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發病涉及到多個環節,其中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血容量的調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降壓藥就是通過幹預這些系統中的某一個環節或多個環節而降壓。聯合用藥有助於克服單一藥物治療的不足。
沙坦類和地平類聯用,基本上可以說是目前降壓聯合治療的首選。我們知道高血壓治療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控制血壓,更重要的是要防止高血壓對靶器官,如心、腦、腎等的損害。而一種降壓藥對靶器官的保護往往有限。
而且很多高血壓朋友雖然只用一種降壓藥,但是在常規劑量下血壓控制不好,不得不加大劑量,這樣一來往往副作用就比較明顯,長期用一種大劑量的降壓藥,患者常常由於副作用大不能耐受,最終導致停藥或換其他的降壓藥。
聯合用藥,可以通過不同的降壓機制共同對抗高血壓和靶器官損害,而且可以減小每一種降壓藥的劑量。同時由於不同類降壓藥的特點,可以減少或抵消彼此的副作用。但是降壓效果卻不會降低,反而會加強。大大降低了藥物的不良反應,提高了用藥的安全性。
沙坦類降壓藥和普利類降壓藥,不論是在降壓,還是保護心腦腎方面都很相似,但是沙坦類不抑制緩激肽的降解,所以不會發生像普利類那樣的刺激性乾咳,病人的耐受性好。但是對於有心力衰竭的、體內胰島素受體不敏感的(糖尿病或潛在的糖尿病),在可選擇的情況下,還是首選普利類。其餘的可以用沙坦類。
很多高血壓朋友,都會有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疾病獨立的危險因素,與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猝死等都有關,抑制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性超過血壓本身。各種抗高血壓藥物對逆轉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沙坦類、普利類、地平類都可以恆定的逆轉左心室肥厚,而洛爾類、α-受體阻斷劑(哌唑嗪、特拉唑嗪)對逆轉左心室肥厚的報導不一,而血管擴張劑、利尿劑則沒有作用。因此,沙坦類+地平類,對於高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的,除了協同降壓外,還能逆轉左心室肥厚,降低心血管事件。
高血壓是引起腎臟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壓可以加重腎病末期進程,因此控制血壓對於防止腎臟損害、延緩高血壓腎病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機制一方面是降血壓,另一方面是降低腎小球內壓力,抑制腎小球肥大,減少蛋白尿,抑制腎小球繫膜細胞增生,減少腎小球繫膜間質增生,調整內皮功能失調。
各種降壓藥對腎臟的保護作用是不一樣的,沙坦類、普利類、地平類對高血壓腎病都有保護作用,可延緩高血壓腎病進展,沙坦類和普利類主要是降低腎小球內壓力,地平類能夠明顯增加腎血流量,並且排鈉利尿,如非洛地平和尼卡地平等。洛爾類和利尿劑對腎臟的保護作用不明顯。因此,沙坦類+地平類能夠協同降壓,且有效保護腎功能。
另外,沙坦類和地平類聯用,能夠有效降低彼此的副作用,比如使用硝苯地平等地平類降壓,容易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而沙坦類阻斷了血管緊張素Ⅱ與交感神經末梢突觸前膜的血管緊張素Ⅱ1型受體的結合,抑制了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即抑制了交感神經的興奮,從而減慢心率。因此,沙坦類+地平類降壓的同時,不會使心率變快。
除此之外,由於沙坦類抑制了血管緊張素Ⅱ,即會抑制了血管緊張素Ⅱ對心房和心室的正性肌力作用(對心臟的收縮力降低了),從而使心臟後負荷增加,而地平類能通過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輕心臟的後負荷。所以,沙坦類+地平類能夠抵消彼此的副作用。
還有,地平類屬於鈣離子拮抗劑,能夠拮抗呼吸道平滑肌的鈣離子,使呼吸道平滑肌鬆弛,改善呼吸道的順應性,也能夠抑制沙坦類藥物可能會引起的咳嗽(理論上沒有,但實際中有部分朋友反映沙坦類也會引起咳嗽)。所以,沙坦類+地平類能夠消除潛在的咳嗽反應。
因此,沙坦類和地平類聯用,除了控制高血壓的效果很好外,還有利於保護心、腎,減少心血管事件,同時抵消或減輕彼此的副作用。是大多數2級以上高血壓、或者是高血壓伴有糖尿病、高血壓伴有冠心病、高血壓伴有腎病、高血壓伴有腦卒中等患者治療的首選,同時對於140/90以上的高血壓朋友,在一開始也可以用二者小劑量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