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身邊有羊,吃了也沒人管,為什麼蘇武飢餓時卻不吃羊充飢

2021-02-07 歷史小愛好者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蘇武因為不投降,被匈奴單于流放到北海邊上。匈奴單于給了他一群公羊讓他養,並且對他說,如果這些公羊能夠生下小羊,就放他回漢朝。
很明顯,公羊是無法生產小羊的。因為不能生下小羊,當然就不可能有羊奶。也就是說,這些公羊對於蘇武來說,是完全沒有什麼作用的,而且還是他的一個沉重的負擔。蘇武在北海邊上,沒有吃的沒有穿的,史料記載,蘇武餓得沒有辦法的時候,便只能去掘老鼠窩,把老鼠藏在窩裡的糧食野果刨出來吃,可見蘇武的生活有多麼的艱苦。

那麼,既然蘇武的生活這麼艱苦,他為什麼不殺公羊吃呢?對於蘇武來說,一頭公羊至少可以吃好幾個月。而且冰天雪地的,把這些肉藏在雪中,也不會腐爛。同時蘇武還完全可以把這些肉做成肉乾,更容易收藏。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為單于給蘇武的羊是有定數的,如果蘇武殺羊吃了,單于派人來看,發現羊少了的話,不好交代。誠然有這個道理,但是蘇武想要應付單于的問話,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他完全可以說是因為這些羊病死了,被扔了。單于的使者總不至於讓他去把死羊找回來吧。就算單于使者問這個話,也好應付啊。死羊扔掉後,很快就被老虎野狗這樣的食肉動物給吃掉了,哪裡還找得到。除此以外,蘇武還可以說丁零人把羊偷去了呀。畢竟實際上蘇武的那些羊,最終也是被丁零人給偷去了,蘇武也什麼也沒有保住。而且單于實際上從來沒有管過蘇武羊的事情,單于在乎的,是蘇武的投降。單于先後派了常惠,派了衛律,派了李陵去勸降蘇武,並沒有派過什麼匈奴使者去。這些人都是漢朝投降到匈奴的人,他們在蘇武的面前,本身就有些不好意思,怎麼可能還去數蘇武的公羊有多少頭呢?再有一點,當六七年過去後,單于的弟弟去北海打獵,看見了蘇武衣食無著,窮困潦倒的樣子,還專門給蘇武一些食物吃,送了他不少羊群。直到三年後單于的弟弟去世,他的手下四處離散以後,蘇武才沒了食物來源。而單于弟弟送給蘇武的羊群,又一次被丁零人給偷去。蘇武重新陷入窮困。

既然如此,為什麼當初蘇武並不殺掉公羊,讓自己不至於那樣的凍餓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搞清楚,蘇武究竟為什麼把自己搞到這一步。原因很簡單,就是蘇武堅決不投降匈奴。而且蘇武為了不投降匈奴,還自殺過。本來已經都昏死過去了,最終被匈奴的醫生給救過來了。如果一個人連死都不怕,他還害怕凍餓疾病這些東西嗎?蘇武本來是漢武帝派去匈奴進行外事活動的大使。蘇武去匈奴,是因為匈奴和漢朝在互相扣押了不少使者之後,匈奴想要表達和解,互相釋放使者。漢朝也想積極回應匈奴,於是派蘇武去促成這件事。誰知道在匈奴的那些漢人,有人為了能夠回到漢朝,準備暗殺匈奴皇室。如果他們就那樣回去了,是得不到重用的。如果暗殺了匈奴皇室,那是一種立功的表現,說不定還會被封侯。那些人在做這件事之前,和蘇武的副使張勝取得了聯繫,張勝表示支持。

誰知道這次暗殺活動失敗了,因此他們把張勝招供了出來。蘇武在聽說了這件事後,知道這件事雖然與自己無關,但自己作為大使,肯定也是有責任的,於是便自殺。但最終被匈奴醫生救了回來。匈奴單于欣賞蘇武的氣節,勸說蘇武投降。但蘇武堅決不投降。匈奴單于想用凍餓的辦法,折磨蘇武,讓他屈節投降。但蘇武把衣服上的毛扯下來,和著雪吞進肚子裡,也不願意投降。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匈奴單于才把蘇武流放到北海。而單于流放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用嚴寒的氣候、極度的飢餓折磨蘇武,讓他屈服。當我們在明白了這個意思以後,也就明白了蘇武為什麼不願意殺公羊吃充飢了。因為如果蘇武殺匈奴給他的公羊吃充飢,意思就是經受不住飢餓,向匈奴表達屈服。所以這對於蘇武來說,是一件大事。蘇武堅持的這種氣節,是來自於他內心的一種驅動力,是不需要別人監督的。因此,就算沒人監督蘇武是不是吃了羊,蘇武在心中的約束之下,也不會做殺羊這樣的事情的。



相關焦點

  • 蘇武為何不吃羊?卻吃氈?答案讓你腦洞大開
    吃毛氈聽起來如同天方夜譚,事實上,人體內也並沒有可以分解羊毛的蛋白酶,那麼蘇武是怎麼活下來的呢?原來,文中說指的「氈」是指一種菜,是本地的一種土特產。即便有嚴謹的史料,有時候也避免不了誤讀。可是在極端的飢餓下,光靠野菜和雪便能挺過幾天,也可見蘇武的精神和毅力。
  • 蘇武牧羊被迫吃野草籽飽肚,為何不殺羊吃呢?專家:吃了就要後悔
    雖然很多人都說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事物,也有好死不如賴活著的說法,但是從我國古代的傳統思想來看,還有比生命還要更加珍貴的東西,那就是一個人的尊嚴和氣節,不食周粟這個成語背後的故事就表達了古人在道義和生命兩者中的取捨問題。
  • 蘇武在北海放了19年羊,匈奴人不給吃不給喝,他是怎麼活下來的?
    《開元天寶遺事》卷二有一段「枯松再生」記事,展現松樹的靈性。 說唐明皇遭逢安祿山之亂時,金鑾匆匆奔四川。 此時,宮中的枯松復生了,枝葉蔥蔥青青,宛如新植的一般。 後來唐肅宗時平定了安史之亂復興唐朝國祚。五代十國時代的《唐摭言》記載一則和松樹有關的預言夢。 一個虔州南康人叫夢鍾輻,他建了山中書齋,並在庭中親手植了一株松樹。
  • 蘇武的故事:蘇武牧羊
    西漢杜陵,即今陝西西安人。西漢典屬國,奉命持節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留,誓死不降,在北海邊牧羊十九年,後被釋回。「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故事簡介:蘇武奉命持節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留,蘇武誓死不降,匈奴單于為了逼迫蘇武投降,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饑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
  • 《蘇武牧羊》剪紙連環畫
    16.一日,蘇武在山坡牧羊,因天氣暴熱,口喝難忍,羊群也奄奄一息。正在嘆息,卻見腳下冒出一眼泉來。泉水越出越多,蘇武高興極了。從此,蘇武常來這裡飲羊。此泉天澇不增,天旱不減,後人稱它為「蘇泉」、「蒙泉」、「神泉」。
  • 武威有人用剪刀剪出「蘇武牧羊」的故事
    16.一日,蘇武在山坡牧羊,因天氣暴熱,口喝難忍,羊群也奄奄一息。正在嘆息,卻見腳下冒出一眼泉來。泉水越出越多,蘇武高興極了。從此,蘇武常來這裡飲羊。此泉天澇不增,天旱不減,後人稱它為「蘇泉」、「蒙泉」、「神泉」。
  • 五幅「蘇武牧羊圖」 各有血淚憑君讀
    宋    佚名     蘇武牧羊圖頁     絹本     24.4×21.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漢書·蘇武傳》有曰:「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實而食之。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作為一出宋代歷史典故,對於蘇武的高風亮節,宋至今,文人雅士多造像尊之、崇之。
  •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牧羊北海的民族英雄,蘇武
    但蘇武是什麼人,他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聽說要讓人勸降自己,就一氣之下直接拔刀自殺了。但是衛律跟蘇武之前也算是好友,他聽說蘇武自殺趕快找來醫生最終救活了他。衛律對蘇武說自己自從投降匈奴以來每天吃喝不愁,穿金戴銀,現在有這麼好的例子擺在他面前,他為什麼就不能考慮一下向匈奴投誠,然後求得自己往後的富貴。被醫治好的蘇武聽到叛徒衛律對自己說這番話,直接破口大罵。說他背信棄義,枉為君子,他也不想與這種人為伍。
  • 蘇武被匈奴扣押19年,為什麼不殺他也不放他?一個原因太重要
    然而,就在蘇武出使結束,準備返程回國時,匈奴內部發生騷亂,蘇武無辜受牽,被扣留囚禁,並要求歸降匈奴。起初,單于用高官厚祿來利誘蘇武,被蘇武嚴詞拒絕。一怒之下,單于改用酷刑來折磨蘇武,蘇武被關進了寒冷的地窖,吞氈齧雪,飽受折磨,但他還是不曾屈服。最終,單于見威脅利誘蘇武沒能得逞,反而被蘇武的正義所折服,他不想殺死蘇武,就派蘇武到人煙罕見的北海去牧羊。
  • 羊年話羊 羊字成語大全
    指順手把羊牽走。比喻順便利用可乘之機施展手法或手腕。 餓虎見羊:飢餓的老虎見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羊踏菜園:羊跑進菜園。比喻吃素的人偶爾吃一頓葷食。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亡羊得牛: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穫大。 屠所牛羊:比喻臨近死亡的人。
  • 蘇武牧羊19載能夠「生入玉門關」,清朝「蘇武」楊重英卻客死他鄉
    這樣的細節給蘇武威武的一生帶來些許瑕疵,還是比較令人遺憾的,但白璧微瑕絲毫不影響蘇武砸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其結局卻是大不相同。蘇武牧羊之後千多年,時光來到了清朝乾隆年間,也出現了一個蘇武牧羊式的人物。這個人不僅拒絕投降,還拒絕做敵國的駙馬,這樣所帶來的結果卻是被敵國扣押長達25年之久。
  • 如何才能在成都吃到最正宗的羊腰(拳王新作首發)
    陳朝陽說,地球上還有一個39度,那就是南緯39度的紐西蘭,那裡的羊肉被西方國家稱作全世界最好,而那的羊腰子則是史上最騷。他問我知不知道為何工業革命時期澳洲會被當做戰犯的流放場所,我說不知道。他說因為刑訊逼供的時候根本無需動用武力,直接把澳洲和紐西蘭產的羊腰子給他們聞聞,他們就啥都招了。陳朝陽邊說邊咽唾沫。
  • 2021初中語文人物作文素材:蘇武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語文常考作文素材:蘇武,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獲獎名片】   堅韌守望   【評價】   十九年如一日,他牧羊於大漠,孤獨與寂寞伴他左右,但他從沒想過屈服。富貴對於他恰似過眼雲煙,忠心對於他才是永恆無限。他是真正的愛國主義者!
  • 秦腔《蘇武牧羊》
    秦腔《蘇武牧羊》選段王新倉 丁良生
  • 老商標中「羊」的妙用
    在不同時期,國人或借「羊」表達心意,或以「羊」寄託期望,讓羊商標在我國商標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我國工商業者表現出空前的愛國熱情,「抗日愛國」「請用國貨」等激昂口號也凸顯在廣告商標與包裝裝潢上,表現出我國工商業者期望藉此振奮民族精神,兼利促銷的願望。
  • 蘇武牧羊:歷史的真相竟然如此
    漢武帝釋放匈奴人質,並派出蘇武一行人,護送匈奴人質回匈奴。蘇武堅決不投降,於是,蘇武被匈奴人流放到北海(貝加爾湖)去放羊。按理說,蘇武是使節,匈奴人虐待一個使節,沒有意義。當時大漢和匈奴打仗,有一回,雙方相互扣留了對方的使節作為人質,匈奴首先釋放善意,把大漢的人質,給放了。大漢是禮儀之邦,作為回報,於是也釋放了匈奴的人質。而且,漢武帝還派出蘇武一行人,出使匈奴,護送這批釋放的匈奴人質(使節),好讓他們平安回到匈奴。這一行人,都是漢朝的使節,到了人家匈奴的地盤,理應安分守己、好好做使節,對不對?
  • 李陵被滅三族,蘇武誓死不降,李陵最後悲歌著送別蘇武回漢
    起事的幾人幾乎都被殺,只有一人被活捉。這人曾經與一名使者張勝說過此事,所以最終就牽連到了整個出使團體。因為沒有出使團體的認可,這些投降者是不會冒風險起事的。雖然他們瞞著 蘇武 。但是蘇武難免被牽涉之中。漢朝使者最終回不了漢朝,單于威逼他們投降。這些使者基本都投降了,只有蘇武一直強硬。同時他舉刀自殺,但最終被匈奴救活。等他傷勢好後,便將蘇武流放於北海。其實當時,匈奴人特別敬佩蘇武,對他也比較尊重。
  • 帶「羊」字的成語/俗語大全
    【餓虎攢羊】攢:向一個目標簇擁。像飢餓的老虎向羊簇擁過去一樣。形容動作而猛烈。【餓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飢餓的老虎遇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餓虎見羊】飢餓的老虎見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餓虎撲羊】象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餓虎擒羊】像飢餓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樣。比喻迅猛貪婪。
  • 就算公羊生子才釋放,也持節不屈(永遠的蘇武)
    荒涼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著,不遠處坐著一位手持漢節的人。從黑髮到白頭,用半生的心血續寫著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誰也不記得,遙遠的北海上,立著一座漢朝不倒的豐碑。匈奴的可汗懼怕:怎麼還有這麼固執的人?他更無法理解,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華民族永世的驕傲!哀嘆,當漢使謀反事敗他本來是可以逃走的,因為那起動亂的參與者是副使張勝,同他沒有任何關係。 可他沒有, 重傷的蘇武,身陷大窖,沒吃沒喝。天可憐見他蘇武,下起了雪。蘇武就臥病齧雪吞氈,竟奇蹟般地沒有死掉!
  • 民勤縣蘇武沙羊匯即將來襲!
    點擊播放 GIF 1.5M為進一步做優做強蘇武沙羊產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民勤羊肉的特色品質,民勤縣將於9月11日—13日舉辦蘇武沙羊匯活動,深入挖掘傳承民勤「蘇武牧羊」文化精神,藉助「中國肉羊之鄉」「中華蘇武沙羊美食之鄉」金字招牌,提升和弘揚民勤美食文化、擴大民勤蘇武沙羊特色品牌的影響力,打造高品位旅遊美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