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摘除術是當今處理膽道疾病的一種主流手術,你身邊的一位熟人可能就是「無膽」特殊人群,他們的身體與「有膽」群眾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我們就來揭開「無膽」人群身體改變的神秘面紗。
其實,膽囊的主要功能不是大眾所認為的產生膽汁,其主要作用為儲存膽汁,膽汁大部分產自於肝臟,通過各級膽管匯流至膽囊。膽囊每天可以儲存的膽汁為500毫升。進食以後,膽汁再通過膽囊平滑肌的收縮將膽汁排至十二指腸內發揮消化食物的功能,這種膽汁的排放主要為間斷式。同時膽囊也可以分泌黏性物質,這種物質主要起著保護膽囊壁的作用。那麼摘除膽囊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健康會出大問題嗎?膽囊被摘除後,身體可能會出現這3種變化,你都知道嗎?
1.消化不良
由於膽汁有助脂肪吸收,而膽囊為其儲存器官,摘除膽囊之後,膽汁就直接通過膽總管匯入十二指腸,膽汁間斷式排放變為連續式排放,因此容易導致消化功能不良。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腹脹、呃逆等。因此膽囊摘除之後我們應該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吃一些易於消化的食物,最好少吃一些過於油膩的食物。同時要養成少食多餐的飲食習慣,每次吃飯不宜吃得過飽。如果改變飲食沒有明顯的改善,則應該口服一些改善消化功能的藥物。
2.膽汁反流性胃炎
膽囊切除之後,如果胃連接十二指腸的幽門沒有完全關閉,持續排入十二指腸的膽汁就會反流至胃內。胃內的環境是酸性的,而膽汁是鹼性的,膽汁則會腐蝕胃的黏膜,導致胃部疼痛等症狀發生。膽汁反流嚴重者,膽汁可以通過胃與食管賁門進入食管內,引起鹼性反流性食管炎。這時,我們會感覺到胸部有燒灼痛,吞咽食物困難。這兩種疾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一些中和膽汁來保護胃黏膜,以及促進胃排空的藥物來緩解症狀。
3.膽管內結石
手術之後,由於膽汁的代謝異常,導致控制膽汁排入十二指腸的oddi括約肌失去了正常的節律性,並且膽管的壓力發生了改變,導致膽汁在膽管停留時間過長,形成膽結石。膽結石形成之後膽總管的肌肉會發生痙攣性收縮,導致腹部劇烈的絞痛。如果結石引發膽道發生感染,則會出現黃疸、發熱,以及腹部疼痛的症狀,嚴重者還可能威脅生命。如果在生活中發現了上述症狀,應該及時去醫院就醫。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卓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