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文是一篇介紹設計方法的文章。將為你介紹的是《設計 啊》人氣欄目「解散專欄」設計師岡崎智弘的設計觀察。
通過五個板塊,為你做詳細的介紹:《設計 啊》の欄目介紹、岡崎智弘の個人簡介、岡崎智弘の設計觀察方法介紹、岡崎智弘の作品介紹、紙工通信對岡崎智弘の採訪。
閱讀時長:5-10分鐘
在2020年上半年,一首來自日本的排版歌刷爆了朋友圈。這讓很多人第一次明白了「日本設計真正的厲害之處不是那些形而上的設計哲學,而是對基層教育的關懷和搭建」。
這一款面向兒童的節目《設計 啊》,通過對日常之物的多視角觀察、拆分、重組、解說,讓孩子們重新理解並思考身邊的事物。
あ!
Ⅰ.「觀察、思考和製作」
《設計 啊》の欄目介紹
「設計 啊」的邏輯構成一直圍繞著三個關鍵詞,觀察、思考和製作。每個專欄都有其針對性的教育目的。
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排版歌就屬於「歌曲專欄」。這個專欄利用音樂和映像結合的手法,把設計流程進行了可視化的展示。
再比如「設計問答專欄」,通過問答的方式對身邊常見的設計進行提問,並進行回答。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去重新思考設計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而這些專欄中最具人氣的,就是「解散專欄」了。通過定格動畫的拍攝方式。對物體進行解構並重組。由於其趣味的表現手法和生動的內容,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此專欄的作者是80後新生代設計師岡崎智弘。
あ!
Ⅱ.「發現並重新組裝身邊的世界」
岡崎智弘の個人簡介
岡崎智弘,1981年生,東京造型大學設計學科畢業。在經過廣告公司及平面設計事務所的歷練之後,2011年9月開始獨立,創建了SWIMMING設計事務所。
以設計的思考為軸心,活躍在在印刷物,映像,展覽會等視覺傳達領域。面向青幼兒教育的電視節目「設計 啊 解散!」以及在2016年大熱的企畫「設計的解剖展」均由其製作。現任多摩美術大學情報設計學科的非常勤講師,並在2019年獲得jagda新人獎。
「設計這項工作,能給予自己重新理解未知的世界和現象的機會。以此為契機,能發現並組裝新世界的理解方式和構造的可能性,我認為這就是設計最大的魅力。」
這段話與國內「設計賦能商業」的思維似乎格格不入,設計作為一種表達工具在他的眼裡不僅僅是用來變現的手段,更是重新理解世界與生活的顯微鏡。
工作室網址:http://swimmingdesign.com
あ!
Ⅲ.「體驗製作視頻的樂趣—觀察自然個體的差異」
岡崎智弘の設計觀察方法介紹
前期準備:
落葉等自然物(30~100個)
數位相機(單眼相機或智慧型手機)+三腳架
放置攝影物的背景白板(不是白色也OK)
動畫製作軟體(ae pr等)
步驟:a觀察-b 排列-c 拍攝-d 編輯-e完成
地點選擇哪裡都可以。儘可能多地收集同種類的自然物(30個~100個左右)。可以是葉子,可以是昆蟲,可以是身邊任何的物體。
point:
海岸和河灘上的石塊、貝殼等自不必說。在秋天和冬天的季節,公園和街道的樹下,也有很多樹葉和樹木的果實落在上面。撿起來後夾在書中的話,可以保持漂亮的形狀。
把收集的東西擺開看看吧。根據顏色的順序、形狀的順序等,找出外觀特徵,按某種程度排列。
point:
葉子的顏色順序,果實的大小順序等。以自己所感受到的某種魅力為基礎,來決定順序。沒有必要嚴密細緻地遵守,試著按照大概的感覺來排列吧。
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給他們拍張合影吧!也可以試著一張一張拍攝,用定格動畫的方式製作視頻,或許最後會製作出很精彩的作品。
point:
攝影的時候注意不要移動照相機和三腳架。拍攝對象的位置越整齊,拍出來的影像越好看。
把拍攝的照片做成影像。將圖像設定為每秒10張。如果沒有專業的影像編輯軟體,在電腦的預覽軟體中打開照片,並持續按(下一步)箭頭鍵,照片會像影像一樣連續顯示。
point:
關於影像編輯軟體:可使用Final Cut、Premire、After Effects等影像製作專用軟體,或者iMovie等默認軟體來製作。
あ!
Ⅳ.「發現並重新組裝身邊的世界」
岡崎智弘の作品介紹
印象的觀察所是岡崎智弘的集大成之作。作為第747屆デザインギャラリー1953的企劃展,2018年8月在銀座首次展出。展覽內容包括視頻和實物在內的多個項目,從多個方面展示了岡崎智弘的觀察與思考。
視頻內容分為三個部分:「語言」「形式」「配置」。將身邊常見的事物分解成元素個體,按要素進行排列,用定格動畫的方式觀察記錄物體的結構與形態。通過觀察事物和印象的關係,建立「印象的觀測所」。
語言:
語言作為溝通的方式,其中內涵的外延可以被理解為事物自身。隨著左邊畫面文字的上下移動,右邊實物在粘土的包裹下呈現出造型的輪廓。兩者的配比結合,給人以巧妙的感官刺激。
形式:
岡崎智弘將物體的形式抽象成「實」和「空」。通過左邊圓球的上下移動,右邊物體也從實到空,依次循環。
配置:
物體在空間的配置上各有所不同。通過自己慣用的「解散」手法,將各物體拆解,來表現物體各元素在空間上的配置。
除了視頻以外,岡崎智弘也通過平面的手法詮釋了自己的思考模型。將玉米的顆粒進行排比編號,以編號的形式重構了玉米的造型。
02
對素材的重新詮釋—
x三宅一生「ANIMA OF ONNOMATOPOEIA」
「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是三宅一生創立的品牌。2017年8月,在伊勢丹新宿店4樓舉辦了期間限定店,進行了特別展示。 岡崎智弘為其製作了宣傳視頻。
《ANIMA OF ONNOMATOPOEIA》是一個印象的表達,為了突出布料質感,通過聲音的配比,布料就像是活著一樣隨著音樂而變化,整個畫面富有節奏和韻律,看起來像擬聲般的生態標本。
在世界上享負盛名的三宅一生,善於使用布料本身的材質和剪裁,岡崎智弘深知此品牌的特點,以布料的造型為元素製作了視頻。讓人深刻體驗到了品牌特點及產品的魅力。
這是為三宅一生2019年春季新品「GLASS COLORS」系列做的店鋪宣傳影像。就像回到了孩子的童真年代,純淨的色彩、自由抖動的線條,無憂無慮。
03
給予生活收納的美好—
xMUJI「compact life」
「compact life」,這是1980年無印良品誕生時就已經開始重視的想法。無印良品以「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美好生活」為思考方向,提出了「Compact Life」的概念。「Compact Life」並不是指沒有生活。而是用不浪費的設計和態度來生活。在這個概念中以「收納」為中心開展了各種活動。岡崎智弘為其製作了廣告宣傳片。
利用自己慣用的定格動畫進行製作。將無印良品的小型收納產品進行了整合,排比,來展示生活的小確幸,和收納之後帶給心情的愉悅。
通過拍攝規整小型物品的過程,增加精巧的配樂。體現出收納帶給生活的美好,以此來體現無印良品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Compact Life」的設計理念。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無數的產品的包圍中。大量生產的商品作為理所當然的存在融入生活中,但實際上在食材、味覺、包裝等產品到手之前的各個階段都凝聚了各種各樣的心血。
這次展覽邀請了岡崎智弘在內的多位設計師,對明治的5個經典產品進行解剖,本次展會不僅是圍繞著產品的世界,更是關於社會、生活和設計的關係,更是對設計的作用和可能性的重新深入考察的機會。
作為日本國民級零食的蘑菇山巧克力,不僅在小孩子間流行,由於1975年就開始生產販賣,成為了不少成年人的兒童回憶。
作為產品的門面,司空見慣的表面圖形你是否有仔細思考過它的構成?通過把圖層分解,得到文字,主圖形,背景三個不同的部分。是否覺得如此熟知的產品,竟變得陌生了呢?
需要考慮到消費者撕開的場景,側面往往是被拆開的部分,圖形的設計以及紙的結構都較為特殊。
不僅僅是產品的包裝,通過多維度,多角度的拆解和羅列,讓人們全方位的去觀察這個我們已經無比「熟知」的產品。
而作為商品的巧克力,由於在工業加工中無法精準的控制可可含量,顏色也會隨之變化。通過排列,展示了可可從低到高含量下,顏色微弱的差別。
以「蘑菇」為造型的產品,真的是蘑菇嗎?通過對比不同品種的蘑菇模型,來進行探討驗證。
和蘑菇山巧克力一樣,作為國民級的酸奶,Bulgaria已經陪伴了大家50年。
不僅從設計入手,從酸奶的的歷史,市場情況等進行解讀,在倡導快消費的今天,你還會如此認真的對待一個身邊的事物嗎?
除了包裝上的圖案以外,字體也是經過幾十次修改後得到的最優解。
經過壓縮後的包裝便於運輸和銷毀,當一個包裝以另一個形態展示在你的面前,它究竟是那個熟悉的產品,還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呢?
酸奶的包裝結構也像建築一樣,存在梁和柱,用來支撐其他的面,把支撐部分單獨解構出來,讓人們認知這特殊的結構。
視覺化一直是設計師們的課題,那你知道一杯酸奶可以吃多少勺嗎?通過勺子這個媒介來傳達酸奶的容量,是不是變得更直觀了呢?
05
不留一絲浪費—
x中川政七商店「直線剪裁的衣服」
來自日本古都奈良的老舖「中川政七商店」,以最高品質的手工傳統麻織品起家,創業至今已有三百年的悠久歷史。旗下擁有眾多品牌線,日本紡織設計品「遊 中川」、生活雜貨及服飾的「粹更」、伴手禮最佳選擇「日本市」、奈良手工襪品「2&9」、最優雅實用的手帕「motta」等,都是當今日本炙手可熱的設計商品。
這是岡崎負責中川政七商店的「直線剪裁的衣服」的店鋪宣傳影像的製作。衣服的設計理念是由一塊布剪裁而來,不留一絲浪費。岡崎從這樣的理念出發,材料的特性和運動的舒適性一起動態地傳達了出來。
06
給予孩子們的趣味及溫暖—
活動「WA!SK企畫」
WA!SK是一個面向兒童的企畫,岡崎智弘試圖通過搭建積木面具,app等,讓孩子們體會到臉的趣味性,在此過程中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性以及對於五官的認知。
孩子們在app中,利用各種幾何圖形來創建屬於自己的五官圖案。
可以把WA️SK像積木一樣將顏色和形狀組合起來,製作自己的面具。戴著面具說話的時候,聲音會進行對應的變化。在岡崎智弘看來,人機互動的定義有很多,與其說pad遮擋住了五官,不如說pad成為了臉的一部分。
除了可激發孩子創想外,與父母的互動是最為動人的時刻。在白色的面具上自由地將零件粘在一起進行臉的構成。
除了app以外,也可使用實體構件來進行組裝,孩子們可以從中觀察到自己。通過面具和他人進行溝通,完成一次特殊的體驗。
線下物料也充分考慮到了激發孩子們創造力,多種幾何貼畫的拼貼,可讓孩子們隨時隨地創作。
家島屬於兵庫縣姬路市。2006年3月27日與姬路市合併。人口為2993人。現在島的產業的中心是石材的搬運業、造船業和漁業。岡崎智弘給這個特殊的小島製作了手拭巾。
由於家島產業的特殊性,成年男性經常出海捕魚來維持家計,岡崎體會到了常年在外的家島人對家庭的思念。
岡崎智弘通過觀察家島的產業性,及生活方式,製作了一款特殊的手拭巾。豐富的顏色和造型闡述了家島人特殊的家族生態。而手拭巾最大的亮點是通過摺疊之後,圖案會變成「家」的樣子,岡崎用自己的關懷送給了家島人民一個特殊的禮物。
あ!
Ⅴ.「設計師的視點究竟是什麼」
紙工通信對岡崎智弘の採訪
「紙工通信」作為福永紙工的品牌,在業界享譽盛名,在其作為藝術指導的岡崎智弘接受了紙工通信的採訪,並闡述了作為一名設計師,對於「視點」的理解。
紙工通信:
在「紙工視點」中,「視點」真的是很重要的關鍵詞。在談項目之前,能先告訴我岡崎先生所思考的「視點」是什麼嗎?
岡崎:
視點就是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在我看來就是那個人的生活方式,視點偉大的地方就是,這不是設計師專有的,而是存在在每個人生活中的東西。換言之,這並不是高尚的東西。
紙工通信:
確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
岡崎:
嗯。而且,一個人並不會永久的存在同一個視點,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自己的成長,我們會遇到新的事物和對事物有新的理解。不論是海報還是什麼藝術品,當你看到它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發出「啊,原來還有這種想法啊!」的驚嘆不是嗎?我認為這是非常純粹的喜悅感。這種喜悅我認為是來自「別人的,有趣的視點」。
紙工通信:
那麼,對於設計師來說,「視點」是什麼呢?
岡崎:
我認為是製作作品的部分。在思考如何製作,以及動手之後,最基本的思考模式是「到底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例如,如何製作立體作品,使用什麼材質?等等這些問題,也就是製作過程的根源部分。
紙工通信:
——設計最初的地方,應該就是視點吧。
岡崎:
視點是誰都可以使用的「道具」一樣的東西,當然,像紙工視點也會做一些製品,就像這些製品本身的價值一樣,作為設計師如何捕捉到紙的視點,如何進行表達,這是非常抽象的過程,如果不持續多年以上去思考和精進的話是無法理解和掌握的,這是我個人的想法(笑)。
正如岡崎所說:「我覺得仔細觀察,然後把它們表現出來是很有趣的事情。什麼時候都可以。例如,如果地面上有雜草的話,花時間觀察它,可能會發現莖表面的筋,地面上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和形狀的小石子,或者小蟲子在咯吱咯吱地走著。不管是家裡的東西、學校裡的東西、公司裡的東西、只要一直盯著看,一定潛藏著很多精彩的發現喲。」
我喜歡桌子。
我也喜歡牆壁。
我喜歡把桌子靠在牆上,
然後趴在上面,用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
我也喜歡把它們並排貼在牆上,
看得出神。
by 岡崎智弘
希望每位朋友都可以用心感受身邊的世界,也希望大家明白,設計是一種職業,它也更可能是一種生活方式。希望大家學會觀察身邊的生活,並熱愛它。你是甲方的設計師,更是自己的設計師。
by 三豎
侄子在長沙讀書,才初中周末要補習到很晚才回家。回到家玩手機到凌晨才睡。表哥說,大家都報班補習了,不補習就會落後。
一朋友教小朋友畫畫,有一對姐妹,姐姐接受過一定的教育,畫每一筆都要跟老師確認畫得對不對,妹妹沒接受太多教育,自由揮灑,畫出來的東西很有靈性。
我們有很多知識,我們接受太多『教育』,毛筆字和繪畫等都可以描繪得跟原作一摸一樣,但是。。。
by 立風
岡崎智弘設計師官網:
http://swimmingdesign.com
微信/新浪微博/MONO|若谷設計
公眾號ID|RuoguDesign
合作/轉載/投稿/探討可加主編微信|liluli10
若谷原創文字,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