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為本:這世界本就沒你想像中的那麼糟糕

2020-12-23 左筱琳

我一度以為《事實》是枯燥無味的理論數據書籍,一口氣通讀完,才頓悟作者數據世界的樂趣。

整本書不僅僅是以數據作為支撐,更多的是通過數據和故事相結合,這兩者的夾縫間,卻又飽含著作者的心思,一顆想讓讀者能夠用事實去面對這個未知世界的心,好像在說,其實不用怕,這世界雖說不美好,但也不至於很糟糕。

那作者漢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作為其妻子的安娜和兒子歐拉直言,雖然漢斯看起來像是我行我素的人,不善言辭。

但漢斯總有可愛的時候,曾不小心按下手機錄音,一人開著車哼完一首歌,喜悅之情難以掩飾。

這也讓旁人看到理性中帶有感情的漢斯,嚴謹幽默。

正是這種性格,即便晚年患癌,漢斯也要花時間,回想所見所聞,與家人寫出一本嘔心瀝血的經典之作。

歷史的長河,我們未曾一一參與,世界的精彩,也無法親眼目睹,但漢斯的《事實》卻可以為我們解疑答惑。

關於世界的全貌,並非用單一的視角來思考普遍存在的問題;

關於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區別,經濟的進步推動著文化和思想的躍進,;

關於世界女性地地位,也關於不同階級的人所擁有的收入。

即便身處同一個世界,卻能「看到」現實的殘酷,有人身處地溝,飽受飢腸轆轆,何以談歲月靜好?

就像羅曼.羅蘭所言,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也是「事實」的真面目,任何一個時間段,總有可怕的數據,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思想的進步,誇張的數據卻在慢慢地縮減。

作者的用心良苦,其實就像以數據來控制情緒,否則眼睛會被掩蓋事情的真相。

一、一分為二,從紙張中看到倒影

所謂的一分為二,事情非黑即白,國家分為發達和發展中的,種族分為黑人和白人,結果就是成功和失敗,無法再從大腦裡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一種思想的局面和狹隘,這世界本就是多樣性的存在,但奈何認知的高低不同,看待事情的表面和深層自然不同。

作者漢斯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全世界最多的人口生活在什麼樣的國家呢?

答案: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

答案顯而易見——中等收入國家。放眼世界,高收入國家屈指可數,而低收入國家正在努力向中等收入國家發展,趨勢較強,仍在摸索階段。

身處中等收入國家的人,佔據事實數據的大面積,而這類人,漢斯將其定義為四級收入人群。

每一級人的處境不同,但都屬於逐層遞進的關係,就好比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第1級收入人群,位於金字塔的低端,以生存為根本,生存環境惡劣,居無定所,食無定時,無飲食之源,終日往返幾公裡外的偏僻之處。

第2級收入人群,處於比生存需求略高階段,擁有一定的經濟收入。

第3級和第4級收入人群,身處高位,經濟尚可獨立,倘若遭遇天災人禍,需有足夠的儲蓄渡過危機,否則降級至前兩級。

這不是單純地一分為二,而是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延續出無限的可能。

所有的國家、群體甚至國民中,不可管中窺豹,凡事不可只看正反面,兩面中間存在無數可能。

有上等人,亦有下等人,群體收入的差異,並非只有頂端和低端,亦有極端不公平現象,不過是我們易被固定的思維捆綁,唯有以常人所知的兩面來看待世界,而並非以事實辨別。

二、拋開規模錯覺,分清熊和斧頭

人的精神狀態不會一直處於清醒的階段,明辨是非,看懂和看清所有的問題。

就好比長期埋頭幹活的人,抬頭瞬間,會有眩暈,易產生錯覺。

漢斯提出的規模錯覺,是多數人普遍存在的問題,他通過對比的手法舉出讓人難過又無奈的例子。

一婦女被前夫用斧頭謀害,一個男人被一隻熊攻擊導致死亡,結果記者們鋪天蓋地報導後者新聞,前者的少之又少。

兩個例子均是有人無辜失去生命,前者引起輕微的憐憫,後者引發勢不可擋的刺激和好奇,儼然後者更能比世人一種震驚的規模錯覺。

放眼現在而言,當人類不小心越界侵犯熊的世界,被熊攻擊不屬於大驚小怪的事情。

但家暴卻是個引起熱烈討論的話題,由以前的冷漠無視到如今的輿論。

前段時間,滿屏皆是家暴新聞。

無論是明星,還是網紅,身為受害者,本該需要得到關懷,卻招致吐槽,被指責性格孤僻,原生家庭等原因,無一不在辱罵,造成二度重傷。

視線應放在這把害人的「斧頭」,該指責的是「斧頭」殘害了一條條人命,傷害了一個個身體,卻把注意力放在「熊」上,輪番炮轟。

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麼?

人性最大的醜陋,就是看事情總是片面的,嘴裡喊著事實,卻忘記事實從而何來,事實又該被證實在何處呢?

面對容易被扭曲的事實,想控制規模錯覺,更需關注比例,作為一個參考物,以二八原則為中軸,列舉清單,進行排序,二為數字比例,八為重要的事實,進行深入分析。

三、世界本就沒你想像中的糟糕

漢斯曾言,自身不屬於天生的樂觀主義者,也從不會迴避問題來獲得內心的平靜,反而常把五大全球性風險掛在嘴邊,時刻保持警惕,其中一個是全球性傳染病。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大規模的爆發,蔓延至全世界,導致人心惶惶。

但方法總比問題多。

萬物事實脫離不了數據的支撐,收集收據,做好研究報告,分析病情的嚴重性,逐步得過渡到嚴控嚴把關,直至研究出疫苗。

這一切的放心,離不開以數據為根本,剖析疫情的事實根源,而非聽天由命。

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不是情緒,也不是情急生亂,而是情急生智,保持冷靜,反而能夠更快地控制事情。

真正有力量的,是那些緩慢、持續的變化,這也是在告訴我們,當事情的發展是有規律時,能夠被控制時,也就不會那麼悲觀地看待世界了。

寫在最後:

事實這個詞看似縹緲和懸乎的,卻又隱藏著巨大的力量,以真相為餡,以數據為皮,層層包裹,得認真地去研究,逐一想透,方可推動世界、社會、人的發展。

正如漢斯所言:當我們擁有了實事求是的世界觀時,就會認識到這個世界並沒有像它看起來那樣的糟糕。

而我們也將會認識到,這個世界的美好,需要讓我們來做點事。

相關焦點

  • 《事實》:世界並非你想像中的那麼糟糕
    文/吳呱呱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原以為自己看過不少書,見過不少人,去過不少地方,閱歷頗深,對世界的認知自是比普通人多很多。卻不曾想自己對世界也是有誤解,很多時候,世界並不想我們所想的那麼糟糕,世界也在慢慢的好轉。
  • 《親愛的自己》全員BE,事實就是這個世界本就沒有那麼美好
    看《親愛的自己》是不是看得有點懵,一直到電視劇的最後都讓人有人恍然,估計看完之後都想掀桌了:這不是我能想到的電視劇結局啊!所以都認為到了大結局就會反轉,還有人直接放話:劇情偏成這個樣子,我看你最後大結局要怎麼圓回來?怎麼圓?大結局根本沒有圓,直接變成了全員be。一開始大家覺得大結局男女主會複合,在《親愛的自己》裡面沒有,哪怕是大結局男女主也沒有重新走到一起,一開始大家以為女主會創業成功,結果也沒有,女主次次創業失敗,到了最後也沒有成為成功人士。
  • 《事實》:換個思維方式你會發現世界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
    我們的世界真的就這麼糟糕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才導致我們的焦慮嗎?一、焦慮來自人類的基因和本能焦慮源自我們的基因和本能。在人類歷史的原始社會裡,如果你沒有焦慮,那麼你很可能會被老虎吃掉;在農業社會裡,如果你沒有焦慮,你可能今年顆粒無收。
  • 讀書筆記|《事實》:這個世界並沒有你所感覺到的那麼糟糕
    「這是一本通過數據來講述關於貧窮和財富,關於人口增長,關於出生、死亡、教育、健康、性別、暴力、能源和環境的事實的書。這本書講述的是如何以數據作為根治無知的良方,以理性作為心靈平靜的源泉。因為這個世界並沒有你所感覺到的那麼糟糕。
  • 別傻了,事實可能比想像中更糟糕
    這個賽季的巴薩絕對不是我們印象中的宇宙隊,不管是在進攻端還是在防守端,巴薩總是在一些以往不會出問題的比賽上暴露很多問題,這不是我們熟悉的巴薩。兩年來,在巴薩的身上沒有再次看到當初6:1翻盤巴黎的樣子,反而是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逆轉,這幾個賽季巴薩的歐戰成績幾乎為零,在目前的這支巴薩身上,相信很多人和小編有同樣的感覺,就是熟悉又陌生,因為還是傳控的戰術布局,但是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結局。
  • 淘汰廣廈——福建男籃:這一切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
    他們的腦子裡會閃回一些賽場上的畫面,心裡想著當時如果這樣這樣,那麼結果會不會更好;或者後怕地想著當時如果那樣那樣,那麼被淘汰的會不會就是自己了——這和我們不經意地在心中復盤起比賽內容時的感受,大概是一模一樣的。「那樣的話,可真是糟糕透了。」他們或許會想。事實上,本賽季福建隊已經經歷過了一個足夠糟糕的賽季開頭。
  • 這世界沒你想得那麼美好,也沒你想的那麼糟糕
    成熟時即使知道這個世界並非你想像中那般美好,但是你依舊相信美好;成熟是生活賜予你的一道道傷口,你確報之以溫柔;成熟是凌駕於情感智商的一種崇高的理性。成熟的人不問過去,幼稚的人不問將來。別人犯錯時,我們不必總是嚴肅的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判他,應為不知何時,我們也許也會犯同樣的錯誤。
  • 這個世界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但也沒那麼糟
    老闆要一個《時尚芭莎》,這是我給我女兒留地快走吧,別煩我。報刊亭老闆把雜誌往桌上一甩,對著女孩不耐煩地道。每個人都有自顧不暇,沒有人會在意你的感受。女孩失落難過地拿起書離開了。一個開車趕著去見客戶的司機正和電話那頭的吳總小心地說著話,剛掛到電話,卻猛然發現前面有交警正在招手示意他停車,匆忙掛到電話繫上安全帶,面對迎面走來的安交警,神色黯然開車沒系安全帶還打電話,肯定又是一張罰款。吳總的來電在一盤急促地響起,可他卻不敢接起。「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活著,沒有人會在意你的境遇。」
  • 生活有時也許並沒有那麼糟糕
    生活永遠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無論是好的,還是糟的時候都需要堅強!習慣性的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眼前的不如意可是,如果你細心一點也許會發現生活有時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糟糕一個人常年在外早已習慣了旁人的冷漠與無情
  • 你眼中的世界沒你想像的那麼糟
    世界是美好的。當你一直在父母家人呵護成長的過程中,都是這麼認為的。直到有一天,受到了欺負,感到了委屈,經歷了挫折, 你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想像的那樣美好。這就是成長的苦悶和煩惱。這就是人生必定要走的路。芸芸眾生中,看過很多的不容易,為了理想,發憤圖強去奮鬥;為了生活,拼死拼活去掙錢;為了前途,玩命工作圖升職。見過很多的不值得,就為一句話,吵得不可開交;就為一小事,打的頭破血流。遇過很多的沒道理,拼命工作不如拉關係的,付出很多的不如走捷徑的······我們看到的都是真實的故事,很多都是發生自己身上的事。怎麼看,在個人。其實,世界對待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就像時間一樣。
  • 聚光燈效應:別人沒你想像中那麼在意你
    當時他感到無比羞愧和尷尬,想著這下可丟大人了,同事們一定在背後各種笑話他,因為這件事他鬱悶了好幾天,甚至不好意思跟同事一起吃飯。幾天後,他終於不那麼在意這件事了,並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這件事。結果朋友哈哈大笑,爸爸以為是在笑他的糗事,然而朋友卻笑他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 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完美,但是也沒有那麼糟糕!
    其實如果你細心地觀察一下,這個世界還是充滿著很多的小美好。雖然我們的生活不盡如人意,可是也沒有那麼糟糕。姑娘,這大好的世界你還沒有都看過,美好的生活可能暫時還沒有到來,你要耐心地等待,一切都會過去的,想想家人,想想父母,生活裡還有很多值得留戀的人和事。
  • ...而已|巴菲特|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山田本一|哥倫布|韓國
    作者|續惜來源|續惜(ID:xuxi1616)配圖|來自網絡,如侵刪續惜-第64篇原創文1韓國有一本《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的書,這本書曾在韓國引起了轟動性效應,它鼓舞了許多為成功而不懈奮鬥的人於是,他開始了深入的研究,並寫出了《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的畢業論文,之後出版此書,該書在韓國產生了熱烈的反響。至於作者,他後來成為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想像中的成功總是很難,甚至覺得難以實現,進而不想去做,或是想中途放棄。然而,只要人認準目標,並朝著目標一步步堅持下去,終究會迎來水到渠成的一天。
  • 我的世界:糖果世界沒想像中的那麼甜,玩家被怪物追著打,好虐!
    相信玩過MC的玩家們都知道,在我的世界裡面,是有一個叫作糖果世界的地方,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以為是一些非常溫暖甜蜜的地方。那你可就錯了,很多人都是被它粉嫩的外表給吸引了,很多裝備不是非常好的玩家,也因為沒有足夠的引導就自己跑到這裡面去了,所以今天小編臨危受命,要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糖果世界到底有多危險。糖果世界,顧名思義就是有很多糖果。這裡會自動生成很多糖果條,糖果樹木,還有一切巧克力棒,聽起來是不是甜甜的。而且裡面偶爾還有會一些沾滿粘液的湖。
  • 閃小說 | 安綱《事情比我們想像的要糟糕》
    ┃ 事情比我們想像的要糟糕 ┃文_安綱雨燕,天使或者詩人往飛船的下方看,如果天氣好,你就能見到一臉茫然的地球。不論在哪裡,在我內心深處,地球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寄託著我全部生命的所在。我清晰地記得,在我努力離開地球,快要抵達飛船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我似乎又向著地球的方向失控地墜落了,我甚至想到了死亡。在飛行中總會有人墜亡,這不稀奇,人們完全克服了地球引力,也就完全克服了對死亡的所有恐懼。
  • 《天氣之子》被嘲,世界本就瘋狂,當愛與世界為敵,我只想要你!
    在《你的名字》中,影片除卻都市和鄉野唯美的風景畫面外,還摻雜了諸多暗示元素:彗星預示的末世災難、思春期朦朧不明的情愫、源自日本傳說神話的互換身體,這些元素與影片的視聽語言完美交會,如水乳相融,終於在黃昏的山崖上發出最強音。至今依舊是無數漫迷心目中的經典,電腦動態壁紙界的半壁江山。
  • 黎明前,我會一萬次說服自己,世界沒那麼美好,也沒那麼糟糕!
    毛書記是好人,是君子,是志士,那麼他所反對的、憎惡的一定是陰險狡詐的壞人。當時,這種想法也在我的心中不由自主產生。真相沒有到來之前,所有人都以為那裡存在著萬劫不復的黑幕。當然,調查組肯定有很大的顧慮,因為過度的理性更沒法為大眾所接受。當很多人懷著不同目的歌頌毛書記的悲壯,懷疑最終調查結果,並將輿論的劍鋒指向王校長時,其實那是比吃人血饅頭還要殘忍的剖棺戮屍。說句公道話,對王校長的鞭撻和討伐,也是一種殘酷的私刑。
  • 張譯:生活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沒想像的那麼遭
    張譯的演技再一次經受住了考驗,並受到了觀眾誇讚,張譯一路走來,就像莫泊桑說的:生活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美好,但也沒想像的那麼遭。青年張譯當年父母為讓張譯學表演,欠下了幾萬元債務。張譯將微薄存款悉數交給父母還債,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窘中。
  • 《事實》:給你一種思考世界的新途徑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書店看到這本書,被它的標題《事實》所吸引。事實,我們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了嗎?抱著疑問,我開始閱讀這本書。坐在新華書店,我點了一杯咖啡,準備細細品讀這本被比爾·蓋茨推薦的「要送全美大學生一人一本」的書籍,看看書中的奧秘。這本書是通過十一個章節描寫的,總共1200多字。
  • 夜讀|你遠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加優秀
    其實,我們總是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企圖去修正那些本就美好的東西。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你,遠比你認為的更優秀。  我想了想說,「這我多少沾了嘉哥和小羽的光,也幸虧這不是實習考核,不然我絕對得打包回家。」  李哥疑問道,「為什麼你會這樣想?」  我覺得他有點明知故問的意思,但正好借著酒力,便將對自身的不滿一股腦地倒了出來。「難道不是?小羽Top10大學畢業,專業基礎紮實,學習起來上手超級快。嘉哥更不用說了,兩年的現場施工經驗,不但作圖科學合理,造價預算更是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