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成本攀升利率重回8%以上 中小房企料面臨償付壓力

2020-12-22 鳳凰網房產杭州

來源:中國證券報&nbsp&nbsp&nbsp2020年12月14日 09:13

鳳凰網房產
掃碼獲取更多內容

數據顯示,11月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環比上升,個別企業境外發債票面利率升破14%。專家表示,房企融資成本整體走高,一些中小房企需警惕償付壓力。

融資成本分化較大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房企境內債券融資平均票面利率為4.89%,較上月增加0.13個百分點。境內融資成本自8月以來一直保持上升趨勢,且在11月加速上升。境外債券融資平均票面利率為8.04%,較10月大增,重回「8%」的水平。

房企融資成本分化較大,特別是在境外債券成本方面。頭部房企平均票面利率維持在5.25%至5.45%的較低區間,中小房企11月境外債券票面利率在11.88%至14.50%的較高區間。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房地產行業資金緊張,大部分房企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市場變化,加快儲備資金。對槓桿率較高的企業來說,融資壓力有所增加。

對中小房企而言,中國指數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李建橋表示,中小房企在產品、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力量相對薄弱,部分企業信用評級較低,市場競爭實力較差,融資難度將加大。

從融資規模看,中指院數據顯示,11月,房企境內信用債和海外債發行規模環比增長率均超50%。11月,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規模為484億元,同比增長53.0%,環比增長55.0%,海外債發行規模達406億元,同比下降35.3%,環比增長54.7%。中指院企業研究副總監劉水表示,房企資金需求增加,也拉高了融資成本。

房企償債壓力攀升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11月境內外債券融資到期債務規模約為837億元,較10月增長2.6%。然而,自9月以來,已連續三個月發債規模不及到期債務規模,房企融資規模增速受限,使其對銷售回款依賴加強。展望2021年,房企將迎來債務償還高峰期,到期債務規模預計達12448億元,同比增長36.0%,房企償債壓力繼續攀升。

業內人士表示,在降負債需求及債務集中到期雙重壓力下,2021年,房企將面臨更嚴峻資金壓力。在相對有限的融資額度下,資金將向拿地多元、具備品牌和高效周轉能力的房企聚集。高槓桿及中小房企資金可獲得性或繼續減弱,需關注行業弱資質及尾部房企資金鍊風險及債務接續壓力。

貝殼研究院測算,按照近五年房企債券融資發行周期推算,預計房企債務壓力實現實質性下降仍需3年至5年時間。

「2021年市場總體仍以整體降速、平穩運營為主,房企需加快銷售回款、加強現金流管控,保持融資渠道通暢並積極進行增信舉措。」李建橋說。

相關焦點

  • 融資成本攀升 中小房企料面臨償付壓力
    數據顯示,11月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環比上升,個別企業境外發債票面利率升破14%。專家表示,房企融資成本整體走高,一些中小房企需警惕償付壓力。  融資成本分化較大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房企境內債券融資平均票面利率為4.89%,較上月增加0.13個百分點。
  • 中小房企遠走海外發債 利率最高升至1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小房企遠走海外發債 利率最高升至15%近期,中資企業境外發行美元債,規模創下歷史新高,但是部分開發商的境外債券到期收益率已升至超15%的新高。受銷售數據波動、拿地乏力、負債較高等因素影響,部分中小房企境外發債融資時成本相對偏高,發行票面利率5%-8%,甚至超10%,最高的到了13%。與之對應,國資以及排名靠前、在銀行「白名單」的房地產公司在境內的發債成本僅3%-4.5%。
  • 地產行業拉開洗牌大幕 中小房企扎堆引入戰投「自救」
    融資償債壓力巨大 扎堆引入戰略投資的背後,謀求規模擴張的中小房企們所面臨的資金問題不容忽視。 今年3月9日,由於兌付資金未能及時到帳,協信遠創旗下四隻債券,「16協信03」「16協信05」「16協信06」「16協信08」被迫停牌一天。
  • 港股|三巽集團二次遞表背後:中小房企破產潮之下的骨感現實與千億...
    白鷺島項目資金鍊在2013年崩斷,據傳近2億元到期債務無法償付。最終,白鷺島項目還是成了張旭東事業上的滑鐵盧。死亡,也就成為了他尋求的解脫方式。張旭東的悲劇成為這個時代中小房企命運走向的剪影,雖然極端也具有普適性。打開人民法院公告網,輸入關鍵詞「房地產開發」,可以發現,截至5月15日,今年一共116家公司申請破產。
  • 銷售壓力倒逼房企創新,數位化轉型方興未艾
    綜合長城證券等多家券商的研報可以看出,一線、二線、中小房企2019年歸母淨利潤增幅較2018年分別提高2.6%、下降9.4%、下降14.7%。不過,相比2019年下半年逐步收緊的融資環境來說,今年的金融環境於房企來說整體更為友好,融資成本也有所下降。
  • 鹽城排查市屬企業融資成本,利率8%以上債務融資須在年底前清退
    8%以上債務融資清退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網上流傳,要求制定市屬企業成本在8%以上融資清退工作方案。年底前清退成本8%以上融資通知顯示,根據鹽城市政府主要領導3月20日在市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指揮部全體(擴大)會議上講話要求,鹽城市國資委要求市屬企業迅速開展融資情況自查自糾工作,並制定成本8%以上融資清退工作方案,清退工作原則上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 年報榜單|30家房企平均融資成本超6%,高低差一倍
    億翰智庫發布的2019年房企融資成本TOP30(簡稱「榜單」)顯示,融資成本高者超過9%,比如新力控股、中梁控股;而融資成本低者未超5%。在融資市場,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愈演愈烈。今年,在疫情影響下,樓市下行壓力加劇、流動性持續寬鬆的背景下,這一趨勢仍難改變。業內提醒,融資能力差的中小企業需警惕債務危機。
  • 終過聆訊的大唐地產,中小房企赴港IPO的荊棘之路
    李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於財務數據以及經營數據的問題,目前仍在排隊的房企主要是集中在行業排名30~60之間,個別的更靠後。「這些企業面臨的問題都類似,就是融資成本大,銷售數據也不大好看,甚至是『三條紅線』全踩了,因此難免會在數據上注水,交易所就會非常小心謹慎的,未來上市窗口還可能會越來越窄。」李誠續稱。
  • 銷售谷底又或遇上融資低潮,房企如何度過難關?
    2020年1月,融創中國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86.3億元,較2019年同期239.6億元減少22.24%;合同銷售面積約135.8萬平方米,較2019年同期159.2萬平方米減少14.69%。銷售業績不佳,意味著房企的資金回流會受到一定衝擊。「現在房企無法回款,償債壓力大,資金需求量大。」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 焦點丨「三道紅線」下的房企融資之變
    2020年7、8月份,房地產信託分別發行502、501隻,發行規模分別為687.23億元、859.44億元,9月份房地產信託的發行數量降至360隻,發行規模降至634.21億元。 從融資成本看,受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影響,銀行信貸融資利率今年總體處於低位;國內信用債利率水平因公司評級等因素有所差異,但總體水平並不高,一些優質房企債券融資利率甚至低至2%左右。
  • 陽光城、綠城中國等十餘家房企扎堆融資 因償債壓力大
    旭輝控股集團7月14日公告稱,公司及附屬公司擔保人就票據發行與初始買方訂立了購買協議,發行於2025年到期的3億美元優先票據,票面利率為5.95%。預計所得款淨額約為2.97億美元,擬將其用作現有債務再融資。近期,融創中國、陽光城、綠城中國等都超過10家房企發布了融資方案,融資多用於償債。
  • 2020年11月房地產行業融資報告
    這意味著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環境將呈現結構性寬鬆與結構性收緊並存的局面,未來一段時間地產融資的強監管將是常態。  在房企融資強監管的情況下,信用分化將是必然,頭部房企融資優勢仍在,而中小房企資金受影響更大。而在「三道紅線」的限制下,房企仍將被迫降負債,資金承壓加劇。
  • 越秀這1.8%利率的債券,顯露了民營房企多不容易
    這一條公告其實是再也普通不過的融資行為,但這一次融資的利率讓人大吃一驚,票面利率只有:1.8%。 據公告顯示,該融資券為「廣州越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十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15億元,發行期限只有:43天,即所謂的超短期融資券。
  • 「三道紅線」下中小房企融資「生死劫」
    本報記者 郭陽琛 劉頌輝上海報導剛剛過去的2020年,房地產融資環境呈先松後緊的態勢。監管部門提出的「三道紅線」,對於信用評級較高、負債水平低的龍頭房企影響不大;而對於尚處於高槓桿、企圖快速擴張的中小房企卻是當頭棒喝。
  • 如何看待「三道紅線」下的房企融資壓力
    未來房地產銷售回款增速並不容樂觀,特別是三四線房企銷售回款增速面臨較大壓力。第二,「三道紅線」隱含發債房企有息負債整體增速要求。對全市場有2020年中報數據的發債房企進行估算,若「三道紅線」全面執行,332家發債房企有息負債增速整體不能超過6.9%。
  • 流動性風險頻發史無前例的「錢緊」 房企進大洗牌時代
    聯合評級報告指出,2019年9月11日,根據頤和地產相關公告,由於流動性惡化,公司未能按時償付「17頤和01」和「17頤和04」的債券利息及本金。Wind信息顯示,「17頤和01」於2019年8月4日面臨回售,餘額為3.04億元;「17頤和04」債券在9月份回售,餘額為7.6億元。
  • 港交所擬提高上市門檻,中小房企衝刺最後一躍
    此外,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衝分析,因為疫情疊加經濟環境影響,預計明年符合上市要求的中小房企會更少,「今年上市的都是疫情前啟動的房企。」 在港交所門檻提高和 「三道紅線」的雙重預期壓力下,中小房企衝刺IPO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 連收三漲停後,曝出債務違約 泰禾集團透露重組進展償付安排
    目前公司正積極推進引戰工作,引入戰略投資者不僅能為公司帶來增信,同時也能極大降低公司的融資成本,緩解一部分流動性的壓力。同時,鑑於目前公司合作的金融機構均為公司長期戰略合作夥伴,保持了多年的密切合作關係,相關新增融資和債務置換等工作也正在同步進行,隨著公司引戰工作的推進,放款節奏也會相應加快,為未來債務到期提供有力保障。
  • 利率調升70BP也不管用?華遠地產15億中票遭全額回售
    利率調升難擋投資人回售在融資相對寬鬆的環境下,一些地產企業選擇下調利率「倒逼」持有人回售,從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6月1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下調「17萬科01」公司債券票面利率,預計在該債券存續期後2年,將票面利率由4.5%調整為1.9%;近日,重慶龍湖企業拓展有限公司也發布公告提示稱,公司發行的「15龍湖04」後2年票面利率將由4.08%下調至3.3%。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8家房企下調債券利率。在票面利率下調潮中,華遠地產卻「逆勢」選擇了上調利率。
  • 背後殘酷另一面:房企分化嚴重,中小房企或將逐步退出?
    在這樣的市場中,房企格局分化也愈發明顯,規模房企業績恢復良好,但也有不少中小房企陷入困境。上半年火熱收官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從3月的深圳開始,全國各地樓市漸次復甦,6月,全國熱點城市市場依然活躍,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