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術後,哪些病人容易復發轉移?有一些「坑」或許可以避免!

2020-12-27 劉永毅醫生

隨著物質生活不斷提高,大腸癌目前是我們國家發病率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手術是治療它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有望治癒它的方法。然而,一些病人術後出現復發轉移,復發時間長短也可能不一樣!

那麼,哪些因素與大腸癌術後復發、轉移有關?哪些因素我們或許可以避免呢?

總體而言,直腸癌術後復發的風險較結腸癌要高一些。復發形式分為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腹膜轉移可歸為遠處轉移。

直腸癌局部復發灶在吻合口、繫膜、直腸旁組織、或會陰部為中心型復發,病灶向前可能累及泌尿生殖系統,病灶向後可能累及骶骨、或骶前筋膜,直腸兩側有盆腔軟組織、輸尿管等。

結腸癌局部復發多在吻合口、繫膜、腹壁等部位。

肝臟、肺臟、腹膜是大腸癌最容易遠處轉移的三大部位,比如腸癌肝轉移率大概有50%左右,肺轉移率有20%—30%,往往與肝轉移伴隨,還有10%—15%的病人可能發生腹膜轉移。

直腸癌手術操作空間有限,因此術後局部復發的情況明顯高於結腸癌。術後肝、腹膜轉移的情況結腸癌要多一些,而直腸癌肺轉移要高於結腸癌2倍。

大腸癌術後復發、轉移相關因素大概有四方面。

一、腫瘤本身特徵

腫瘤浸潤腸管的深度、淋巴結轉移多少決定分期,是影響術後復發轉移最主要的因素。病理類型、分化高低、脈管浸潤也是腫瘤影響復發的本身特徵。

基因突變、免疫特性對腸癌預後的影響也非常大。比如RAS、BRAF基因突變者易復發,但不推薦常規檢測,晚期、或復發考慮檢測。微衛星不穩定性/錯配修復基因推薦術後常規檢測,不穩定性高表達術後復發的風險要低一些。

二、術前治療不足

術前治療不足常常發生於局部進展期直腸癌,TNM分期為Ⅱ、Ⅲ期的情況。直腸癌手術能切除的範圍多要小一些,所以推薦局部進展期直腸癌術前放化療,以提高術後治癒率,減少復發。

術前放化療有利於腫瘤縮小,降低手術難度,提高R0(顯微鏡下沒有殘餘癌細胞)切除率。

三、手術操作影響

手術的因素也很關鍵,腫瘤切除的範圍夠不夠?切緣的距離,繫膜切除的程度,術中無瘤觀念等。比如結腸癌術中有沒有封閉腫瘤兩端腸管?術後病檢淋巴結少於12枚,一些大的醫學中心術後淋巴結檢出20、30枚都有,更準確的分期,對治療的意義更大。

四、術後治療不夠

大腸癌術後輔助治療以化療為主,目前不推薦靶向、免疫治療、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等。Ⅱ期直腸癌、Ⅲ期結直腸癌術後均要考慮輔助化療,Ⅱ期結腸癌分復發高危、中危、低危而選擇輔助化療。

術後化療適應症明確時,化療可降低復發風險,提高生存率。

腫瘤術後復發轉移初始往往也沒有明顯症狀,定時複查或是早發現重要手段。腫瘤標誌物對疾病發展有一定的提示意義,比如CEA、CA199、CA125等,循環腫瘤細胞、DNA檢測高大上,貴,還沒有普及。

復發確診的金標準還是病理學檢查,但現實當中常常以臨床診斷,除了腫瘤標誌物外,還需要CT、超聲、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發現新生物的證據。

腫瘤的特徵我們沒法改變,但術前、術後治療的選擇或可以改變,規範化治療。

大腸癌復發不完全是沒有辦法了,晚期以化療、靶向治療、抗血管生成治療、免疫治療等全身性治療為主,有些效果也非常好。科學抗癌,關愛生命!我是劉永毅醫生,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貼心醫生】可以預防、可以治癒的癌症——大腸癌
    而且國內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國內50歲以下大腸癌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國外;另外國內發現的大腸癌病例中中晚期大腸癌比例較高,這些大腸癌手術創傷大、術後需要進行放療和化療、術後復發率高
  • 大腸癌手術成功後,為什麼還要做術後化療?醫生終於說了大實話
    ,為此患者也會存在一些困擾,那麼大腸癌手術成功後,為什麼還要做術後化療?第一期:癌細胞侷限在黏膜表面,如果第一次手術很成功清除所有癌細胞,大約有9成以上5年存活率。第二期:癌細胞侵犯到腸壁肌肉層,但還沒有淋巴結轉移,5年存活率大約8~9成。第三期:癌細胞有淋巴結轉移,這時5年存活率大約還有40%左右,平均存活年大約是3~4年。第四期:癌細胞已經出現遠端器官轉移,5年存活率只剩下5%,平均存活1~3年不等。
  • 大腸癌復發率超過50%,第四期腸癌治療方法
    張寬耀醫生和朱建華醫生分享大腸癌的治療方法:大腸癌可以如何診斷?這種病的發現率和復發率高嗎?朱:由2015年起,香港每年大腸癌新症數目大約為5000宗,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雖然大腸癌的發病率高,但卻是少數能夠預防的癌症。
  • 30%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後會復發轉移!
    二、哪些因素可能增加復發風險? 有些因素可能為術後復發埋下了種子,比如手術時已經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甲狀腺外侵犯或遠處轉移,有甲狀腺癌家族史,手術有殘留癌灶等。
  • 大腸癌離你有多遠?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大腸癌容易找上哪些人?● 大腸癌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黏液血便,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如果癌腫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就越低。直腸癌約80%有便血。大腸癌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有的患者只表現為大便習慣性改變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被誤診為痔瘡。所以,如果有持續的便血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要作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是否大腸癌引起。
  • 胃癌術後CA724升高,是腫瘤復發了嗎?還有沒有辦法再治療?
    胃癌術後,病人會定期做一些複查,腫瘤標誌物常常是必查項目,人們對它的關注度非常高,心情會隨著它的變化而變化。腫瘤標誌物是腫瘤本身的物質、或分泌的物質、或機體應激反應後產生的物質,它的多少與腫瘤大小、疾病嚴重程度存在一致性。
  • 大腸癌病人手術後,飲食應該怎麼吃?
    吃是我們避不開的話題之一,結直腸癌手術後,患者很快就會面臨「什麼時候可以吃東西?」「我該怎麼吃?」這一系列的問題,大腸癌術後的吃是有講究的原則的,患者需要按照要求慢慢過渡到普通飲食。
  • 結直腸癌復發會有哪些跡象呢?有什麼證據證明?還能不能治療呢?
    結直腸癌每年在我們國家新增近40萬人,很多早期、中期及一部分晚期病人經過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後,體內暫時檢查不到腫瘤了,但由於疾病分期不同、腫瘤病理性質差異以及病人身體狀況等原因,一些病人過一段時間復發、轉移了!復發有哪些跡象呢?怎麼確定復發?如何治療呢?
  • 新型癌症之王結直腸癌大科普|結直腸癌|大腸癌|腹腔鏡|-健康界
    早期惡性腫瘤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而相對中晚期大腸癌,其治療成本,治療難度及治療效果都有非常大的差距,這樣的早期癌很容易就可以達到治癒的標準,單純手術就足夠,不需要其他放化療等,中晚期的腸癌即使醫學快速發展,多種手段綜合運用一些病人仍治療效果不滿意。
  • 什麼是結腸癌 結腸癌術後注意事項有哪些
    什麼是結腸癌,它是人的腸壁發生癌變所導致的症狀,結腸癌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呢?患上結腸癌的患者該怎麼辦呢?結腸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結腸癌術後注意事項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什麼是結腸癌結腸癌。
  • 二次腦梗復發前兆有哪些?如何避免腦梗二次復發?
    腦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給老百姓的生活與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而且腦梗還有二次復發的可能,所以患者在初次腦梗治癒後也不能疏忽,要做好日常護理工作,避免腦梗二次復發。那麼,二次腦梗復發前兆有哪些?如何避免腦梗二次復發?  二次腦梗復發前兆有哪些?
  • 膽囊切除後,容易被大腸癌「青睞」,是真的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現代醫學不斷進步,更多的疾病能夠得到治癒,比如膽囊出現的一些疾病,都能夠通過膽囊切除術實現比較好的療效。但是治療之後,也發生了一些不一樣的情況。比如有一些膽囊切除後的患者,出現了大腸癌,而且並不是個別一兩例存在這樣的問題。
  • 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 中山醫院破解肝癌術後復發臨床難題
    目前,手術是治癒肝癌的最主要手段,但術後5年內復發轉移率高達60%至70%。早期腫瘤復發是指手術後兩年內出現的復發,佔肝癌術後復發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影響病人預後的關鍵因素,也是臨床的難點和痛點。「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使用了高通量單細胞全長轉錄組測序技術,這在國際上也是非常領先的,使用該技術去探索臨床上面臨的關鍵難題,意義重大。」楊欣榮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 化療失敗的轉移性大腸癌有救了!中國研發的抗癌新藥即將上市!
    「呋喹替尼」適用於接受過至少兩次化療方案,但是仍然沒能控制住病情的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在臨床研究中,該藥被證實可顯著延長晚期大腸癌患者的生存期。大腸癌又叫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僅2015年就造成80多萬人死亡。自2000年以來,中國大腸癌的年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升高。2015年,我國有37.6萬人被確診為結直腸癌,有19.1萬結直腸癌患者死亡。
  • 腫瘤標誌物,有3個與結直腸癌關係密切!它們有哪些意義呢?
    許多癌症病人檢查它是正常的,還有很多人並沒有患癌檢查它卻是升高的。腫瘤標誌物的專一性也很差,一個指標升高不能確定是哪種癌的問題。但是人們在體檢篩查以及術後監測都常常用到它們,所以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標誌物是腫瘤本身的物質、或代謝產生的物質、或機體應激反應的物質,是客觀存在的物質,有胚胎類、糖類、酶類等,目前常用的腫瘤標誌物大概有近百種。結直腸癌目前在我們國家高發,在它的發病過程中有3個腫瘤標誌物與之關係密切!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99、糖類抗原CA242。
  • 肺癌ⅠB期術後要不要化療?外科把皮球踢給內科,內科又踢給誰?
    肺癌ⅠB期包含哪些情況?T2aN0M0,什麼意思呢? N0是指腫瘤周圍沒有淋巴結轉移,包括肺葉間淋巴結、支氣管旁淋巴結等。M0是指無遠處轉移,肺癌常轉移至肺內、肝臟、腦、骨骼、腎上腺等部位。沒有淋巴結轉移、也沒有遠處轉移的情況下,原發灶T若是2a則TNM分期為肺癌ⅠB期。
  • 直腸癌術後需要複查哪些項目?肛腸科醫生為您解答
    目前,直腸癌的治療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許多患者和患者家屬都特別擔心疾病復發的問題,所以也就特別關注術後複查的問題。那麼,直腸癌手術後都需要複查哪些項目呢?今天作者就在這裡為大家說一說。 腫瘤標誌物CEA和CA19-9 這兩項化驗對提示腫瘤是否有復發跡象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那些術前這兩項指標高的患者來說,如果術後這兩項指標下降或回到正常,複查時又突然升高,那麼就提示直腸癌有復發的可能。
  • 日本大腸癌外科醫生福長洋介:也許不可能,但我想把復發歸零
    可以治好任何疾病,這很酷。福長洋介是日本癌研有明醫院消化道外科醫長,是一名技術精湛、充滿激情的消化道外科手術醫生。他於1963年出生在兵庫縣,1987年在大阪市大學醫學部畢業後入職於大阪市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第二外科。
  • 腰椎間盤突出術後復發原因是這些,專家教你保護腰椎
    「要是突出椎間盤壓迫馬尾神經,還可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有的甚至影響生活,嚴重者會導致雙下肢的功能較為嚴重的喪失,甚至可以引發雙下肢的不全癱和截癱。」劉海春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時要醫院就診。 大多數患者可通過非手術辦法緩解或治癒 劉海春表示,腰椎間盤突出症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癒。
  • |癌細胞|肝硬化|肝癌|復發|腫瘤...
    究其原因在於促發肝癌的土壤仍繼續存在,引發肝癌發生的異常基因仍持續表達,B肝病毒(HBV)和C肝病毒(HCV)的持續低水平複製可通過各種致癌途徑,促進肝癌的復發轉移;加之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因素導致多中心發生的肝癌容易發生術後復發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