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術後需要複查哪些項目?肛腸科醫生為您解答

2020-12-27 騰訊網

隨著飲食結構的逐漸改變和精神壓力的不斷加大,如今患直腸癌的人越來越多。目前,直腸癌的治療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許多患者和患者家屬都特別擔心疾病復發的問題,所以也就特別關注術後複查的問題。那麼,直腸癌手術後都需要複查哪些項目呢?今天作者就在這裡為大家說一說。

血常規

血常規肯定是直腸癌複查中必須要有的項目,這項化驗經濟實用,可以了解患者體內是否有炎症、是否有病毒、是否存在貧血等情況。

生化全項

生化全項包含的內容非常全面,可以了解患者肝功能和腎功能的一些基本情況,可以了解患者的空腹血糖情況。此外,這項化驗還有助於了解患者的營養狀態。

腫瘤標誌物CEA和CA19-9

這兩項化驗對提示腫瘤是否有復發跡象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那些術前這兩項指標高的患者來說,如果術後這兩項指標下降或回到正常,複查時又突然升高,那麼就提示直腸癌有復發的可能。

電子結腸鏡

電子結腸鏡為術後複查必不可少的項目,可以直接觀察吻合口的情況,如吻合口有無腫瘤復發、吻合口有無狹窄等。腸鏡檢查還有助於及時發現其他部位的大腸息肉或腫瘤。

肝臟CT和胸部CT

肝臟和肺是最容易發生直腸癌轉移的兩個器官,所以複查時也不能遺漏這兩個部位。肝臟CT和胸部CT檢查有助於發現直腸癌的轉移灶。如果發現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增強CT等其他檢查。

以上這幾種就是直腸癌患者在複查時必不可少的項目,這些化驗檢查有助於醫生發現術後是否有復發、是否有轉移等問題。所以,直腸癌患者及患者家屬一定要重視術後複查,按照醫囑及時複查。

相關焦點

  • 【肛腸科醫生】大便出血,我這是怎麼了?
    【肛腸科醫生】大便出血,我這是怎麼了?其實腸息肉、結腸炎、直腸癌、直腸潰瘍、大腸腫瘤等疾病,也同樣會出現大便帶血症狀,如果麻痺大意地自診為痔瘡,就很可能釀成大患。
  • 肛腸科醫生的手指,究竟有多厲害?
    但在肛腸科醫生的眼裡,這兩者之間的距離可能無比接近。畢竟,論起見多識廣,可能沒人比得過肛腸科醫生。不去肛腸科,你永遠不會知道人類有多管不住自己。好看的臉千篇一律,「好看」的菊花難得一遇,肛腸科醫生很可能記不住你的臉,但卻會記住一個獨特的菊花。作為肛腸科醫生,指檢往往是給病人檢查的第一個項目,大概是江湖上為數不多的「一陽指」神功傳承人。
  • 肛腸科「一指神功」,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肛腸科門診被拒絕最多的檢查方式 肛門指檢 「是啊,做檢查還要把手指伸進肛門裡面,無法接受。」這是大部分初次接觸肛門指檢的肛腸疾病患者的想法。 而前不久,肛腸科門診來了一位60歲的大叔,反覆便血1個月,自己沒當多大事,以為就是個小痔瘡,沒有重視,沒想到越來越嚴重,還出現墜脹和肛門疼痛等情況。醫生要求做直腸指檢,患者因「不好意思、難為情」強烈拒絕,後反覆跟患者及家屬溝通才勉強答應。
  • 肛腸外科醫生排名2.0
    中國大咖醫排行榜主要是根據我國政府核准的醫學、醫師以及其他專業學會、協會等組織官方信息,並結合醫生、學者在其專業領域獲得的榮譽稱號、項目成果、獲獎情況,以及其在國內外醫學領域的學術影響力等綜合評估而得出的國內首家疾病醫生排行榜。
  • 「勇闖禁區」為92歲老人成功實施直腸癌微創根治術
    近日,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普外專業成功為一位92歲老奶奶實施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且術後恢復良好。92歲高齡的侯奶奶身體一直硬朗,平時生活裡生活起居完全可以自理,有時還會自己揉面做飯。樊英華醫生憑藉多年臨床經驗懷疑侯奶奶可能患上了直腸癌,隨即為其辦理住院並安排了腸鏡檢查。入院後,根據腸鏡及病理檢查最終確診為直腸腺癌,需要儘早手術。92歲老人接受直腸癌根治手術風險極高,隨時有突發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但不手術則無法解決便血的根本問題,腫瘤繼續生長阻塞腸腔還可導致急性腸梗阻,直接威脅患者生命。
  • 直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哪些治療方法適合直腸癌
    直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哪些治療方法適合直腸癌 時間:2020-12-15 16:29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直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哪些治療方法適合直腸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吧。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到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的癌症。
  • 肛腸類疾病有哪些?李強醫生詳細說給您聽
    肛腸類疾病有哪些?李強醫生詳細說給您聽 2020-12-23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結直腸癌復發會有哪些跡象呢?有什麼證據證明?還能不能治療呢?
    結直腸癌每年在我們國家新增近40萬人,很多早期、中期及一部分晚期病人經過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後,體內暫時檢查不到腫瘤了,但由於疾病分期不同、腫瘤病理性質差異以及病人身體狀況等原因,一些病人過一段時間復發、轉移了!復發有哪些跡象呢?怎麼確定復發?如何治療呢?
  •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超低位直腸癌極限保肛技術提供「中國經驗」
    日前,河北70歲直腸癌患者王阿姨,在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原火箭軍總醫院)肛腸外科成功接受超低位極限保肛手術,不僅將腫瘤完整切除,而且還保留了肛門功能。而在此前,王阿姨因腫瘤距離肛緣僅2.0釐米,位置十分險要,輾轉多家大醫院都需要切除肛門,讓她無法接受。
  • 直腸癌術後飲食及保養 這樣飲食對身體有益
    直腸癌術後飲食合理的脂肪攝入根據先關調查,證明高脂肪的飲食會誘發腸道腫瘤疾病的發生,所以腸道腫瘤的患者要注意不要吃太多的脂肪,每天的脂肪熱量要在總熱量的30%以下。此外,動、植物油比例要適當,在一天的膳食中,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調中用油量,每日應控制在50克以下。
  • 大腸癌手術成功後,為什麼還要做術後化療?醫生終於說了大實話
    醫生終於說了大實話。大圖模式結直腸癌如果在早期,是預後非常好、存活率可以達到95%以上的癌症,不過除了大家熟知的手術切除之外,結直腸癌還有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多種的治療方式。結直腸癌的分期與預後生存起期結腸周邊還有小腸、膀胱,所以周邊的器官、血管如何保持完整,是結腸癌治療中需要注意的;直腸則距離較遠,但有肛門問題,是否保留肛門是低位直腸最關心的問題,因為這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術後生活質量。第0期:原位癌時期,癌細胞只在上皮細胞層的表面,還沒有侵犯到深層,通常進行手術切除後可以100%治癒。
  • 半月板撕裂術後複查核磁,為何還能看見「損傷信號」?醫生告訴您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還是給大家照例講解一下半月板的重要性。比如在下圖的右側箭頭當中可以看到一些小的發亮的信號,這種情況往往在報告單上會被提示為:可見損傷信號。所以有些患者要求複查核磁時,本人會提前告訴患者,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打好預防針,患者就不會有太衝動的表現。
  • 大腸癌術後,哪些病人容易復發轉移?有一些「坑」或許可以避免!
    然而,一些病人術後出現復發轉移,復發時間長短也可能不一樣!那麼,哪些因素與大腸癌術後復發、轉移有關?哪些因素我們或許可以避免呢?總體而言,直腸癌術後復發的風險較結腸癌要高一些。復發形式分為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腹膜轉移可歸為遠處轉移。
  • 東營區人民醫院肛腸科舉行直腸癌篩查義診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趙心培 通訊員 成敏敏 東營報導直腸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其發病率高居不下,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確診往往是進展期,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東營區人民醫院肛腸科對直腸及周圍疾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配備高清電子直腸鏡檢查系統,結合發病率日漸高升的情況,現推出直腸癌篩查義診活動來惠益廣大民眾。注意事項:活動期間免掛號費、電子直腸鏡檢查費、肛門鏡檢查費、直腸指檢費。
  • 【專家推介】肛腸科李強:多種方式解決各種類型便秘
    【專家推介】肛腸科李強:多種方式解決各種類型便秘 2020-12-17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型癌症之王結直腸癌大科普|結直腸癌|大腸癌|腹腔鏡|-健康界
    但是,大部分的便血都預示著是肛腸發生了病變所導致的!      比較常見的要數痔瘡,直腸癌,腸息肉這三種情況。其中屬直腸癌的後果最為嚴重!便血正是直腸癌常見的症狀之一。      更要命的是,90%以上的直腸癌病例在初期會被誤診為痔瘡,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直腸癌誤診為痔瘡後果嚴重,但為啥還有這麼多人會被誤診了呢?這其中有一部分是病人的自我誤診,也有部分是醫務人員的臆測。
  • 長沙72歲娭毑便血嚴重,醫生巧取腫物治癒直腸癌
    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專家為她在腹腔鏡下施行中位直腸癌根治術(CRC-NOSES Ⅲ式),手術切除的腫物經陰道取出,沒在腹部留下任何手術切口。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肖志剛教授表示,這種手術方式主要適用於腫瘤略大的中位直腸癌女性患者。與常規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相比,該手術具有以下優勢:術後疼痛減輕,下床活動及排氣時間縮短;腹壁美容效果好,腹壁功能障礙減少;對術者來說,手術視野更加清晰。
  • 肛腸科門診七成病人看便秘 肛腸科醫生自編順口溜
    肛腸科門診七成病人看便秘 肛腸科醫生自編順口溜 2012年04月05日 07:40:34   前天,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辦了一場講座,主題有關便秘,來聽課的一百多位市民把會議室擠得滿滿當當。
  • 半月板撕裂行關節鏡術後複查核磁,居然還有損傷信號,手術失敗?
    需要特別關注嗎?謝醫生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在文章的開頭,我們還是給大家照例講解一下半月板的重要性。本人所在的地區經濟就是欠發達地區,建議患者做核磁非常的困難,更不要說術後反覆的複查了。所以有些患者要求複查核磁時,本人會提前告訴患者,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打好預防針,患者就不會有太衝動的表現。其實,對於術後的患者來講,在進行關節鏡手術的時候,已經最直觀的看到了患者的損傷,已經進行了處理,在術後的複查當中,主要還是要依靠醫生的查體以及患者的症狀,如果沒有特殊的症狀,也沒有特殊的查體表現,其實沒有必要複查核磁。
  • 【專家推介】肛腸科三病區主任醫師翟文煒
    【專家推介】肛腸科三病區主任醫師翟文煒 2020-06-25 0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