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上文我們說到,朱棣緊鑼密鼓的籌備造反事宜。雖然掩飾的很好,但好景不長,這個藏得嚴嚴實實的造反陰謀最終還是被人告發了,而這個人恰恰就是來自朱棣集團的內部。
建文元年,1399年初,朱棣為麻痺朱允炆,特意派了長史葛誠進京城朝見皇上。他本意是命葛城打探消息,卻不料葛城竟然被策反了。原來,葛誠一到皇宮,朱允文便放下架子,對葛城禮遇有加。
葛誠十分感動,他沒想到新皇帝竟然如此看重自己。一時激動,就向朱允炆主動交代了燕王朱棣的種種不法行為,和自己來京的真實目的。他不但把朱棣裝瘋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朱允炆,還及時密報朱棣即將舉兵造反。
朱允炆知道真相後驚呆了,他萬萬沒想到四叔竟然會造反。所幸一旁的兵部尚書齊泰及時做出了正確的決斷,建議皇帝立刻逮捕燕王朱棣。但是,朱允文卻不相信此前態度恭順的朱棣會造反。他認為一定是他身邊的那些幕僚蠱惑的,於是他下令逮捕燕王府中的官署,希望四叔能夠懸崖勒馬。
那麼,朱允文的舉動會奏效嗎?在朱允文派遣的官員中,其中有一人是當時的北平都指揮使張信。張信曾是朱棣親任的都指揮使,這天在他接到逮捕任務後,便獨自坐在家中,面露愁容。張信母親看到了後,便問他原因。
張信是個孝子,便將自己的煩惱告訴給了母親。說燕王朱棣對他有知遇之恩,但畢竟建文帝朱允炆才是天子,如果通知了燕王,自己就成了反賊,他會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豈料,張信母親一聽說要逮捕燕王,立刻制止了張信。
而張信呢,也最終決定聽母親的話,立即前往燕王府告密。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燕王府竟然不見外客。但張信是個很執著的人,下定決心要做的事不會輕易動搖。這天深夜,他化妝後混入了王府,見到了朱棣,可此時的朱棣仍在裝病,歪在床上哼哼唧唧的說不出話了。
張信眼見朱棣仍在裝瘋賣傻,便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您就別裝了吧,我身上有逮捕您的命令,如果您有意的話,就不要再瞞我了」。就在此時,朱棣一改裝瘋賣傻的形象,也站了起來,像張信拜下行禮。隨即叫出智囊道衍,開始商議對策。
然而,面對大批前來逮捕他的官兵,僅僅靠一個張信,朱棣就能全身而退嗎?據《明史》記載,很快燕王府就被大批官兵團團圍住。朱棣用計將官兵負責人騙進閻王府,然後將其抓住,同時被抓住的還有背叛朱棣的葛誠。
朱棣一聲令下,將他們全部斬殺。接著,朱棣上書朱允文,以清君側為名,正式拉開了靖難之役的序幕。據《明末紀事本末》記載,一天,正當朱允炆在明故宮與方孝孺等討論周官法度時,谷王朱橞突然找到了朱允炆,告訴他朱棣叛變了。朱允炆大驚,怎麼可能?
朱橞見朱允炆不相信,便連忙向他描述北方局勢惡化的情況。朱允炆這才意識到朱棣真的是造反了,於是他立刻下令,揮軍三十萬,向北方進軍討伐朱棣。然而,就在出發前,朱允炆卻做了一件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事情。
朝廷北伐軍將要出發的時候,朱允炆從明故宮發出了諭旨,告知全軍:」勿使朕背負殺叔之名「。這也成了朱允炆失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朱棣呢?正當朱棣與北伐軍的戰役進入白熱化時,他突然想到了他的弟弟寧王朱權。
而朱權麾下的朵顏三衛,是一支精銳的蒙古騎兵,是朱棣做夢都想得到的部隊。其實,要論兵力,建文帝的人多,他畢竟是一個一國之君。燕王籌備的再周全,人馬再多,他畢竟是以一個藩鎮對整個國家,兵力再多也不夠用。
但是,燕王也有優勢,他長期在邊塞徵戰,手下的兵力很精。而寧王手下的朵顏三衛是個蒙古騎兵,更加精銳。於是,朱棣來到朱權的領地,先是孤身進城,消除了朱權的戒心。趁此時機,朱棣用重金收買了朵顏三衛。
然後,利用寧王朱權送他離開的時候,朱棣和朵顏三衛密謀將寧王朱權挾持到了北平。朱棣大喜,他偷襲大寧成功,滿載而歸。他不但收復了寧王,解除了來自後方的後顧之憂,還得到了這支由蒙古人組成的朵顏三衛,為後來朱棣取勝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後來,儘管朱棣的實力一再壯大,但還是難以與整個朝廷抗衡。那麼,一個擁有全國兵力,財力及諸多方面佔據絕對優勢的帝國皇帝朱允炆,為何最終卻敗給了一個騎兵兵力不足一千人,糧草寥寥的地方藩王呢?文章篇幅有限,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我們下文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