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山浩專欄」試駕報告 SUZUKI「GIXXER 250SF」

2021-01-19 WEBIKE中國

SUZUKI在摩託車市場的激戰區-全整流罩250cc車款級距,投入的最新作品竟然出乎眾人意料的是搭載油冷式單缸引擎的GIXXER 250!在CBR250RR、Ninja 250、YZF-R25等採用水冷式雙缸引擎的對手包夾之下,這臺車瞬間搶走眾人的注意力。

因此,這次我們特地商借來GIXXER 250,並實際在日本道路上進行騎乘測試,為大家確認它的真正實力。

2019年,SUZUKI在最有人氣的250cc級距中推出了搭載油冷式引擎的車款,而且還是全整流罩版的運動車款!這在業界絕對算是一個大新聞。睽違11年之久,透過全新技術讓最擅長的油冷式引擎復活!

對以前的摩託車騎士來說,提到SUZUKI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油冷式引擎」。從1985年初代GSX-R750開始,從四缸到單缸,SUZUKI推出了無數款油冷式引擎車款,也成功寫下了不少傳說。

然而,就在2008年推出GSX1400 Final Edition之後,SUZUKI便宣布停止生產油冷式引擎,並將重心轉移到水冷式引擎上。

油冷式引擎具備許多優點,雖然它的體積和氣冷式引擎差不多,但是由於結構簡單所以能夠設計得更加輕盈,而且它的熱交換率還能與水冷式引擎相提並論,不管是馬力還是耐用性都極高。

這次油冷式引擎重新在令和年代再度復活,想必是因為SUZUKI認為「油冷式引擎還大有可為」。

▲印度規格GIXXER250SF,日本售價霧面黑、銀色39萬9000日圓、MotoGP塗裝42萬9000日圓。

而SUZUKI推出的第一波油冷式車款就是在印度生產的GIXXER 250SF。這具全新研發的249cc油冷式SOHC 4汽門單缸引擎透過水冷式風格的冷卻油路及移植自MotoGP的低摩擦技術等,讓它的馬力達到26.5ps,甚至比水冷式雙缸引擎的GSX250R還要多2.5ps。

輕盈車身也是它的武器之一,以GIXXER 150車架為基礎加上油冷式單缸引擎,讓GIXXER的車重僅僅只要161kg,不只比車重178kg的GSX250R要輕,甚至比同級別中最輕盈的雙缸車款Ninja 250的166kg還要輕上許多。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GIXXER 250SF的售價便宜到驚人,在日本的含稅價格只要39萬9000日圓/42萬9000日圓!如果和80萬日圓上下的CBR250RR相比價格更是只要一半!與Ninja 250或YZF-R25相比也便宜了20萬日圓以上,即使是平價的GSX250R也要54萬日圓左右,所以這臺車的售價可以說是「破盤價」。

在東南亞地區,250cc級距已經可以算是頂級車款,150cc才是主流且比較實際的大小,而GIXXER 250SF的價格就是設定給東南亞地區只買得起150cc車款的人,如果是這樣的價格,大家自然就能夠輕易入手。

至於GIXXER 250SF的騎乘性能到底又是如何呢?筆者也興致勃勃地進行了測試。

優質且高轉速的心臟,比GSX250R更加靈敏

GIXXER 250SF實車的設計非常帥氣,雖然整流罩內側等細節質感就只有這個售價該有的水準,但整體外形看起來非常有運動感而且很有型。

在啟動的那瞬間,引擎運轉的感覺就讓人覺得它非常出色,不太有什麼吵雜的機械噪音,引擎能非常精準地作動、排氣音聽起來也非常清脆透徹,算是一顆評價相當高的引擎。

實際開始騎乘之後的轉速上升速度非常順暢,從3000~4000rpm開始油門反應就變得非常靈活輕快,從低轉速範圍開始的扭力也相當充沛,在常常需要停下來等紅綠燈、停停走走情況較多的市區,GIXXER 250SF的表現也非常出色。

但是,從轉速8000rpm開始又變得非常有衝力,即使轉速拉高到紅線區的10000rpm左右時的馬力輸出依舊非常充足,與特色是長行程、馬力輸出比較醇厚的雙缸引擎GSX250R正好形成對比,GSX250R在轉速到8000rpm左右時的馬力就到了極限,但GIXXER 250SF卻是帶著運動風格的高轉速型引擎,能讓人享受到一直催動油門的樂趣。

騎乘姿勢相對於又大又有魄力的GSX250R來說,GIXXER 250SF可以說是與125cc級距車款差不多的既修長又精簡,這樣的馬力輸出特色加上輕盈車體,都讓它在十字路口左右轉及進行小弧度轉彎時的動作能迅速且俐落。

而且,坐墊高度讓騎士兩隻腳的腳尖都能穩穩踩到地面,所以讓人感覺非常安心,就算是U字型迴轉也能輕鬆完成。即使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如此出色的機動性絕對是GIXXER 250SF的最大優勢。

上了高速公路之後,GIXXER 250SF的騎乘感依然非常良好,而且還容易因為引擎的馬力充沛,讓人不自覺地想要一直加速前進(笑)。以6檔100km/h的狀態進行巡航時也不太會出現震動的狀況,而且也非常安靜,延續了油冷式引擎那種優質細緻的作動感。

正立式前叉雖然有一定支撐性,但是彈簧磅偏軟所以作動非常頻繁,再加上坐墊有一定厚度,所以跨坐上去的感覺非常舒適,車體雖然小,但在直線前進時具有高度穩定性;性能強大的引擎加上底盤裝置,讓變換車道變得非常簡單。

除此之外,GIXXER 250SF也確保了足夠的防風效果,不只行進間從正面吹來的風,連吹向腳部的風都能夠有效阻擋,再加上採取直背式的騎乘姿勢,因此即使進行長距離騎乘也不容易感到疲憊。

在安定感的部分,絕對是車體龐大的GSX250R比較高,而且也比較適合長距離騎乘。因此,如果主要是想將摩託車用來騎乘長途的話,一定推薦大家選GSX250R,但如果是想要以高速輕快地騎乘的話,GIXXER 250R想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低成本卻又帶著運動風格,這才是全新油冷式引擎的真諦

如果是騎乘山路的話,就能徹底感受到GIXXER 250SF在整體性能上恰到好處的平衡。

透過轉速能夠達到10000rpm的油冷式引擎、輕盈車體及阻尼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底盤裝置,讓GIXXER 250SF的轉彎性能大勝GSX250R,不是以前輪或後輪為主體,而是當車體傾斜時,前後輪提供抓地力然後轉彎,呈現出一種非常自然的操控感。

由於GIXXER 250SF的油箱有一定份量,所以趴在上面也很容易,在轉彎內傾斜掛時抱住油箱也不會抱不住。此外,換檔時也不會有奇怪的感覺,操作起來很穩定不會出現不精準的問題。

雖然BYBRE制的煞車裝置只要用力按下去,制動力就會非常突兀地出現,但是相對地它也非常容易發揮功效,煞車從一開始作動時的表現就很好。另外,雖然在ABS系統作動之前的煞車不太靈敏,但在緊急煞車時卻能夠有效作動。

騎著GIXXER 250SF繞著箱根地區,最享受的一段路就是蘆之湖Skyline與長尾嶺。即使是坡度陡峭的山嶺或者是多變的中高速彎道等都能自在駕馭。但是,GIXXER 250SF並不擅長行駛在高低落差大的道路上。

由於這次試乘的GIXXER 250SF是印度版的關係,所以避震器與輪胎成本都大幅降低,而這也導致過彎時的高地差很容易讓車身出現不穩,而這種狀況在250cc車款中特別常見。

和其他競爭對手相比,雖然GIXXER 250SF不能說是高性能,但它不管是在引擎、車身、避震器還是煞車表現都非常平均,沒有哪個部分特別突出或者特別弱;SUZUKI成功打造出一臺降低生產成本,但整體表現卻非常平衡的車款,也讓GIXXER 250SF成為一輛最適合學習騎乘基礎的車款。

順帶一提,筆者事後也在封閉賽道上做了測試,在6檔轉速10000rpm的狀態下,成功測出了152km/h的紀錄。雖然受制於電子限速的關系所以無法再繼續提高,但是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油冷式引擎的潛力之高。

GIXXER 250SF不只生產成本壓倒性的低廉,還能夠騎到高轉速的享受運動騎乘的樂趣。雖然說它的配備能夠在一般道路等級的騎乘環境盡情體驗運動騎乘的趣味,但如果是在賽道或是摩託車賽事中認真較勁的話,那麼GIXXER 250SF也很難贏過以CBR250RR為首的諸多雙缸引擎車款。

但是,這也是因為兩者之間在售價=裝備上有著極大差異,因此自然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全新油冷引擎追求的並不是絕對的性能,而是強調不用花太多錢就能享受到運動騎乘的樂趣,這才是全新油冷式引擎的真正本質,也是SUZUKI想強調的重點,筆者覺得這樣的設計概念非常好。

對於平均所得較低的東南亞地區騎士而言,不用努力存一大筆錢也能夠跳進運動騎乘的世界,SUZUKI對此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而GIXXER 250SF價格低廉的優點自然也能吸引不少日本年輕族群,應該會有不少人會因為GIXXER 250SF的出現而開始踏進運動車款的世界,所以它絕對可以說是一臺能夠培養出摩託車騎士的車款,因此非常建議想要入門的新手騎士選擇GIXXER 250SF。

日本含稅售價僅39萬9000日圓,但它的內在卻是可圈可點

▲俐落線條及外型看起來就是繼承了GSX-R的血統,這個造型和它主打的運動風格非常適合。

▲判讀性優異的高反差液晶儀錶板,和GIXXER150的設計完全不同,除了檔位及油量表外,在儀錶板的中間上方還有換檔指示燈,電門開關打開之後還會出現英文字母「GO」。

▲頭燈與GIXXER150不同的使用LED燈,並且採用了類似GSX-R的直立式雙眼,但是兩邊再加寬的造型設計。

▲尾燈也是採用LED燈組,雖然方向燈是一般燈泡,但透明燈殼給人一種精明幹練的感覺。

▲前輪煞車裝置是BYBRE制的單向雙活塞卡鉗,煞車碟盤直徑從GIXXER150的266mm加大到300mm的提高了制動力。

▲後輪也是採用BYBRE制的單向單活塞卡鉗,前後輪都有雙迴路ABS系統,閃閃發光的切削輪框讓質感更加提升。

▲後懸吊採用中置單槍配置。雖然是以GIXXER150的車架為基礎,但為了配合加大的排氣量,SUZUKI不僅提高了避震固定處的剛性,還強化了車架中間的金屬管與轉向頭。

▲相較於GIXXER150採用斜交層輪胎,GIXXER250SF的前後輪則是採用了輻射層輪胎,後輪寬度還加大10㎜,廠牌則是選擇了印度MRF。

▲排氣管配合引擎採用了專屬設計,尾段設計則是從圓形改成看起來比較高級的方形雙出口造型。

▲後坐墊下有非常罕見的急救包,坐墊下方則是有2個安全帽用的掛鈎及隨車工具包。

接近水冷式的高效率型引擎

▲GIXXER250這具油冷式單缸引擎的機油油路像是包圍住汽缸一樣,藉此讓冷卻的機油進行循環,整體結構相當接近水冷式引擎,名稱是SOCS(SuzukiOilCoolingSystem)。

騎乘姿勢同時兼顧了運動騎乘及不容易疲累的特點

雖然採用分離式握把,但是有一定的寬度及高度,所以騎乘姿勢可以說是非常放鬆,膝蓋彎曲的幅度不大,所以長距離騎乘也沒問題。油箱具有一定份量,不只容易趴在上面也很容易用腳夾住。至於雙腳著地性方面,兩隻腳的前腳掌可以穩穩踩在地面,所以身材嬌小的人也不用擔心。(照片中的騎士身高168cm/體重61kg)

塗裝配色

▲GIXXER250SF除了這次試乘的金屬消光黑之外,還有霧面銀及MotoGP廠車ECSTAR的配色等總共推出3種塗裝。

GIXXER 250SF的定位

價格超級低廉但成品卻非常好,CP值高得驚人

以獨一無二的「油冷式引擎」登場的GIXXER 250SF,由於追求的是CP值,因此在性能方面自然被高規格的Ninja 250與YZF-R25拉開一大段距離,所以它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同樣強調CP值的同門車款GSX250R。

但是,這兩臺車的風格卻又完全不同,GIXXER 250SF強調的是輕快且馬力充沛又帶著運動感,而GSX250R則是強調穩定的旅行車款風格。至於哪臺比較好?大家可以配合自己的喜愛與用途選擇最適合的一臺。

在CP值方面,雖然GSX250R就已經非常不錯,但是GIXXER 250SF更勝一籌。GIXXER 250SF比目前在250cc運動車款中最平價的GSX250R還要便宜15萬日圓,而且它還能夠讓騎士享受到運動騎乘的樂趣,因此在CP值方面,GIXXER 250SF絕對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GIXXER 150SF在日本不用30萬日圓

以GIXXER 250SF為基礎的GIXXER 150SF則是搭載了154cc的氣冷式引擎。雖然在高轉速範圍可以感覺到馬力稍嫌不足,但在中低轉速的扭力卻非常充沛,而且車身也比GIXXER 250SF來得更加輕盈、剛性也完全足夠,讓人能夠放心將身體放到摩託車上,自在地享受過彎樂趣。

而最能看出GIXXER 150SF真正價值的地方則是在下山的路上,只要能活用出色的輕盈車身,提高轉彎速度騎起來也非常快樂,在下坡路段或許GIXXER 150SF有可能可以成為最快車款。

以150cc來說,它的車身大小相當精緻小巧,加上防風性能非常出色,所以在高速公路上也不容易覺得疲累,至於它的另外一個優點就是雙腳著地性比GIXXER 250SF優異許多。

▲GIXXER150SF,搭載154.9cc氣冷式SOHC2汽門單缸引擎,最大馬力14.8ps/8000rpm、最大扭力1.43kg-m/6000rpm,坐墊高度780mm、車重140kg,變速箱5檔、油箱容量12L,日本建議售價為含稅26萬9000日圓。

相關焦點

  • 「試乘報告」利刃般的精準 SUZUKI「KATANA」
    SUZUKI的KATANA雖然在眾多車迷表示可惜的聲音中於2000年宣告停止生產,但是在2019年卻又以GSX-S1000/F作為基礎的「KATANA」重返市場。這次,就讓我們來徹底分析一下這臺代表令和元年的車款,到底擁有什麼樣的性能吧!
  • 「試乘報告」2.5L的撼地咆哮 Triumph「ROCKET 3R」Vol.2
    Triumph的巨大巡航車款「ROCKET 3R」在改版同時也將排氣量增加到2458cc,而且早在2019年年底就開始引進日本市場。以下,就由《Young Machine》的測試車手丸山浩,為大家徹底檢測這臺獨一無二的英國巡航車款,究竟能夠帶來什麼樣的騎乘快感。
  • SUZUKI SV650A/X官宣即將國內發售/GIXXER SF250正式登陸臺灣
    1,445mm車重200kg發動機形式:水冷四衝程DOHC 4氣門V型雙缸排氣量:645cc最大馬力:73ps/8500rpm最大扭力:6.32kg-m/6300rpm油箱容量:14.5L前輪胎尺寸:120/70ZR17後輪胎尺寸:160/60ZR17SUZUKI GIXXER SF250
  • SUZUKI 2020年式「BURGMAN 200」新色登場
    搭載排氣量200cc的水冷式單缸引擎,以充沛馬力與「剛剛好」的車身大小擄獲車迷芳心的SUZUKI「Burgman 200」,2020年式將推出3種新顏色。日本售價會維持在53萬3500日圓不變,上市日期則訂在2020年3月26日。
  • 「心理專欄」當肯恩威爾伯遇到儒家⊙王嶽
    多種力量的組合,多方麵條件的匯聚,依循西方人自身的心路歷程,於是興起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新時代運動」。在1997年1月4日的德國報紙Die Welt中,評論家稱他為「在意識進化領域裡最重要的思想家」。根據Frank Visser的說法,他是「美國最為新潮的學院派作家」,也是第一個在生前就出版文集的哲學心理學家。
  • 「UFO」的科學研究報告
    有些人將「UFO」直接等同於外星人的飛船或者飛碟,「UFO」是英文簡稱,全稱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意思「不明飛行物」,指的是那些身份無法識別、來源不明確的空中飛行物。
  • 當彬彬遇見Duke「杜蘭特」「詹姆斯」「保羅·喬治」| 每周專欄
    「湘北」,這屆球員可以說是「奇蹟的一代了」,三位球員橫空出生個個身懷絕技,他們就是「杜蘭特」「詹姆斯」「保羅·喬治」,跟著我們看下去吧。體側數據唯一真正接近勒布朗·詹姆斯的球員Zion Williamson的視頻為8分鐘……然後可能「屏幕炸掉」……
  • 《設計 啊》人氣專欄「解散」的設計師—岡崎智弘の設計觀察
    將為你介紹的是《設計 啊》人氣欄目「解散專欄」設計師岡崎智弘的設計觀察。通過五個板塊,為你做詳細的介紹:《設計 啊》の欄目介紹、岡崎智弘の個人簡介、岡崎智弘の設計觀察方法介紹、岡崎智弘の作品介紹、紙工通信對岡崎智弘の採訪。閱讀時長:5-10分鐘在2020年上半年,一首來自日本的排版歌刷爆了朋友圈。
  • 桀驁不馴的叛逆者 本田REBEL 250摩託車試駕測評
    在2017年重新復活的REBEL 250,在2020年款就已經進行改版,不只將燈具類全部改成了LED燈,還變更了前後避震器的款式,並且採用了輔助滑動式離合器,甚至還全新推出了搭載豪華配備的「S」版。作為日本國內四大摩託車廠牌中唯一的一臺250cc巡航車款,REBEL 250在去年(2019)的日本大約賣出了8100臺,是輕二輪(126cc以上250cc以下)中銷售成績最好的一臺。
  • 「專欄」陶傑 不穩定無產階層
    因為全球包括美國,在此大動盪期間,即使找到一份工作,成為受薪僱員,也淪為社會學家所說的「不穩定無產階層」(The Precariat)新族群。「不穩定無產階層」並非失業人士,相反他們有一份工作。然而他們的地位很特別,不高於專業人士,但也不等於工匠,唯工作與地位欠缺發展潛力。例如:雖然是某種技術人員,卻以合約形式受僱。
  • 專欄「斷捨離」の奧義(一)
    「斷捨離」と呼ばれているライフスタイルが世に流行っているようである。
  • 「心學專欄|邵明」正向思考背後的文化問題⊙邵明
    喜怒哀樂各種情緒未發出前的狀態,叫做「中」;情緒發出來,都可以恰到好處的收攝,就是「和」,人能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與萬事萬物和諧共處。《禮記》中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意思是說,人不可以滋長自己驕傲的情緒,不可以放縱自己的欲望,不可以志得意滿、樂極生悲。
  • 我對林肯的「豪華不足恐懼症」,終於被飛行家治好了|試駕
    試駕以往的林肯MK系列車型,除了標誌性的電子密碼鎖、貫穿尾燈以及看似鋪張的用料之外,感受不到過多豪華氣息,即便是上述幾類,也屬於「敵有我有」的狀態,豪華度並不鋒利。就算是林肯大陸、航海家的內飾,也都還停留在「老美式」的層面,頗有些「不配留聲機不好意思出門」的韻味。
  • 「葉」&「葉」
    話雖沒錯,但是這個「葉」字不是新創的簡化字,而是用了另外一個字的異體字,那就是「協」的異體字,讀作「xié」,幾年前在新北淡水的一座廟前看到一幅匾額中也有「葉」字,當時臺灣朋友說不是「葉」的簡化字,再後來聽臺灣的一個自媒體唸「葉公好龍」這個成語時是唸「shè」,感覺「葉」和「葉」還有點小複雜。
  • 「間違い」「違い」「相違」「齟齬」要注意
    ビジネスメールで登場する「違い」「相違」「齟齬」。正しい使い方を調べてみました。
  • 「特約專欄|劉莞」在臺灣尋訪民國大師⊙劉莞
    孟子說「知人論世」,踏查歷史遺蹟可以讓人與先賢在某個時空內「相遇」。因為我的訪學單位是中研院,因此在地理位置上最近便的是胡適故居。胡適(1891—1962),是安徽績溪人。他19歲留學美國,不到30便被北京大學聘為教授,極力主張白話文運動。胡適先生與臺灣的淵源,並非是1950年代退居臺灣後才開始的,早在他出生的那年,他的父親胡傳就被調往臺灣做官。
  • 紅包「變形計」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吳懟懟(ID:esnql520),作者:鹹魚魚01QQ紅包裡的成語梗最近,QQ用戶又有了新的快樂源泉,比如「沒有人能拒絕成語接龍.jpg」、「別問,問就一個頂倆」以及「為所欲為」等。
  • 「正體字」與 「簡化字」
    因而先有「雲」而後有「雲」,先有「莫」而後有「暮」,先有「要」而後有「腰」,先有「寸」而後有「肘」,先有「須」而後有「鬚」,先有「求」而後有「裘」,先有「然」而後有「燃」,先有「暴」而後有「曝」,類此不勝枚舉,皆是由簡而繁,未必是由繁而簡。
  • 「李老師專欄」大野耐一先生 40年前諍言的聯想
    但第2、3項根源於設備管理、操作的問題,則需「人員的行業專業技術與對設備的精通」才能奏效。以下是兩則具體的問題與改善機會例子:包括既有老員工與新招募的人員,羅列著未曾見過與操作過,老闆親自到歐洲去採購來的最新設備。也沒人仔細研究過操作手冊,而巡迴各公司的代理商工程師則說,如果熟讀、照著操作手冊作業,會成為頂尖的工廠。
  • 為「碳水」正名!這些「碳水」讓你減肥健康又快樂
    都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以「飯」為代表的主食,是我們三餐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是最近「低碳水」、「戒碳水」的飲食方式越來越流行,主食變成了洪水猛獸。一旦開始減肥、控糖,第一個被拋棄的往往就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