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偶像團體 揮別昔日光環 偶像變形記

2020-12-26 娛樂一條

不少臺灣偶像團體成員轉戰小熒幕,從被捧在手心的偶像到凡事須靠自己的演員,訪問了張書偉、謝坤達和薛仕凌,聽他們經歷什麼樣的轉變。三人都不眷戀昔日風光,放下偶像光環走入生活,努力當一名好演員。

褪去偶像團體的光鮮亮麗和光環,臺灣一群偶像團體出身的藝人近年來在戲劇方面默默耕耘,並且漸漸顯露光芒。

目前在臺灣熱播的《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口碑和收視兼收,戲中主要演員張書偉、王少偉、邱凱偉、劉品言和林筳諭都曾是偶像團體成員。前「大嘴巴」成員薛仕凌在HBO Asia原創劇《做工的人》表現大受好評,Energy的謝坤達則在《姐妹們追吧》擔任男主角。

張書偉《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從被捧在手心的偶像到凡事須靠自己的演員,他們經歷了什麼樣的轉變,吃過什麼樣的苦?且聽張書偉、謝坤達和薛仕凌細細道來。

★張書偉(前Energy成員)

Energy在2009年解散後,張書偉便決定轉換跑道當演員。從當初以好玩的心態演戲,到現在認真想當個好演員,他經歷過低潮期,也受了不少委屈。

他接受聯合早報電訪時說:「一開始要有餓肚子的準備,因為演戲的收入比做唱片少很多。在沒被『看見』之前,我接戲並不順利,常常碰壁,試過一整年都沒有人找我拍戲。那是很痛苦的過程,你必須撐下去,卻也知道即使撐下去也未必會成功。」

那一年是張書偉最低潮的時期,「我不太敢出門,每天都躲在家裡。公司會幫我找機會,但我畢竟不是科班出身,表現不是很好,加上沒有自信,所以狀態也不好。」後來他總算接到一些戲,結交了演員朋友互相加油打氣,才慢慢走出低谷。

剛開始演戲時他挨了不少罵,「會被導演罵三字經,我記得有一次被罵之後,中午吃便當時我一個人躲在角落,有個演員朋友傳簡訊為我加油,我看了眼淚就掉下來了。」當時他覺得委屈,但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自己幸運,「因為導演願意罵你,表示他恨鐵不成鋼,他如果不罵讓你亂演,那你永遠不會進步。」

幾個主演張書偉、邱凱偉和王少偉都是偶像團體出身

偶像光環是包袱

唱跳團體Energy曾經風靡一時,擁有無數粉絲,但偶像的身份並沒有為張書偉鋪平演員之路,反而成了障礙。他說:「Energy後來沒那麼紅了,招牌已經用不上,偶像身份反而成了包袱,大家會覺得你一定不會演戲,一定很難搞。」

當演員初期他曾期待演偶像劇,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場,無奈事與願違,「我一直都接不到那樣的角色,而是接到一些像大愛劇場的戲,演一些邋邋遢遢卻很寫實的角色,但慢慢地我覺得這樣也很好啊。」

他後來意識到演員是很嚴肅的工作,除了必須要有熱情,自己還得像一塊海綿一樣吸收和學習,「演員還要認真去過生活,好演員都很會過生活。你要懂得去體驗,好比說去菜市場走一走,和市井小民聊天,從中觀察,因為他們就是社會的縮影。」

漸漸過得自在

當演員後,張書偉把自己當成素人,「漸漸地你就會很自在地過你想要的日子。」

他現在完全沒了偶像包袱,「我去家附近吃午餐都穿得很隨意,整條街都知道我在演戲啊,吃飯時還會給我加個滷蛋,或算我便宜一點。」

《我的婆婆》在臺灣受歡迎,他常去的店家老闆會很開心地跟他聊劇,讓他很有滿足感,「人生的每個階段都不一樣,當偶像那種萬人空巷的日子我體驗過了,現在這個年紀就過過自己想要的日子,我覺得很好,很自在。」

是否想念當偶像的日子?他說:「我會把Energy當成一段很美好的回憶,但不會去懷念。我也不會想再唱歌了,好好演戲就好。」

★謝坤達(前Energy成員)

同樣出身Energy的謝坤達在團體解散後認真思考個人的事業規劃,他說:「唱跳方面我並沒有特別在行,當主持人要很會說話,那也不是我擅長的,就當演員好了,哈哈哈。」

謝坤達(中)在《姐妹們追吧》中被眾女圍繞

他坦言當初要放下偶像身段並沒有經歷掙扎,「既然要當演員,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過我覺得曾是偶像團體反而是個阻礙,我遇到的劇組或導演會為我貼標籤,無法很快地認同我。」

這讓他更想證明自己沒有偶像包袱,「我開始接很不一樣的角色,可能要扮醜或者是沒什麼形象,我不會因此有壓力,因為我很清楚Energy已經解散了,我必須把戲演好,被大家認可。」

謝坤達花了四五年的時間適應演員的生活,「演員和歌手是完全兩回事,當演員是你一個人的事,在鏡頭下沒人能幫你。一開始會不太適應,團體可以互相分擔,現在都要自己承擔。」

謝坤達花了四五年的時間適應演員

他最不習慣的是要獨自面對媒體,「以前習慣躲在後面,訪問時他們先作答,我只要補充一兩句,但現在說的話都要自己負責。」

演戲的快樂痛苦

兩者的成就感也不盡相同,謝坤達說:「歌迷在臺下給你的掌聲和歡呼是很直接的回饋。但演戲,你可能做了兩三個月功課,再演三四個月,直到戲播完你都不一定感覺被認同。可能要到某一天走在路上,有人來跟你說他記得你演的某一個角色,但那可能已經是戲播出好久以後的事。」

當演員是快樂的,但謝坤達說:「我覺得有多大的快樂,就會有多大的痛苦。快樂是當大家認同你的角色或者某一場戲,但相對的,要進入這樣的角色是痛苦的。尤其在演繹一些黑暗或抑鬱的角色時,演員須要讓角色成為你的一部分,那是蠻痛苦的事。」

當演員也是辛苦的,他認為:「當歌手幸福很多,不只是工作環境等方面,還有工作時間。歌手不太須要熬夜,但拍戲可能早上五六點就開始工作,而且一部戲要拍好幾個月,演員的時間都不是自己的。」

不過他和張書偉一樣,不留戀過去的風光,「我很感恩能經歷當偶像團體的階段,雖然不排斥再唱歌,但我沒有特別想再當歌手。我蠻適應演員的工作了,要我回到臺上唱歌跳舞,我可能會不習慣,會緊張,哈哈哈。」

★薛仕凌(前大嘴巴成員)

薛仕凌2007年以嘻哈組合「大嘴巴」成員出道,除了唱歌,他自2009年開始也接了不少電影和戲劇角色,大嘴巴2016年解散之後,他才全心投入演戲。

薛仕凌把《做工的人》裡的挖土機司機阿全演活,演技備受肯定

走上演戲這條路,對熱愛表演的薛仕凌是自然不過的事,「我一直很喜歡也很想演戲,還在偶像團體時也有演戲,只是大家沒那麼注意我那時候的戲劇作品。但對我而言,從大學時期到現在都一樣,喜歡玩音樂喜歡演戲,我不覺得須要把音樂和戲劇劃分得那麼清楚。」

但他坦言剛開始專注於演戲時壓力非常大,「當時的心態很嚴肅,很害怕犯錯,壓力很大。我現在還是有壓力,但已經可以用比較輕鬆的心情去面對,跟身邊的團隊合作也比較自在。」

他在HBO Asia原創劇集《做工的人》飾演挖土機司機阿全,將角色的草根性和樂天派詮釋得入木三分,演技讓人眼前一亮,同劇的金鐘視帝李銘順大讚他演技自然,看好他能「敲響金鐘」。

薛仕凌為角色下了不少功夫,「我在演出前先看了原著,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書和文章,併到工地走走。我覺得田野調查很重要,一開始我把阿全設定為心智成熟,覺得自己很苦的角色。但我在工地觀察後發現,工人們雖然很辛苦卻不會刻意讓人看到他們的苦,他們經常說說笑笑,並不是整天愁眉苦臉的,這跟我想像的有落差。」

他在劇中的造型不修邊幅,還會嚼檳榔,「我不在意形象,角色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我開拍前跟怪手、吊車和貨車的師傅學習操作機器,他們都吃檳榔,我後來也了解為什麼他們有這個習慣,因為他們工作時須要非常專注,不能打瞌睡,嚼檳榔能夠提神。」

把音樂當調劑品

演出獲得好的迴響,薛仕凌開心地說:「當演員的快樂,就是當你把戲演好,然後聽到觀眾或身邊朋友的反饋,我從他們在社交平臺上的留言知道他們喜歡我的作品,同時被我的角色激勵鼓舞,這是我最開心的事。」

雖然還是喜歡音樂,但現在薛仕凌把音樂當成調劑品,「我現在會專注於當下的工作,音樂對我來說還是很重要,但我不一定要唱歌或出唱片。當我工作得很累或者精神不太好的時候,音樂就是我抒發的管道。」他相當滿意現狀,「我覺得目前的工作和精神狀態蠻好的,我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就take it easy(輕鬆面對)。」

其他「深耕」前偶像

偶像團體出身的演員不少,今年演出臺灣電視劇的特別多。除了張書偉、謝坤達和薛仕凌多年來在戲劇方面耕耘,其他「插班生」的表現也不錯。

★邱凱偉(Darren):雖以演員身份出道,但大家比較熟悉他「浪花兄弟」的歌手身份。他在《我的婆婆》中把怕老婆的小男人角色詮釋得很富喜感。今年的作品還包括《羅雀高飛》和《小娘惹》。

★林諭(勇兔):出身自「黑Girl」,在《我的婆婆》中演活講義氣又豪爽的「大美」,演技讓人眼前一亮。她近年來演出好些電視劇如《炮仔聲》《甘味人生》和多部大愛劇集,累積不少演技能量。

★邱勝翊(王子):前「棒棒堂」成員,多年來都參與戲劇演出,今年在《復活》中擔任男主角。

★嚴正嵐:「南拳媽媽」第四代成員,兩年前憑《花甲男孩轉大人》受到矚目,今年的作品包括《老姑婆的古董老菜單》和《粉紅色時光》。

★許孟哲:「5566」出身,在《我的婆婆》中客串演出,今年還參演《浪漫輸給你》,演技日趨成熟。

相關焦點

  • 顏值遭到網友瘋狂吐槽,臺灣偶像團體輝煌不再
    2001年隨著電視劇《流星花園》的播出,由言承旭、朱孝天、周渝民和吳建豪組成的偶像團體F4橫空出世,在全亞洲掀起了一股追星狂潮。但可惜的是近些年來,中國臺灣除了偶像劇沒落外,本土也沒再出現優質的偶像團體,昔日輝煌一去不復返。
  • 蘇有朋當評委不忘炒作小虎隊,昔日偶像組合為何難逃解散命運?
    然而陳志朋進入大眾視線後卻一直是以「奇裝異服」來奪人眼球,比起自己昔日的隊友,他連上熱搜的方式都要「別出心裁」才會有話題,到底是為什麼造成了他們三人如此不同的結果?小虎隊在1988年成團出道,剛過三年就因為隊員服兵役而解散,在1993年合體後撐到了1997年正式分道揚鑣,但並不是在解散後才顯示出他們的差距的。
  • 賴冠霖喜歡趙今麥嗎 是偶像團體出道
    賴冠霖喜歡趙今麥嗎 是偶像團體出道時間:2020-02-11 19:35   來源:發星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賴冠霖喜歡趙今麥嗎 是偶像團體出道 隨著時間的流淌昔日的童星已經到了可以拍青春偶像劇的時候了,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趙今麥,她可以說是一個非常 的小演員,賴冠霖是偶像團體出道
  • 或許,這是臺灣偶像的背水一戰
    而唯一上榜的偶像團體則是AKB48 Team TP,屬於日本偶像團體AKB48在海外活動的姊妹團體。低落的人氣意味著演出市場的縮水。同樣承載著小市場體量的韓國娛樂圈,則是在一開始就將發展方向瞄準了出口海外市場,定義K-POP並提升其在全世界的影響。但DD52的出場,只完成了極狹窄範圍內的「一鳴驚人」。
  • 當年紅極一時的偶像團體,現在在做什麼
    作為臺灣最火爆的偶像團體。但僅出道2年就遭遇解散,各奔東西。 當年一個青春無敵的6人團體,如今卻有兩人去世。現在在冷門偶像劇還能看見兩眼,而最早退出的成員張庭偉轉戰食品行業,在臺灣創立了「萬波」品牌,成為臺灣知名的奶茶先生。
  • 中國偶像團體為什麼就是崛不起?
    在大部分人記憶中,第一個認識到的或者聽過的偶像團體,應該都是韓國的吧?不得不承認直到現在,內娛偶像團體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是遠不及韓國的,記憶最深遠的一代偶像團體BIGBANG,少女時代和到後來的F(X),EXO,GOT7等,就算部分團體因為各種原因單飛不解散也還是能做到一呼百應~
  • 中國偶像團體為何出道即巔峰?
    導致了選秀出來的偶像團體,越發得不到大眾的認可。反觀韓國101系列節目的出道團體,不僅延續了節目的餘熱,人氣更是居高不下。所以,這到底是偶像團體自身的原因,還是大環境的影響所致?所謂「團」,即選秀出來的偶像不是solo藝人,而是偶像團體成員。平臺方的操作,像粉絲打投爭廣告位、雜誌拍攝、個人物料等等,都違背了選團的初衷。粉絲將票集中於一個人,使團體選秀節目變成了各家粉絲之間的battle。
  • 偶像團體,團魂成稀缺品
    可一旦被發現CP造假,對偶像團體的團魂就是一記極具殺傷力的重錘。 兩副面孔的割裂感 臺前秀恩愛,臺後扯頭花,或許是內娛偶像團體的「變臉」奇景。在遊戲規則下玩角色扮演的愛豆們雖然都有個性,但稜角總會被幕後強者和生存環境磨平——至少表面上要做到維護團魂。
  • 從小虎隊到選秀男團,中國偶像團體的三十年
    hidogawa創作的「偶像哲學」為亞洲的演出市場增添了新的可能性。01小虎隊的初審早期的臺灣使用傑尼斯概念造星作為參考,由蘇有朋、吳奇隆、陳志朋組成的小老虎團隊是探索偶像之路的第一次嘗試。第一個定位不明飛行物記錄的小老虎是創建一個臺灣的「少年隊」。當時,傑尼斯辦公室下屬的青年偶像團體「少年隊」在整個東南亞掀起了一股偶像崇拜的熱潮,由錦織一清、植草克秀、和東山紀之集青春組成的樂團,生動活潑,是當時音樂界少有的新興力量。
  • 偶像團體綜藝節目「糊」了嗎?
    2018年被稱為「偶像元年」,這一年,有愛奇藝出品的《偶像練習生》打造出高人氣選手蔡徐坤,有騰訊視頻推出的《創造101》成就了楊超越和王菊等話題人物,如火如荼的偶像養成系節目讓各家視頻網站看到了粉絲為心儀「愛豆」狂熱的消費能力,偶像團體選秀出道的熱度,也延續至2019年。
  • 「創3」出道位縮至7人,偶像團體的人數有什麼講究?
    大多數日韓偶像最初都以偶像團體的形式出道,發展突出的在後期可以進行solo活動,例如韓國藝人李孝利、宣美、泫雅,日本藝人龜梨和也、山田涼介、山下智久等。 日本和韓國在偶像團體上的要求有所不同,國內的偶像團體大多參考了韓國的模式。 和solo歌手相比,韓國偶像團體的出道門檻較低。
  • 北上的90後臺灣演員,不再是偶像的模樣
    2013年在臺灣偶像劇中客串出道,2016年就主演了畢贛執導的《地球最後的夜晚》,番位僅排在湯唯、黃覺之後。謝依霖算是90後臺灣演員北上的先行者,她和「流星一瞬」的柯震東在2011年即被大陸觀眾熟知。不過,相比起其他演員的「角色勝利」,在綜藝節目《大學生了沒》以搞怪包袱出名的她似乎更加特殊。真正讓她走入大眾視線的,還是《小時代》中的唐宛如。歐陽娜娜是90後臺灣北上演員裡負面聲音較多的一個。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綜藝偏愛做偶像團體孵化?
    順著這個思路,偶像團體作為一群人組成的產品,就具有很高的探索價值。 偶像團體的獨特之處 如果我們把偶像視為一種產品,他們的確可以直接給粉絲提供情緒價值,但這種操作當中也還是會有不可控的部分。
  • 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熱火朝天?日韓偶像產業,卻是背後最大的贏家
    可以說,2020年中國的選秀綜藝節目,絕對是韓國偶像團體選秀的天下。然而在10年前,中國內地根本沒有什麼偶像選秀,更沒有什麼偶像明星。從沒有偶像明星到日韓偶像遍地走,到底發生了什麼呢?但是中國港臺地區,卻是有偶像產業而且曾經非常成熟和發達。8090年代,香港便誕生了「四大天王」這種頂級的偶像,演戲,唱歌,跳舞,綜藝,主持,時尚全部都佔。同時期的臺灣地區誕生的小虎隊,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 偶像團體如此吃香?
    從18年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到19年的《青春有你》和《創造營2019》再到今年《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和《以團之名》,選秀節目近幾年如雨後竹筍般冒頭。」對於粉絲而言,星星就是偶像身上美好的品質。在《偶像練習生》之前,對於中國而言,選秀節目是一個較大的市場空白,儘管之前有過《快樂男聲》、《超級女聲》這樣的選秀節目,但他們大多是個人出道,而非作為偶像團體出道。
  • 為什麼中國創造不出來頂級的偶像團體?
    近幾年《偶像練習生》火了《創造101》火了,眼看著《青春有你2》也馬上要播出了,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偶練》還是《101》推出的限定組合只會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大火一把,隨後這些團體便會慢慢淡出大家的視線。
  • SNH48逐漸出圈,中國偶像團體未來該何去何從?
    今年,《創造營2020》、《青春有你2》、《炙熱的我們》等一系列的團體選秀和團體綜藝接連開播,中國偶像團體組合的發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說到中國的偶像團體,不得不提SNH48,這些節目裡我們也都能夠看到SNH48的身影。這些年來,塞納河的女孩子們也開始一點點地向河外走,而且很多人都取得了成功。
  • 《創造101》總決賽落幕 偶像團體選秀為何今年爆發?
    原標題:偶像團體選秀為何今年爆發?   偶像團體選秀今年為什麼這麼火?   在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之前,男團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也火了一把,節目中最後成團的NINE PERCENT九位成員目前人氣頗高,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頗受關注,成名後目前也參加了《快樂大本營》《奔跑吧》等國內的人氣綜藝節目。可以說,今年偶像團體選秀節目已經站在了行業的風口。
  • 偶像團體裡讓吳亦凡、黃子韜臉紅的rap擔當
    從《GOOD NIGHT》和 《Why so serious》 裡也看得出來,他的抒情rap在現今偶像團體中也是拿得出手的。除此之外,rap還可以增加歌曲層次和表演多樣性,而且像說唱和純Vocal的類型其實都有自己的受眾,而且這樣的組合也有一定的功能性。所以放在一個組合有Rap Line也不是什麼很奇怪的事情。
  • 四人男子虛擬偶像團體!
    四人男子虛擬偶像團體!MARGINAL#4類型 : 勵志 歌舞 女性向改編自REJET社於2012年末推出的四人男子虛擬偶像團體,以「將Kiss傳達至銀河盡頭的IDOL」的概念組成,由個性豐富的四位偶像編織出的夢與羈絆的物語,將會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