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社工如何做家庭訪談?

2020-12-17 騰訊網

家庭訪談作為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在社會工作實務的各個細分領域,還是在相關項目的前期調研和具體開展階段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時,在一定意義上社會工作者開展家庭訪談的過程也是助人的過程。家庭訪談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了其必要性,因此對新手社會工作者而言,做好家庭訪談是必要且必須的。

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及身邊同仁的實踐,就「新手社工如何做家庭訪談」略談一些見解。

家庭訪談前的準備工作

要求社會工作者在正式家訪前把準備工作做到「萬事俱備,只待入戶」似乎略顯苛刻,但家庭訪談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做細做足,往往關係到家庭訪談的成敗與否。

具體而言,社會工作者在正式開展家庭訪談前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準備。

其一,精神方面的準備即樹立信心、擺正心態,這一點相對簡單卻不可或缺。

其二,物質方面的準備主要包括家庭訪談涉及到的訪談提綱、錄音筆、筆記本等,這其中又以訪談提綱為重中之重,故將其單列進行詳細闡釋。

訪談提綱是社會工作者在正式家訪前圍繞訪談的主題(任務)所草擬的綱領性指引,其涵蓋了訪談的內容、目的、意義、與注意事項等。

訪談提綱可以讓社會工作者在訪談前對訪談目的有明確的認識,在訪談時避免陷入盲目、思路中斷。

同時,訪談提綱也要像調查問卷一樣做預先測試,以檢驗訪談提綱的可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訪談過程中要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不能一味遵循訪談提綱。

其三,模擬演練主要在於練心態、練流程、練技巧、練應變能力。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百練不如實戰。對新手社會工作者來說,尤其是在第一次以負責人的身份主導家庭訪談前一定要進行相應的模擬演練。

筆者通常採用讓新手社工與機構同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模擬演練,通過「實戰」式演練將家庭訪談的程序、技巧等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提升新手社會工作者訪談水平的同時提高其自信心。

正式訪談時的注意事項

正式訪談時的注意事項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注意力要集中,表示對受訪者的尊敬」「注意傾聽,及時反饋,保持適當的眼神交流」「用身體動作表示對服務對象的理解」「檢驗理解是否正確要逐字複述」等,上述這些在書本上都可以找到的「知識點」筆者就不再贅述,在此主要就訪談過程中的控場能力和應變能力略作分享。

(一)控場能力

社會工作者具備出色的控場能力,以掌控訪談的場面和節奏是達到預期目標的必要條件。需要事先指出的是,社會工作者一般採用四兩撥千斤的柔性控場方式,而非依靠強制力。

精準用詞是控場的第一步。社會工作者傳達的信息應該是通俗易懂和善加組織的,千萬不能很隨意地、沒有條理地給受訪者一些高深莫測的信息,使受訪者陷於困惑的境地。

此外,在訪談的過程中要給受訪者時間容其思考,並鼓勵他們把不明白的地方大膽地提出來,千萬不要假設受訪者能理解你所說的一切。

學會提問是控場的第二步。熟練掌握面談的技巧,將有助於社會工作者對受訪者情況的了解並很好地把握訪談的方向。

社會工作者在訪談過程中要靈活運用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以靈活的提問方式確保訪談的方向,並善於從案主的話中尋找到新的線索而追蹤下去。

此外,社會工作者還要掌握「系列問題引導法」,即從討論一般層面開始逐漸深入到更具體的層面,以便在遇到需要深入探討的方面的時有計可施。

學會閉嘴是控場的第三步。學會提問是為了把握訪談的方向,讓受訪者聚焦,學會閉嘴則是為例避免社會工作者放飛自我,因為在特定情境下社會工作者很容易以專家自居,進而侃侃而談。

在家庭訪談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受訪者徵詢社會工作者意見或建議的情況,這時候社會工作者如何巧妙的閉嘴又是一門學問。

社會工作者提供建議或勸告是必須慎之又慎,不要給予太多的說教。同時,太多的指引方向可能會造成受訪者的過分依賴,這既違背了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原則,也不利於專業關係的良性發展。

(二)應變能力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也是一門充滿挑戰的專業。面對不同的服務對象,面對服務對象形形色色的需求與問題,在充滿變化的現代社會裡助人自助,挑戰可謂是無所不在,這就對社會工作者的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體到家庭訪談中來,考驗社會工作者應變能力的情境通常包括「被受訪者拒絕」「訪談過程中受訪者突然沉默」等。

面對受訪者的拒絕,社會工作者既要給予充分的理解,也要真誠而清楚地解釋訪談的緣由,更要注意發掘破解拒絕的積極因素。

當然,如果受訪者確實不願合作,社會工作者則應尊重其最後的選擇。

面對訪談過程中受訪者的突然沉默,社會工作者要及時識別出導致沉默的緣由,是受訪者引起的還是社會工作者自身的因素。

如果是前者可以用一些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來打破僵局,也可用轉移案主注意力的方法,先把氣氛緩和過來。如果是後者則應加強專業督導與培訓,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

做好訪談的收尾與資料整理工作

家庭訪談的結束主要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訪談目的,一是訪談時間。順利完成目標而結束的訪談有之,因時間過長訪談雙方均身心疲倦而結束的訪談亦有之。

但不管以何種方式結束訪談,都要做好訪談結束時的複述和摘要。通過複述和摘要既可以對訪談做一個釐清,也可以查漏補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庭訪談的過程中千萬不能留疑問,若有疑問也要當場提出來,不要等事後再進行補問,因為脫離了當時的情境,很可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家庭訪談資料整理講究的是「趁熱打鐵」。不管是藉助筆記還是錄音筆,家庭訪談的資料都要及時整理,因為時間拖的越久記憶越碎片化,進而影響信息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當然,如果有一同前往的同工對訪談資料進行覆核與補充就再好不過了。

家庭訪談是一種有目的活動,它有較為正式的組織、清楚劃定的角色分配,以及規劃交流過程的標準。對(新手)社會工作者而言,做好家庭訪談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工作專業負責,更是對服務對象負責。

左手一個點讚,右手一個在看,小編看你越來越好看!嘿嘿!

相關焦點

  • 「做義工」比「做社工」更快樂?
    】發起「新社工成長訓練營」為新入門的社工同行,提供基礎性、啟導性、實務性的訓練學習內容。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反思和啟發……身邊有很多做義工(志願者)的朋友,他們做得非常開心,充滿著愛心,熱情與活力,默默付出,不計回報。每次活動結束後,就算有倦意,他們也會露出美好與幸福的笑容。身邊也有一些這樣的朋友,專職做公益了,成為了社工,但他們好像不大開心……這就奇怪了。人們也常說,既能幫助別人,又有薪酬收入,多好呀。
  • 社工如何做好哀傷輔導? | 案例分享
    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自2012年率先在西南地區引進社工組織開展哀傷輔導服務以來,通過廳堂探訪、全程陪伴、個性化告別儀式等方式,不斷提升治喪水平,為來館治喪的喪親家屬提供柔性化、專業化服務,幫助其緩解哀傷情緒。其中喪親家屬若蘭的改變,讓社工印象最深刻,案主從情緒低落,茫然,到重新就業,接受親人的離開,社工採用認知行為治療、敘事治療,通過陪伴,傾聽,生命影響著生命。
  • 王麗萍:社工磁場 80後社工
    我在重慶做社工! 經常有人問我,是什麼促使你一直做社工,還這麼賣命?正如題目所言——社工磁場!  磁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無形無質,但卻是客觀存在的。磁場具有吸引力,社工磁場也是這樣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具有吸引力的特殊物質。雖然看似虛無,但卻實實在在的凝聚著世界上的真善美!
  • 臺中議員罵社工只會「拉屎」?社工心裡苦,但是社工不說……
    呂建德表示,他擔任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局長1年多以來,每天都可以感受到社工同仁們兢兢業業的投入社會工作,為不同的個案做出了最適當的處遇,在這當中我也看到了許多家庭從困頓的泥沼中站起來,因為社工,得以讓這些弱勢者勇敢地面對未來。他強調,社會工作是助人的專業,但這樣的專業經常不被重視,以為助人只是簡單的慈善行為,有愛心與熱誠就能夠做下去。
  • 疫情後公益人、志願者、社工現狀及需求調查:生活幸福感有待提升
    作為一家專業心理公益機構,上海惠迪吉公益人心理關愛中心於疫情後開展了「公益人、志願者、社工現狀及需求調查」,這也是該機構自2011年以來開展的第三次同類調查。本次調查以在線問卷及深度電話訪談形式開展,從工作價值感、工作動力、心理狀態、困惑渴望等四個維度入手,調查對象包括公益機構(團隊)領導或管理人員(簡稱:公益人)、志願者及社工三類人群。
  • 新聞記者如何做口述歷史訪談
    新聞採訪與口述歷史訪談是否相同?記者做口述歷史訪談有什麼優勢和劣勢?筆者根據自己做口述訪談的實踐來談談心得體會。  一、對話體新聞作品的特徵分析  以對話為主體的新聞作品絕大部分不是口述歷史記錄,只是訪談錄或者談話類節目。
  • 社工行業情報社工夫妻搭配幹活:活動60餘場服務逾6000人次
    美國8歲小女孩瑪莉在嬰兒時被虐,導致下半身癱瘓,已被新家庭收養的她卻充滿正面態度,還寫信感謝幫助她的社工及檢調人員。(翻攝自《地鐵報》網站)她之後被救出,現在快要9歲的她已被社工米歇爾收養,且主動寫了封信感謝所有社工和檢調人員。瑪莉在信件開頭就感謝社工和檢調人員,讓她有個溫暖且安全的新家。她知道自己曾被虐待,但她仍充滿正面能量,分享了她在新家庭的生活,而最令她頭痛的是只叫做「喬」的寵物狗,因為牠的叫聲跟吸塵器一樣大,且像是老人的聲音。
  • 黃埔區社工開展涉毒困境家庭幫扶行動
    在黃埔區,存在很多涉毒困難家庭,毒品給他們帶來了難以磨滅的的傷害,亟待社會的關懷。12月18日,在黃埔區公安分局的指導下,同人禁毒社工及社區黨員一行帶著由愛心黨員、企業及居民捐贈的慰問禮品到永和街開展幫扶行動。
  • 【講好社工故事:雙百藍逆行者】巧語溫暖眾人心,巧力敲開萬家門 ——記連州鎮社工站副站長張慶文
    筆者問到大年初二接到取消假期返崗通知時的心情,副站長張慶文這樣回答:「當時猜到是關於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具體會做什麼,來不及細想,就取消假期回來了」。 一、巧語溫暖眾人心在訪談過程中,張慶文跟筆者分享了在高速路口值守中發生的一個故事。一輛來自湖北黃岡的大貨車,準備在張慶文值守的路口下高速進入市區送雞蛋,雖然當時司機有相關運送救災物資的證明,體溫檢測也正常,考慮到當時的疫情情況以及進入市區可能帶來的影響,張慶文第一時間匯報了當班領導,並引導司機靠邊等候。
  • 社工站服務案例|「成長路上,社工'童'行」社工協助兒童入戶籍個案
    四、服務計劃實施過程(一)第一階段目標:入戶了解家庭基本情況,社工與孩子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專業關係。主要內容:社工主動出擊,推動案主一家踏出改變的第一步。社工通過鎮分管領導的引薦,順利地和派出所所長取得聯繫。在他的安排下,社工又諮詢了戶籍科的工作人員,了解到上不了戶口主因是小孩沒有出生證明,聽取專業人員的建議之後,社工開始著手準備協助父女仨做親子鑑定的事宜。
  • 學習《社區矯正法》思齊社工這麼做!
    學習《社區矯正法》思齊社工這麼做!,促進社區矯正工作規範發展,思齊中心全體社工採取集中學與自主學相結合、普遍學與重點學相結合等多種形式,自上而下深入學習,為7月1日《社區矯正法》的正式實施打好基礎。
  • 吳炳輝:屬於社工的春天要來了 | 80後社工
    那也就是12、13年的光景,真切感覺到北京的社工剛剛起步,民和社工事務所也就剛成立一兩年光景,所有的機構都在摸索,卻不缺乏一種服務於基層和特殊群體的熱情。你找不到太多年齡大的服務者,都是一些稚嫩的面龐或者他們所謂的「生瓜蛋子」,但學校給予他們的最大的就是那份同理心和所謂的社工抱負。這個定位青少年,家庭綜合服務為基礎的機構扎紮實實在初期的作風著實讓我這個學生軍心裡隨之一震。
  • 衡山縣:鄉鎮(街道)社工站項目進行實地評估
    首先,衡山縣民政局副局長李電亮和項目承接機構負責人曠雙美分別從民政局和承接機構就社工站項目實施情況、項目服務成效等方面向評估組進行了簡要匯報。接著,評估組分實務和財務兩個組詳細查閱項目實施以來機構及各社工站點開展服務工作資料;評估專家們與項目負責人和社工代表溝通訪談。
  • 雙百簡報丨肇慶市汶朗鎮社工站2019-2020年度工作簡報
    社工介入前無勞動力,家庭貧困,需要弟弟扶持,年輕那個人不願意參加工作,一直待在在家中,醫生診斷為疾病,頭髮和鬍鬚不修理。 接觸緣由石坳公共活動中心激活後,社工聯繫圩鎮的廣場舞婦女骨幹進去支教約2個月,吸引了各個自然村的婦女過來學習舞蹈,紅姐是當中的一名婦女。社工介入前花姐沒有跳過廣場舞,沒有做志願服務的經驗,甚至害怕做志願。
  • 畢業生紮根基層當社工
    擔任社工助理的畢業生陳淑冰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曾俊)最新數據顯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就業率超九成,不少專業有就業意願的應屆畢業生更是全部落實了工作崗位。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2020屆畢業生陳淑冰今年3月已入職東莞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擔任社工助理,負責家庭及婦女領域。在疫情期間,她運用專業知識,覆蓋社區每一個網格,服務群眾、傳遞溫暖。作為本校社會工作專業第一批單獨招考的學生,她很清楚地記得,招考面試時,專業老師問她「為什麼選擇社會工作專業?」自己微笑著堅定回答:「社工很快樂啊!
  • 「禾計劃」社工站項目提升基層民政經辦服務能力
    「社工站項目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哪些實惠?」「各地社工站建設有哪些特色和經驗?」「社工機構如何提升自身能力確保社工站健康運行?」  「禾計劃」已走過三年,為了全面掌握全省鄉鎮(街道)社工站服務項目進度和成效,發現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難點、堵點,提出下一步「禾計劃」社工站發展的意見建議,湖南省民政廳委託湖南樂創公益慈善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樂創」)作為第三方評估機構,對2020年度「禾計劃」社工站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實地評估。評估組以隨機抽樣的方式,最終從全省14個市州確定了35個縣市區,作為本次實地評估對象。
  • 大亞灣霞湧90後兄弟倆齊齊做社工 堅守社區防疫一線
    看到村裡有社工站,弟弟應聘做社工徐國強1992年生,弟弟徐國文小一歲。兄弟倆都是濃眉大眼,都戴著一副眼鏡。做社工,弟弟比哥哥經驗更多,也是哥哥的「老師」和引路人。徐國文大學的專業是經濟管理,畢業後到東莞工作了兩年。2016年5月,他回到家鄉霞新村,發現村裡已有社工站進駐。
  • 重慶九龍社工破解「心靈密碼」 呵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這兩天,重慶九龍社工來到了九龍街道水碾社區5歲孩子晨晨(化名)的家裡,用畫畫的形式,給孩子做了一個簡單的心理測試。為了幫助齊齊克服心理困境,社工為他建立了專門的工作服務記錄,尋找合適的情緒療法。「我們和他一起學習艾利斯的理性情緒治療法,讓他漸漸明白非理性信念對人的影響,並從自己的生活學習中發現存在的一些非理性行為,討論如何消除。」
  • 『社工名師面對面』社工向榮
    向榮發現,在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的當下,社會工作這一來自西方的專業理念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服務本地社會發展,有效解決社會問題。 學成歸國的向榮在雲南大學擔任社工系及社工教研室主任時發現,中國專業社會工作發展是教育先行,而在西方國家,社工教師必須有5年以上的實務經驗才能任教。「教師少了實務經驗,其自身的知識含量及教學都會大打折扣。」向榮暗下決心,做個實務型學者。
  • 海澱寄讀學校駐校社工開設滴膠校本課
    只要不觸犯一般課堂的「底線」,負責授課的社工都不會直接管理。「我們更多地是按照一種契約式的方法進行管理。」駐校社工林海燕解釋,在每學期開課之前,社工們都會讓學生們自己討論設定大家都認同的課堂紀律,大家相互約定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則絕對不可以。約定達成,每個人籤字後,契約生效。課上,社工們給予了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