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在杭舉行。
12月22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獲悉,《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下稱《建設方案》)已於近日正式印發實施。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4萬億元以上,佔全省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5%。
去年9月,浙江入選全國首批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省經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是我省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機遇。此次出臺的《建設方案》結合了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工作部署和我省工作實際,明確我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目標定位、建設任務和工作舉措。具體來說,試驗區建設將實施7大工程——
實施數位化生產關係構建工程。以完善要素配置體制機制和強化數據要素應用為驅動,探索數據高效安全流通和應用的政策制度,探索形成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重點實施迭代建設公共數據平臺、提升數據資源價值、完善要素配置體制機制、建立新業態勞動用工管理制度、推進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數字經濟發展、鼓勵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突破和先行先試等6項任務。
實施政府數位化轉型引領工程。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總牽引,突出「整體智治」理念,聚焦「掌上辦事之省」和「掌上辦公之省」建設目標,全面推進政府數位化轉型,不斷提升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重點實施推進政府運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數位化應用等9項任務。
實施數位化協同治理創新工程。堅持包容審慎、多元共治的原則,創新數字治理機制,為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活力湧現提供制度與政策支撐。重點實施構建多元參與的協同治理體系、推進網絡市場準入便利化、創新網絡市場服務與監管模式、創新新業態勞動糾紛處置方式、推進網絡綜合治理數位化應用試點和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等6項任務。
實施數字社會融合應用工程。深化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在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全面推廣「城市大腦」杭州經驗,推進社會各領域的數位化應用。重點實施加快「城市大腦」建設與應用、推廣數字教育、數字醫療、數字文旅、數字扶貧、數字養老服務,以及推進未來社區和數字鄉村建設等8項任務。
實施數字產業化能級提升工程。以數字科技創新為關鍵動力,著力培育壯大基礎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搶先布局未來產業,打造協同共生的數字產業生態,不斷提升數字產業規模和能級。重點實施建設高能級創新載體、組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展壯大數字產業、培育標誌性產業鏈、推進產業平臺建設和強化新主體培育等6項任務。
實施產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工程。大力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工業、農業、服務業數位化轉型。重點實施優化工業網際網路生態、實施企業上雲行動、提升製造業智能化水平、加快服務業高端化發展和農業數位化轉型、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貿易中心、新興金融中心,推進企業、園區數位化轉型等9項任務。
實施數字長三角建設工程。貫徹落實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創新協同發展機制,統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數位化應用,有力支撐長三角區域高質量發展。重點實施協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位化資源共建共享、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先行區建設、數位化應用互聯互通、智慧高速公路交通網建設、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和探索數字長三角協同推進機制等8項任務。
《建設方案》明確,通過3年的努力,浙江要基本建成全國領先的數字政府先行區、數字經濟體制機制創新先導區、數字社會發展樣板區、數字產業化發展引領區和產業數位化轉型標杆區。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