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病人手術後,飲食應該怎麼吃?

2020-12-22 騰訊網

吃是我們避不開的話題之一,結直腸癌手術後,患者很快就會面臨「什麼時候可以吃東西?」「我該怎麼吃?」這一系列的問題,大腸癌術後的吃是有講究的原則的,患者需要按照要求慢慢過渡到普通飲食。

01

大腸癌患者術後進食原則

大腸癌是一種消耗性疾病,代謝率高,癌細胞的代謝產物進入血液,引起患者味覺、嗅覺以及胃腸道內感受器改變,造成食慾下降。術後因手術創傷使機體代謝紊亂,進一步加重蛋白質分解及能量的消耗。所以要改善患者的營養,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供給充足的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纖維素和無機鹽,同時也可以減少腸道內的厭氧細菌和維生素K,進而抑制類固醇轉變為致癌性膽鹽。

胃腸腫瘤患者進食原則是:少量多餐、定時定量、進食營養豐富的飲食。保證能量供給,循序漸進逐步過渡到均衡飲食。避免過冷、過燙食物。禁食一切刺激性及粗纖維和產氣、油煎炸食物。限制單純的糖如蔗糖、甜果汁等,預防進食後發生低血糖或傾倒症候群等併發症。

02

大腸癌術後不同時間段的飲食要求

第1階段:禁食。手術後1-3天內處於手術創傷期,吻合口還沒有癒合,胃腸功能正在逐漸恢復,胃腸道沒有通氣前需要給予持續胃腸減壓,減少胃內容物對吻合口的刺激,減輕胃張力,預防吻合口水腫及吻合口瘻。在這期間患者要依靠靜脈供給營養和水分來維持機體的生理需要。

第2階段:流質飲食。術後4-10天已基本度過手術創傷期,胃腸功能開始恢復了,主要表現為肛門已排氣,有食慾。這個時候可以停止胃腸減壓,喝溫開水20-30毫升,每天喝2次。術後第4天,就可以吃一些清的流質飲食,比如米湯40毫升,每天喝2次。第5天,喝米湯60-80毫升,每天喝3-4次。第6天,可以喝米湯、菜汁,每次80-100毫升,每天喝4-5次。第7天,可以吃普通流質飲食,比如米湯、菜汁、雞、鴨、魚湯等,每次100-200毫升,每天可以吃4-6次。以上需依據個體差異,酌情遞增量與餐次。

3階段:半流質飲食。如果上面兩個階段中沒有明顯的不適,大約術後第10天開始,可以給予米湯、藕粉、蒸蛋羹等。這段時間病人術後放置的各種引流管基本已經拔除、靜脈輸液最也逐漸減少,所以食量應該漸增加,但還是需要少量多餐,每天吃5-7餐,每次吃150-200毫升,以易消化的少渣食物為主,比如大米粥、麵條、面片、小餛飩、少量菜泥、豆腐腦、魚丸等。平常食量大的病人這個時候不能急於求成,切忌大量進食,以免發生吻合口瘻。

第4階段:軟食。一般從術後第3周開始,大多數病人這個時候的消化功能已經恢復正常,各種不適症狀也消失了。軟食是一種質軟、易咀嚼、易消化、各種營養素含量充足的平衡膳食,如軟米飯、發糕、饅頭、各別燉、蒸、氽肉類、豆製品、餃子、包子、各種嫩菜。這個階段要忌食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和油煎炸食品。

為防止人工肛門排出大便有惡臭,患者適合吃一些酸奶、藕粉等食物,要避免蛋、蒜、蔥、蝦等食物,以防止食物消化吸收後產生臭氣。

在主食的選擇上,胃腸道術後,米麵製品都可以吃,關鍵是製作的時候要以蒸、煮等質地軟的烹調方法為主。如龍鬚麵、面片、餛飩、小包子、餃子、發糕、饅頭、肉龍、小點心等,粗雜糧等不好消化的食物要少吃,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過一段時間(2個月左右)後,患者可以根據消化情況,加一些山藥、芋頭、薯類等食物。

聲明: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腸癌手術後怎麼吃?做對4件事,身體更健康
    作為湖北人,餐餐無辣不歡,平時下夜班後喜歡和朋友們吃宵夜,小龍蝦,燒烤,啤酒,吃完後十二點多才回到家睡覺,凌晨十一二點吃完然後睡覺,這樣的習慣維持了2年左右。2016年下半年,發現排便出現問題,大便變細、變粘,最開始他沒當回事,直到後來,總是感覺腸子被堵住了,大便總是拉不乾淨,坐著肚子脹得難受,到醫院一查才確定得了大腸癌,慶幸的是早期。
  • 【貼心醫生】可以預防、可以治癒的癌症——大腸癌
    ,首先爭取進行根治性手術治療,然後根據病理分期進行化療,但是對於發現肝轉移或其他臟器轉移的患者,在治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部分學者認為首先應該進行手術治療,然後再進行化療或在手術時進行術中放療;部分學者認為首先應該進行手術治療,然後進行放療,因為通過手術治療可以降低腫瘤負荷,提高放療和化療的效果。
  • 大腸癌手術成功後,為什麼還要做術後化療?醫生終於說了大實話
    ,為此患者也會存在一些困擾,那麼大腸癌手術成功後,為什麼還要做術後化療?第0期:原位癌時期,癌細胞只在上皮細胞層的表面,還沒有侵犯到深層,通常進行手術切除後可以100%治癒。第一期:癌細胞侷限在黏膜表面,如果第一次手術很成功清除所有癌細胞,大約有9成以上5年存活率。第二期:癌細胞侵犯到腸壁肌肉層,但還沒有淋巴結轉移,5年存活率大約8~9成。
  • 大腸癌術後,哪些病人容易復發轉移?有一些「坑」或許可以避免!
    隨著物質生活不斷提高,大腸癌目前是我們國家發病率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手術是治療它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有望治癒它的方法。然而,一些病人術後出現復發轉移,復發時間長短也可能不一樣!那麼,哪些因素與大腸癌術後復發、轉移有關?
  • 胃切除手術後飲食怎麼辦?代餐流食是關鍵!
    胃病患者由於種種原因,只能選擇胃切除,但胃切除手術後飲食該怎麼辦呢?沒有了胃,消化系統嚴重受損,吃的食物無法快速消化,以至於不想吃東西,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做完胃切除手術的病人可以吃什麼呢?
  • 老人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 這樣吃癒合快
    手術後恢復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尤其針對年齡大的中老年人群體,老年人因為年歲較大,身體各方面機能減退,營養吸收也慢,所以術後傷口恢復不如年輕人。那麼想要儘快的恢復健康、享受高質量生活,老年人術後飲食應該怎麼護理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老人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
  • 大腸癌離你有多遠?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 膽囊切除術後有報導膽囊切除術後大腸癌發病率增高,認為與次級膽酸進人大腸增加有關。● 30至40歲以上有消化道症狀者(尤其是便血、大便頻數,粘液便及腹痛者)。● 大腸癌高發區,主要是大城市內的中老年人。
  • 趙田雍主任講解:肝癌病人的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出現噁心、食欲不振的患者應該以易消化的低脂肪飲食為主,緩解病人的症狀,減輕腸道負擔。2、對於那些消化道出血、皮下淤斑、牙齦出血等患者,避免粗纖維的食物以及堅硬的食物攝入。過熱過冷、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防止刺激胃黏膜導致出血,少量多餐較為適宜。腹脹患者的的飲食要過鹹,偏熱屬陽的臟器,應該食用性質偏寒的食物調節,保持陰陽平衡。
  • 華西醫院「定製食譜」,教你肺手術後怎麼吃?
    點擊查看 剛做完手術的病人,身體都會比較虛弱。基本所有的手術病人都希望術後加強營養,以修復手術的創傷、彌補術前疾病的欠帳。考慮到患者的需求,華西醫院為每一位肺手術患者精心制定了一份詳細的「術後食譜」。華西醫院肺手術後患者什麼時候吃?吃些什麼?怎樣吃?
  • 大腸癌復發率超過50%,第四期腸癌治療方法
    現時確診大腸癌的標準方法,是利用大腸鏡抽取腸道組織進行病理化驗。逾九成大腸癌是由瘜肉演變而來,若能及早在瘜肉惡化成大腸癌腫瘤前將之切除,便能預防此症 。病人在患病初期一般沒有症狀,大約20%病人確診時屬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器官的第四期 。目前數據顯示,只有一半大腸癌病人經治療後可痊癒,復發率大約為50%。
  • 【手術營養】腸道手術後,怎麼吃才好?
    原創 田芳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前一篇講了(點擊連結,回顧科普),這一篇我們聊聊腸道做了手術該怎麼吃。腸子彎彎繞,可以在有限的腹腔內增加吸收面積。誰不想住的寬敞些呢?
  • 直腸癌手術後吃什麼好 吃這些準沒錯
    直腸癌手術後吃什麼好呢?怎樣預防直腸癌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吧。直腸癌手術後吃什麼好1、直腸癌術後後最好幾天先不要吃飯,可以食用一些流質的食物,例如湯等,最好是進行少食多餐的方式進行進食。2、在一周之後,患者就可以進行一些半流質食物的進食了,可以選擇麵條、粥等,最好也是要少時多餐的方式。
  • 新型癌症之王結直腸癌大科普|結直腸癌|大腸癌|腹腔鏡|-健康界
    而相對中晚期大腸癌,其治療成本,治療難度及治療效果都有非常大的差距,這樣的早期癌很容易就可以達到治癒的標準,單純手術就足夠,不需要其他放化療等,中晚期的腸癌即使醫學快速發展,多種手段綜合運用一些病人仍治療效果不滿意。
  • 糖尿病患者,低碳飲食應該怎麼吃?哪些食物不建議吃……
    其實每天都有人問我,到底糖尿病人低碳應該怎麼吃,其實有關低碳生酮的文章寫了很多,但是沒有專門寫過糖尿病患者低碳怎麼吃。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就講糖尿病患者,低碳怎麼吃?低碳飲食,需要嚴格限制糖、澱粉的攝入,它可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預防或者延緩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多患者通過低碳飲食逆轉糖尿病。實際上,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控制血糖,吃什麼?吃多少?何時進食?都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低碳應該怎麼吃?首先,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改變一個觀念,大部分人覺得甜的才是糖,實際上,有很多糖是不甜的。
  • 什麼是闌尾炎 闌尾炎手術後該吃什麼
    急性闌尾炎如經非手術治療,有的則轉為慢性闌尾炎。闌尾炎患者一般均需切除闌尾才可治癒。闌尾炎手術後吃什麼好病人手術後,不少家屬常常急於給其進補營養,希望病人能很快恢復健康,但是病人手術後,消化功能減弱,若過早進食、過量進補反而會適得其反。由於麻醉與疾病本身的關係,術後病人的消化功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減弱,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及吸收營養。因此,術後病人進食時間不宜過早。
  • 膽囊切除後,容易被大腸癌「青睞」,是真的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比如有一些膽囊切除後的患者,出現了大腸癌,而且並不是個別一兩例存在這樣的問題。那麼就傳出了這樣的說法,膽囊切除後,容易被大腸癌「青睞」,是真的嗎?不妨聽聽醫生怎麼說?也有一項研究顯示,在近28萬名接受了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中,隨訪33年後,發現,右半結腸癌的發病率出現小幅度的增加,與健康人群的發病率比例為1:16。這樣的研究更讓人們相信,膽囊切除後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
  • 截肢後應該吃什麼?超全飲食法則幫你整理好了
    醫生,請問做完截肢手術之後,吃什麼利於我的身體康復呢?回去注意啊,別吃辣的,別吃涼的,別抽菸,別喝酒就行了,沒什麼事兒,別擔心全世界的醫生應該是同一位師傅教的吧?這個答案就和他們寫的病歷一樣晦澀難懂。那麼,截肢手術後到底吃什麼最有營養,吃什麼恢復的比較快呢?別著急,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術後飲食的那些事兒。
  • 直腸癌術後飲食及保養 這樣飲食對身體有益
    直腸癌的患者都希望自己能儘快好起來,一般都會進行手術治療、在手術過後,患者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那麼,直腸癌在手術後要怎麼飲食呢?要如何保養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術後禁食3~4天直腸癌術後禁食3~4天,等腸蠕動恢復,人工肛門排氣即有氣泡從造口溢出後,可進流質飲食,選擇的食物應易消化富有營養,如菜湯、米湯、藕粉等。最好是少食多餐,每2~3小時進食一次,每日6~7餐。一周後半流質飲食患者可以在一周之後吃一些半流質飲食,可以選一些蛋白質高的,纖維素低的食物。
  • 不同種類的玉米,糖尿病人該怎麼吃?醫生給出新飲食方案!
    那麼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玉米該怎麼吃?醫生給出新飲食方案!玉米有降血糖的功效,糖尿病病人可以食用玉米。其中,小編對這個傳言的真實性做了深入的分析,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玉米含粗纖維和可溶性糖低,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且玉米有降血壓、降血糖的功效。不同種類玉米的營養成分1、普通玉米對於普通的成熟玉米來說,100克的能量為372千卡,膳食纖維8克。
  • 得了大腸癌到底還能活多久?
    很多人都在疑問,得了大腸癌,人到底還能活多久呢?關於這個問題,需要根據大腸癌的分期來說,因為每個患者的體質和情況不一樣,而且還要根據腸癌的分期來定一個患者的身體健康程度。一期:腸癌患者在手術後通過合理的鞏固治療,有90%以上是能治癒的。醫學上管活過五年,就叫五年生存率,就算治癒了。二期:通過手術後的患者,並且綜合治療以後,二期的腸癌患者有80%會得到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