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絲》:一個女人與兩個男人的悲慘往事

2020-12-22 觀劇團長

文/劇姐

英國作家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被很多讀者認為是作者最傑出的作品。在反映與抨擊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現實方面,這部小說有著重大意義。

而由戴維·布萊爾導演、傑瑪·阿特登和「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主演的英劇《德伯家的苔絲》,自2008年問世以來,一直都不乏好評。

總得來說,不管是在選角方面還是情節安排方面,這部只有4集的英劇都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原著。

而對於女主演傑瑪·阿特登來說,清貧的出身和美貌也是她和苔絲的共同點。於是,在傑瑪溫柔的語音中,這個哀傷的故事,得以再一次完美的展現。

1

苔絲原本是一個貧窮美麗的鄉下姑娘,直到有一天,她的父親突然告訴她,他們的祖先是曾經顯赫一時的貴族,而他們正是這個家族的嫡系子孫。母親又慫恿苔絲去拜訪這位家族的遠親,試圖用這種方式改善生計。

面對家裡發生的變故,苔絲不得不接受這個無異於乞討的任務。於是,在這位「遠親」的莊園中,苔絲做起了養雞的工作。

在一次外出中,苔絲被一直垂涎其美色的少爺亞力克強X。懷著罪疚感以及對亞力克深深的嫌惡,苔絲離開了德伯家。

但不幸的是,被強X的苔絲竟然懷孕了,無奈的她只能選擇在家中生下兒子,但不久後孩子就夭折了。

身心痛苦的苔絲只能選擇遠走他鄉,並試圖在南部的奶牛場開始全新的生活。

這成了這一生最開心的一段時光。

在奶牛場,她遇見了可愛的女伴,還有牧師的兒子安吉爾

苔絲與這個有著天使名字的少年志趣相投,感情迅速升溫,並很快訂婚結婚。

新婚前夜,安吉爾向苔絲坦白了自己過去的一段荒唐往事,渴望得到苔絲的原諒。單純善良的苔絲原諒了安吉爾,因為她深愛著他,願意接受他的一切。

苔絲原以為安吉爾也能這般相信自己,於是也向他坦白了自己的過去。

然而,噩運就此重新找上了苔絲。

安吉爾因為無法接受苔絲生育了亞力克的孩子,在崩潰中選擇離開苔絲,隻身去往巴西。

安吉爾走後,苔絲歷盡艱辛——因被昔日的農場主惦記,又再度被亞力克纏上,之後父親去世、家庭陷入低谷,她也慘遭家人拋棄。

無奈之下的苔絲,選擇做了亞力克的情婦禁X,以此作為條件,換來家人安穩的生活。

而此時,在巴西身染熱病、歷經九死一生的安吉爾回家了,他痛悔自己當年的舉動,不顧一切找到了苔絲,想要和她再續前緣。

而一直深陷絕望的苔絲,在安吉爾回到她身邊只有,把一腔悲憤盡數發洩在了亞力克身上。殘殺亞力克後,苔絲在與安吉爾私奔共度了銷魂的五天後,最終被捕,處以絞刑。

被捕之前,苔絲交代安吉爾照顧自己的妹妹,並且娶她為妻。最終,被苔絲的妹妹牽引,在安吉爾悲傷地回眸中,《德伯家的苔絲》落下了帷幕。

2

造成苔絲悲劇命運的因素有很多很多。

亞力克狡詐風流的天性、安吉爾的軟弱、苔絲雙親的耽於幻想不思進取,以及社會的壓制和逼迫等多重因素,都使得苔絲從故事開頭那個身穿白衣的無瑕少女,一步一步走向了自我毀滅。

對於苔絲的貴族身份,劇中交代得很模糊。可以窺探到的現實是,苔絲的父親整日酗酒,知道了自己的祖先是貴族之後,除了整日宣稱祖先的豐功偉績之外,沒有做出任何重振家風的事。

母親雖然以爵士夫人自稱,但是平凡的出身和貧窮的生活讓她比一般農婦更加虛榮刻薄。

饒是如此,苔絲的父母還心存幻想,期望能夠藉助苔絲的美貌,攀高枝進入貴族群體,擺脫貧困的處境。

苔絲的母親慫恿苔絲去德伯家攀親戚時,她心裡已經打好了算盤——想讓美麗的苔絲藉此機會嫁入豪門,從而讓家裡人過上貴族的生活。

甚至被亞力克姦污的苔絲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了解了女兒的經歷後,她還是抓著苔絲有沒有要求亞力克結婚不放,而絲毫不在意女兒受傷的身心。

安吉爾離開苔絲後,遭遇生活不幸的母親還毫不留情地指責苔絲——你嫁給一個紳士有什麼用!

她為了得到亞力克不懷好意的經濟援助,她最終將女兒「賣」給了亞力克做情婦。

面對亞力克的糾纏、誘惑和欺騙始終不為所動的苔絲,在知道母親主動接受了亞力克的幫助,甚至同意亞力克的條件後,終是絕望地放棄了自我。

正是這樣讓人絕望沒有退路的家庭,讓苔絲一次次深陷泥潭,無法自救。

這是造成苔絲人生悲劇的根源性原因。

而亞力克和安吉爾的先後出現,恰恰讓沒有退路的苔絲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悲慘的境地。

恬不知恥、道貌岸然的亞克力強X了苔絲,還覺得理所當然。還利用苔絲的家庭威脅她、豢養她。

安吉爾知道苔絲之前的悲劇後,不但沒有給到苔絲精神上的支持,反而遠走巴西,在苔絲一次次需要他的時候,始終都沒有出現。

而當他再次出現時,苔絲選擇了刺死亞克力,並拒絕了和安吉爾逃走,平靜地接受了命運的終點。看到這裡,劇姐實在是痛心,但又覺得安慰。

畢竟,死亡對苔絲來說,才是最純淨的世界。

太陽底下無新事。每個悲劇的女人的一生,都伴隨著太多的傷害和無能為力,我們無法改變每一個時代的悲劇,我們只能改變自己。

願苔絲這樣的悲劇,越來越少。

喜歡記得點讚、評論和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德伯家的苔絲》:一個英國版竇娥的復仇記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小說家託馬斯哈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儘管這本小說已經離它首次出版有120多年,但是其細膩的人物刻畫以及悲劇性的故事情節仍然吸引著一代一代的讀者,成為文學史上光輝閃耀的瑰寶,極具可讀性和欣賞性。這本小說的主人公為一位單純善良的鄉村姑娘苔絲,她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
  • 【賞析】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克萊決心放棄家裡為他安排的門當戶對的婚姻娶苔絲為妻。苔絲幾次想把自己失身的事告訴克萊,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做到。新婚之夜,克萊先告訴苔絲,他曾和一個不相識的女人有過放蕩的生活,苔絲馬上原諒了他。可是當苔絲也說出自己的往事之後,貌似開通的安璣·克萊卻翻臉無情,他遺棄了苔絲,獨自一人去了巴西。苔絲的心碎了,但為了全家的生活,她只好忍辱負重,也期盼著克萊能回心轉意。
  • 德伯家的苔絲,愛情為大?殺害表哥,女人狠起來沒男人什麼事了!
    這部電影不但女主演漂亮,主要是故事還是世界名著,原著名叫《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哈代的長篇小說,是「威塞克斯系列」中比較好的一部。不過,這也是苔絲悲劇命運的開始,由於苔絲的驚人美貌常常會引得表哥家的傭人們無故的嫉妒,所以在一次和一個胖妞鬧矛盾的路上,沒有心機的苔絲跟著她表哥騎著馬走了,結果她表哥誘姦了她。不過心高氣傲的苔絲並沒有這樣認命,雖然生下了一個孩子(她表哥的),卻義無反顧離開了他表哥家。
  • 重看《德伯家的苔絲》,苔絲的悲慘不光是亞力克造成,更是他們
    #女性#第一次看《德伯家的苔絲苔絲的父親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販。當他得知自己是當地望族德伯家的後人,立馬改變了神色,誇誇其談、耀武揚威,打算靠虛名度日,贏得他人尊重。雖然苔絲的父親不同意苔絲攀闊親戚,但是他沒用實際行動阻止,而是默默接受,更沒有尋苔絲回家。虛榮的人是虛偽的。他在乎的那些虛榮,最終都被他踩在腳下。
  • 《德伯家的苔絲》可憐嗎?
    這個問題在我看完《德伯家的苔絲》之後一直存在於腦海。《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小說家哈代的代表作,簡單介紹文章的內容就是貧窮少女苔絲被父母督促著攀富親戚,結果卻被富人家的少爺亞力克誘姦。當好不容易以為自己遇見了真愛克萊爾,向他坦白一切之後,克萊爾卻遠走他鄉。
  • 《德伯家的苔絲》:如果你認為它只有愛情,那就說明你還沒有讀懂
    《德伯家的苔絲》被稱為英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的瑰寶,出版於十九世紀末,作者是英國偉大的現實批判主義作家,「一個聳立在維多利家時代和新時代交界線上的憂鬱形象——託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主要是講述了一個純潔、質樸、正直、刻苦、聰明美麗的農村女孩被逼得走頭無路,終於殺人而被判絞刑的故事。
  • 《德伯家的苔絲》為何經典:人物內心與外部世界的巧妙融合
    託馬斯·哈代,英國著名的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家,於1891年完成了他蜚聲世界文壇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絲》。在其作品中,主人公苔絲是一位美麗、善良、誠實的僱農之女,因被主人家的少爺亞力克誘騙、姦污、生子,而被認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 《德伯家的苔絲》:失貞、犯罪,她依然是「一個純潔的女性」
    她就是來自英國作家哈代的傳世著作《德伯家的苔絲》中的女主人公苔絲,一位獨立勇敢、赤誠善良的女子。一、出身決定命運,反抗與悲劇伴生《德伯家的苔絲》一經問世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它成書百年後,被奉為了英國偉大的悲劇。那麼它究竟有何種魅力呢?
  • 《德伯家的苔絲》這是苔絲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寫於1891年的作品。建議大家在閒暇時買一本看看。2008年英國根據這部名著拍了四集的迷你電視劇,不喜歡閱讀文字的朋友可以抽空看看這部迷你電視劇,只有四集,但是基本原汁原味的講述了書中的內容。今天我所配的所有圖片也均來自這部電視劇的劇照。
  • 想起一百三十年前的打工妹——託馬斯哈代著《德伯家的苔絲》
    電影《苔絲》海報想起一百三十年前的打工妹——託馬斯哈代著《德伯家的苔絲》第一次讀哈代的這本譯作讀的是繁體版,豎排,讀得很辛苦,影響了我對這本書的印象,最後一目十行,匆匆結束。回頭再將兩書重讀,比較,讓我又想起了另一個話題:二十世紀,有這樣一個國家,有著全世界最波瀾壯闊的打工浪潮,可能也有著全世界最龐大的發著作家夢的打工人,那總應該也有幾本和這個時代相匹配的打工文學作品吧?我盯著「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把每部作品的簡介都看了看,沒有!結論是沒有。
  • 《德伯家的苔絲》:有些女人質樸善良,為什麼在愛情裡很卑微
    現在再次拿起這本書,在寂靜中讀起,苔絲的命運交織在兩個男人中。苔絲被阿歷克·德貝維爾強暴後生了孩子,後來孩子夭折,她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在流言蜚語中伏下心去農場做擠奶工。人生就是這樣,起起伏伏。她的單純和善良讓一個出身牧師家庭的小夥所喜歡,她與青年克萊爾相愛,他要娶苔絲為妻。
  • 德伯家的苔絲——苔絲悲劇人生始末
    《德伯家的苔絲》是託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寫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傳統農業社會遭受工業革命的嚴重衝擊,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逐漸被瓦解,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種種社會和人性問題。17歲的苔絲就生長於該時期的一個底層勞動人民之家。苔絲有三個妹妹,兩個弟弟。她長相美麗,天性淳樸、勤勞、善良又富有家庭責任感,她是「大自然新生的女兒」。
  • 《德伯家的苔絲》沒有被強暴毀掉的女孩,死於愛情
    《德伯家的苔絲》改編自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的同名代表作小說,是哈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部短劇一共有四集,每集大概60分鐘,講述的是19世紀末期的故事,女主苔絲是一個勇敢獨立堅強的又善良貌美的女孩兒。故事主要根據英國威塞克斯的一位農村姑娘的愛情為主線來演繹。
  • 失身又殺了人的苔絲,為什麼在哈代眼裡,卻是一個純潔的女人?
    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的小說《德伯維爾家的苔絲》,原本有個副標題叫《一個純潔的女人》。他在序言中說:「這是一個心地坦白的人,對於主人公品格的評價。」僅管苔絲心中有一百萬個不情願,但為了彌補自己造成的損失,她走進同是德伯維爾姓氏的亞雷家莊園做工,羊入虎口自投險境。這正是書名叫做《德伯家的苔絲》的深意——父親的虛榮心是她悲劇的開始。有的譯本省略叫做《苔絲》,顯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 看《德伯家的苔絲》說一二事
    《德伯家的苔絲》哈代的一本小說,你覺得08年這部英劇演繹得怎樣?現在的演員真的有點老了,何不找十幾歲的青蔥少女本色出演一下?不過估計真到那時有會說沒演技了。小商販老德伯那種愚蠢的貴族精神?——我剛巧問媽媽,假如別人告知你祖上是貴族……但現在沒落了....
  • 人間不值得,被傷害的苔絲的一生
    當年,他為了紀念被異教徒殺害的妻子,將妻子最喜歡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改編搬上銀幕——後來,該片包攬53屆奧斯卡6項提名,最後摘得3項小金人。這部電影,就講述了這位悲慘的少女一生。苔絲降生在貧苦的鄉下,她排行老大,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不經事的弟妹需要撫養;這天,村裡的牧師告訴酒鬼父親,他們家曾是貴族德伯的後人。
  • 紀念哈代誕辰180周年,《苔絲》為何成為經典?
    作者:楊慶華1891年,託馬斯·哈代創作的長篇小說《德伯家的苔絲》出版。哈代為小說加了一個副標題「一個純潔的女人」。小說出版後,受到讀者的歡迎。1924年,小說被改編成無聲電影。1978年8月7日,英法合拍、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的故事片《苔絲》開機拍攝。
  • 《苔絲》:一個英國版「扶弟魔」的人生覆滅、令人惋惜的青春輓歌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1891年發表的一部代表作,講述的是一個美麗少女愛情和生命的幻滅過程。可以算是作者為這個純潔少女所作的一部青春輓歌。因為本書,作者哈代在當時受到了許多公開指責,批評家們認為他大逆不道,褻瀆了基督教和英國社會的神聖傳統。
  • NO.45 讀《德伯家的苔絲》
    如果將苔絲的結局解釋為宿命論,顯然過於輕巧。哈代關注人性,他用深情的筆墨警告我們——在號稱盛世的維多利亞時代,破產的佃戶、務工的女性、鄉村與城鎮的差異與衝突,種種悲劇都可能發生,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品性付出代價。木心先生對哈代有句著名的評價:「我們面臨兩種貧困:知識的貧困和品性的貧困。哈代的小說,裡面有耶穌的心,無疑可以救濟品性的貧困。」
  • 苔絲,一個以死抗爭的純潔女性,託馬斯哈代的現實主義震撼與吶喊
    託馬斯哈代(Thomas Hardy, 1840-1928)英國詩人、小說家,做過建築師學徒,後轉向文學創作,以發表悲劇題材小說一舉成名;主要作品有《遠離塵囂》(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還鄉》(The Return of the Native)、《德伯家的苔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