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女的一燈
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時,每天總有數以萬計的人們去向他求法,帶了衣食等物品去供養。
舍衛城裡有一個貧窮的孤女難陀,也常常去聽佛陀說法。眼看國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斷以名貴的東西供養佛陀,而自己卻做不到,她很傷心,當然,連一頓飯都要向人們乞討的她,哪兒來的東西供養佛陀呢?
可是,佛法告訴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命運不好,怨誰呢?難陀女深知這個道理,她知道唯有布施,才能轉變貧窮命運,她知道假如有智慧,就會種善因,不致於受苦。
這天,難陀女很歡喜,因為她乞得了一件舊衣,以一件舊衣換得一文錢,以一文錢換得一盞燈的香油,她將有一盞光明的燈供養佛陀。
難陀女非常歡喜,終於如願地在佛前燃起了一盞燈。這時,她立在佛陀面前,合掌、頂禮,至誠懇切地發出她的心願:「願這盞燈的光明,除卻我多生以來心中的暗昧,消除過去的罪障,獲得大智大慧。」
人人都祈望自己的前途光明,所以在佛前,有許多盞燈。
第二天,天亮前,目犍連去巡視燈供,發現國王和大臣們的燈盞,光亮很微弱,難陀女的燈盞,卻燈炷如新光亮異常。等到天亮後,目犍連用扇子要去熄滅這盞燈時,不管怎樣賣力也滅不掉難陀女的燈光,而其他的燈火,卻在不知不覺中自滅了。目犍連覺得很奇怪,跑去問佛陀,佛陀為他解釋道:
「這盞燈火,不僅用手,就是傾四海的海水來澆灌,暴風來吹襲,也不能熄滅,因為是主人發菩提心所布施的。目犍連,一個人在布施時,假如存有輕慢心或另有沽名釣譽的企圖,所得的功德一定很微薄,即使布施很多物品,也是有為的功德。」佛陀說到這裡,難陀女來朝禮佛陀,佛陀很慈和地伸出手,撫摸難陀女的頭頂,為她授記道:「在未來阿僧祗劫中,你將成佛,佛號燈光,具有十種佛陀的尊號。」
於是難陀女就在佛陀的僧團出家為比丘尼。
「佛陀!難陀女受你的授記,真幸福,可是她為什麼窮到這般程度,難道是過去的造業嗎?」目犍連很欽服難陀女的發心,因此難陀女走後,就悄悄問佛陀。
佛陀答道:
「是的,當迦葉如來住世的時候,有一位富有的女居士,恭請如來及弟子們去受供養。但在她之前,如來已承認一個窮苦的女孩子的恭請。如來沒能先應她的供養,使她很不高興,尤其對方是個貧窮的人,越發引起她的嫉妒和輕蔑。為了消除心中的不滿,她不惜以惡語譏諷,毀謗人家。因此,招致以後五百生中永受貧窮的苦報,現在難得她悔過發心,所以才能受到佛法的甘露灌頂。」
當時,舍衛城中盛傳著貧女奉燈,得到佛陀的授記。許多人也仿效,相爭著以香、花、飲食、燈來佛前供養,偌大的花園,四周擺滿了供養的物品。
這時,佛陀知道宣講「施燈功德」的因緣已經成熟,於是以阿難為當機者,向大眾宣說了一段往事。
「過去二十五阿僧祇劫,娑婆世界有個強大的國家,國王名叫波塞奇,率領百千個小國家。他有一個太子和公主,太子名叫寶髻,公主名叫牟尼。他們常常供佛齋僧。當時有位比丘,名叫聖友,也經常到處去乞化油膏等燃燈的用具,回來至誠懇切地燃燈供養佛陀及僧眾,很久都沒間斷。這件事給公主牟尼知道了,她非常歡喜,命人請聖友比丘來,對他說道:
「我也發心奉持布施,你燃燈所需要的用具,讓我來供養好嗎?」
「好吧!」聖友比丘欣然回答。
從此,以公主所供養的酥油、燈炷,聖友比丘更加勤勞於燃燈工作。後來迦葉如來為聖友比丘授記:
「你將在未來阿僧祇劫成佛,名號定光如來。」而公主牟尼也同樣來至迦葉如來前被授記:
「你將於未來二阿僧祇九十一劫成佛,名號釋迦牟尼。」
「阿難,你知道嗎?聖友比丘就是定光如來。而公主牟尼就是我,我所以能成佛,就是歷劫以來,布施燈明的果報。」
法會中許多四眾弟子,聽聞佛陀這席話,歡喜發願奉持布施,願把心光點起來供奉佛陀。
這是講布施故事,講燈,貧女的一燈,開篇這篇這個故事非常重要,非常有益。我們現在大家修行,往往現在我們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了,來修行了。我們每天誦經、拜懺、念佛,幹什麼呢?就是獲得光明,就好像我們把插銷插到電源上。電源是什麼呢?就是佛菩薩。我們拜懺,有八十八佛、有《普賢行願品》,都在裡邊,有光明;念《地藏經》,有所有的佛菩薩都在裡邊,都有光明;念阿彌陀佛,有光明。就好像我們把插銷插到電源上。只要我們誦經、拜懺、念佛,就有光明,就有佛的光明啊在照亮我們的身心。這麼堅持,你只要把這個電源插上,你就有光明。如果我們不念了,這個光明啊立即就斷了,是這樣的。所以我們特別強調,大家平時回去一定要堅持功課,這非常重要!現在我們自己沒有光明,自己內在還是黑暗的,沒有光明,所以必須依靠佛的光明,點亮我們的心燈。是要這樣子。
這一次我們有個濟南的同修,我跟她聊了會兒。她照我們這個方法已經學了三年了。她自己是什麼感悟呢?就是想啥就來啥。她說她在濟南,就有個小區的房子依山,覺得這個挺好,過了三個月,她得到一套房子。她想啥來啥,現在有點害怕了,不敢想了。好事兒,一想也來;壞事兒,一想也來。呵呵,有力量了,什麼力量呢?佛的力量。我們跟大家說,你堅持三五年啊,好處太多了。你現在不知道,不知道什麼好處,堅持認認真真做功課,堅持三五年你就知道了。
我們的身心現在都是汙濁的、黑暗的、或者是陰暗的,垃圾也多,身口意各種東西都有。但是不要緊,我們把這個插銷插到佛的電源上去了。我們現在沒有能力沒關係,我們沒光沒關係,佛有光明。插到電源上去,天天堅持功課,這個光明就永遠照在我們的身心內。所以我們特別強調,建議大家24小時不能間斷。
我們說晚上做不了主,那就看平時。像很多同修她們做的功課很多啊。她們白天就用佛的光明把時間全部地延續下來,往往他們晚上做夢都做啥夢呢?不是念經就是念佛,要不就是拜懺,等於晚上也在修行。如果你白天沒有燻修,那你晚上就沒有力量,就不懂得念佛。晚上做夢還在打架,要不就是吃羊肉串,還在幹這事。你白天用了功,把這個佛的光明啊,就好像,我們身體就像一個蓄電池,充足了,好像太陽能似的充足了,那你晚上這個水還是熱的,還能洗澡,還能用。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如果說陰天了,曬的陽光就不足,那你晚上用,這個熱量就不夠,同樣的原理。
就這麼天天地接著電源,等到三五年下來,那你真是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因為什麼呢?我們的身心內在就亮了、光明了。你有了光明,就有了力量,你就可以影響周圍了,你就心裡快樂了。它是這麼一個過程。
等到三年以後,我們這個濟南同修就問怎麼辦,就告訴她:清淨,就這麼一條,清淨:「不思善、不思惡。」這句話,要大家看過那《六祖法寶壇經》,就知道這句話了。我們現在跟大家說不思善、不思惡,那白說!為什麼呢?你說了白說,他天天還想著,滿腦子的妄念,白說!你修個三五年就可以,一說就懂了。我一說她就懂,她就知道咋辦了,念頭裡邊既沒有善念,也沒有惡念,清淨了。到了那兒,一說就懂。現在說白說。大家到了三年,我跟她說,你這三年啊,再回去修三年,你再來,又一回事了,又不同了。
所以大家修行,第一步修的是清淨。如果不修清淨,學佛法,到後邊都談不上,都不能叫學佛修行,連小乘法都達不到。現在我們做的事情,通通都在修清淨,都在斷惡行善的過程。等到清淨,修了三五年以後,我們才有可能修點兒小乘法。為什麼呢?修小乘法修的什麼呢?修的是空了,你成就阿羅漢果,你必須空。空到什麼程度呢?你在因果業裡就斷了,不再受輪迴的推動,可以脫離六道輪迴,到四聖法界去了,是這樣。這才有可能到說這個事兒。
現在我們前段時間,有個人就說我們,問:「有人說我們是小乘法。」我說你把我們推得太高了,我們哪是小乘法啊,根本達不到小乘法。我們只能說是幼兒園,教個123、ABC,頂多就這個,什麼小乘法,根本達不到。就不懂。是這樣的。
所以說,我們現在說想教點兒大學這些的,沒學生,你沒有,聽不懂。你只能、沒辦法,我們自己得了,培養些,從幼兒園開始算了,慢慢成長起來,才有可能有大學生。否則,你現在天天就拿著大學課本找人,找不著,聽不懂。就這個。等到我們修了小乘法,或者再繼續修大乘法、修菩薩法,那就好辦了。我們自己就是發動機了、發電機了,我們自己,心有無量光明了,不需要求外邊了。現在我們沒有光明,為什麼呢?沒招兒,我們自己分別、執著,把光明弄沒了。等到真正清淨了,依靠佛的光明,讓自己清淨了,慢慢才進入修小乘法、大乘法。把我們自心的光明,自心的發動機、發電機開發出來了,我們就自立了,自己就懂了,自己的心光就光明,就能照亮別人了。是這麼個過程。
所以,貧女這一燈,為什麼目犍連扇不滅?核心就是說,貧女這一個燈啊,她是用她自己的心光點亮的。每個人啊,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心光點亮了,那放心好了,那就永遠地長明,不會滅了,我們追求的就追求這個東西。我們想成佛,獲得的是什麼呢?永恆!永恆的光明、永恆的快樂,就追求這東西。現在我們沒有光明,晚了。就只能自己在長夜中間摸索了,自己摸石頭過河了。明天或者咱們在外出門,怎麼回事我們都不知道,是不是一會兒一輛車過來,「崩」,完了,不知道,我們自己不清楚。因為什麼,我們是無明,不懂,看不見,自己沒有辦法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只有成佛,有了永恆的光明了,那你放心,永遠沒這些破事、痛苦的事了。在這兒呢。
所以我們修行啊,無論做什麼,一定要用真誠心、至誠心去做。供燈、念經、拜懺、念佛,用什麼呢?就用這顆真誠心、至誠心去做。因為真誠心、至誠心就是用我們的心光去做,就拼命地想辦法把我們自己的心光點亮。現在沒辦法,那就好像原始人拿石頭鑽木取火,咣咣的點,點了無數次可能點著一次。我們也得這樣,只要我們用這種真誠心、至誠心去念佛去,佛有光明,就代表佛性,慢慢、慢慢地把我們自己的光明一旦點亮了,有可能就不會熄滅了,慢慢、慢慢就徹底的整個身心都讓他光明了。所以說這個修行啊,做任何事情,你要是敷衍潦草的做,不行!我們只是用自己的身口意做點事,心光沒點亮,慢慢、慢慢就沒力量了,非常短暫的。如果我們做任何事都用自己的心去做,那就不一樣了,一定不一樣。所以大家修行要認真、生活要認真、工作也要認真,哪怕我們吃飯、喝水,也要非常專注地去做,要認真做。不要讓這顆心很散亂,一邊喝水,一邊還想著外面下雨沒有,冰激淋好不好吃。身口意是非常的散亂,無數的念頭、無數的想法、無數的語言,弄得自己亂七八糟的。一定要專一,一定要真誠、精誠地去做,任何事都能做出效果來。《貧女的一燈》主要講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