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田僕,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2.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田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3.源於姚姓與媯姓, 舜帝有虞氏後裔,此為漢族田姓的大源流。
4.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魯國之邑許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5.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虢國之邑桑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6.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田公它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7.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晉國都城新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8.源於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黃湜之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9.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并州匈奴,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0.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1.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2.源於白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田,字為象形字。小篆認為象阡陌縱橫或溝澮四通的一塊塊農田。「田」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田」的字多與田獵耕種有關。本義:種田,後作「佃」。
郡望:
北平郡:西漢置郡,治所在今河北滿城北。
雁門郡:戰國始置郡。此支田氏,其開基始祖為唐太尉田承嗣。
京兆郡:漢時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此支田氏,為西漢大臣田蚡之族所在。
河南郡:漢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田氏,其開基始祖為北宋右諫大夫田瑜。
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滿城北;
雁門郡,秦漢時治所在善元(今山西右玉南),東漢時移治陰館(今山西代縣西北),三國魏移治廣武(今代縣西);
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市);
平涼郡,治所在平涼(今甘肅平涼市西北);
太原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天水郡,治所在平襄(在甘肅通渭西北)。
《說文》解釋「田」為一塊塊排列著的田地之義。田是種莊稼的地方。田是象形字,像四塊土地,十像阡陌之縱橫,田字形體表示著古代田間的阡陌制度。但是,田的本義是捕獵禽獸。如捕鳥,就像在大地上張開網之形;如圍獵,則像包圍和分片驅趕野獸之狀。後來,田專指用來從事農耕的土地了,其本義就廢棄了。
田氏宗族,繁衍維艱;
三易始定,賜媯而田;
悠悠歷史,燦爛文明;
載之以史,銘諸以文;
敕命褒封,隆爵天恩;
思州世守,保境安民;
蕭牆禍起,手足相煎;
黜職失土,忝辱祖先;
宗廟俎豆,明德維馨;
《華夏田氏族歌》
宗顯祖頌歌
中文名:田完
民族:漢族
主要成就:田氏代齊
時代:春秋
尊稱:陳宣公
民歌父母;眾號神君。
上聯典指唐代長安人田仁會,歷官左武侯中郎將、勝州都督、右衛將軍等。永徽年間任平州刺史時,天大旱,他自己站到太陽下曝曬以祈雨,果然使糧食豐收,百姓們歌頌他如父母。下聯典指宋代信都人田況,字元均,進士出身,歷官江陵推官、陝西經略使判官、觀文殿學士。曾進言治邊十四事,有《奏議》二十卷,眾人稱他為「神君」。
家推易學;世頌兵符。
上聯典指漢代今文易學的開創者田何,字子莊,淄川人,徙居杜陵,號杜田生。受易學於東武孫虞,專治《周易》,西漢被立為博士的今文易學家,都是他的弟。惠帝時,多次徵召,他都不願做官。下聯典指春秋時齊國大夫田穰苴,官大司馬,精通兵法。齊景公時,曾率軍擊退晉、燕軍隊,收復失地。戰國時,齊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馬兵法,並把襄苴的兵法也附在裡面,稱為《司馬穰苴兵法》。
孟嘗好士;安平善謀。
上聯典指戰國時齊國貴族孟嘗君田文,曾任相國,門下有食客數千人,先後聯合韓、魏,打敗楚、秦、燕三國。一度入秦國為相,秦昭王準備殺他時,他依靠門客中的雞鳴狗盜之徒,逃出函谷關,回到齊國。後因指使貴族田甲劫持齊王陰謀敗露,逃到魏國任相,聯合燕、趙等國攻齊。下聯說戰國時齊國大將田單,臨淄人。燕國大將樂毅破齊,他堅守即墨,乘燕惠王新繼位,使用反間計,樂毅被騎劫所取代。田單又用火牛陣擊敗燕軍,一舉收復七十多城,被齊襄王任為相國,封安平君。
歌挽蒿裡;蔭茂荊庭。
上聯典指秦末狄縣人田橫,原為齊國貴族。秦末,跟其從兄田儋起兵,重建齊國,楚漢戰爭中自立為齊王,不久被漢軍擊敗。漢朝建立,他率黨徒五百餘人逃亡海島。漢高祖命他到洛陽,因不願向漢稱臣,在途中自殺;留在海島上的五百餘人聞訊,也全部自殺。人們為他作輓歌《薤露》、《蒿裡》。下聯典指漢代朝城人田真,與弟田慶、田廣分家,堂前有一棵茂盛的紫荊樹,大家商量著要破為三份,那樹卻很快枯死了。田真嘆道:「樹本來是一棵,因要劈開而枯死;何況人兄弟孔懷(甚可思,代兄弟),能分開嗎?」兄弟三人受感動而不再分家,紫荊樹又復活而且更茂盛了。
號車丞相;封安平君。
上聯典指漢·車千秋,本姓田,昭帝時,千秋已年老,乘小車入宮殿朝見,因號「車丞相」。下聯典指戰國·田單,以火牛攻燕國騎兵,被封為「安平君」。
即墨創偉跡;
海島留芳名。
上聯典指戰國時齊將田單,臨淄人。初為市吏。燕昭王使樂毅伐齊,盡降齊城,惟莒、即墨不下。即墨人推舉田單為將軍相燕。頃之,燕惠王立,與樂毅有隙,單縱反間計於燕。單見燕軍懈,夜用火牛攻之,燕師大敗。下聯典指秦末歷史名人田橫(?-前202),狄(今山東省高青)人。本齊國貴族,秦末從兄起兵,重建齊國。楚漢戰爭中,自立為齊王,兵敗奔彭越。漢建立,率徙五百人逃亡海島,因不願稱臣於漢。全部自殺。此島後來便稱「田橫島」。
風來無嘯阮;
波動可琴嵇。
此聯為唐代詩人田遊巖詩句聯。田遊巖,三原人。隱居不仕。高宗幸嵩山,拜崇文館學士,進太子洗馬。自謂有「煙霞痼疾」,蠶衣耕食,不交當世。
憑欄霄月近;
倚仗海雲回。
此聯為明代文學家田汝成題西湖南高峰聯。
義方號魁首;
清廉稱第一。
上聯典指宋代隱士田罘,字思孟,南康人。嗜學不倦,遊上庠二十載,後浩然歸隱,號大隱居士。子九人,各授一經,教法甚嚴,登第及特恩者七人,時稱義方者,必曰田氏。下聯典指明代官吏田應揚,雞澤人。萬曆間令廣昌。存心愛民,自奉儉約,時稱「清廉第一」,擢知忻州。
一絕光華夏;
三過警帝京。
上聯典指唐代畫家田抱玉,玄宗時相國寺繪護國除災變相,時稱一絕。見《圖畫見聞志》。下聯典指春秋晉大臣田差的事典。晉平公為馳逐之車,立於殿丁,令群臣去觀賞。田差三過而不一顧。平公大怒。差對曰:「臣聞桀以奢亡,紂以淫敗。是以不敢顧也。」平公曰:「善!」乃命左右去其車。
辛妾嘗工尺牘;
田母曾夢伏波。
上聯典指宋·辛棄疾二妾,一名田田,一名錢錢,皆工尺牘。下聯典指宋·田佐恭母曾夢見伏波將軍馬援,乃生佐恭。
遙睽五百英雄島;
猶是三千食客家。
此聯為安徽省樅陽縣田家圩田氏宗祠聯。上聯典指秦·田橫事典。下聯典指戰國·田文事典。
口傳心授得真諦;
十雨五風慶有年。
此聯為以鶴頂格嵌田氏「田」字的析字
九十韶光方換信;
三千上客共嬉春。
全聯典指戰國齊·田文事典。
火牛陣法明前代;
司馬兵功裕後人。
此聯為四川省射洪縣太和鎮田氏宗祠聯。上聯說戰國時齊國大將田單事典。下聯典指春秋時齊國穰苴為大司馬,又稱司馬穰苴事典。
四面湖山來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此聯為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原主任田家英(1922-1966)自題聯。
為了姓田的人
傳下去吧!
你身邊有木有姓田的人?
家人?
親戚?
戀人?
朋友?
同學?
知己?
藍顏?
田姓人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