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健身也是當前人們常提在嘴邊的話題,但卻有不少健身愛好者沒有把健身與日常生活飲食很好地結合起來。專職健身教練龐教練建議,在做好細緻的健身計劃的同時,也要注意健身前、中、後的飲食,因為良好的飲食習慣會使健身事半功倍。
運動前應食用少量食物
「空腹和剛進食後就開始運動,對人體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龐教練表示,在運動前半小時食用少量食物,可以避免因為體力活動消耗而導致的消化功能紊亂,同時還可以增強運動效果。
如果是晨練,早餐一定要避免食用難以消化的食物,最好食用少量奶製品、穀類、水果、飲料。為了增加身體的水儲備,可以喝一杯果汁。而為了儲備糖原,則需要補充碳水化合物,比如麵包片,或其他含糖的穀類食品。女性通常容易缺鈣,也可以補充點奶製品。
運動過程中應及時補充水分
「運動下來總會出一身汗,所以運動中的飲食,特別是補充水分就顯得非常重要。根據運動時間的長短,具體要求也會有所變化。」龐教練說,如果運動時間少於1小時,每15分鐘應喝水150毫升到300毫升。
「如果運動時間在1到3個小時,應及時給身體補充糖水以免出現低血糖。」龐教練建議,可以選擇甜的飲料、摻水的果汁,或其他可以補糖的飲料。若只喝礦泉水,這時就要配合一些能夠讓糖分快速吸收的食品了,比如果醬夾心餅乾、水果乾、果凍、含糖類麵包等。
如果運動時間超過3小時,就必須事先準備好較多的水,至少保證每小時0.5升。在休息時吃一些提供糖分的點心,這樣可以長時間為肌肉供應糖類。此外,運動時一定不要喝冰水,因為劇烈運動時喝冰水會引起消化系統方面的問題。
運動後不宜吃酸性食物
龐教練提醒,運動後,人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被大量分解,產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會刺激人體組織器官,使人感到肌肉、關節酸脹和精神疲乏。魚肉等食品屬於酸性食物,運動後即食用這些酸性食物,會使體液更加酸性化,不利肌肉、關節酸脹感和身體疲勞感的解除。對此,他建議,運動後應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豆製品等鹼性食物,以保持人體內酸鹼平衡,從而達到消除運動疲勞、保持健康的目的。
原標題:健身飲食 不可忽略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