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丨最美古詩詞之李煜《虞美人》

2021-02-08 詩刊社


來源:聽箏讀詩(zhengzhengstudio)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 丨【聽箏讀詩】丨本期 FM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南唐後主】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

②了:了結,完結。
③砌:臺階。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
④應猶:一作「依然」。 
⑤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⑥君:作者自稱。

⑦能:或作「都」、「那」、「還」、「卻」。



— 關於作者—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原名李從嘉,字重光,後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李煜雖不精於政治,但其藝術才華非凡,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等,被譽為「千古詞帝」。




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


據史書記載,李煜當國君時,日日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枉殺諫臣……


但我們似乎可以這麼說,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清沈雄《古今詞話》語)


詞人回首往昔。


人生原本是多麼美好,可怎麼會弄到今天這步田地?


這囚犯的苦難歲月,什麼時候才能完結呢?


從威赫的國君淪為階下囚的南唐後主——李煜,想必在此時此刻,他的心中不只是悲苦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最後,詞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凝成最後的千古絕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虞美人》是李後主的代表作,也是絕命詞。


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夕)之夜,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的這首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


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


公元978年七夕,李煜被毒死於汴京,成為歷史上唯一生於七夕又死於七夕的古代皇帝。


《虞美人》是一頁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短小卻餘味無窮。


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的哀思所淹沒了。


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人間詞話》刪稿之四)




相關焦點

  • 李煜的一首冷門《虞美人》,沒有名句,卻被譽為「神品」
    #每天一首古詩詞這首《虞美人》是一代詞帝、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此詞是李煜為思故國而作,以極富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來表達內心的愁思。句句都是愁的形象,句句都堪為千古名句,引人共鳴。此詞語言明淨優美、節奏曲折婉轉、愁思感人肺腑,因而才能被譽為詞中「神品」,千百年間廣為流傳,成為人人能倒背如流的千古絕唱。
  • 《虞美人·李煜》賞析
    民間傳說這是虞姬精誠所化,於是就把這種草稱為「虞美人草」,其花稱作「虞美人」。虞美人花朵上鮮豔的紅色,據說就是虞姬飛濺的鮮血染成。似乎虞姬死後仍在,她變成了虞美人草,年年在春末夏初這段時間開花,即使轉為草胎木質,依然執著,仍是那一份對霸王的堅貞與守候,還是像從前一樣終年不停地為霸王展顏巧笑、弄衣翩躚。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
  • 我愛記詩歌|李煜《虞美人》
    今天和大家一起記憶李煜的《虞美人》,一起欣賞這位千古詞帝的春花秋月。一、說文解字在記憶李煜的《虞美人》時,第一步是理解《虞美人》全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李煜的基本情況和《虞美人》這首詞的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虞美人》就無從談起了。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 李煜經典的一首詞,改自李隆基的「亡國之曲」,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帝王夢破,演繹了無常變幻,這首詞,是他用一生的血淚凝結而成,驚豔了世人,文學價值、史學價值、思想價值「三高」,堪稱婉約詞派的巔峰之作。但也是這首詞,埋葬了李煜,成為了他的「絕命詩」,直接導致了他的慘死。《虞美人》字字透漏著哀婉、悽涼,充滿對故國的懷念,意境極為深遠,抒發了李煜的亡國之恨。李煜身為亡國之君,苟且偷生,卻又不甘苟活。
  • 《虞美人》——千古流芳的詞作,為何能為李煜帶來殺身之禍?
    可沒想到,不久之後李弘冀莫名去世,而他的其他兄長也因為各種原因相繼過世,李煜變成了皇長子,最後登上了皇位生於帝王之家本來是一種榮幸,但是,李煜所處的五代十國卻過於動蕩,戰亂不斷,而且時刻都面臨著其他國家的威脅。
  • 李煜寫的《虞美人》將自己害了
    李煜走後,有人提醒曹彬不該把李煜放回,如果他自盡了,該如何向萬歲交待。曹彬微微一笑,說道:你沒看見嗎?剛才李煜上船時,見跳板晃晃悠悠,還生怕踩不穩跌入河中。是我派了兩個衛士將他扶挾上船。如此膽小怕死的人,如何肯去自殺?你們只管放心,不會有事。」李煜到了汴京後,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在生活上對他還是很照顧的。
  • 《虞美人》李煜的失意與逍遙,啟示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據說,虞姬死後鮮血染了地上開出一朵鮮花,為了紀念她,人們便以「虞美人」來命名這花。後來唐朝無名氏將項羽和虞姬的悲情寫成了詩,便有了「虞美人」這個詞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為什麼寫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會把命丟了呢?讓我們先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說起吧。
  • 李煜的另外一首《虞美人》,詞中沒有名句,很少有人讀過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虞美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這首詩是李煜為了思念祖國而寫的。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象徵性比喻,用來表達他內心的悲傷。
  • 李煜兩首《虞美人》,寫盡亡國之音,詞風驚豔,後一首流傳最廣
    南唐後主李煜,可謂是一代愁宗,對詞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推動作用。在肉袒出城,被俘落難後,便每日以淚洗面。想起故國繁華錦繡,日日笙歌宴飲,真箇是不堪回首。在他被俘後,寫過兩首《虞美人》,每首詞都是詞風綺豔,帶著傷感與憂愁,寫盡亡國之音,寫思念,寫春愁,寫無邊無際的流連。江山如畫,卻再無當年紅顏舉酒言歡恰,人生如夢,四十多歲已是滿鬢霜華。都成過往,情成傷。春花秋月兩無妨,燭照小樓,愁心掩月,總難說。
  • 李煜最美的8首詞!
    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此時忍屈負辱地過起了囚徒生活,自此李煜的詞以被俘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後期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這首詞作於李煜被囚汴京期間,抒發了由天子降為臣虜後難以排遣的失落感。此詞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
  • 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當作於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是時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傳李煜於七月七日生日當晚,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此詞,宋太宗聞知而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宋代王銍《默記》云:「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
  • 她是南唐第一美人,李煜為她作《虞美人》,美豔動人
    世人皆知,陳後主李煜是位風流多才的君主。他的第一任皇后是周娥皇,後來娥皇病逝。次年李煜娶了娥皇的胞妹,其名不詳,史書上稱小周后。 因為入宮探望病重的姐姐與姐夫李煜碰面,誰知李煜對她一見鍾情。李煜為小周后作詩,小周后喜歡奢侈,李煜便為她大肆揮霍。公元968年,李煜用皇家最高規格禮儀迎娶小周后。婚後,二人如膠似漆如神仙眷侶。靡靡之音更像是亡國之音,公元975年,北宋趙匡胤攻破南唐,同年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從那以後,李煜傷春悲秋的痛苦日子到來了。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古詩詞吟唱:李煜《浪淘沙》
    從南唐後主李煜開始,將之演為雙調、長短句,僅僅五十四字,就寫盡了家國變故的悽涼: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詩詞丨李煜:我在人間流浪,夢一場痴心妄想
    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年幼生活的全部皆是宮廷的繁華和奢靡的享樂,心裡只有男歡女愛的情感。 他筆下的相思,是一重山、兩重山也無法隔斷的真情,是時間荏苒也無法磨滅的美好。
  •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那首古詩詞的寫作絕非易事,必須注重每一個字斟句酌的反覆推敲,每一個押韻,這一些全是融合私人感情與日常生活實質寫作出來的藝術。古詩詞能夠說成表述感情最高的載體,根據藝術所表現出來的話,就變成大伙兒常說的詩詞歌賦,字字句句中間呈現出來的是親臨其境的體會。
  • 詞帝李煜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
    詞帝李煜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或許從未被超越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皇帝,這個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作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身的選擇。對南唐而言,令他登頂帝位是悲劇的;但對文學界而言,有他的進入,詞作為一類詩歌體裁,當作熠熠生輝。說起李煜,你會想到他的什麼呢?
  • 早讀丨十一月,請帶上陽光和微笑,遇見最美的自己
    人生是有遺憾的,沒有誰的人生活得容易,學會釋然是一種灑脫,學會看淡是一種豁達。學會從容,與過往握手告別也是一種睿智。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所有的經歷都是懂得,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經歷,不必太在意。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絕妙之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讀起來令人感傷
    他本就不應該去做那人間皇帝顯貴之人;而是去做一個世間才子,遊戲人間,為這個世界留下繁華得一筆。在我眼中李煜是和李白一樣的人,或者說「仙人」。李白是大唐的謫仙人,揮毫潑墨,一蹴而就,其詩歌之豪放,之精氣神十足,千古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