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創世記第十九章國度查經 神按照祂的公義 毀滅所多瑪蛾摩拉

2020-12-09 想弄懂聖經

請同聖經對照閱讀,查閱所引用的經節。

第十九章

2 公義的實例之一:耶和華神按照祂公義的標準,在審判並毀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及全平原時,不將義人與惡人同殺。但是,所多瑪罪惡的遺毒,卻一直影響並破壞義人羅得的一家。(創十九1~38)

這一章記載了一個神公義審判的實例,記錄了神打發二位天使察看所多瑪的罪惡,並毀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及全平原的過程。這個實例是為了教導亞伯拉罕,要他和他的眾子、眷屬,要以神的公義為榜樣,學習遵行神的道路、秉公行義,為了使亞伯拉罕的國,成為強大的國,為了使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

a 二位天使察看並確認了那城的罪惡之後,在毀滅那些城和全平原時,按照神的公義,將義人羅得一家,從罪惡之城救了出來。(創十九1~29)

1) 來所多瑪城察看罪惡的二位天使,在羅得切切的請求下,才同意羅得接待他們。(創十九1~3)

1-3節 二位天使晚上到達所多瑪時,羅得正巧(恰巧)坐在所多瑪的城門口,這裡聖經沒有說在城門口做什麼,就不用去刻意解釋。另外,還有三種利用串珠而來的,臆測的解釋:一、認為他坐在城門口做生意,因為,他與亞伯拉罕分開後,就為了追求地上的財富,逐漸遷移到了所多瑪(創十三10~12);二、認為坐在城門口的人,有身份地位的人,是作長老的人(書二十4,箴三一23);三、認為羅得坐在城門口,看見這城裡的罪人,並為他們天天傷心(彼後二6~8)。

羅得跟從亞伯拉罕出哈蘭時,同著亞伯拉罕見過神和祂的使者(創十二4,7),所以,當羅得看見他們,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在他切切的請求下,天使才答應留在羅得的家裡住一夜。天使不願意住他家的原因,是因為羅得沒有與亞伯拉罕一同跟從神的帶領,而是為了(出於私慾的)利益選擇滋潤之地(創十三11),後來又遷移到了罪惡的所多瑪城。因為,羅得切切的請求,來所多瑪城察看罪惡的二位天使,才答應羅得接待他們。

2) 天使親自察看並確認了所多瑪人的惡行。(創十九4~11)

4-5節 整個所多瑪城的人,連老帶少都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猶7),他們圍住羅得的房子,要他交出二位天使,任他們為所欲為,這就是所多瑪人的惡行,早已聲聞於耶和華神的耳中(創十八20),現在神的使者又親自來察看,確認了他們的惡行。

6-11節 「請你們不要作這惡事」指出,羅得並沒有參與所多瑪人的惡行,根據新約的解釋,他常為所多瑪人的淫行憂傷,他的義心天天傷痛(彼後二7)。但是,他為了追求世上物質的財富,而生活在罪惡之城中,耳濡目染,為了維護住在他家的天使,應付所多瑪人的作惡,竟然順從了惡人的行為,要將自己兩個還是童女的女兒,給所多瑪人為所欲為,這是一個義人的羞恥。當所多瑪人要害羅得和天使時,天使就將他拉進屋去,制止了他的行動,並使所多瑪人眼都昏迷,叫他們不能行惡。

3) 神按照祂公義的標準,毀滅了罪惡之城和全平原,並拯救了一個不順服神,只貪圖世界享受的義人和他的一家。(創十九12~26)

12-14節 因為所多瑪城的罪惡,在耶和華神面前甚大,神要毀滅這地方,就吩咐義人羅得,要他將他全家的人,和一切屬於他的人,包括他的準女婿,都從這地方帶出去。神拯救羅得全家的原則,與拯救挪亞一家的原則是一致的(創六9,18)。但是,當羅得將神要毀滅所多瑪城,告訴他的準女婿們時,他們卻不相信神的福音,認為他在說笑話。因為,他們長期享受這城裡的罪中之樂,不捨得離開。

15-17節 羅得之所以遷移到所多瑪(創十三10),也是因為貪圖所多瑪城裡的享受,他捨不得那地的滋潤,捨不得這些年所得到的財富,就遲延不走。天使卻催逼他離開,免得他們因這城裡的罪惡同被剿滅,二人因為耶和華神憐恤羅得,就將義人羅得一家,強行帶出了罪惡之城。

二人吩咐羅得一家逃命時,要注意:第一,在神施行毀滅的時候,不可回頭看,免得被剿滅,「回頭看」的意思就是留戀在所多瑪的財富和享受(路十七31);第二,不可在平原站住,因為整個平原都是神要毀滅之地(創十九25);第三,要往山上逃跑,山上不是神要毀滅的地方,我們相信,在神毀滅全平原之後,會將羅得一家帶下山,進行妥善的安排。

18-22節 但是,羅得卻不願聽從天使的吩咐,他覺得逃到山上反而會死,這是他的藉口。因為,他心裡還是捨不得平原的滋潤和享受。在羅得的眼中,平原「如同耶和華神的園子,也像埃及地」一樣的滋潤(創十三10),是羅得先前離開亞伯拉罕時,所選擇之地。他就向天使要求,留在平原上的一座小城裡,天使答應了他的要求。因為瑣珥城太小,對於義人的數量標準,也相應減少(創十八32),這座小城因為有了義人羅得,神就按照祂公義標準的底線,不再毀滅這小城了。天使之所以答應他的要求,是因為在羅得沒有到達,天使所指定的地方之前,天使不能作什麼,不能毀滅那些罪惡之城和全平原。

23-26節 當羅得到達瑣珥時,耶和華神就用硫磺與火,毀滅了罪惡之城,毀滅城中所有的居民和全平原。這時,羅得的妻子沒有聽從天使的吩咐(創十九17中),她不顧天使先前的警告,回頭一看,就被剿滅了,變成了一根鹽柱,失去了生命(路十七32~33)。她回頭看的原因,是因為她留戀在所多瑪的財富和享受(路十七31),就被神毀滅了。

義人要作光作鹽,但是,當義人貪圖、留戀所多瑪的財富和享受時,這鹽就失了味,以後無用,只有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太五13)。羅得妻子變成一根鹽柱,是對義人的一個警告,警告他們不要貪圖、留戀罪中之樂。

4) 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就按照祂公義的標準,不將義人與惡人同殺。使亞伯拉罕看見並學習神的公義,這就是神對亞伯拉罕的記念。(創十九27~29)

27-29節 亞伯拉罕所站的地方,是他向神求問公義標準的地方。他看見平原上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看見神按照祂的公義,毀滅了罪惡之城和全平原。「祂記念亞伯拉罕」,指神記念亞伯拉罕與神所討論的公義標準,不會將義人與惡人同殺(創十八25)。所以,神就按照祂的公義,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了。為了使亞伯拉罕和他的眾子、眷屬,能夠以神為榜樣,遵行神的道路、秉公行義(創十八18~19)。

b 羅得不順服神,加上所多瑪罪惡的遺毒,以至於羅得與女兒生下了亂倫的後代。(創十九30~38)

30-38節 羅得先前害怕到山上會死(創十九19),現在因為神毀滅全平原的過程非常可怕,又怕住在瑣珥,他沒有求問神,而是直接到了山上去,他實在是一個不順服神的人。羅得住在沒有人的山裡,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裡,造成了亂倫的後果。

羅得因為貪戀世界的財富和享受,而遷移至罪惡之城所多瑪。他的女兒在所多瑪這罪惡之城中長大,所看見、所聽見的,都是所多瑪人的惡行,她們耳濡目染(彼後二8),受到所多瑪罪惡之遺毒的影響,就使用罪惡之城的手段,用醉酒的方式,與她們的父親亂倫,生下了亂倫的後代摩押人和亞捫人。以至於他的後代,雖過十代也不得入耶和華神的會(申二三3)。這是父親愛世界,貪圖世界的享受,對後代所產生的嚴重後果。但是,如果他們聽從天使的吩咐,就不至於亂倫,因為神會對他們有進一步的帶領,如同帶領義人亞伯拉罕一樣。

相關焦點

  • 聖經創世記國度查經第一章 神要將神在地上的國賜給亞當
    請同聖經對照閱讀。創世記的分段:我們按照,神建立公義之國的階段,可將創世記分為兩個大段,第一個大段,從第一章到第十一章,記載了神建立公義之國的,第一個階段;第二個大段,從第十二章到第五十章,記載了神建立公義之國的,第二階段的開始部分。
  • 聖經創世記第二十章國度查經 神不滅有義的國 成為秉公行義的榜樣
    第二十章3 公義的實例之二:神在處理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將撒拉取去的這件事上,再一次向亞伯拉罕顯示祂的公義,成為他學習遵行神的道路,秉公行義的榜樣。(創二十1~18)上一章神按照祂的公義,毀滅了所多瑪與全平原。
  • 所多瑪城的覆滅
    所多瑪城的覆滅 聖經中被上帝毀滅的幾座城市中,最最著名的當數所多瑪了,所多瑪為什麼毀滅?
  • 聖經創世記第二十一章國度查經 亞伯拉罕在信心和公義上達到完全
    請同聖經對照閱讀,查閱所引用的經節。第二十一章五 以撒的出生,以及神公義的對待,亞伯拉罕的兩個兒子,使他在信心上達到了完全,在公義上學會了走神的道路,秉公行義。(創二一1~34)這一章記載,亞伯拉罕因為神向他顯示了神的大能,使他年老的妻子撒拉,在已經斷絕生育的情況下,生下了兒子以撒,使他們的信心達到了完全。神又公義的對待,他的兩個兒子,使亞伯拉罕也在公義上,學會了走神的道路,秉公行義。
  • 聖經創世記國度查經第五章 神得到十位在日常生活中與神同行的人
    請同聖經對照閱讀。二 繼續應驗三章十五節的預言:神在亞當的後代中,得到了九位與神同行的人。撒旦卻利用,進入人裡面的罪,轄制罪人,用肉體的情慾,敗壞了世上所有的人。神就用洪水,毀滅了他們,並賜福給義人挪亞一家,要從他的後代中,得到跟從神的人,好完成神在創造時的計劃,繼續建立,神在地上公義的國。
  • 所多瑪城的毀滅
    所多瑪城的毀滅(創世記18:16—33,19:1—29) 三人就從那裡起行,向所多瑪觀看
  • 聖經創世記國度查經第十一章 對抗神的旨意與順服神的旨意
    請同聖經對照閱讀,查閱所引用的經節。第十一章2 在罪的轄制之下,含的孫子寧錄以及跟從他的人,建造城和塔,為了傳揚並高舉自己的名,以對抗神要人遍滿地面的命令。(創十一1~9)這一章特別詳細地記載了第十章裡面,含的孫子寧錄,在被罪的轄制之下,如何對抗神的旨意,並高舉自己之名的。也記載了希伯子孫中信靠神的後代,他們沒有按照自己的方言、宗族,建立自己的邦國,而是按照神的旨意,離開了拜偶像之地。1節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是挪亞的後代。
  • 聖經創世記第二十七章國度查經 神揀選人的意志 堅定不移
    請同聖經對照閱讀,查閱所引用的經節。第二十七章三 從雅各得到長子名分祝福的過程,看見神揀選人的意志,堅定不移。(創二七1~40)這一章記錄了,雅各得到長子名分祝福的過程。但是,在利百加智慧的安排下,雅各得到了神揀選他時,賜給他的,長子名分的福分。使我們看見,無論以撒怎麼偏愛以掃,不顧神的揀選,要將長子名分的祝福賜給他,但是,神揀選人的意志,卻是堅定不移的(創二五23,羅九11)。神不會容許任何人,破壞祂的揀選,破壞祂的旨意,包括祂所賜福的以撒也不能另外。
  • 聖經創世記第二十六章國度查經 以撒走神的道路 有所欠缺並不完全
    請同聖經對照閱讀,查閱所引用的經節。第二十六章二 插入以撒生活中所發生的幾件大事,向我們展示他的順服、信心、公義,以及他走神的道路時,有所欠缺,並不完全。(創二六1~35)因為本大段的中心啟示,主要記載神揀選人的意志,堅定不移,記載神揀選了一個,一生都在與神與人較力的人。所以,本章簡單地交代,以撒一生中的幾件大事,就成了插進來的話。本章所記載的幾件大事,簡單的給我們看見以撒的一生,向我們展示他的順服、信心、公義,以及他走神的道路時,有所欠缺,並不完全。
  • 【創世記解讀】(第45期)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城代禱
    耶和華神將要毀滅所多瑪這座充滿罪惡的城市,這件事耶和華不想瞞著亞伯拉罕,因為地上的萬國都與他有關係,萬國將要因他得福。神讓亞伯拉罕知道所多瑪被毀的事,可以成為前車之鑑。 b、眾子眷屬遵道 神從萬民中揀選並眷顧亞伯拉罕,就是要亞伯拉罕吩咐他的眾子和眷屬都遵守神的道。神的道就是要人秉公行義,行事為人要公平、公義。這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道,是關於倫理道德、司法公正、公平待人的要求。不但自己要秉公行義,還要教導所處的團體推行這種美德。
  • 聖經創世記第二十八章國度查經 雅各在夢中得到了神的祝福和應許
    請同聖經對照閱讀,並查閱所引用的經節。第二十八章2 在利百加智慧的安排下,以撒明白了神的心意,就再一次給雅各祝福,並安排他回他們的本族,娶一個妻子。然後,以撒就再一次給雅各祝福,就是將神應許亞伯拉罕的福,賜給雅各和雅各的後裔,包括土地和後裔,國民和國土是成為國度的兩個基本條件。這樣,神就將那一份獨一的福,賜給了雅各。因為以掃也受了割禮,他與以實瑪實一樣,得到了以撒憑著信心賜給他的福,這福乃是附加的福。這裡以撒說到「全能的神」,就是要雅各完全信靠神(創十七1)。
  • 聖經是神的默示
    聖經是記錄神所說的話,以及神借祂的靈感,所賜給人的默示的一本書。神借祂所說的話創造了天地萬物,又按照祂所說的話為人類預備了永遠的救恩,並借祂所默示的聖經教導人怎樣可以得著祂所賜的恩典。例如:  1. 聖經的第一卷書,即創世記的第一章三節說:「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 聖經常用詞彙解釋——12神的公義
    在我們缺乏的時候、祂供應我們;在我們憂傷的時候,祂安慰我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祂引導我們。雖然我們知道神同時也是公義的,但每當想起神的公義,總感到一陣威脅和恐懼。所以我們就不喜歡想、也不願意想。不過按理來論,這位神既是慈愛的,祂又何必要用祂的公義來威脅我們,叫我們害怕呢?也許,並不是祂的「公義」有什麼可怕的地方,而是我們對祂的公義不夠深切的明了。
  • 【靈糧】聖經裡如何禱告成真?
    我們要看幾個聖經裡的例子,來學習摸著禱告的竅。亞伯拉罕為所多瑪的禱告當神將祂要作的事─審判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向亞伯拉罕透露之後,亞伯拉罕仍舊站在耶和華面前,亞伯拉罕開口禱告了。他的禱告不是口口聲聲說,神阿,憐憫憐憫所多瑪和蛾摩拉;他不是苦苦祈求說,神阿,千萬不要毀滅所多馬和蛾摩拉。
  • 主日聽道:《成聖之路》離開「所多瑪」(下)
    羅得的轉機:有築壇者代求  在<創世紀>18章中我們看到,後來當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神,神就親自從高天下來,察看他們所行的;並將祂所要做的事--審判所多瑪的罪都告訴了亞伯拉罕,傳遞給了他代禱代求的負擔。
  • 國度的真理|第一章 神的心願(中)
    我們開頭所讀那些聖經好像是一條鏈子,從創世記到啟示錄,每一處若不是提到「國」就是提到「王」。在全部聖經中,神的國度思想非常濃厚,神在全部聖經中的主要思想、一貫思想就是「國度」,這是祂原初的心願,也是最終的目的。祂有了這個心願就計劃進行,創造一個宇宙好達到祂的目的。
  • 《創世記》第五十篇
    餅、牛犢、奶油和奶,都象徵包羅萬有之基督的豐富,作了神和人的滿足。聖經雖然沒有說,亞伯拉罕把這一餐當作祭物給神擺上,但實際上他就是這樣作。多年以後,以色列人每年去過節,他們將美地的出產,就是將植物或動物生命的出產獻給神。原則上,亞伯拉罕在創世記十八章也是作同樣的事。
  • 《聖經經文的希伯來根基》
    創世記前兩章,講述了伊甸園的創造。啟示錄最後兩章,第 21 和 22 章,講述了全世天堂的完美復原。《創世記》第 3 章講述了撒旦欺騙人類。啟示錄倒數第三章,啟示錄 20 章,講述了撒旦被人子毀滅 - 這是一個完美的對稱。
  • 創世記詳解 第十四章
    ﹝原文字義﹞[所多瑪]焚燒,上腳鐐;[比拉]禮物,毀滅,在邪惡中;[蛾摩拉]淹沒,束縛,一片廢墟;[比沙]罪惡之子;[押瑪]堡壘,屬地的;[示納]父親的牙;[洗扁]瞪羚;[善以別]高飛,翅膀;[瑣珥]細小。
  • 聖經要道 第三十一題 讀經(一)
    (七)國度時代─自基督來作王起,至撒但被扔在火湖止,(啟二十10,)共一千年。基督一再來,恩典時代就結束了。從那時起,祂的國度就臨到地上,祂就開始作王直到一千年。這一千年,是祂的國度掌權的時候,所以稱作國度時代。以上是一般聖經學者的分法。但聖經的分法,從亞當被造,到千年國度末了,只分四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