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膘肥肉嫩的羊「庖丁解牛」般劈成幾塊,每塊帶腿,加以羊身各個部位精華,佐以花椒和薑片等入大鍋煮,出鍋時揉鹽入味,以快刀斬成條狀裝盤,其味甘美香鬱,肉爛骨利,食之愈多,思之彌深。
《大秦帝國》一書中,秦國公主經常為心上人商鞅端上的夜宵組合是:苦菜、烈酒和燉羊肉。按中醫的說法,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故此,三九寒冬裡吃羊肉,既抵禦風寒,又滋補身子,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不必刻意學商鞅,我們隨時都可以品嘗到比他更幸福的「手扒羊肉」組合。尤其是在寒冬時節,一爐鼎沸的羊肉暖鍋,一壺溫熱的花雕黃酒,一箸入嘴,酒醇肉肥,這時,你會對香山居士那篇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意境,有更加深切的理解和美妙體驗。
去過內蒙的人都知道,手扒肉是蒙古牧民千百年來的遊牧生活的傳統食品。人們常常是在露宿、放牧之餘,團團圍坐在蒙古包裡,喝著奶酒、吃著手扒肉,拉起悠揚的馬頭琴,唱起奔放的草原長調,慶賀他們的豐收,款待遠方的貴客。
不必遠去內蒙,在家門口一樣可以品嘗到正宗的手扒羊肉。找個寒風凜冽的日子,呼朋喚友走進「農家院」飯店,就是要嘗嘗店裡的特色招牌「手扒羊肉」!
這還真是正宗的內蒙手扒肉!不但羊肉來自於內蒙錫盟格日勒牧區,並且完全按照當地最地道的做法,將味道原滋原味呈現出來。
至於為何要選當地的羊?這道理也許聽來匪夷所思,可實乃一方水土養一方羊,天造地設,無法替代。
挑選膘肥肉嫩的羊「庖丁解牛」般劈成幾塊,每塊帶腿,加以羊身各個部位精華,佐以花椒和薑片等入大鍋煮,出鍋時揉鹽入味,以快刀斬成條狀裝盤,其味甘美香鬱,肉爛骨利,食之愈多,思之彌深。所以當你在一份手扒肉中發現除了羊腿、羊排還有羊腸、羊肚、羊心等內容時完全不必驚訝,正是因為各個部位的味道不同,一份「手扒肉」中才更能領略到全部的美味。
不得不說,農家院的店老闆不愧為牛城烹飪界的掌門人,為了讓顧客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地道的草原盛宴,他們精心推出了內蒙「手扒肉套餐」,葷素菜餚和主食搭配得簡直不能夠再完美!
一份熱氣騰騰的手扒肉上桌,野風原味十足!只見肉絲張開,吸飽水汽,正在嫩鮮時刻。連皮帶肉,顫顫巍巍晃動著,略一輕呡,肉化無渣,皮嫩滑爽,味美、味鮮、味正,不羶、不腥、不燥。內蒙羊肉有別於它處羊肉,最大特色就是,因羊吃當地的沙蔥長大,所以肉質肥腴而不膩,筋道而不柴,味鮮而不昧,美豔而不冶。恰倒好處的火候,恰倒好處的味道,手扒羊肉肥腴鹹香,你可以叉開十指吃得滿腮流油,也可以庖丁解牛的刀法自己取食。
當然也不妨像我們一樣,邊吃羊肉邊和滿桌人去爭搶那贈送的幾道別致美味菜蔬。尤其是其中一道麵條菜,堪稱妙不可言!一點鹽,一點蒜,一股清淡淡的香,一團碧盈盈的綠,誘惑著人的眼球,爽口爽心地令人胃口大開。口中毫無麵粉包裹出的粉膩感,火候也掌握得可謂是恰到好處,既剛好斷生,又絕不過火;再細細咂摸其味道,脆生生,淡淡然,與羊肉配食,簡直相得益彰!此時再喝上兩大碗正宗內蒙鹹奶茶,拌炒米,佐以奶豆腐,鼓腹而出,快意如此,人生大可了無遺憾了。
手扒羊肉是農家院最招牌的美食,我們吃的時候,又來了好幾桌客人,有像我們一樣慕名而來的,還有不少老客人,輕車熟路,店家每桌發把小刀,直接自己上手剔肉,著實過癮!
這個冬天即便再冷,也被農家院的「羊肉系列」點燃起了冬季滋補的一把火!且不說芝麻羊肉、油潑羊肚絲、麻辣羊頭肉等羊肉美食,單說羊肉包子就好吃到令人髮指!溫暖喧騰的麵皮中裹著一刀刀精心切好的羊肉丁,配以洋蔥,咬一口,鮮美異常,那肉丁的口感絕非肉糜可比,既有溫馨的家常味,又有不同尋常的野外豪情。就連嚷著節食的小淑女都情不自禁吃下兩大個!
這次第,正如置身於茫茫草原,銀碗喝酒,耳邊有蒙族女子在唱歌。
美食熱線:0319-2158888地址:農家院飯店(郭守敬南路3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