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第20天,我想對開學的你說

2021-02-08 小囧在途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

今天,已是武漢宣布封城的第二十天。

這段時間,手機刷得最頻繁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數據,截止2月12日09時56分,全國已確診44726例,疑似21675例。

就像《流浪地球》裡寫的: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災火,一次旱災,一次傳染病,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放在2019,大概誰也不會想到,我們的2020,是以這樣的方式開場。

2020的魔幻開局,讓無數人想要按下清空鍵,重來一次。我想,也包括在家裡悶到快要發黴的你。

今天是開學第三天,你已在網上開始新學期課程的學習,我想寫一點文字,給步入新學期的你。

這段時間,我們一起經歷了很多,從最開始的緊張、恐懼、焦慮,到現在逐漸適應隔離生活。雖然我們暫時沒法回到武漢,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家——武漢,一定會好起來。

這幾天,大家都在網上悼念這次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一個真且善良的一線醫生。

了解到疫情,他第一時間偷偷告訴他的朋友和親人,讓他們小心注意。面對警察他也很害怕,擔心影響前途,承認自己造謠,寫下「明白」兩個字。如果疫情沒有爆發,他也許不會再多說一個字。

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傷心?

因為他就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面對強權會屈服,不想做英雄卻總希望儘可能保護身邊的人,或許沒有那麼偉大,但真實而默默善良的一個普通人。

四川雙流彭鎮政府大廳,一位老大爺掏出一個塑膠袋,放下就往外跑,邊跑邊說:請幫我帶到武漢去。

塑膠袋裡是一疊鈔票,一共10071元。

幾經周折,工作人員終於找到這位名叫李學明的老人。老人是一名環衛工人,這些錢是他工作五年的積蓄。

71,代表著黨員。

10000,代表著萬眾一心。

林生斌,三年前杭州保姆縱火案的受害人。

2017年6月22日,一場大火,讓他和妻兒陰陽兩隔。從此,他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這3年來,沒有人知道他經歷了怎樣的痛苦,怎樣熬過那段艱難孤獨的歲月。

疫情爆發的時候,在杭州紅十字會一則「捐贈物資接收及支出名單明細」中,我們發現了林爸爸的名字,1月28日向市紅十字會捐贈5000個口罩,每個單價18元,總價值9萬元。

2月2日,佔地5萬平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火神山醫院,在武漢拔地而起。 三天後,規模更大的雷神山醫院,也正式完工。 從設計到交付,前後不過十天。

這背後是無數日夜酣戰的無名英雄。

當全國人民在吃除夕夜的團圓飯時,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的工人們徹夜堅守在一線。為儘快將醫院交付使用,建設現場實行輪班倒制度,7天×24小時不間斷作業。工人們徹夜施工,一份盒飯就是他們的年夜飯。

當全國人民宅在家裡時,工人們卻每天在建設「戰場」上「馳騁」3萬多步,拼勁全力想要跑贏時間.

工地上輕傷不下火線。有工人手指被鋼筋割傷,鮮血直流,簡單包紮一下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他們建設的不僅僅是醫院,也是人心。

火神山建設工人駱名良上午剛領了7500元工錢,下午就花7558元購買了140多提牛奶,要送給醫護人員。

一個又一個普通人把自己所能拼湊起來,才有了劃破黑夜的光亮。

上世紀60年代,有一個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也是校報記者,曾經問過愛因斯坦一個問題:作為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你覺得什麼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科學問題?

愛因斯坦說:年輕人,如果真有什麼關於最重要的科學問題,我想就是這個世界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

因為如果一個科學家相信這個世界是邪惡的,他將終其一生去發明武器、創造壁壘,創造傷害人的東西,創造牆壁,把人隔的越來越遠。

但如果一個科學家相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他就會終其一生去發明聯繫,創造連結,發明能把人連得越來越緊密的事情。

這個年輕人後來成為網際網路的創始人之一。

就如愛因斯坦所說,善良永遠是人類最珍貴的品質。在這次疫情中,李醫生、李大爺、林爸爸、駱師傅...這些普通的人身上無不閃耀著人性的光輝,用自己默默的付出詮釋著:什麼是善良。

如果沒有善良之心,沒有對人最深切的悲憫,那麼萬千生靈塗炭也不及一紙論文。

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關於疫情各種消息潮水般湧來,讓人應接不暇,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無所是從,更有一波波謠言此起彼伏。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在《烏合之眾》中寫到:

群體盲從意識會淹沒個體的理性,個體一旦將自己歸入該群體,其原本獨立的理性就會被群體的無知瘋狂所淹沒。

疫情嚴重,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理智思考,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為謠言推波助瀾。

學習並不僅限於課堂上,生活是最好的課堂,世界是最好的課堂。如果只把目光投向書本,人生未免太過逼仄。

在這個特殊時期,科學了解新冠病毒是怎樣的一種病毒,它的傳播機制和途徑是怎樣的,它為什麼傳播那麼快?我們怎樣做好日常的防範,以及如果不小心感染上,如何進行自救?也是你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知道和了解的。

這裡B站UP主回形針的一個小視頻,讓我們更加清晰理性地了解新冠病毒。

選擇媒體以正視聽也很重要。作為曾經的媒體人,媽媽深知真正有良知的記者不會在疫情的風口浪尖為了奪人眼球而捏造事實,他們會努力呈現事件的真相和本質。

這次疫情,財新、三聯生活周刊等優秀的媒體,為我們帶了很多真實及時的報導,正義的聲音永遠會被聽見,我們也應該為這些媒體人鼓掌。

如果有餘力,想想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做。行動永遠比口號有力量。

剛剛封城的前幾天,媽媽也特別沮喪,我們曾經的家變得空空蕩蕩,還有很多親戚朋友在這座城裡煎熬,而我們卻隔離在外婆家,幫不上忙。

封城後,小航阿姨組了志願者群,媽媽馬上加入了進去,收集聯繫醫院亟需的各種物資,一起為醫院籌集各種防護用品。群裡的志願者們不眠不休,和死神搶時間,把一項項急需的物資直接送到醫院第一線,送到建設第一線,護衛我們的白衣天使和所有為抗擊病毒努力的人手中。從第一批25萬個口罩到如今的消毒水、消毒燈、紙尿褲、護手霜...我們見證了太多美好和感動。

山東老兵王曉在大年初三,拉著滿滿一車自籌醫用防護手套,獨自一人馳援武漢。「出發前兒子非要和我一起去,我團隊的其他人也盯著副駕駛的位置,我才不帶他們,你看看這有限的空間,多帶一個人少拉多少箱手套啊,你說是不是?」

15個小時長途跋涉抵達武漢,交付物資後,狼吞虎咽吃完一碗泡麵,馬上上路折返,一桶泡麵生扛了40個小時。

因為武漢封城,外面物資進來只能在高速路口交接。除夕夜凌晨兩點,江蘇南通的貨運車來武漢送物資,東風出行的志願者們冒著冬雨,半夜去接車。當時因為下雨無法提貨,外地司機本不願意停留,可看到20多個志願者等候那麼久,也被感動了,一直等到天亮提完貨才走。

大年初一,武漢郵政的小哥哥義務來幫助分發物資,亞心醫院來搬運物資的時候帶來了20套防護服,給搬運人員和司機都穿上。司機特別感動:說第一次給我們專門準備了防護服,特別珍貴。

很多這樣的普通人,都在默默的守護著我們,守護我們的家。

這段時間媽媽用眼過度,眼睛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希望你明白,災難面前,哪怕我們每個人只貢獻自己一點點力量,都會星星點燈,亮一點,再亮一點。

謝謝你在媽媽不舒服時照顧媽媽,一線的醫生護士守護病患,志願者守護他們,而你也在幫助媽媽,這就是愛的傳遞。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裡,還有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那就是我們的華人華僑。一批批捐贈物資帶著全世界華人的赤城之心馳援中國馳援武漢。

南航墨爾本返航廣州的航班,沒有旅客回中國,飛機上全是澳洲華人為了及時把物資運送回國內,號召大家購票後把無償捐助的救援物資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短短時間,一線最需要的防護物資,墨爾本買空了、洛杉磯買空了、溫哥華買空了、巴黎買空了、東京買空了、吉隆坡買空了、雅加達買空了、曼谷買空了、柏林買空了、倫敦買空了...…數以百萬計的醫療用品,從四面八方飛向祖國,這就是華人的力量。

關鍵時刻,我們的國家也迅速行動,1月31日,外交部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駐外使領館,緊急協調派出3架次包機,從泰國曼谷、馬來西亞沙巴州、日本東京等地分別接回滯留海外的湖北同胞共310人。

哈佛許吉如曾做個一個題為《國強則少年強的》演講,她在演講中說:

一百多年前,梁啓超先生曾經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中國強。」一百年後的今天,其實道理反過來是一樣的。「中國強則少年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強。」

我們的國家,還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們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今日之中國固然強,但今日之中國少年,唯有更強。

不管你今後身在哪個國度,都希望你記得,你永遠是中國人,你的祖國永遠是——中國。

狄更斯在《雙城記》裡說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一場瘟疫

也是一面巨大的鏡子

照出了中國的弱點和短板

懶政的幹部,緊缺的物資,逐利的學者……

但我們也看到了

鏗鏘逆行的醫生,團結的市民,擰成一股繩的華人……

無數的普通人在疫情面前綻放著人性的光芒

浩瀚的歷史長河,我們不過是歷史中短短的一瞬,這次的疫情,也讓我們警醒,應該如珍惜我們自己生命一樣,去敬畏自然,敬畏所有的生命。

期待武漢櫻花爛漫時,能回到我們的家,媽媽再次帶上你和小囧的孩子們,徜徉在武大校園。

 2020,惟願凜冬散盡,星河長明。

作者:櫻桃麻麻

和孩子一起向陽生長的80後不辣媽,10年K12資深從業,陪孩子走過100+旅行地,共讀1000+經典。

首發公眾號:櫻桃小米( ID: cherrymama520 ) 

【關於研學】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最好的課堂在路上。小囧在途精心打造每一條研學線路,讓孩子們有動手的機會、動腦的機會、動口的機會、表達的機會,體驗和觸摸每一個研學地,而不僅是看一看、轉一轉。真正讓孩子們玩有所學,學有所樂。

【關於戶外】

自然探索、定向越野、生存挑戰...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在繁重的學習之餘,盡情地在戶外釋放自己的天性,爆發自己的小宇宙,向我們展示他們令人震驚的力量和潛力。

【關於攝影筆記】

你有多美好,生活就有多美好。我們是媽媽,我們更是平凡日子裡的生活家:生活筆記帶你發現生活美學,旅行筆記讓我們的身心都舒展在旅途上,展現出最美、最自由的自己。

【關於親子好物】

「不選貴的,只挑對的」,我們不跟風,不盲目,不奢靡,只在旅途中尋找最具性價比的親子好物,分享給親愛的你。

相關焦點

  • 第77天,重啟!武漢,我想對你說……
    第77天,重啟!武漢,我想對你說…… 2020-04-08 1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武漢封城了多少天?武漢解封時間幾月幾日
    1月23日「封城」,4月8日「重啟」武漢,歡迎「歸隊」。相關新聞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在經歷76天的「戰疫」後,武漢正式重啟。當天百度根據平臺上的數據發布的大數據報告顯示,疫情沒有難倒武漢人,但如何不俗套地感謝醫生卻成為許多武漢人的難題。
  • 武漢「封城」日記⑥:天放晴了,我要大喊三聲武漢加油!
    武漢市民、前中國通信企協通信運營服務中心副秘書長「Amber明剛」,也在用平凡人的視角,在日記本中,記錄、見證著,這段不平凡的「戰疫」日子。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2020年1月28日 初四 晴封城進入第六天,武漢的天放晴了!
  • 「我媽偷偷把KN90口罩賣了」|武漢封城,我真的不敢哭
    截至採訪結束,武漢已經封城第 6 天。疫情依然在蔓延,確診的人數逐日增加。好在,大家開始意識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不再單純被情緒所控制,而是攜手在疾病中相互扶持,共同對抗病毒。徵集發出後,我們聯繫到了十幾位處在不同地區的湖北人。
  • 看「倫敦封城」——憶我在「武漢封城」經歷的災難時刻
    據此英國首相在當地時間12月19日晚,宣布倫敦等城市將再次封城。此次看「倫敦封城」——憶我在「武漢封城」經歷的災難時刻城,大約有1600萬人處在封鎖區,但是在封城前夕,大約有30萬市民通過鐵路、公路等方式,趕在封城令生效之前「逃離」倫敦,各出城地點全部被擠爆,聖潘克拉斯火車站候車室排隊的人,幾乎排到了站外。
  • 封城下的武漢——我的封城生活!
    娃居然吐槽我餵兔子 ?我想說:安全、健康最重要,其餘一切皆浮雲。年初四上午終於見到了久違的陽光,歡喜地仿佛看到了曙光。封城前後大都是陰或雨天,人都快"捂黴"的節奏!潛水多日,決定去超市冒個泡,還好只有生鮮和蔬菜空空如也,其餘都不太缺。誰想下午太陽公公就溜跑不見了。
  • 「封城」後五天,普通的武漢人經歷了什麼?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23日,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出指令: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此後,有著1100萬人口的武漢進入「封城」時間。在「封城」後的五天內,普通的武漢人經歷了什麼?
  • 新冠肺炎疫情風險轉中 「封城」63天的武漢經歷了什麼
    3月25日,是武漢封城整整63天的日子。  武漢市,乃至湖北省從兩個月前摁下「暫停」鍵,如今正調整為「重啟」模式。  63天裡,武漢市的人們經歷了什麼?武漢時新冠肺炎疫情態勢是如何變化的?在武漢市城區降為中風險的時間點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回顧了武漢市疫情數據公布以來的走向和變化。
  • 日記|武漢「封城」這七天!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9天前,疾控專家鍾南山那句「能不到武漢就不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要出來」的建言變成現實。這座有1000多萬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城市,史無前例地宣布「封城」,全力抗擊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大疫情。「封城」七日,武漢人痛哭、感嘆、思考……在時間的浮沉裡,這座按下「暫停鍵」的城市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負重前行,不眠不休。
  • 武漢「封城」前,她對在大連的父母這樣說
    武漢「封城」前,她對在大連的父母這樣說 2020-01-28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封城日記|第三十六天
    其中的幾處重點我可以幫忙劃一下:  - 上海公共衛生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接受採訪時表示,上海公共衛生中心早在1月5日就提交了有關疫情的正式報告,然而過程卻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我們該做的都做了,但是非常遺憾,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 封城76天,武漢「血脈」如何延續?
    緊急倡議發出後,武漢市民開始走上街頭各大獻血點,武漢血液中心的「獻血熱線」響個不停……4月6日, 874人;4月7日,1311人;4月8日,1144人,3天時間獻血量近百萬毫升。確保供應在武漢封城的76天裡,武漢血液中心曾走過了一段艱難時刻。
  • 武漢「封城」 非常時刻的治城實戰
    1月20日晚,鍾南山明確了新冠肺炎「人傳人」;1月22日一天湖北新增病例69例,其中武漢就有62例,死亡8例。「封城」,是武漢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後,發出的第一號通告。武漢市長周先旺對此解讀稱,是為切斷感染源,防止疫情向全國蔓延。
  • 封城76天的市民生活:武漢人哪能那麼容易被打趴下
    來武漢相親,沒想遇到封城於霜,一位來自湖北襄陽的姑娘,經人介紹,1月21日,她踏上了來武漢相親的旅程。對於武漢,於霜並不陌生,她曾經在這裡工作過,這次再次來武漢,一心想著領個男朋友回家過年。但於霜萬萬沒有想到,在武漢的一兩天,遇上了封城,一不小心在武漢滯留了兩個多月。於霜清楚記得,看到封城令,那是1月23日一大早。她想改籤火車票,爭取上午10點前離開武漢,但已經來不及了,網上預定窗口已凍結,她又立刻前往漢口火車站,但也買不到回家的車票。
  • 武漢封城第10天,鍾南山噙淚:謝謝你們,助力武漢
    何曾想過,我們會過這樣一個特殊而艱辛的年。我,一個從武漢返回周邊城市的湖北人,真切體會到了這次疫情之下的全民恐慌。在北京工作,好幾年沒回湖北老家的大伯一家,今年早已買好了歸家的車票,卻因為疫情,再一次沒能與我們一家人團聚。
  • 封城後,生活在焦慮和樂觀間搖擺|我的武漢日誌
    2020年1月26日星期日 武漢封城第四天今天武漢的封城舉措又進一步升級了,零點起市中心對機動車也限行了。昨天下午這個消息一出來,趕著出門去買東西的人一定不少吧。我跟媽商量了一下,目前家裡備的食物堅持半月以上是沒問題的,沒有必要此刻出門去湊熱鬧。
  • 武漢「封城」,改變的不只是武漢
    回顧     武漢「封城」76天:濃縮一個國家的戰疫軌跡  2020年,從1月23日「封城」至4月8日,武漢的76個日日夜夜,也濃縮了一個國家的戰疫軌跡。截至1月20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91例,其中武漢258例。  此時,已是農曆臘月二十六。中國春運,一場人類最大規模的遷徙正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拉開。多地開始出現由湖北輸入的病例,武漢「封城」被提上議事日程。  1月23日,農曆除夕的前一天。
  • 獨家丨攝影師拍下武漢封城日記:只有樓上唱歌的大哥願意和我講話...
    圖文/謝丹,拍攝於1月27晚上20時紅樓路隧道) 今天是2020年2月2日,一個正看反看都圓滿的日子,今天也是武漢被封城的第11天。 這11天的時間裡—— 「空城」內的900萬人,繼續堅守著,經歷著這座城市前所未有的孤寂; 「空城」外的網友,繼續恐慌著,每天盯著不斷增加肺炎確診數字揪心… 兩天前,攝影師謝丹剛剛結束了一場「武漢封城日記」的觀察。9天時間裡,他每天騎行30-40公裡,用手機記錄下「空城」武漢悄悄發生的一切。
  • 封城55天,武漢上演最暖離別:江湖再見,我要記住你的樣子.
    ●●●1月23日,一聲令下,武漢封城,來自全國的31支隊伍,共計42000多名醫護戰士,逆行援鄂,抗擊新冠。如今,武漢已封城55天。在這場沒有硝煙卻處處危險的戰疫中,他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和家人分離,和戰友協作,和時間賽跑,和病毒搶人,和無常共生,和希望同在。
  • 連線|聽王霜講述武漢封城的日子:中國女足沒有「拋棄」我
    武漢解封了,這座英雄的城市正在迎來復甦,但那76天封城的日子,每一個武漢人都難以忘記。中國女足隊員王霜就是其中之一。在武漢封城的這兩個半月時間裡,王霜缺席了此前國家隊的比賽任務,隊友們在澳大利亞出戰奧運會預選賽,她只能在武漢的家裡遠程為女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