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德伯家的苔絲》,苔絲的悲慘不光是亞力克造成,更是他們

2020-12-18 蕉櫻說

#女性#

第一次看《德伯家的苔絲》,我大約十歲左右。書是連環畫小人書。

孩童的心靈是震顫的。

貧女苔絲的命運,輕易被紈絝子弟亞力克改變。苔絲殺死他情有可原?可是苔絲依然被捕,被處絞刑。

多年後,我仍然以為,亞力克是到導致苔絲,走向地獄的關鍵。

如今重看,不以為然。

苔絲的父親太虛榮。

苔絲的父親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販。當他得知自己是當地望族德伯家的後人,立馬改變了神色,誇誇其談、耀武揚威,打算靠虛名度日,贏得他人尊重。

雖然苔絲的父親不同意苔絲攀闊親戚,但是他沒用實際行動阻止,而是默默接受,更沒有尋苔絲回家。

虛榮的人是虛偽的。他在乎的那些虛榮,最終都被他踩在腳下。他非常鄙夷的事,照樣發生了。

苔絲的母親太幼稚。

苔絲的母親主張苔絲去攀親,主要是盼望苔絲的美貌,打動闊少爺,結成親事。將來,一家人可以依靠苔絲,過上比較幸福,悠閒的日子。

可是,美貌對於貧窮女孩來說是資本,對富家少爺,又算什麼?他想要漂亮女孩,哪裡會找不到?只要慷慨解囊,或多或少總會有人上鉤。

因此,苔絲的美貌,在亞力克那非常廉價,談不上資本。亞力克得到也行,得不到也不是重大損失。如果他非要得到,似乎也不需付出代價。

苔絲願意跟著就跟著,不願意他會對其他女人大獻殷情。

所以,從這一觀點來看,苔絲的母親智商不及格。

其次,苔絲的母親情商也低,太不了解女兒。

苔絲的母親不清楚女兒,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愛情觀。更不清楚,苔絲不會耍心眼,假裝討人歡心,不是死皮賴臉,非要留在男人身邊的女孩。

第三,苔絲的媽媽生了太多兒女,總共七個。苔絲是老大。其他孩子年齡都太小。比苔絲小的兩個十幾歲,比苔絲更小的四個,從三歲半到十一歲。

這麼多小弟弟和小妹妹,組成一個龐大的家庭。苔絲不僅是女兒,而是是姐姐,或者說母親。

苔絲的每一次打工都是迫在眉睫。家裡不可能閒養大孩子。苔絲需要賺錢,供養家人。

克萊爾臨走前,給了苔絲的五十磅,苔絲大部分給了家裡。等買完衣服,身上不剩幾個。

虛榮的父親,幼稚的母親,某些方面,苔絲比她的父母都要成熟。

她已經成為這個家庭的頂梁柱。

不僅父親母親,就連弟弟和妹妹也都指望著苔絲。

雖說那個年代,生孩子多也是普遍。可是,在男人不控制的前提下,生多少個孩子,女人至少應該把握。

但是,苔絲的母親沒有。沒節制的生育,不僅拖累了他們兩人,而且嚴重波及長女到苔絲,苛待到苔絲。

苔絲第二次投靠亞力克就是這個原因。起先父親靠不上,母親要帶弟弟妹妹,苔絲不出頭,出力,誰出?後來爸爸去世辦喪禮,弟弟妹妹上學,哪裡都要花錢。

苔絲的丈夫克萊爾太雙標。

亞力克強姦了苔絲,但是苔絲為擺脫命運監控,離開了亞力克。雖然克萊爾和苔絲,已經舉行結婚儀式,沒有夫妻之實,但是苔絲當克萊兒是丈夫。

亞力克是苔絲最痛恨的男人。

但是,克萊爾的死板,何嘗不是埋葬苔絲的刀劍。

男人可以花天酒地,勾三搭四,結婚前,和幾個女人親密接觸過都無所謂。女人就不同了。即使被人強姦,也是自己的罪行,自己的汙點,終身無法洗刷。

克萊爾對自己的要求非常低,對苔絲的要求卻非常高。他對苔絲有著無比純淨,無比貞潔的期待。

雖然他自己婚前也荒唐過,但是突然對苔絲的期待落空,他就無法容忍,倉皇而逃。

離開苔絲後,他又很少寫信問候,導致苔絲對他越來越失望,對她自己越來越自責。

最後,苔絲殺死亞力克,除了為自己報仇,何嘗沒有給克萊爾交代的動力。

苔絲的悲劇命運,不光是亞力克造成,她的父母和克萊爾也是無形殺手。

除了亞力克強暴,如果不是苔絲的父親虛榮,母親幼稚,克萊爾雙標。那麼美好,那麼善良的苔絲,不會走上斷頭臺。畢竟當初不去攀親戚,只是自己村子周圍勞動,一家人也能過活。

相關焦點

  • 《德伯家的苔絲》:一個女人與兩個男人的悲慘往事
    文/劇姐英國作家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被很多讀者認為是作者最傑出的作品。在反映與抨擊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現實方面,這部小說有著重大意義。面對家裡發生的變故,苔絲不得不接受這個無異於乞討的任務。於是,在這位「遠親」的莊園中,苔絲做起了養雞的工作。在一次外出中,苔絲被一直垂涎其美色的少爺亞力克強X。懷著罪疚感以及對亞力克深深的嫌惡,苔絲離開了德伯家。
  • 《德伯家的苔絲》這是苔絲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寫於1891年的作品。建議大家在閒暇時買一本看看。2008年英國根據這部名著拍了四集的迷你電視劇,不喜歡閱讀文字的朋友可以抽空看看這部迷你電視劇,只有四集,但是基本原汁原味的講述了書中的內容。今天我所配的所有圖片也均來自這部電視劇的劇照。
  • 《德伯家的苔絲》:一個英國版竇娥的復仇記
    苔絲知道自己愛人的歸來後,想到亞雷帶給自己的種種磨難和痛苦,義無反顧的親手殺死了亞雷,並回到了安吉爾的身邊,兩人開始了逃亡的生活,不過苔絲最後還是被抓住了,並處以了死刑。《德伯家的苔絲》的副標題是「一個純潔的女人的故事」,充分表現了作者對苔絲的認可態度。對於苔絲,作者是滿懷同情的,他並不因為苔絲「失節」而責怪她不貞,也不因為苔絲殺了亞雷而指責她殘忍。
  • 【賞析】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但這時苔絲家又發生變故:父親猝然去世,全家棲身無所。為了解脫母親和五個弟妹的困境,苔絲被迫和亞雷同居了。克萊的歸來使苔絲從麻木渾噩的狀態中驚醒,她覺得自己的一生都被亞雷毀了。在絕望中,她殺死了亞雷,追上克萊,兩人躲避著追捕,在荒野的一所空房子裡度過了他們婚後最幸福的幾天。最後苔絲被捕,並被處以絞刑。克萊遵照苔絲的囑託,和苔絲的妹妹開始了新的生活。
  • 《德伯家的苔絲》:失貞、犯罪,她依然是「一個純潔的女性」
    她就是來自英國作家哈代的傳世著作《德伯家的苔絲》中的女主人公苔絲,一位獨立勇敢、赤誠善良的女子。一、出身決定命運,反抗與悲劇伴生《德伯家的苔絲》一經問世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它成書百年後,被奉為了英國偉大的悲劇。那麼它究竟有何種魅力呢?
  • 《德伯家的苔絲》沒有被強暴毀掉的女孩,死於愛情
    《德伯家的苔絲》改編自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的同名代表作小說,是哈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部短劇一共有四集,每集大概60分鐘,講述的是19世紀末期的故事,女主苔絲是一個勇敢獨立堅強的又善良貌美的女孩兒。故事主要根據英國威塞克斯的一位農村姑娘的愛情為主線來演繹。
  • 《德伯家的苔絲》為何經典:人物內心與外部世界的巧妙融合
    託馬斯·哈代,英國著名的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家,於1891年完成了他蜚聲世界文壇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絲》。在其作品中,主人公苔絲是一位美麗、善良、誠實的僱農之女,因被主人家的少爺亞力克誘騙、姦污、生子,而被認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 《德伯家的苔絲》可憐嗎?
    這個問題在我看完《德伯家的苔絲》之後一直存在於腦海。《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小說家哈代的代表作,簡單介紹文章的內容就是貧窮少女苔絲被父母督促著攀富親戚,結果卻被富人家的少爺亞力克誘姦。當好不容易以為自己遇見了真愛克萊爾,向他坦白一切之後,克萊爾卻遠走他鄉。
  • 德伯家的苔絲——苔絲悲劇人生始末
    《德伯家的苔絲》是託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寫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傳統農業社會遭受工業革命的嚴重衝擊,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逐漸被瓦解,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種種社會和人性問題。17歲的苔絲就生長於該時期的一個底層勞動人民之家。苔絲有三個妹妹,兩個弟弟。她長相美麗,天性淳樸、勤勞、善良又富有家庭責任感,她是「大自然新生的女兒」。
  • 《德伯家的苔絲》:如果你認為它只有愛情,那就說明你還沒有讀懂
    說起《德伯家的苔絲》一書,是我看了第二遍的書之一。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剛參加工作之時,純粹把它作為了一本關於愛情的小說去讀,並沒有領悟其深刻的內含。前些時間,與朋友聊天,聊到了這本小說,於是我再次買了這本書,開始讀起。重新讀這本書,發現中年的我,其有些內容記憶猶新,對這本書的內容和含義有了不同的認識和理解。
  • 人間不值得,被傷害的苔絲的一生
    當年,他為了紀念被異教徒殺害的妻子,將妻子最喜歡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改編搬上銀幕——後來,該片包攬53屆奧斯卡6項提名,最後摘得3項小金人。這部電影,就講述了這位悲慘的少女一生。苔絲降生在貧苦的鄉下,她排行老大,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不經事的弟妹需要撫養;這天,村裡的牧師告訴酒鬼父親,他們家曾是貴族德伯的後人。
  • 德伯家的苔絲,愛情為大?殺害表哥,女人狠起來沒男人什麼事了!
    這部電影不但女主演漂亮,主要是故事還是世界名著,原著名叫《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哈代的長篇小說,是「威塞克斯系列」中比較好的一部。不過,這也是苔絲悲劇命運的開始,由於苔絲的驚人美貌常常會引得表哥家的傭人們無故的嫉妒,所以在一次和一個胖妞鬧矛盾的路上,沒有心機的苔絲跟著她表哥騎著馬走了,結果她表哥誘姦了她。不過心高氣傲的苔絲並沒有這樣認命,雖然生下了一個孩子(她表哥的),卻義無反顧離開了他表哥家。
  • 想起一百三十年前的打工妹——託馬斯哈代著《德伯家的苔絲》
    電影《苔絲》海報想起一百三十年前的打工妹——託馬斯哈代著《德伯家的苔絲》第一次讀哈代的這本譯作讀的是繁體版,豎排,讀得很辛苦,影響了我對這本書的印象,最後一目十行,匆匆結束。我盯著「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把每部作品的簡介都看了看,沒有!結論是沒有。託馬斯哈代為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的社會變遷奉獻了一部《德伯家的苔絲》,西奧多德萊塞用《嘉莉妹妹》記錄了產業革命對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的衝擊。
  • 看《德伯家的苔絲》說一二事
    《德伯家的苔絲》哈代的一本小說,你覺得08年這部英劇演繹得怎樣?現在的演員真的有點老了,何不找十幾歲的青蔥少女本色出演一下?不過估計真到那時有會說沒演技了。小商販老德伯那種愚蠢的貴族精神?——我剛巧問媽媽,假如別人告知你祖上是貴族……但現在沒落了....
  • 紀念哈代誕辰180周年,《苔絲》為何成為經典?
    ——摘自譯製片《苔絲》完成臺本 上海電影譯製廠《德伯家的苔絲》適合被改編成電影,因為小說中充滿了巧合,富有戲劇因素。苔絲的悲劇,如果不是因為巧合就不會發生。(託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第45頁,張谷若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遺憾的是飾演亞雷的演員的表演文質彬彬,富有人情味,不像是哈代筆下的亞雷。在小說中,亞雷誘姦苔絲,造成對苔絲的巨大傷害。
  • 麥田電影院:解讀波蘭斯基情慾之作《苔絲》
    電影改編自託馬斯.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大體上忠於原著,用細膩的手法真實地再現了哈代的小說。這位生於英國鄉村的大作家,一生都在描繪他的家鄉,而《苔絲》更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作品展現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對於鄉村的衝擊,流露出作者對農村宗法制崩塌的深切無奈。
  • 《苔絲》:一個英國版「扶弟魔」的人生覆滅、令人惋惜的青春輓歌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1891年發表的一部代表作,講述的是一個美麗少女愛情和生命的幻滅過程。可以算是作者為這個純潔少女所作的一部青春輓歌。因為本書,作者哈代在當時受到了許多公開指責,批評家們認為他大逆不道,褻瀆了基督教和英國社會的神聖傳統。
  • 苔絲,一個以死抗爭的純潔女性,託馬斯哈代的現實主義震撼與吶喊
    託馬斯哈代(Thomas Hardy, 1840-1928)英國詩人、小說家,做過建築師學徒,後轉向文學創作,以發表悲劇題材小說一舉成名;主要作品有《遠離塵囂》(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還鄉》(The Return of the Native)、《德伯家的苔絲
  • NO.45 讀《德伯家的苔絲》
    如果將苔絲的結局解釋為宿命論,顯然過於輕巧。哈代關注人性,他用深情的筆墨警告我們——在號稱盛世的維多利亞時代,破產的佃戶、務工的女性、鄉村與城鎮的差異與衝突,種種悲劇都可能發生,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品性付出代價。木心先生對哈代有句著名的評價:「我們面臨兩種貧困:知識的貧困和品性的貧困。哈代的小說,裡面有耶穌的心,無疑可以救濟品性的貧困。」
  • 《德伯家的苔絲》:有些女人質樸善良,為什麼在愛情裡很卑微
    01當我第二遍讀這本書時,距離第一次看這本書已經有30多年了。在網站上瀏覽時,一眼就看到了這本書,很親切的一種感覺油然而生,立即下單購回。我敢肯定,這種親切感是來源於對這本小說的喜歡。這種喜歡不單是故事情節、人物描寫,還有一種對小說中主人公苔絲命運不公的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