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伊健霸屏1996年,成龍破票房紀錄,星爺自立門戶「勸退」好萊塢

2021-01-10 電影僚機a

香港電影市場在1996年是個拐點,由盛漸漸轉衰開始變得低迷。王晶和周星馳都這一年與向華強的永盛娛樂終止合作,選擇自立門戶。周星馳沒有與永盛續約,而是組建了自己的公司,星輝海外有限公司。王晶也從永盛合作中脫身,成立最佳拍檔公司,合伙人文雋、劉偉強成為公司崛起的關鍵性人物。

王晶培養了多年的鄭伊健,終於在1996年開花結果,並且長勢驚人。王晶新公司的開山之作就是《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由文雋編劇,劉偉強執導。該片上映後,拿下了2114萬港元票房,位列香港年度票房第六。

公司趁熱打鐵,緊接著推出《古惑仔2之猛龍過江》、《古惑仔3之隻手遮天》,都是大獲成功,分列年度票房第五與第十。同年,鄭伊健和鄭秀文。梁詠琪主演的愛情喜劇《百分百感覺》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以2081萬港元,佔據年度票房第九。

收穫最大的當屬鄭伊健,1996年在大銀幕 上風頭強勁,年度票房前十裡他就佔了四部,堪稱霸屏的存在,自此鄭伊健成為電影圈冉冉升起的新星。

同樣自立門戶的周星馳也不甘人後,自編自導的《食神》以4086萬港元票房佔據年度第二,為自家公司拿下開門紅。同時《食神》也引起了好萊塢的關注,想把《食神》的版權,並且想請星爺來執導美國版。星爺提了兩個條件,那就是堅持美版電影也要用中國菜和中國功夫,好萊塢不同意,合作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不然雙周一成的交鋒可能就由香港轉向好萊塢了。

星爺在永盛時拍的賀歲片《大內密探零零發》也在這一年上映,成績也不錯,拿下了3605萬港元,排名僅次於《食神》。

星爺在經過1995年電影票房的挫敗後,終於在1996年又重新找回了狀態。

當年風頭最勁的不是鄭伊健,也不是星爺,而是成龍。成龍在1995年的大製作《紅番區》不僅穩坐年度票房冠軍寶座,還打破了香港票房紀錄。到了1996年,成龍的勢頭有增無減。推出的電影《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在香港狂收5751萬港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穩居冠軍。這個紀錄指的是20世紀的香港最高票房,直到進入21世紀前都保持著。而且在當時還打破了東南亞多國的票房紀錄,是當年全球華語片市場最熱門的影片。

在眾星激烈交鋒的時候,有位巨星依然保持低調,但票房成績卻非常不俗,那就是哥哥張國榮。張國榮與袁詠儀搭檔的兩部電影《大三元》和《金枝玉葉2》都在香港年度票房榜上有名,分別以2521港元和2091港元居年度第四和第七。另一部和劉德華主演的電影《新上海灘》也取得了2083票房,名列年度第八。1996年的哥哥在香港票房市場上,穩佔大三元。

鄭伊健、劉德華、郭富城、劉青雲等新一代明星在那時已經逐漸成長起來,與老牌巨星分庭抗禮。香港電影市場此後不再是周星馳、成龍、周潤發三家獨大的局面,而是眾星璀璨,諸「神」交鋒。

相關焦點

  • 1996年,成龍打破票房紀錄
    香港電影市場是1996的轉折點,從盛逐漸轉為低迷。王晶和周星馳今年都終止了與向華強娛樂永盛的合作,並選擇建立自己的門戶網站。周星馳沒有與永盛續約,而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星輝海外有限公司。王晶也擺脫了永盛的合作,成立了最佳拍檔公司,合伙人文雋和劉偉強成為公司崛起的關鍵人物。
  • 96年香港電影票房榜前十名,鄭伊健獨佔4部,星爺佔據榜眼和探花
    不過90年代後期開始慢慢轉變,成龍和周潤發到好萊塢發展,周星馳精益求精,減少拍片數量。今天大聖為大家盤點一下1996年最賣座的十部香港電影。1、《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票房:5752萬成龍大哥警察故事金字招牌,同時也是他和唐季禮的蜜月期。拼命的成龍在本片依然上演了驚險鏡頭,滑雪抓住飛機,可謂是兇險至極。
  • 鄭伊健攪動風雲,老牌電影巨星在1998年的光芒都被他搶了
    鄭伊健主演的《古惑仔》系列在1996年一炮而紅之後,香港動漫改編電影成為香餑餑,電影人紛紛開始在這個領域掘金。這樣的局勢不僅沒有影響到鄭伊健,反而讓他在漫改電影上一騎絕塵。同年鄭伊健主演的古惑仔系列作品《98古惑仔之龍爭虎鬥》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取得1287萬港元,位列年度第六。鄭伊健攪動電影市場的風雲,成龍、周星馳等老牌電影巨星的光芒在他的影響下,都顯得有些暗淡了。1998年之前,成龍已經連續三年登頂香港年度票房冠軍,可謂是來勢洶洶。
  • 1996年,周星馳創業作票房大賣4086萬,他和李力持果然是賣座保證
    周星馳自90年《賭聖》崛起後就一路爆紅,那幾年他是香港的票房之王,連周潤發和成龍都不是對手。1996年,它在香港本地市場票房大賣4086萬港元,排名年度第二位,這個戰績僅落後重回巔峰的成龍《簡單任務》5751萬港元。
  • 星爺多次「拒絕」好萊塢邀請,他給出的理由令人欽佩!
    星爺多次「拒絕」好萊塢邀請,他給出的理由令人欽佩!在整個華人世界裡,絕大多數人應該都聽說過「雙周一成」的說法。這是上世紀香港影壇3位頂級電影人的一種統稱,以此來形容他們罕有匹敵的票房號召力。不錯,正是周潤發、周星馳以及成龍。其中,年齡較大的周潤發和成龍,都曾轟轟烈烈地闖蕩過好萊塢。而被公認為「喜劇之王」的周星馳,卻至今還未前往好萊塢發展。
  • 香港電影淪陷史: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徹底佔領
    1990~1992年:1990年,星爺一登場就直接雙王炸,《賭俠》《賭聖》把周潤發成龍都趕了下去拿了影史前二的寶座。1991年則是又一次三足鼎立,雙周一成分割了香港電影市場,每人佔據3個席位。1993~1997年:時間來到了1993年,這一年,星爺依舊佔據7個席位,但第一寶座被當年的全球票房冠軍《侏羅紀公園》拿走了。而且,恐龍電影一下子將票房標準拉高了不少。
  • ...李連杰成龍主演的好萊塢電影票房數據大盤點,誰才是好萊塢一線...
    雖然成龍周潤發和周星馳的票房壟斷地位加上李連杰在DVD市場上的首屈一指可以稱得上是香港影壇的四大天王,實力都是旗鼓相當。然而他們當中的三人在好萊塢的發展遭遇以及成績卻有著天淵之別。
  • 成龍、唐季禮的巔峰之作,刷新港片票房紀錄,卻在海外市場受挫
    畢竟那段時光,記錄了成龍、唐季禮二人的事業巔峰。1992年,嘉禾打造了《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而唐季禮、成龍二人,也在這部作品中進行了首次合作。《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之後,成、唐二人又攜手拍攝了《紅番區》,成龍也因為這部作品,順利邁向好萊塢。
  • 全球票房狂轟8230萬美元,成龍打入好萊塢,唐季禮最轟動一次
    答案就是唐季禮,成龍《紅番區》開啟的!《紅番區》是成龍最具代表作品,該片還成功幫助他打開好萊塢大門,影片由唐季禮執導,成龍,梅豔芳,葉芳華等主演。這部電影是一部國際大片,電影投資高達750萬美元(折約6225萬人民幣),這在當時是超級大製作了,放映整個亞洲影壇也就成龍一人能玩得起。映前不少人都擔心票房會虧本,但有大哥壓陣票房怎麼會無人問津呢?
  • 1996年,《大話西遊》票房慘敗後,周星馳自立門戶拍出了《食神》
    1995年,周星馳和楊國輝等幾人成立了彩星電影有限公司,打算拍一部曠世奇作震驚世人。那個時候正值周星馳厭倦了無釐頭的誇張表演,再加上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帶來的與疑惑越來越多,作品的轉型成了他首要任務。那一年他與老搭檔劉鎮偉以西遊記為藍本改編了一部橫跨500年的愛情故事。
  • 香港電影票房歷年排行榜1969年—1989年
    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在統計西片的情況下,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電影能否堅守住本土陣地?本次統計從1969年開始,因香港從1969年開始有正式的統計!顏色加深的為港片,黃色為非港片的華語片,白色為西片! 1、1969年
  • 2004年,成龍花1億美元拍《環遊地球80天》,北美票房只有2400萬
    1993年,好萊塢大片《侏羅紀公園》在香港市場瘋狂奪取6189萬票房,是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破6000萬的電影。擊敗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4017萬票房,奪得當年年度票房冠軍!由於香港電影票房是華語片和外語片分開,不少影迷都以為《唐伯虎點秋香》是票房冠軍,其實星爺只是當年的華語片冠軍。這是港片走向衰落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 周潤發李連杰成龍三位華人巨星主演的好萊塢電影票房數據大盤點
    好萊塢一向以排外著稱,他們製作的電影在選角上必然首先考慮的是白人,其次是黑人,最後才會考慮到亞裔。在上世紀末,香港電影市場迎來大蕭條,而那時的大陸電影市場還沒發展,周潤發、李連杰、成龍等華人巨星都相繼到了美國發展。雖然成龍周潤發和周星馳的票房壟斷地位加上李連杰在DVD市場上的首屈一指可以稱得上是香港影壇的四大天王,實力都是旗鼓相當。
  • 整整10年,成龍和周星馳的票房大戰,勝負難分,最後一次成就經典
    最後,也只有好萊塢大片《侏羅紀公園》和《鐵達尼號》,能夠撼動他們的地位。1985年,又被稱之為「成龍年」。被許氏兄弟壓制多年的成龍,終於迎來了演藝生涯的大爆發,港片年度票房榜前4的位置,都被他的作品所霸佔。
  • 《紅番區》:一部獲得最高票房的香港電影,打通成龍的好萊塢之路
    《紅番區》:一部獲得最高票房的香港電影,打通成龍的好萊塢之路1995年,由唐季禮執導,成龍主演的《紅番區》無論從敘事風格還是從動作風格都與以往的香港電影有著巨大的差別,而和美國電影更為接近。作為功夫片時代的明星,成龍電影的動作場面往往沉浸在個人英雄主義的氛圍裡,注重動作效果的呈現,而忽視了電影鏡頭語言的運用。但是唐季禮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這一弱點。這部影片在美國上映後,獲得了超過3200萬美元的票房,是香港電影有史以來票房的最高紀錄。影片不僅為成龍的好萊塢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也使唐季禮成為最早進入美國商業電影製作體系的香港導演之一。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就是電影《紅番區》。
  • 他是唯一打破「雙周一成」票房神話的人,巔峰時期粉絲遍布全亞洲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壇有這麼三位天王級的風雲人物,這三位就是大家印象深刻的香港知名演員,「周潤發」「周星馳」以及「成龍」。在那個時代,這三個人的名字可以說就是票房的保證。並且他們三個人又都各自開啟了屬於自己的電影時代,在當時的香港,他們被合稱為「雙周一成」。
  • 1991年香港電影票房榜
    香港票房史上最精彩的十年票房大戰拉開序幕。1991年一成二周香港電影票房格局形成。 處於巔峰時期的成龍與周星馳,香港電影票房的第一次交鋒。周潤發電影持續發力,可惜不復八十年代光彩。
  • 成龍90年代票房最高的港片,打敗周星馳周潤發登頂,讓他笑到最後
    90年代的香港影壇,是屬於雙周一成的時代,這三人都登頂過年度票房冠軍,當然競爭基本上都是在成龍和周星馳之間展開。因為周潤發在拍完《賭神2》後,工作重心不在香港了,而是準備跑去好萊塢發展了,所以他基本上不接港片拍了,專心磨練演技,為去好萊塢做準備。
  • 票房狂轟24.4億,威爾史密斯兒子轟動好萊塢,成龍果然很旺票房
    甄子丹年歲也不小了,還能拍幾年?成龍這些年更是轉型玩起電腦特技了,當這些老前輩都息影后,華語影壇有新人能站出來扛大旗嗎?功夫片是華語電影最大片種也在我們最大的優勢,唯一能拿得出手走出國門的題材,但很諷刺的是現在內地觀眾根本不喜歡這類電影。與國內對動作功夫電影的冷漠相比,外國人卻很迷戀中國功夫,老外拍的功夫電影票房也很火爆,這就有點尷尬了。
  • 盤點香港港片票房前十!
    第十位:《長江七號》上映時間:2008年導演,主演:周星馳 票房:5144萬港幣《長江七號》是周星馳自導自演的一部溫情科幻喜劇,周星馳首次將家庭溫情,科幻元素與無釐頭喜劇進行融合,我們可以看到星爺在不同題材電影中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