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不斷進步,更多的疾病能夠得到治癒,比如膽囊出現的一些疾病,都能夠通過膽囊切除術實現比較好的療效。但是治療之後,也發生了一些不一樣的情況。比如有一些膽囊切除後的患者,出現了大腸癌,而且並不是個別一兩例存在這樣的問題。
那麼就傳出了這樣的說法,膽囊切除後,容易被大腸癌「青睞」,是真的嗎?不妨聽聽醫生怎麼說?
首先膽囊的作用是存儲人體分泌出來的膽汁,來促進消化的吸收,但是當膽囊切除後,膽汁的分泌和存儲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膽汁中有一種叫做膽汁酸的物質,可能隨著膽汁進入腸道,如果被腸道內的大腸桿菌分解就會產生甲基膽蒽,這種物質確實可能導致腸癌的發病風險增大。
也有一項研究顯示,在近28萬名接受了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中,隨訪33年後,發現,右半結腸癌的發病率出現小幅度的增加,與健康人群的發病率比例為1:16。這樣的研究更讓人們相信,膽囊切除後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
但是醫生想說的是,關於人體切除膽囊後到底是否會誘發大腸癌,尚且沒有具體而且具有針對性的流行病學研究,而且根據臨床經驗來看,並非每一位接受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都出現了大腸癌。如果因為膽囊切除容易得大腸癌就拒不接受治療,反而可能影響身體更嚴重的疾病出現。
對於需要接受膽囊切除術的患者而言,手術可能影響出現術後出血,術後胰腺炎,術後黃疸以及一些膽道疾病等,但是如果能夠採取比較好的術後護理,定期進行複查,患者也能夠將原有的膽囊炎、膽囊結石等疾病得到比較好的治癒,身體或也能保持健康。
那麼膽囊切除術後,患者可以怎樣進行術後護理,預防出現術後併發症,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
1、定期進行隨訪,複查。
當膽囊切除,膽汁無處存儲,確實可能影響消化和吸收。但是就算膽囊切除術可能誘發腸癌,也需要一定的過程,而定期進行腸鏡檢查,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進行治療,預防疾病出現。建議膽囊切除的患者大於40歲的進行腸鏡檢查,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每幾年複查一次。
2、保持健康飲食,以含有優質蛋白和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飲食為主。
在膽囊切除術後,患者早期最好維持2周左右的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避免為消化吸收增添負擔。而之後的飲食,最好選擇清蒸,清燉的方式製作,溫軟清淡的食物更適合膽囊切除的患者食用,也能減少刺激,預防出現大腸癌。
現代醫學的發展還在不斷的前進,而對於一些必要的患者採取膽囊切除術是綜合各方面的考慮,而關於膽囊切除後容易被大腸癌「青睞」的觀點,尚且沒有研究可以證實,人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術後護理,保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