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勸你守住錢包,不要輕易踩坑

2020-12-23 Ada媽媽深呼吸

導讀:

所有有孩子的人都關注過「專注力」這個詞,無論孩子坐不住、開小差、還是馬虎、不認真聽講,似乎都能跟專注力掛鈎。

家長意識的提高,這是好事兒,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如果過分注重孩子的專注力,對孩子來說或許會是一場災難。

現在社會最不缺乏的就是販賣焦慮,幾個月孩子的早教課程就打出培養和提升注意力之類的旗號。一兩歲甚至三四歲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難道不是正常現象嗎?

如果您已經被誤導,正在為培養專注力而焦慮,請記住:孩子天生需具有專注力,根本不需要培養,只要你不輕易打擾孩子,不把他的專注力破壞掉,就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提升專注力這件事兒,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營銷騙局,孩子的專注力不需要去提升,就像沒有生病的人不需要吃藥一樣

什麼是專注力呢?

專注力是人類做一件事情所堅持的時間長短以及深入程度,是一種持續且堅持的狀態。

家長關注孩子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讀書和學習這件事上。其實,小嬰兒專心的吃手,七八個月的孩子用小手到處亂摳,長大玩泥巴、抓沙子、玩玩具等,凡是集中注意力在進行的事情都是專注

所以,想觀察孩子的專注力如何,不能只關注你想讓他做的事情上,而應該觀察孩子想做的事情是否能夠保持專注。

如果一個孩子可以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慢慢的培養起意志品質,同時父母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等到上學時會少操心很多。

時間的長短與專注力並非正相關

有句俗語叫做「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如果一個小和尚坐在那裡念經10個小時,但是他並沒有像老和尚那樣入禪定,而是心鶩八極,神遊萬仞,那這個小和尚是專注呢?還是不專注呢?

同樣的道理,有的家長規定孩子不寫完作業不允許玩兒,可是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寫的作業卻寥寥無幾。孩子確實聽話,應父母要求,他乖乖在書桌前坐著,卻毫無興趣或者沒有能力完成任務,只能放空自己來滿足家長專注的要求

當沒有自主性,卻被強迫做一件事情,孩子要麼反抗、要麼神遊,別無他選。有意思的是,雖然專注力很難靠訓練提升,但是走神卻很容易被訓練只要你持續不斷的讓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兒,就可以實現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年紀,父母就不斷地強行安排孩子的時間,孩子沒有太多自己自由玩耍和探索的機會,孩子就會失去選擇權,無法培養出自己掌控時間的能力,過多的任務會讓孩子習慣性走神兒,然後用磨蹭來發出無聲的抗議。

專注力是怎麼被破壞掉的?

下面列舉幾個我們無意中破壞孩子專注力的例子:

孩子正玩得開心,一會兒過去遞水,一會兒過去送水果;孩子玩玩具,你總喜歡告訴他應該怎樣擺放;孩子做的事情讓成人無法容忍,比如說很髒或者讓父母感到不安全時,你總是毫不猶豫的上去制止他,甚至大聲呵斥;給孩子讀書時,喜歡會創造一些情境或者問題互動,缺乏完整的閱讀體驗......以上是養育孩子過程中非常常見的幾種現象,尤其是老人看孩子,很多時候孩子沒有獨處的機會。

其實,孩子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來進行探索和思考,他們在自由「工作」的過程中,建立起事物之間的關聯,並鍛鍊出掌控時間的能力,在該集中注意力時,集中精力完成感興趣的任務。

有句老話叫做「孩子靜悄悄,一定在作妖」。這個觀念本身就很可怕,媒體有時候也會進行誤導。孩子安靜的時候,恰恰是他們形成專注力,找到自我的好時機

Ada 4歲時,我曾經帶她去參加過一個英語機構的試聽,整個英語課堂上老師非常賣力,又說又唱又跳,感覺那不像一堂英語課,更像一堂表演課。不知道別的家長什麼感覺,我當時試聽完覺得內心十分浮躁,我絕對有理由相信,即使孩子學會了一些英語知識,她的專注力也會被消耗。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興趣才是讓他保持專注的源動力,只有興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潛能,從而保證真正的專注。

與其抱怨孩子沒有專注力,不如仔細研究一下如何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發掘他的興趣。

專注力和意志力也是息息相關的,除了不要隨便打擾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至關重要,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固定的時間進行閱讀,等等。

還要注意一點,孩子小時候注意力是非常發散的,很容易隨著新鮮事物而轉移,正是由於這種吸收性心智,才會讓孩子以爆發式的速度學習。隨著年齡的增長,注意力會由廣而淺,逐步發展為集中而有深度。

所以低年齡孩子的優勢就是發散式注意,當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更深入的學習時,注意力就會產生變化,不需要提前進行訓練。

【包麻麻總結】

孩子在任何一個時間段,都不會只發展一種能力,人的成長是全方位的協同發展。作為家長,我們執著的不應該只是專注力本身,而是幫助孩子發展起各方面的能力,比如獨立能力,意志力等等,當孩子能夠獨立的做更多的事情,而不依賴父母時,他們就會為自己規劃更美好的未來。

育兒路上,伴你前行,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

相關焦點

  • 提升孩子自控力的關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用心做事
    而另一組研究結果表明,幼年時專注力越強的孩子,他們成年後越容易取得成功——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方面。專注力是許多關鍵能力的基礎,比如自我管理,比如同理心。它會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也會影響我們的社交活動。
  • 專注力強的孩子才是學習的料!兩個小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01專注力可不只是坐得住那麼簡單我們通常認為孩子專心聽講、坐得住就是專注力強,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只是表象,專注力可不只是這麼簡單02提升孩子專注力方法一,講故事,全面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是一項綜合能力,要貫穿到生活中去培養。
  • 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有效做法
    今天羅媽媽分享一組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法,除了羅媽媽分享的許多教具以外,羅媽媽還分享一些其他的可以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方法。1.打籃球打籃球對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非常有幫助,尤其是雙手同時拍球的時候,或者左右手同時拍球的時候,對於專注力的提升都非常有幫助。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好處,打籃球對於孩子長高也十分有幫助。
  • 成績差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三個方法提升孩子專注力
    7分鐘3歲 :大約9分鐘4歲 :大約14分鐘5-6歲時 :大約15分鐘6歲以上時:逐漸由15分鐘過渡到30分鐘甚至更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你想讓他關注一樣東西很長時間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家長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專注力怎麼提升?用對方法,孩子上課不走神
    回家之後,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發現孩子是專注力低下。什麼是專注力呢?孩子上課愛走神,專注力不夠?專家指出,專注力是一項適用於任何事情的通用技能,掌握了專注力,做事就會集中高效,更容易成功。1、不打擾孩子專注力需要持續性,一旦被打破,就很難恢復回原樣。一般來說,孩子專注力不夠,是家長的愛用錯了方式。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
    希望他認真學習一會兒,好好讀書,實在是很困難的事,其實這是孩子專注力缺失的表現。無論是哪個行業,哪個類別的從業人員,都需要高精尖的標準,所以是非常專注力的,孩子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有很高專注力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會比較好。
  • 孩子上課走神,做事總分心,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看繪本的時候,她會突然叫孩子:「寶寶,快來試試媽媽給你買的新衣服。」諸如此類的打斷行為,都會使孩子從專注狀態中被迫轉移注意力,日積月累,孩子的專注能力就逐漸下降了。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訓練孩子短期專注和聚焦思維的能力,要注意的是專注時間的設置不要過長,因為孩子的專注力有極限,3歲以下寶寶的極限是15分鐘,4-5歲寶寶的極限是25分鐘左右,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制定合適的時間。
  • 【壽川女性之聲】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如果把大腦比作一臺計算機,那專注力就是門戶,就是信息的輸入,你想,信息沒有輸入還談什麼加工和處理,所以說沒有良好的專注力做支撐,許多努力和學習都是徒勞的。所以在幼小銜接的時候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幫助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 孩子上學總坐不住,抓住這3點,提升孩子專注力
    最近天氣變冷以後,很多家長都給寶貝留言說自家的孩子上學的時候由於太冷了,總是坐不住,尤其是上幼兒園,天天都被老師喊去談話。其實孩子上學坐不住這個問題想必是很多家長都遇到的,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解決才能提高孩子上課的專注力呢?
  • 小學生寫作業慢,是專注力偏弱!家長只需4招,提升孩子專注力
    當孩子通過訓練,提升自己專注力維持時間後,上課聽講的時候能夠保持較好的專注力,所吸收的知識相對就會比較多。這樣,回家做作業的時候自然就比較順利了。當孩子沉浸在玩具、書籍或者其他事情的時候,家長的介入,從主觀角度上來講是為了孩子,但實際上卻是在破壞孩子原本就比較脆弱的專注力……當孩子在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作為家長儘量不要過多地幹涉,而應該讓孩子盡情地在他的世界裡徜徉。如果影響了吃飯,不妨過一會兒再吃飯。
  • 總結10種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簡單有效,家長們可以嘗試一下
    最近,同事被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困擾住了,無論是幼兒園還是課外班的老師頻繁的和同事反饋,孩子最近總是出現走神,上課喜歡四處亂看,老師叫好幾聲都沒有反應,小手還喜歡亂動......於是,在很多家庭中,經常會因為孩子的專注力失蹤現象引發家庭大戰,家長用盡了方法,苦口婆心,威逼利誘,恐嚇威脅,獎勵哄勸,甚至棍棒教育......但是,效果卻不如人意,往往治不好專注力失蹤,還引發了新一輪的家庭矛盾。
  • 專注力比智商更重要,如何培養專注力,三個方法幫助孩子提升
    媽媽這才注意到孩子的問題,主要就是缺乏專注力,看書、做作業 、玩玩具都是三分鐘熱度,一會兒就轉移注意力,每件事做得都不持久。原來以為孩子是活潑好動,原來是專注力不夠。家長不必粗暴地打斷孩子,衝孩子吼叫:「你看把衣服弄溼了,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我家二寶也是特別喜歡玩水,每天都要拿著小木桶、小碗、小水缸,盛上水,倒來倒去,能玩上半天,百玩不厭。看著她那麼熱愛的樣子,我也不忍心把她的玩具搶過來,即使給她拿過來,她也會很執著地再從我手裡搶過來,直到把床單弄溼了,這個遊戲算是結束了。
  • 孩子做事沒耐心、沒有堅持的動力,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是一種細緻的過程,家長很多不起眼的行為都會破壞他們的專注力。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家長在帶娃的過程中都會有這樣困惑,為啥自己的孩子坐不住呢?假如2歲的孩子專注力在4-10分鐘,那麼他3歲時專注力在6-15分鐘就是合格的,就別輕易給孩子貼上專注力差的標籤了。3)孩子專注力不足就是多動症?
  • 「孩子上課總走神」,不要慌,4種數學方法訓練孩子專注力
    要是孩子在上課的時候還出現愣神、趴桌子、坐不住,這幾種現象都是孩子不專心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不過不要慌,青青總結了4種數學方法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還能提高數學,簡直是一舉兩得!訓練專注力是要和家長互動的,每天10分鐘就好,簡單有效。
  • 孩子專注力差和父母正在犯的錯有關,如何提升孩子專注力你懂嗎?
    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父母突然要求孩子做另一件事,從而切斷了孩子集中思考的行為。第二是替代。當一些父母看到孩子很難做某事時,他們可能會替代並幫助孩子完成某事。比如孩子在掙扎疊被子的時候,媽媽讓孩子走開,代替孩子疊被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與父母犯的錯誤有關。你明白如何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嗎?第三種是幹擾。
  • 守得住規矩,才能守得住人生!
    社會習俗是規矩——行為習慣、生活倫理,包括約定俗成的各種「老理兒」,這個,你也得不要違背了,約束你做事的規矩,這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舒適的基本規矩底線。規章制度是規矩——法律法規、組織紀律、村規民約,你同樣得遵守了,這是不可輕易觸碰的社會規矩高壓線。《韓非子·解老》云:「萬物莫不有規矩。」人生在世,與人交往,修身養性,處處都離不開規矩。
  • 提升孩子專注力,父母要抓住10歲前的黃金期,養育方式是關鍵
    專注力的起點是感興趣,有趣的事物可以激發孩子的大腦本能,讓孩子喜歡周圍的人,還能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的能力。讓孩子通過玩耍,學習,運動,跟小夥伴充分互動,他會慢慢培養傳遞情緒的大腦,提升共情能力。 在這個時期,只要是孩子喜歡,有興趣去做的事情,只要沒有危險,父母就不要插手,直到孩子自己放棄為止。在語言上,爸爸媽媽不要總對孩子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 廉價智能鎖的坑,我勸你不要踩!
    令人瞠目結舌的超低價智能鎖「智能鎖便宜啦,不要9999,也不要999,只要299。對,你沒有聽錯,就是299。299你買不了吃虧,299買不了上當;299,你去不了新加坡和香港;299,也不夠帶情人去浪漫的土耳其;智能鎖雖然不是傳家寶,但男女老少都離不了;299,買把智能鎖回家,出門扔掉鑰匙,老婆高興、老人稀罕、孩子喜歡,全家樂呵呵!」
  • 舒爾特方格訓練法,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孩子上課不能集中,做作業拖拉磨蹭,總是丟三落四,記憶力差一直困擾著家長們。如何改善,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是很多家長所關心的問題。孩子專注力較弱可能和孩子的視知覺能力和聽知覺能力有關。視知覺能力較弱的孩子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落後同齡人,對某些事物的記憶能力強,但對讀、寫、算方面的記憶能力弱;運動技巧差,動作協調不良等現象。小編最近了解到舒爾特方格法,對提高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改善孩子專注力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 孩子專注力不集中怎麼辦?這3個方法了解一下,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不僅這樣不說,還屢次接收到幼兒園老師的反饋,說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總是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和聊天。聽到這我也明白了,原來孩子就是因為專注力太差所導致的。關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總結了這些方法,家長們跟著學習起來吧1.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對周圍的事物都是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