞋。避免穿那些平地、沒有支撐的跑鞋,尤其是布鞋、拖鞋。一些極端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採取手術治療。保守性的手術如清除肌腱周圍的碎片及炎症組織。相對激進的手術如通過肌腱重建來修復損傷的肌腱及骨骼。
要想預防脛骨後肌肌腱炎,除了上述文獻中提供的建議以外,脛骨後肌的訓練同樣是必要的。脛骨後肌的訓練不僅對於預防傷病,對於維持足弓以及踝關節的穩定性同樣非常重要。然而,在實際訓練中,很多情況下我們不會單獨去練脛骨後肌,而是結合足底的小肌肉一起訓練。因為如果不結合動作模式去考慮,不從足踝功能的角度去做整體改善,單獨訓練脛骨後肌,所獲得的效果可能很難遷移到運動中。以下視頻提供的便是脛骨後肌(包括其他足底肌)的訓練方法參考。英文視頻,看圖即可。
黃佳敏教練專欄系列:
(一)預防膕繩肌拉傷?拉伸或者練力量好像不夠……
(二)案例分析 | 疼痛往往不是「哪疼治哪」
(三)我的脊柱疼可能是足踝關節引起的?
Run,then Healthy,Happy and Hot!
/ 跑步資訊 / 跑步乾貨 / 損傷康復 / 訓練營 /
歡迎各公眾號和賽事組委會通過公眾號後臺與我們取得聯繫,為我們的榜單增加更多評價維度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