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絲》這是苔絲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2021-01-14 偉鋒遊戲解說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寫於1891年的作品。建議大家在閒暇時買一本看看。

2008年英國根據這部名著拍了四集的迷你電視劇,不喜歡閱讀文字的朋友可以抽空看看這部迷你電視劇,只有四集,但是基本原汁原味的講述了書中的內容。今天我所配的所有圖片也均來自這部電視劇的劇照。

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人公苔絲出生於一個貧窮的小販家庭,父親嗜酒還患有心臟疾病,家中還有弟弟妹妹。苔絲父親偶然得知自己是武士世家德伯家族的後代,於是便讓自己的女兒苔絲去一位德伯氏的富太太家去攀親戚,而實際上這位富老太太並不是什麼德伯氏後裔,只是一個暴發戶改了德伯姓氏而已。

苔絲在嗜酒的父親和虛榮的母親的催促下,不得不去「攀親戚」,此時的苔絲,還只是一個純真善良、美麗而又倔強的17歲少女。

而這個少女的命運,在決定去「攀親戚」的那一刻,就發生了轉變。漂亮單純的苔絲到了她家後,被富老太婆的兒子亞力克姦污了。

回來後不久苔絲就懷孕生下了一個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出生後不久就夭折了。

在那個時代,女子未婚便失去處子之身是被人唾棄的,是會被人認為是「墮落」的,儘管錯的並不是苔絲、儘管她是被強迫的。一夜之間,村莊裡流言四起,苔絲被人厭惡、嘲笑和職責,身心俱疲的苔絲決定離開這個地方,於是去了南部的一家牛奶廠打工,在那裡她遇見了26歲的安吉爾,安吉爾出身於一個富有的牧師家庭,他正直善良還具有新思想,他和苔絲很快就彼此吸引,墜入愛河。

安吉爾拒絕了父母安排的門當戶對的婚姻,執意要與苔絲結婚,苔絲一邊無法自拔的愛著安吉爾,一邊又愧疚於自己曾有過汙點。她三番兩次想告訴安吉爾自己那不堪的過去,可每次都陰差陽錯的未能成功,直到他們結了婚,在新婚之夜上,苔絲向安吉爾坦白了一切,安吉爾無法接受這一切於是離她而去,只身前往了巴西。

被遺棄的苔絲忍受著屈辱和苦難,在一家富農的農場裡打工,承受著殘酷的剝削和壓榨。悲哀的是,她在一次打聽丈夫安吉爾消息的途中,又一次遇見了當初姦污她的惡魔——亞力克,而這個荒淫無度的亞力克已經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牧師,滿口的仁義道德依然掩飾不了他邪惡的軀體和頭腦,亞力克見到美貌的苔絲後歹心又起,讓苔絲與他同居。

苔絲義正言辭地拒絕了令人作嘔的亞力克。可厄運並未遠去,苔絲的父親因病身亡,家裡的房子也已到期,一家老小無家可歸、窮困潦倒,亞力克趁虛而入用金錢逼迫苔絲,苔絲為了讓自己的母親和弟弟妹妹有錢活下去,又落入了亞力克的魔爪,苔絲飽受亞力克的折磨。不久後,安吉爾回國,他發現自己還是深深愛著苔絲並且懺悔自己曾經的冷酷無情,打算與苔絲重歸於好。

認為丈夫不會再回來的苔絲得知安吉爾的歸來再次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她瘋狂的想要擺脫夢魘一般的亞力克,憤怒到極點的苔絲殺死了亞力克,並與安吉爾度過了一生中最快樂幸福的幾天。

五天後,苔絲被捕入獄,並被處以絞刑。

苔絲,死了……

這是苔絲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時代背景、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和法律、苔絲的家庭、自身性格都決定了她最後的結局。可我仍然認為,她是一隻野生的五彩金絲雀,是那個時代一抹不一樣的、野性勇敢、獨立自強的色彩。

我感謝作者哈代,感謝他在最後一章給予了苔絲最後五天的快樂,不管是其於心不忍還是情節需要,我都深深地為作者賦予她五天的快樂而熱淚盈眶。

相關焦點

  • 德伯家的苔絲——苔絲悲劇人生始末
    《德伯家的苔絲》是託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寫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傳統農業社會遭受工業革命的嚴重衝擊,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逐漸被瓦解,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種種社會和人性問題。17歲的苔絲就生長於該時期的一個底層勞動人民之家。苔絲有三個妹妹,兩個弟弟。她長相美麗,天性淳樸、勤勞、善良又富有家庭責任感,她是「大自然新生的女兒」。
  • 【賞析】哈代《德伯家的苔絲》
    《德伯家的苔絲》(以下簡稱《苔絲》)是哈代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早在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就曾出版過張谷若先生翻譯的《德伯家的苔絲:一個純潔的女人》。1959年《世界文學》發表了唐廣均、張秀岐的《評<德伯家的苔絲>》。1979年《苔絲》被成功地搬上銀屏,80年代初在中國隨即掀起了「苔絲熱」。
  • 《德伯家的苔絲》:一個女人與兩個男人的悲慘往事
    文/劇姐英國作家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被很多讀者認為是作者最傑出的作品。在反映與抨擊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現實方面,這部小說有著重大意義。面對家裡發生的變故,苔絲不得不接受這個無異於乞討的任務。於是,在這位「遠親」的莊園中,苔絲做起了養雞的工作。在一次外出中,苔絲被一直垂涎其美色的少爺亞力克強X。懷著罪疚感以及對亞力克深深的嫌惡,苔絲離開了德伯家。
  • 《德伯家的苔絲》:一個英國版竇娥的復仇記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小說家託馬斯哈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儘管這本小說已經離它首次出版有120多年,但是其細膩的人物刻畫以及悲劇性的故事情節仍然吸引著一代一代的讀者,成為文學史上光輝閃耀的瑰寶,極具可讀性和欣賞性。這本小說的主人公為一位單純善良的鄉村姑娘苔絲,她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
  • 《德伯家的苔絲》:失貞、犯罪,她依然是「一個純潔的女性」
    她就是來自英國作家哈代的傳世著作《德伯家的苔絲》中的女主人公苔絲,一位獨立勇敢、赤誠善良的女子。一、出身決定命運,反抗與悲劇伴生《德伯家的苔絲》一經問世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它成書百年後,被奉為了英國偉大的悲劇。那麼它究竟有何種魅力呢?
  • 《德伯家的苔絲》沒有被強暴毀掉的女孩,死於愛情
    《德伯家的苔絲》改編自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的同名代表作小說,是哈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部短劇一共有四集,每集大概60分鐘,講述的是19世紀末期的故事,女主苔絲是一個勇敢獨立堅強的又善良貌美的女孩兒。故事主要根據英國威塞克斯的一位農村姑娘的愛情為主線來演繹。
  • 《德伯家的苔絲》可憐嗎?
    這個問題在我看完《德伯家的苔絲》之後一直存在於腦海。《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小說家哈代的代表作,簡單介紹文章的內容就是貧窮少女苔絲被父母督促著攀富親戚,結果卻被富人家的少爺亞力克誘姦。當好不容易以為自己遇見了真愛克萊爾,向他坦白一切之後,克萊爾卻遠走他鄉。
  • 重看《德伯家的苔絲》,苔絲的悲慘不光是亞力克造成,更是他們
    #女性#第一次看《德伯家的苔絲苔絲的父親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販。當他得知自己是當地望族德伯家的後人,立馬改變了神色,誇誇其談、耀武揚威,打算靠虛名度日,贏得他人尊重。雖然苔絲的父親不同意苔絲攀闊親戚,但是他沒用實際行動阻止,而是默默接受,更沒有尋苔絲回家。虛榮的人是虛偽的。他在乎的那些虛榮,最終都被他踩在腳下。
  • 《德伯家的苔絲》:如果你認為它只有愛情,那就說明你還沒有讀懂
    說起《德伯家的苔絲》一書,是我看了第二遍的書之一。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剛參加工作之時,純粹把它作為了一本關於愛情的小說去讀,並沒有領悟其深刻的內含。前些時間,與朋友聊天,聊到了這本小說,於是我再次買了這本書,開始讀起。重新讀這本書,發現中年的我,其有些內容記憶猶新,對這本書的內容和含義有了不同的認識和理解。
  • 德伯家的苔絲,愛情為大?殺害表哥,女人狠起來沒男人什麼事了!
    這部電影不但女主演漂亮,主要是故事還是世界名著,原著名叫《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哈代的長篇小說,是「威塞克斯系列」中比較好的一部。不過,這也是苔絲悲劇命運的開始,由於苔絲的驚人美貌常常會引得表哥家的傭人們無故的嫉妒,所以在一次和一個胖妞鬧矛盾的路上,沒有心機的苔絲跟著她表哥騎著馬走了,結果她表哥誘姦了她。不過心高氣傲的苔絲並沒有這樣認命,雖然生下了一個孩子(她表哥的),卻義無反顧離開了他表哥家。
  • NO.45 讀《德伯家的苔絲》
    當悲劇把最美好的事物摧毀的時候,我們都想問「為什麼?」如果將苔絲的結局解釋為宿命論,顯然過於輕巧。哈代關注人性,他用深情的筆墨警告我們——在號稱盛世的維多利亞時代,破產的佃戶、務工的女性、鄉村與城鎮的差異與衝突,種種悲劇都可能發生,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品性付出代價。
  • 看《德伯家的苔絲》說一二事
    《德伯家的苔絲》哈代的一本小說,你覺得08年這部英劇演繹得怎樣?現在的演員真的有點老了,何不找十幾歲的青蔥少女本色出演一下?不過估計真到那時有會說沒演技了。小商販老德伯那種愚蠢的貴族精神?——我剛巧問媽媽,假如別人告知你祖上是貴族……但現在沒落了....
  • 紀念哈代誕辰180周年,《苔絲》為何成為經典?
    ——摘自譯製片《苔絲》完成臺本 上海電影譯製廠《德伯家的苔絲》適合被改編成電影,因為小說中充滿了巧合,富有戲劇因素。苔絲的悲劇,如果不是因為巧合就不會發生。哈代從威塞克斯農村的變遷中,發現了人民的悲劇。苔絲的悲劇,是她所處經濟、政治和階級地位導致的,苔絲是宗法制度的犧牲品,這是小說的主題。小說中苔絲將被亞雷誘姦之前,以作者之口發出詰問:「哪兒是保護苔絲的天使呢?哪兒是她一心信仰、庇護世人的上帝呢?」哈代筆下的亞雷就是一個惡棍,他不僅是苔絲的誘姦者,也是資產階級邪惡的代表。
  • 《德伯家的苔絲》為何經典:人物內心與外部世界的巧妙融合
    託馬斯·哈代,英國著名的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家,於1891年完成了他蜚聲世界文壇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絲》。在其作品中,主人公苔絲是一位美麗、善良、誠實的僱農之女,因被主人家的少爺亞力克誘騙、姦污、生子,而被認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 想起一百三十年前的打工妹——託馬斯哈代著《德伯家的苔絲》
    電影《苔絲》海報想起一百三十年前的打工妹——託馬斯哈代著《德伯家的苔絲》第一次讀哈代的這本譯作讀的是繁體版,豎排,讀得很辛苦,影響了我對這本書的印象,最後一目十行,匆匆結束。託馬斯哈代為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的社會變遷奉獻了一部《德伯家的苔絲》,西奧多德萊塞用《嘉莉妹妹》記錄了產業革命對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的衝擊。而我國有那麼多比男人還勇敢地闖蕩異鄉、闖蕩城市、闖蕩江湖的鄉村姐妹,成功站上改革開放的浪尖,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比如有位女首富就來自內地鄉村),卻沒有一部記錄這種變遷的、有分量的文學作品,想想都有點尷尬。
  • 人間不值得,被傷害的苔絲的一生
    譬如這一部——苔絲Tess本片改編自英國19世紀後期的代表作家託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絲》。當年,他為了紀念被異教徒殺害的妻子,將妻子最喜歡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改編搬上銀幕——後來,該片包攬53屆奧斯卡6項提名,最後摘得3項小金人。
  • 天使與撒旦:是誰毀滅了苔絲純潔的靈魂
    一個是面露猙獰的撒旦,一個是光芒萬丈的天使,在苔絲走向悲劇的路上,這對截然相反的明槍暗箭誰也難辭其咎。《苔絲》,又名《德伯家的苔絲》,創作於19世紀後期的英國,彼時的英國經過工業革命的飛速發展已成為世界頭號大國。而工業的發展不僅侵蝕了傳統農業社會的宗法秩序,更打亂了農民長期在鄉村環境中所形成的生活習慣。
  • 苔絲,一個以死抗爭的純潔女性,託馬斯哈代的現實主義震撼與吶喊
    託馬斯哈代(Thomas Hardy, 1840-1928)英國詩人、小說家,做過建築師學徒,後轉向文學創作,以發表悲劇題材小說一舉成名;主要作品有《遠離塵囂》(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還鄉》(The Return
  • 失身又殺了人的苔絲,為什麼在哈代眼裡,卻是一個純潔的女人?
    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的小說《德伯維爾家的苔絲》,原本有個副標題叫《一個純潔的女人》。他在序言中說:「這是一個心地坦白的人,對於主人公品格的評價。」僅管苔絲心中有一百萬個不情願,但為了彌補自己造成的損失,她走進同是德伯維爾姓氏的亞雷家莊園做工,羊入虎口自投險境。這正是書名叫做《德伯家的苔絲》的深意——父親的虛榮心是她悲劇的開始。有的譯本省略叫做《苔絲》,顯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 《苔絲》:一個英國版「扶弟魔」的人生覆滅、令人惋惜的青春輓歌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託馬斯·哈代1891年發表的一部代表作,講述的是一個美麗少女愛情和生命的幻滅過程。可以算是作者為這個純潔少女所作的一部青春輓歌。因為本書,作者哈代在當時受到了許多公開指責,批評家們認為他大逆不道,褻瀆了基督教和英國社會的神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