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身體突然猛地抖一下,也有的人還會感覺好像是做夢引起的,夢到自己在懸崖邊,一個不小心踩空了,身體會突然抖動,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真的是大病的徵兆嗎?或許沒你想的那麼嚴重,下面聽聽醫生怎麼說。
睡覺時突然猛地抖一下,是怎麼一回事?
醫生指出,在醫學上這種現象叫做肌抽躍,大部分人在睡覺時都會有所感受。
啥叫肌抽躍?顧名思義就是肌肉在抽動,這要說到睡眠狀態了,因為睡眠有不同的階段,不是一下子就進入到深度睡眠狀態中的,有一個過渡,在此期間,有一些神經還是比較活躍的,肌肉受到了神經的刺激,人就會不由自主的抖動,像是觸電一樣。
偶爾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可能跟精神壓力太大、情緒過於緊張焦慮有關。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工作競爭壓力也大,壓力太大時,人的神經容易處於緊繃的狀態,放鬆不下來,不容易快速入睡,經常失眠,睡眠淺,就容易出現肌抽躍的情況。
但醫生希望大家要學會調節情緒不要讓自己長期處於高壓、焦慮的狀態中,長此以往,免疫力和抵抗力會下降,可能肌抽躍發生的次數會越來越多,還會帶來其他一些健康隱患。
但如果睡覺時身體經常會猛地一抖,發作頻率較高,建議早點檢查一下,或許是病理性因素。比如腦部疾病,睡醒後可能還會伴有頭疼頭暈的不適感。
也可能是缺鈣,缺乏鈣質,肌肉容易長時間的亢奮,引起痙攣,就會抽動,也許還會感到腿疼、關節疼。建議平時可以常吃雞蛋、豆類等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每天喝杯牛奶,補補鈣,或就能得到改善了。
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上看,肌抽躍可能跟人體內氣血不足,肝臟和腎臟虧虛有關,因為肝藏血腎藏精,兩者功能都下降時,會影響到睡眠,引起失眠多夢、盜汗、肌抽躍。
想要減少肌抽躍的發生,提高睡眠質量,醫生建議大家在睡前做好這幾件事:
第一件事,不要喝咖啡、濃茶。這些水中的一些物質會引起神經興奮,困意會降低,影響睡眠質量,建議睡前可以適量少喝一杯水或牛奶,能補充水分,也能安神,讓你快速入睡。
第二件事,睡姿要正確。最好不要趴著睡、蒙頭睡,這樣睡會導致胸腔會壓迫,也會影響到正常的呼吸,平躺是比較合適的,血液流動會比較順暢。
第三件事,泡腳。拍腳可以放鬆身心,釋放壓力,有利於促進腎氣的生發,而且還能夠緩解肌肉酸脹。睡前一段時間用熱水泡個腳,水溫別太高,泡20分鐘左右即可,氣血運行更順暢了,睡得自然會更踏實更香甜。
總的來說,睡覺時身體突然都一下,並不是大病的徵兆,也不是像很多人以為的那樣,是自己在長個子,很可能是肌抽躍引起的,原因以及相對應的改善措施,文中已經分別介紹了,不妨照著做,或許能幫到你,睡眠質量也會得到有效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