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什麼那麼弱?弓弩射程達1500米,精度和殺傷密度是硬傷

2020-12-18 強國之翼

眾所周知,宋朝以軍力弱而著稱於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周邊國家遼、金、夏都是把宋朝軍隊按在地上摩擦,包括方臘起義軍,也沒有給大宋皇帝任何面子。那麼,為什麼宋朝這麼容易被欺負?原因很多,文官治軍是其中一個,武器裝備研發有太多硬傷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宋朝時期並非完全沒有發展武器裝備,他們也開發了三弓床弩這樣的「大國利器」,而且射程高達1500米,讓很多軍迷頂禮膜拜,甚至認為超過了現代很多步槍。但是,稍微具備巡邏思維的人都能知道,這種三弓床弩的精度和殺傷密度都是硬傷,如果拿這種武器上戰場與方臘起義軍對戰,不大敗而歸才怪呢。

古代的弓弩的確有一定的殺傷力,而且在古代軍隊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弓弩的固有屬性決定了它的初速度不可能太快,勢能轉化成的動能,遠遠不如火藥爆炸轉化成的動能要大。因此,古代的弓箭手講究的是射擊精度,弓箭部隊講究的是發射密度。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當時的射手訓練騎射,都在追求精度,甚至是武狀元的考場也在比弓箭射擊精度,而不是類似現代軍隊手榴彈投遠的比射程。當時的軍隊為什麼不比射程呢?因此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強弩之末,弓弩的有效射程就在百米左右,盲目擴大射程,帶來的殺傷力不僅不會擴大,還會成倍降低,而且會浪費大量的箭支,造成戰場上無謂地消耗。

但是,宋朝就是有人發明了三弓床弩,甚至出現了「八牛弩」,要上百名士兵絞軸才能把弦張開,其作戰適應能力因此也非常低,作戰反應速度非常慢。所以說,宋朝依靠這種雞肋的武器是不可能打贏大國對抗的。後來,宋朝又開始研發以火藥為代表的熱兵器,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鐵嘴火鷂、竹火鷂、火箭等層出不窮。

比如,宋朝有一種叫做霹靂炮的武器,對抗金兵的朝代曾經使用過,但是由於是前膛裝藥,作戰反應速度非常慢,作戰速度甚至不如騎兵,這樣不實用的熱兵器,難以抵擋蒙古的鐵騎就不足為奇了。所以說,武器裝備的研發儘管是有時代性的,但是無論哪個時代都存在固有的特性,像前面所說的兵器射程、殺傷密度、精度、作戰反應速度、裝備使用效能,對於冷兵器和熱兵器同樣適用,冷兵器時代最強的兵種是騎兵,就是因為騎兵把火力、機動、防護、效能有機結合了起來,而且結合的最好,才出現了蒙古鐵騎橫掃亞歐的局面。

相關焦點

  • 射程近,精度低,火槍憑什麼能淘汰弓箭?
    火槍為什麼能取代弓弩?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其比弓弩射程遠、殺傷力大之類的。其實論武器性能、火槍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被弓弩壓制的。遠程武器嗎,一般看中的無非就是射程、精度、殺傷力,持久性。首先射程上,一般的英國長弓手能達到200米左右,當然了,那是拋物線射擊,講究群體覆蓋,沒什麼精度。正常的直射,80米左右射死人是沒問題的。再遠的話,殺傷力和精度都不能保證。而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其實也差不多就這樣,當然了,後來的線膛燧發槍改觀很多,最遠可以達到200了,而且精度也提高了,這也是為何鴉片戰爭,清朝的火繩槍兵打不過人家。
  • 宋朝有一種弩,威力巨大,射程遠,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了?
    宋神宗時期,宋朝連續發明了數種不同的弓弩。這其中就包括重型床弩,學名為「三弓床弩」。 三弓鬥子弩(射鬥子箭)、雙弓床弩(射鐵羽大鑿頭箭)、大合蟬弩(射鐵羽大鑿頭箭)、小合蟬弩(射大鑿頭箭)、鬥子弩(射小鑿頭箭)、手射弩(射踏蹶箭)、三弓弩(射一槍三劍箭)、次三弓弩(射踏蹶箭)。
  • 宋朝有一種弩,殺傷力大,射程遠,為何後來卻銷聲匿跡了?
    宋神宗時期,宋朝連續發明了數種不同的弓弩。這其中就包括重型床弩,學名為「三弓床弩」。三弓鬥子弩(射鬥子箭)、雙弓床弩(射鐵羽大鑿頭箭)、大合蟬弩(射鐵羽大鑿頭箭)、小合蟬弩(射大鑿頭箭)、鬥子弩(射小鑿頭箭)、手射弩(射踏蹶箭)、三弓弩(射一槍三劍箭)、次三弓弩(射踏蹶箭)。
  • 火槍有效射程不過百米?除殺傷力外均不如弓弩?打臉來了
    首先咱們從槍方面去說,其實上圖那把是英國的1851式米涅步槍,已經是線膛槍了,有效射程能達到500米,當然大家肯定不會拿線膛槍去和弓弩比,那就當成是19世紀早期的英國布朗貝斯。當時這票滑膛槍槍管長度990mm,口徑19mm,彈丸初速在450m/s-500m/s左右,槍口動能接近4000焦耳。這麼說吧,當時滑膛槍這麼一發鉛丸子的威力類似於現代霰彈槍打出一發獨頭彈。
  • 《大秦賦》戰爭場面宏大,弓弩是主要武器,射程遠超AK47?
    《大秦賦》還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對戰國時期戰場的還原,很多人也大呼過癮,看到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尤其是秦朝大將王齕攻城的場面,秦朝士兵手中的弩更是令人震撼,秦朝的弓弩真的有那麼強大嗎?為什麼到了明清時期反而沒有弓弩,只有弓箭了呢?
  • 手槍、弓弩和複合弓誰的有效射程更遠?沒料到它會墊底!
    在軍人常用的武器之中,手槍,弓弩,複合弓算是射程比較近的武器了。但是如果真要比一個高下的話,那麼究竟誰的有效射程更菜呢?先說說弩弓吧,軍用和警用的弩弓可不是什麼便宜貨,不僅價格貴(普通步槍也就幾千塊錢,而軍用強弩一把則需要幾萬快),而且有效射程可不容小覷,打遠距離目標的話可以在150米到180米仍能通過練習之後輕鬆射中目標,也就是說在180米的距離之下,弓弩仍能有效的殺傷敵有生力量。
  • 古代射程最遠的弓弩武器:宋朝人發明的三弓床弩,為啥又稱八牛弩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也正是由於弓弩具備很強的遠距離殺傷性,所以弓弩也是古代戰爭中最常用的遠程武器,也可以說它是人類歷史上殺人最多的武器之一,古代騎兵通常都會配備弓箭,而且兵種較全的軍隊都有專門負責遠程射擊的弓箭手。
  • 射程差勁,成本卻抵10把95步槍,為何解放軍偏要用弓弩?
    近年來在我軍的特種部隊演習當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弓弩的存在。與步槍相比,弓弩一直有著射程近,威力弱,成本更高等眾多不足。那為何如今的解放軍卻依舊要選擇弓弩作為武器呢?當然在此之前就有傳言,一把弓弩的成本能夠買10支95式自動步槍。
  • 射程可達150公裡的火箭炮,用北鬥系統制導,誤差精度僅有10米
    因為沒有研發遠程火箭炮的基礎,所以研發團隊開始了「馬拉松」式的研發徵程,因為是「照貓畫虎」,所以03式遠程火箭炮在外觀設計上和龍捲風頗為相似。所以中國第一臺03式遠程火箭炮樣車,7米長的炮管是靠人工一錘一錘敲出來的。一根炮管需要3個月時間,12根炮管用了整整3年!背後的辛酸艱難可想而知。2009年,新中國60年大慶閱兵式上,03式遠程火箭炮第一次亮相!這次亮相也讓西方大為震驚,從此中國真正有了一款遠程火箭炮。03式遠程火箭炮,也填補了我國遠程火箭炮的空白。
  • 全球最強弓弩:第1款「最變態」,一箭輕鬆擊碎野獸骨頭
    —— 培根 弓弩是在這個世界上比較早時間誕生的冷兵器,在我國古代,比弓弩還要早出現的就是弓,之後才有了弓弩的出現。到了戰國時期,我國就已經開始使用弩這種兵器了。雖然現在是熱兵器時代,但是弓弩的作用還是有很多的。在宋朝時期,弓弩就被用於城池的防衛戰裡,當時的弓弩被認為是最適合拿來守城的遠距離殺傷武器。在現代,弓弩也會出現在特種部隊當中,用於執行特殊任務。
  • 秦弩最大射程只有70米?一些專家把中國冷兵器研究坑得有好慘
    編者按:在網絡上,關於秦弩的射程與威力,一直是很多人爭論的焦點。有些人根據電影《英雄》和紀錄片《復活的軍團》,認為秦弩絕對是強者無敵!而另一些人則更喜歡對秦弩的威力與射程嗤之以鼻,將其反諷為「大秦殲星弩」。這些人的理論依據是有專家復原秦弩,結果得出一個秦弩「拉力為45公斤,射程為五十步,即70米,在50-60米之內具有殺傷力,得出秦弩有效射程60米」的所謂「科學結論」。
  • 中國冷兵器史之弓弩:「臨陣三矢而撤」是射手常態?大錯特錯!
    由於遊牧民族騎兵的突進速度太快,即使整排的弓弩手站在150米開外的有效射程之內,騎兵的衝鋒速度也只夠他們釋放三箭,因此一些以中國史實為依據的歷史小說就對其大肆渲染,將「臨陣三矢而撤」形容為中國古代射手的常規姿勢,無形之中貶低了古代弓弩手在戰場之上的作用。
  • 【新發現】秦兵馬俑坑現最完整弓弩:是AK47有效射程的兩倍
    《淮南子·脩務》曰「需弓待檠而後能調」,第一次明確了檠木的使用方法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據介紹,當時的弓弩也分很多種,按照張弓方式,弓弩分為三種:蹶張(手足並用張弦),腰引(身體平坐地上,弓弩放平,雙腳蹬弓幹,腰上掛鈎鉤弦,靠腰和手足三種合力拉弦),擎張(主要是靠人的手力和臂力開弓)。    弓弩在軍事上的使用開始於春秋時期,楚國最先使用,射程是由弓的張力確定的,弓的張力是指把弓弦拉鉤到弓弩弩機的牙上所需要的力。
  • 一把弩能換10支步槍,射程還不如步槍遠,為何軍隊要用它?
    除了非常喜歡弓弩的人之外,弓弩好像很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只有在古代影視作品中才會「現身」。不過弓弩並未被時代淘汰,而是經過現代化改造,成為我國軍人的常用裝備,造價高得驚人,一般在幾萬到十幾萬,而我國95式步槍的價格只有幾千塊;另外,它的射程也不如步槍,那麼,為什麼我國軍隊還堅持使用呢?
  • 同樣是冷兵器,為什麼私人持有弓箭和弓弩的結局不太一樣?
    舍娃弓和弩同屬於遠程射擊類冷兵器,自冷兵器時代開始就成為軍事領域中重要的兩大類型武器裝備,在軍隊中備受推崇。而在當今和平年代,弓和弩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使用範圍界定。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把弩列入禁用,私人持有弓弩是違法行為。而私人持有強勁的弓箭卻並不違法。
  • 各國狙擊槍射程對比:美2286米,英1600米,中國是多少
    狙擊手一向以精準的射擊和沉著的心態聞名,往往能夠在戰爭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但就像小說中的劍客都有一把寶劍一樣,狙擊手也需要一支好的狙擊槍才能完美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於是,各國也都不斷地研發性能更佳的狙擊槍,其火力、穩定性和射程都在不斷進步。相對於戰略級別的武器,槍械的種類可謂是五花八門,那麼如今各國最優秀的狙擊槍射程是多少呢?
  • 秦弩最大射程只有70米?知道一些專家把中國冷兵器研究坑得有多慘嗎?
    這些人的理論依據是有專家復原秦弩,結果得出一個秦弩「拉力為45公斤,射程為五十步,即70米,在50-60米之內具有殺傷力,得出秦弩有效射程60米」的所謂「科學結論」。那麼,事實究竟如何?秦弩真的如專家說的如此可憐嗎?
  • 關於155mm榴彈炮:彈丸的爆炸威力,以及殺傷半徑數據
    155mm榴彈炮,是許多國家陸軍超過火箭炮的炮兵裝備中的絕對主力,畢竟世界上仍然有些軍隊就是不願裝備火箭炮,認為其射擊精度太低,只適合用來打面目標,對重要點狀目標的打擊,除了戰機以外,仍然依靠155mm遠射程的大口徑榴彈炮。
  • 解放軍最兇猛的近戰火力噴子:發射重金屬彈丸,射程是美國貨兩倍
    不過,美軍後來又發現一個讓霰彈槍揚威的戰場,那就是太平洋戰場,美軍發現霰彈槍在叢林近距離激戰中能夠發揮巨大威力,在10米至30米的極近距離上,霰彈槍的命中率、精度和威力密度都遠遠高於手槍和半自動步槍,也高於衝鋒鎗。在1942~1945年,美軍訂購了多達幾十萬支霰彈槍投入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