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有供應商禁止供貨!人民日報評論釋放...

2020-12-22 上觀

導讀:人民日報評論: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賣菜,成了網際網路巨頭們廝殺的新戰場。一時間,美團、拼多多、滴滴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補貼、促銷滿天飛。

由於補貼力度巨大,社區團購平臺上的生鮮價格往往遠低於同類產品在農貿市場的價格。有網民觀察發現,某社區團購平臺出現1千克土豆0.98元的售價,而線下土豆的價格大約在2.5元/斤,價格相差近五倍。


為何社區團購先盯上了賣菜?因為,在網際網路流量價格日益昂貴的今天,買菜作為大眾生活的高頻場景,簡直就是網際網路流量的發動機,不但可做到導流,而且用戶習慣一旦養成,給平臺擴展至多品類甚至全品類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



多家公司將退出社區團購?「謠傳」


昨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

一時間,網絡上眾說紛紜,有人半信半疑,也有不少人堅決認為是謠言。


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影響,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因為在這些網絡傳言出現之前,《人民日報》12月11日對「社區團購」發文稱「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有觀點稱,近一個半月,中央接連出臺反壟斷政策及多次反壟斷表態,或預示著網際網路反壟斷強監管時代已經到來。


12日,據券商中國消息,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


「真實性肯定有問題,這麼大一個公司戰略問題呢,怎麼可能這麼兒戲。」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這應該是謠傳。」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體驗多個社區團購業務產品發現,後者均正常使用,而且不少推出了雙十二的營銷活動。


打開美團APP——美團買菜,根據用戶的地理位置,系統會自動配置最近的「美團買菜」提貨點,用戶下單之後就可以儘快提到商品。


在盒馬鮮生「優選」區,拼多多的多多買菜裡,也在昨天推出了雙十二專場,通過購物紅包、滿減折扣等激勵消費。


近來,隨著社區團購的競爭加劇,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多個社區團購產品也通過購物補貼和新客補貼等方式抓緊獲客。


據澎湃新聞,江西南昌,橙心優選、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多個APP都在今年上線,顧客只要通過APP選擇自提點購買生鮮後,就可以到店自取。但當地農貿市場有菜販稱,生意大受影響。


據悉,今年農貿市場的銷量至少減少了三成。看著越來越空曠的菜市場,眾多菜農苦不堪言。



12月12日,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公司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現針對經銷商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做出以下要求。


華海順達董事長錢清華表示上述公告屬實。據他透露,公司業務部門在12月12日下午接到多個供貨客戶投訴,有多個社區團購平臺通過補貼拉顧客,引發了市場價格戰,因此公司發布上述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始建於2003年,是國內第一批集生產、加工、分裝、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化企業,產品主要包括香辛料、乾果製品、海產品、乾食用菌、雜糧、糖、澱粉等十一大類300個品種。


除此之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除了華海順達之外,也有其他供貨商相繼發布類似停止供貨的通知,其中包括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龍」)。


衛龍在《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中稱,近期公司收到眾多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品項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的利益。同時在該通知中對公司明星單品設定指導價格。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京東也出手了: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


12月11日晚間消息,京東集團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盛優選」)。消息發布後,京東盤前股價拉升,從下跌轉為上漲。


2020年以來,在疫情催化下,社區團購獲得空前關注,包括美團、拼多多、京東、滴滴紛紛湧入這一賽道,多個網際網路巨頭將社區團購視為戰略級發展方向。


其實社區團購自2016年起就小有發展,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社區團購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到了下半年,凡是有名的網際網路巨頭一一跑步入場布局社區團購。據證券時報·數據寶梳理:


今年6月份,滴滴旗下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


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


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


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


12月11日,京東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將向社區團購平臺興盛投資7億美元。


在其他巨頭紛紛入場的同時,哈囉出行卻悄悄關閉了旗下社區團購平臺「哈囉惠生活」的多個入口。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哈囉惠生活」,進入後卻顯示「伺服器錯誤」,另一個「哈囉惠生活門店端」小程序也顯示「目前歇業」。資料顯示,「哈囉惠生活」於今年上半年」陸續在山東淄博、濰坊上線,運行時間不到一年。


資本也對這一領域呈現高度熱情。今年以來,中國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領域已累計發生十餘次融資,金額高達百億元。據天風證券統計,十薈團在今年內三度獲投,共獲2.497億美元融資;興盛優選完成了8億美金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KKR、騰訊投資、紅杉資本等。


根據艾媒諮詢,2019年社區團購規模達到340億元,預計中國社區團購市場發展態勢良好,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



據「看理想」報導,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師梁捷認為,菜場和小商販不會就這麼簡單地完全被替代。


中國老百姓對於「新鮮」的追求要求很高,尤其對於老年人,為了追求新鮮,可以大早上就親自去買,而不會信任網際網路這樣通過「別人的手」來挑選的蔬菜。網際網路巨頭即使搶到這個市場,只要品質控制不能夠保證,消費者馬上就會離開了。換句話說,只要有中老年人存在,菜市場的需求就會存在。

那麼,巨額補貼真的能讓消費者買到更便宜的菜?

別忘了「大數據殺熟」和壟斷所造成的後果。「一旦被社區團購壟斷後,東西會不會就不便宜了」?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聶輝華指出,電商有打價格戰的補貼,這些錢說到底是通過壟斷得來的。許多網際網路巨頭在各自細分行業往往處於壟斷地位;本來在競爭性行業打價格戰就是有爭議的,用壟斷行業的利潤到新的行業打價格戰,這就更是一種惡性競爭了,甚至可能涉嫌違反了《反壟斷法》。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劉旭也向21世紀商業評論記者表示:


社區團購企業低於成本出售的行為違反了《價格法》中相關條例。《價格法》第14條列出多種不正當價格行為,其中包括「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佔市場,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

《反壟斷法》中的相關條例也可用於規制社區團購企業的補貼行為。


市監部門可以要求網際網路巨頭根據《反壟斷法》第45條作出經營者承諾,即在一定期限內採取具體措施消除涉嫌壟斷行為的後果,及時整改,避免在推廣時進行大幅度的補貼,排擠中小商販。


但具體執行上困難重重。


劉旭指出,如果讓地方價格監督部門出面,舉證相對容易,但處罰金額少,執法範圍局限於縣市一級。如果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出面,要求在社區團購這一細分行業涉嫌具有單一支配地位或者是共同支配地位的企業進行整改,但從立案到結案往往需要較長周期,不利於短期內解決問題。

此前網約車、共享單車行業未曾因價格戰受到監管機構的查處或約談,但在外賣行業,美團、滴滴、餓了麼三家企業由於2018年在無錫亂發優惠券導致平臺爆單,遭到當地工商部門約談。

社區團購行業的瘋狂補貼模式絕非長久之計,依據網約車、外賣等行業的經驗,市場出現一兩家巨頭後,價格會恢復到正常水平。


那時,傳統的菜商肉販或已被擠出市場。

劉旭說,社區團購企業往往與大商家合作,對菜市場的個體商販影響很大。小商販風險抵禦能力差,需要承受商鋪租金、人力、產品積壓腐爛導致的損失等成本,一兩個月的虧損就可能把他們壓垮。「這對社會就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執法機構應該介入,例如限定促銷的額度、時間和次數。」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巨頭進入社區菜市場,並非沒有可圈可點之處。

劉旭指出,農貿產業鏈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壓縮空間。傳統農產品產業鏈中間環節多,從菜地到零售端經過多層批發商抬高價格,並產生冷鏈、運輸費用,終端的小商販還需承擔商鋪租金等費用,最終產生很高的運營成本。網際網路巨頭可提升農產品供應鏈效率,降低成本。

他認為,傳統農貿行業在衛生安全方面存在較大隱患,巨頭們可以運用其規模效應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控制。

「網際網路巨頭如果能夠平衡各方利益,讓小商販融入他們的體系,這是最理想的情況。」劉旭說。


反對社區團購,是否是反對一件新生事物?對此,聶輝華認為,社區團購只是把已有的蛋糕切走了一些,卻並沒有真正地做大蛋糕。社區團購,只是通過不同渠道將蔬菜送到消費者手裡,並沒有創造新的產品;甚至還可能會減少就業。可能是因為太多年發展中國家的經歷,導致我們對於效率的偏愛,和不公平的容忍,好像只要有效率,就可以完全不管公平了。


聶輝華提出了思考:

「說實話,中國的電商已經很強大了,它利用了中國的人口紅利和多元化的場景優勢。但是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應該有社會責任,他們也有這個實力,有錢、有人、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應該有更大的擔當。


為什麼不去啃那些科技上的硬骨頭?為什麼老是要在賣菜這些『低端』的,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事情上跟普通的人競爭?這是一個很好的反思契機,反思一下我們的增長模式、是否只注重效率而忽視了人的幸福感。反思這個社會這麼匆匆忙忙地往前奔跑,到底為的是什麼?」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下沉社區終端,將線上流量與線下供應鏈整合,加大優惠補貼力度,用價格優勢換流量,用戶下單就能等菜上門……在「鷺鷥腿上劈精肉」的生意上發力,或許又是一個網際網路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變生活的精彩故事。但輿論場上也有許多不同聲音,除了對於菜販群體利益深刻改變的討論外,也有不少思考指向對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的創新期待。前不久,一些網際網路技術公司運用前沿技術破解科技難題,這深刻啟示我們: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


今年以來,美國接連在晶片上制裁中國科技企業,攻克關鍵技術領域的「卡脖子」難題,成為舉國上下的關切。網際網路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領先的數位技術,人們期待巨頭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這不僅是為企業發展儲蓄技術,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所在。


事實上,從阿里巴巴的達摩院,到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中國的企業日益注重向科技創新進軍。在當今時代以及更長遠的未來,科技創新能力,掌握關鍵領域核心科技的能力,成為國家競爭和長遠發展的關鍵要素。如果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當然,網際網路企業也有生存的壓力,也需要獲得投資回報,但科技創新並非要求企業不賺錢,而是把投資的存續期延長,不痴迷於急功近利、不熱衷於短期變現,而能夠在長周期視野下贏得技術變革帶來的更大收益。中國14億人口、4億中等收入群體構成了超大規模消費市場,這不僅為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沃土,更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超大規模市場,可以為科技創新產品提供廣闊銷路,從而攤薄科技創新的成本,如果我們的網際網路巨頭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能夠運用數位化技術探索未知、拓展人類知識疆土,再與超大規模市場結合,將會產生巨大的科技創新勢能。依靠硬核科技,讓企業站上價值鏈頂端,讓國家競爭力、自主性更強,讓人類的知識邊界更大,不是更「香」嗎?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相關焦點

  • 阿里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假的,網友:開弓哪有回頭箭
    繼人民日報評論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入局社區團購後,12月12日,一張關於「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接近這些公司人士表示,上述網傳為謠言。自今年6月疫情平穩後,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相繼重金入局社區團購。
  • 可口可樂、金龍魚、香飄飄、衛龍紛紛聲明禁止供貨社區團購!
    隨著阿里巴巴、滴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殺入社區團購,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等融資的成功,社區團購的「大盤」被炒的滾瓜熱。 社區團購作為零售的一個渠道,或者說是電商的一種「營銷手段」或者「延展服務」,在給消費者帶來短期讓利行為的同時,也在慢慢擾亂原有的商品流通體系和價格體系。 12月以來,因社區團購極低的補貼價格,引來了供應商的供貨通知。可口可樂、衛龍、金龍魚、香飄飄、紫林等品牌紛紛發出《關於禁止給電商平臺社區團購供貨的通知》,引發了行業的冷思考。
  • 阿里、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業務?謠言!
    (原標題:阿里、拼多多、美團退出社區團購業務?謠言!)
  • 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相關人士:網傳為謠言
    今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今年下半年,受疫情影響,社區團購買菜等方式在一線城市、社區冒起,也吸引了眾多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參與。
  • 社區團購武漢大會戰:阿里、美團、拼多多、滴滴的首次交鋒
    武漢,這個原本與網際網路商業交集不多的中部城市,由於社區團購,讓四大巨頭(美團、滴滴、阿里本地生活和拼多多)罕見同臺肉搏,在武漢上演了絞肉機一般的廝殺。 疫情激活社區團購復活賽 一切突如其來。
  • 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12月12日,有消息稱,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海順達」)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其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現針對經銷商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做出以下要求。
  • 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回應退出社區團購:謠言 這消息沒頭沒尾的
    近日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12 月 12 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向上述企業求證,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回復稱:「謠言」;拼多多回復稱:「這消息沒頭沒尾的」;美團回復稱 「謠言」。  IT之家了解到,社區團購是一種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依託社區和團長個人資源進行商品流通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
  • 社區團購瘋狂:你家門口的菜市場,裝得下美團和拼多多嗎?
    社區團購之火未止。近日,南京要求社區團購平臺不得低價傾銷,算是打響了地方政府對該現象進行宏觀調控的第一槍。但是,社區團團購的火併未被抑制,尤其是以美團、拼多多、京東等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早在5個月前,就利用巨額補貼發動了一場「閃電戰」,大勢已成,這也讓調控的結果變得不太明朗。
  • 券商中國:網傳阿里、美團等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為謠言
    來源:券商中國今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今年下半年,受疫情影響,社區團購買菜等方式在一線城市、社區冒起,也吸引了眾多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參與。
  • 巨頭圍獵社區團購:入局5個月,美團、拼多多已成賽道霸主
    諸多調查和討論已經充分呈現了社區團購的發展歷程、運行邏輯和競爭壁壘。但由於尚處在發展早期,搜索公開數據可發現,除興盛優選和滴滴外,美團、拼多多、騰訊、阿里、京東等企業均未披露過其社區團購業務的整體情況,大混戰之下局勢如何,目前並不明朗。
  • 社區團購禁止供貨:可口可樂、金龍魚、香飄飄、衛龍紛紛聲明
    社區團購,火了!反常的火爆。在通過「低價競爭」策略搶佔市場的同時,也擾亂了供應商的價格體系,遭到可口可樂、衛龍、金龍魚、香飄飄、紫林等品牌商的「抵制」。發出關於《禁止給電商平臺社區團購供貨的通知》。拿雞蛋當飛彈的價格戰,是一種擾亂市場價格體系的惡性競爭!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美團優選通報首...
    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華海順達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其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除了華海順達之外,也有其他供貨商相繼發布類似停止供貨的通知,其中包括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
  • 三大巨頭退出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雙十二正歡!人民日報:別只惦記著幾...
    今日,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上述網傳為謠言。也有券商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今年下半年,受疫情影響,社區團購買菜等方式在一線城市、社區冒起,也吸引了眾多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參與。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加持也讓社區團購進入了新的爆發期。
  • 阿里、拼多多、美團回應「退出社區團購」;210億,創業板史上最大...
    淘寶天貓總裁蔣凡與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在當日午間,相繼發出內部信,公布了涉及核心電商業務以及本地生活業務的多位高管職位調整信息。這意味著,備受外界關注的蔣凡和王磊仍留在原位,均未發生調動。(經濟觀察網、晚點latepost)【滴滴嘗試推動支付業務,日訂單達百萬級】12月11日,記者從滴滴知情人士處獲得一份滴滴金融旗下支付業務的月報。
  • 社區團購遭人民日報點名,網傳馬雲王興等宣布退出,相關人士闢謠
    繼人民日報評論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入局社區團購後,12月12日,一張關於「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接近這些公司人士表示,上述網傳為謠言。自今年6月疫情平穩後,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相繼重金入局社區團購。AI財經社此前了解到,巨頭們不僅在高薪挖人,還在搶店。在成都,據稱拼多多、美團、滴滴把興盛優選的門店撬走三分之一。此外,生鮮電商平臺美家買菜也在近日被指賣身京東美團。
  • 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巨頭徵戰社區團購,拋棄價格戰誰能笑到最後?
    在這個背景下,社區團購滿血復活,這個時候,巨頭們不再做旁觀者了,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等親自下場操刀,資本的裹挾下社區團購進入2.0階段。巨頭揮舞著「流量至上」的指揮棒,驅趕著社區團購一路攻城略地。草莽時期多亂象,快速奔跑的社區團購也被諸如「收割下沉市場流量」「擠壓賣菜小販的生存空間」等聲音包圍。
  • 「社區團購,我們不幹了!」
    部分供貨商「斷供」社區團購最近火熱的社區團購,一般來說,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社區團購被認為是中國零售的最後一戰,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
  • ...砍傷乘客;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微信上線微信聽書...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滴滴最新資訊 > 正文 滴滴回應一網約車司機砍傷乘客;多家供應商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微信上線微信聽書APP
  • 如今的社區團購:滴滴、美團、拼多多、餓了麼神仙打架
    拼多多、美團、滴滴、餓了麼網際網路四大巨頭競相入場社區團購,這番熱鬧景象和2018年頗有些相似。兩年前,社區團購成了創投圈炙手可熱的風口。據小團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下半年,社區團購賽道拿到的融資就高達40億。
  • 美團拼多多挑起社區團購新戰事,誰能「見血封喉」?
    以低價促銷,最先浮現腦海的是拼多多,低價策略使得拼多多順利實現「農村包圍城市」,成立僅五年便已經躋身三大頭部電商之列。而美團實現低價促銷,利用地推人員進行「光速傳播」的意圖何在呢?有業內人士稱,美團正在以低價策略切入社區團購,而拼多多在不久前也上線「多多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