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踏李寧碾壓 361度輸在哪裡

2020-12-11 紅商網

  提起晉江,大家第一印象大概率是天價嫁妝,其實這裡還隱藏著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市值近2000億港元的中國運動鞋服產業。

  晉江的陳埭鎮被稱為中國鞋都,這裡生產了全國40%的運動鞋、旅遊鞋。目前港股上市的4家運動用品企業中,除李寧之外,安踏、特步和361°都出自這裡,而且這三家企業的老闆都姓丁。

  跟安踏、特步這兩家老鄉企業相比,361°創辦時間最早,曾是李寧、安踏之外的行業老三。可是近些年,361°卻逐漸被特步趕超,和其他三家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以至常被外界稱為「掉隊者」。

  這個曾陪伴了很多80後、90後童年、少年的品牌,這些年到底是怎麼淪為行業老四的呢?

  01

  營收年複合增長率僅1.64%

  這是個強者恆強的時代,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的體育用品行業尤其如此。

  國內運動服飾市場上,耐克和阿迪達斯依舊是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兩大品牌,相比之下,國產運動品牌稍顯遜色。2018年初,27歲的阿里工程師因為穿著運動鞋被相親女孩拒絕,狠狠「黑」了一把國產運動品牌。

  安踏、李寧、特步和361°是國產運動品牌前四強,均是港股上市公司。近幾年,這四家公司業績均有所增長,但總體看來馬太效應越發明顯。

  安踏穩坐龍頭地位,近9年營收、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均超過14%,遠高於其它3家。排名第二的李寧近9年營收、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32%、3.41%,雖不及安踏,但營收和淨利潤保持雙增長態勢。361°和特步卻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其中曾經的老三361°已被特步超越。

  從總的營收規模來看,近九年,361°的營收年複合增長率僅1.64%。2010年,361°營業收入48.49億元,超過特步營收近10%,和安踏的差距也不算太大。2017年,特步和°營收規模相差無幾, 可2019年,相對於特步超過81億元的營收,361°營收不到其7成,少了將近25億元。

  盈利能力方面,2019年361°歸母淨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42.4%,為近五年來最高水平。乍一看,其業績還不錯,但仔細分析會發現,361°仍然面臨不小的壓力。

  2019年361°營收56.3億元,與2011年公司的營收相差不大,但是淨利潤卻大幅下降。 另外,近幾年,361°毛利率一直穩定在40%左右,均值低於其他三家公司3-10個百分點,淨利率不足9%,在四家公司中排名最低。

  2018年,361°業績十分低迷,歸母淨利潤僅為3.04億元,同比下跌33.5%。與此同時,361°在廣告宣傳上的支出卻高達5.57億元,佔營收比重超過10%。

  2019年,361°明顯在調整,廣告宣傳開支為5.08億元,佔據營收比重9%,為近幾年的最低值。除了宣傳策略上的收縮外,和前幾年一樣,361°的店面數量和員工數量也在減少。2018年底,361°員工數量為7992人,2019年底少了639名,為7353名。

  運營能力方面,361°的庫存壓力不小。2019年361°存貨周轉天數為119天,比2018年增加10天, 跟另外3家相比,最近三年,361°的存貨周轉也是最慢的, 這跟公司電商渠道建設較晚有一定關係。

  在所有存貨中,2019年冬季和2020年春季的製成品佔據96%左右,新冠疫情導致春裝銷售不利,對361°來說,2020年的庫存壓力恐怕還會更大。

  361°到底是怎麼掉隊的呢?

  02

  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1979年,陳埭鎮還是沿海的貧困小鎮,這裡地少人多,家家戶戶以種田捕魚為生。洋埭村村民林土秋等14人集資創辦了陳埭鎮第一家股份制鄉鎮企業——洋埭鞋帽,這家工廠靠生產皮鞋,第一年就賺了8萬元。

  同鄉們受此影響,紛紛開始在家買縫紉機生產皮鞋、旅遊鞋等,家庭作坊遍地開花。1983年,丁建通成立華豐鞋廠生產旅遊鞋和運動鞋,這就是361°的前身。

  從進入行業的時間看,361°比特步和安踏都要早。華豐鞋廠成立後,丁和木等人成立了「求質鞋業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丁和木兒子丁世忠帶領下成了今天的安踏。1987年,丁水波創立三興,後來改名為特步。

  361°這些年的掉隊,和2011年前後行業調整期至今公司轉型較慢有著直接關係。

  2011年之前,受到北京奧運會等因素影響,運動用品行業處於盲目擴張階段。當時,各大品牌都採用批發模式(銷售給分銷商),品牌方不直接接觸消費市場,對行業和消費者產生誤判,引發了2012年行業的存貨危機。

  為了儘快調整,除了通過打折等方式去庫存外,「批發轉零售」也成了行業內公司努力的方向。安踏正是因為批發轉零售的速度最快、成效最明顯,逆襲成為了行業老大。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361

相關焦點

  • 361度跌落神壇,被安踏李寧碾壓,它到底輸在了哪裡?
    說起361度運動品牌,大家一定是耳熟能知,這個品牌是十分有名的,記得它的廣告語曾經上過歷史課本,它的市值曾經高達2000億港元,它所在的城市就是晉江,這個有著天價彩禮的城市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鞋都,據統計,有百分之40的運動鞋是從這裡生產的,這也是它的一大榮耀了。
  • 被安踏李寧碾壓,361度輸在哪裡?電商起步慢、增收不增利
    目前港股上市的4家運動用品企業中,除李寧之外,安踏、特步和361°都出自這裡,而且這三家企業的老闆都姓丁。 跟安踏、特步這兩家老鄉企業相比,361°創辦時間最早,曾是李寧、安踏之外的行業老三。可是近些年,361°卻逐漸被特步趕超,和其他三家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以至常被外界稱為「掉隊者」。
  • 安踏、李寧、特步及361度相繼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
    近日,安踏、李寧、特步及361度相繼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受疫情影響,國內四大運動品牌的零售額同比下降均達到20%。但業內認為,未來隨著疫情對本土影響減弱,預計國內居民運動需求將出現較強烈反彈,看好本土運動龍頭品牌的發展。
  • 5大維度解讀安踏、李寧、361°、特步四大國產運動品牌上半年財報
    對比四品牌上半年的財務數據,除特步在營收與淨利上同比下滑之外,安踏、李寧、361°均在上半年實現了業績的穩定增長。 截止到今日,安踏、李寧、361°、特步四大國產運動品牌上半年報告悉數發布完畢。2017年已過半程,四大品牌在各自賽道上的戰況如何?對此,體育大生意對各品牌半年度報告進行了獨家解讀與縱向對比。
  • 品牌資訊:阿迪達斯、安踏、耐克、李寧、安德瑪、PUMA、361度、ISPO
    但選擇與高知名度IP聯合更大的好處,則在於話題度的保障。藉助高知名度IP,品牌可以有效提高品牌新鮮度,降低認知疲勞。安踏通過一系列與自身品牌調性高度契合的跨界,形成了完整的跨界營銷案例矩陣,鞏固了品牌的獨特個性,構築了品牌的長期IP價值資產。從而不僅使這一場場跨界,都宛如煙火般漂亮,更讓這一場場跨界,變為了一顆顆星星,閃耀於品牌的靈魂之中,這才是跨界營銷的根本與精髓所在。
  • 業績普增,安踏李寧特步三六一度做對了哪些事?
    ●連日來,安踏、李寧、特步、361°等四大國內體育用品企業相繼披露2019年財報,均實現了營收、淨利業績雙增。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各自發展路線更加清晰,安踏的「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與特步的「多品牌戰略」更加聚焦多品牌協同發展,李寧的「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與361°的「品牌重塑計劃」則更加聚焦主品牌,不同戰略部署下的四家品牌之間的差距也逐漸拉開。
  • 中國的潮鞋之王出現:打敗李寧和361度,直追耐克、阿迪達斯
    中國的潮鞋之王出現:打敗李寧和361度,直追耐克、阿迪達斯推薦語:中國運動品牌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從運動鞋到運動服飾,再到女裝、童裝等等,這塊蛋糕也在不斷被做大。3月27日,李寧有限公司發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集團收入達138.70億元;3月18日,361度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361度全年收益為56.32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51.87億元。
  • 中國體育品牌新巨頭,市值碾壓安踏李寧,品牌估值達257億元
    在本次榜單中,國內知名運動品牌李寧、安踏、鴻星爾克、361°均被列入榜單中。不過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鴻星爾克其品牌價值升至257.15億元排183名,它的排名甚至超過了安踏。在高端品牌的認知度上面,國產品牌暫時還無法與國際大牌相抗衡,這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不過,有一些國產品牌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策略搶佔到不少市場份額,而且活得很滋潤,鴻星爾克就是其中的代表。
  • 雖然一直被李寧和安踏「碾壓」,但361度的跑鞋真的值得一吹!
    這幾年裡,我們國家的運動品牌可以說是來勢洶洶又後勁十足,而相對於幾個聲名鶴起的品牌,361可以說是落了下乘的,雖然在籃球鞋領域 361° 可能是沒有太過於亮眼的表現,但其實 361° 在跑鞋方面的成就還是很大的。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達斯、特步、李寧、FILA、舒華、361度
    (tom.com) ———— 資訊8———— 奮力追趕,361度聯合高達 一起搞事情要梅開二度 在潮流界,高達也是有著極高的地位
  • 看安踏、李寧們如何出圈?
    以4家知名運動服裝公司為例,2011-2014年,安踏體育共計關閉1675家門店;特步國際關閉486家;李寧關閉2554家;361度關閉363家。 資本邦以李寧、安踏體育、特步國際和361度這4家港股運動服裝公司為案例,分析本土運動服裝企業如何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借轉型破局。
  • 安踏(02020)、特步及361度對比,我為何看上安踏?
    安踏(02020)、特步(01368)以及361度(01361)這三家公司同屬於生產鞋類和服裝等體育用品,股價卻表現不一樣的命運。  2017年8月24日,特步股價暴跌12.34%,安踏的股價卻漲了6%,而361度則略漲1.01%,這三家公司股價對比明顯,讓投資者看的一頭霧水。
  • 李寧安踏棋逢對手 奧運營銷戰至中盤(圖)
    儘管遭遇了訂單下滑、庫存高企、利潤下降等難題,但李寧、安踏、匹克、361度、鴻星爾克等中國體育服裝品牌依然對遠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奧運青睞有加,紛紛開動「奧運營銷」戰車,希望藉助奧運營銷,一方面提振軍心,消化部分庫存;一方面為下一步拓展積蓄能量。  面對行業普遍面臨的困境,中國體育服裝品牌欲借奧運營銷打一場翻身仗。
  • 營收超李寧特步361度3家之和,安踏制霸國內,收購斐樂功不可沒
    讓人放心的是,即便有疫情這樣的黑天鵝存在,安踏也有足夠的家底去應對——公司帳面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值接近180億元人民幣。 安踏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運動市場上的優勢。過去7年裡,安踏一步一個腳印完成了對國內同行超越。2012年安踏營收首次超過老大李寧,登頂霸主。
  • 「掉隊」的361度:雙十一戰績不佳,業績增長乏力
    核心提示:據悉,截至11號下午14點50分,361度天貓官方旗艦店的銷售成交額僅為8113萬,相比天貓李寧官方旗艦店的單店全天成交額突破5.4億元、安踏集團電商流水數字最終的18.3億元、特步集團電商平臺銷售總額超3.5億元,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 四大本土運動品牌半年報:國潮不止李寧 出圈不止安踏
    安踏和李寧都在資本市場迎來了近幾年最大的漲幅。其中李寧的股價上漲了近180%至23.3港幣,安踏體育的漲幅也達到了68.03%。特步國際和361度的表現稱不上驚豔,但也相繼交上了業績復甦增長的成績單。
  • 韋德的9分,真是李寧狙擊361°?
    此外,還有一種更高端的陰謀論,那就是韋德作為李寧公司的核心代言人,不可能讓穿著361°的戈登奪冠。仔細一想,這種說法確實有它的道理,李寧和361°都是國產品牌,無論是客戶群還是定價都比較接近,2012年與李寧籤下10年1億美元合同的韋德,當然不能助攻商業對手的代言人。
  • 安踏「FILA」、李寧「中國李寧」 除了潮牌,本土運動品牌還有啥新...
    相比之下,特步、361度在營收和淨利增長平緩,分別實現營收33.57億元、32.37億元;淨利分別為4.63億元、3.67億元,同比增長23%、9.6%。近年來,社會掀起運動健身的熱潮,加之我國居民收入日漸提高,國內體育用品市場表現活躍。
  • 361度銷售低迷 代言人孫楊毫無契約精神因領獎服再陷爭議 遭安踏狂懟
    近期陷入輿論風波的福建運動品牌361度周四發布中報,上半年公司表現低迷,收入增幅僅7.8%,大幅跑輸行業龍頭以及「孫楊亞運會隊服門」另一當事方安踏體育
  • 耐克,阿迪,安踏,李寧球鞋有什麼區別,國產球鞋究竟差在哪裡?
    耐克2、體育資源方面:就國內品牌而言,大體這幾年都是在高速發展的,經歷了11年到14年之前的行業洗牌,現在更多優質的體育資源已經更加集中:在代表中國方面主要是李寧安踏361三家國產品牌在爭,李寧有乒羽跳水等夢之隊,不過可惜去年體操隊被安踏搶走了,安踏有中國奧委會、體操、舉摔柔、水上、冬季,361有遊泳自行車曲棍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