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mb-china
日經:東京奧運會面臨3種無奈選擇
北川和德:日本現在的心情就像是在等靴子落地。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感染持續擴大,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日益臨近。不管國際奧委會(IOC)、東京奧組委和日本政府再怎麼強調「正在為按計劃舉行做準備」,但誰都知道,除非疫情平息,否則將被迫討論中止或延期。
NBA已宣布中斷賽季。如果各國的體育比賽都無法舉行,奧運會也不例外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延期開幕、NBA中斷賽季、2020年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宣布取消、歐洲足球冠軍聯賽也決定延期。奧運會的各項預選賽也無法按期舉行。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帕運會應該也無法正常舉行了。
在近代奧運史中,自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會以來,包括二戰期間的冬奧會在內,總共有過5次取消。與全球蔓延的病毒戰鬥,就如同與人類共同敵人的「戰爭」。與20世紀上半期不同,成為全球最大商業活動的奧運會存在國際奧組委、舉辦城市、運動員、電視臺、贊助企業等各種利害關係者。中止或延期將導致多方產生巨大損失。
奧運會是否舉辦的決定權不在東京奧組委、舉辦城市和舉辦國政府的手中。擁有最終決定權的國際奧委會將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雖然國際奧委會有時被批評金主義,但是相比賺錢,國際奧委會最關心的是奧運會的可持續性。因為在1980年代轉為商業主義的奧運會陷入了存續的危險狀況。國際奧委會最擔心的是奧運運動被世界無視,奧運會在未來走向衰退。
雖然不清楚舉辦奧運會的合同內容,但在經濟損失方面應該已經為應對不測事態上了保險。如果國際奧委會認為,在疫情擴大的背景下強行舉行會受到指責,導致奧運的品牌力崩塌,應該會放棄如期舉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將聽從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
放棄如期舉行奧運會,會出現三個選項。分別是取消、無觀眾舉行和延期。本文將探討三個選項之下的利弊和實際的可能性。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希臘的東京奧運會聖火採集儀式上致辭(Kyodo)
對於日本來說取消是最壞的結果。為籌備奧運會投入的資金將付諸東流,產生訪日外國人增長等經濟效應的期待也將落空。影響不勝枚舉。在日本社會被通向未來的閉塞感包圍之際,日本期待奧運會能成為向可持續發展社會轉變的起爆劑。企業和個人也為了奧運進行了投資。再考慮到日本民眾將產生的無力感和失落感,造成的損失簡直不可估量。
國際奧委會也不希望取消奧運會。並不是因為這樣會失去佔總收入一半以上的轉播權收入。
如果取消奧運會使舉辦城市和國家蒙受嚴重損失,可能不會再有城市願意舉辦奧運會。運動員的存在感、影響力和他們面臨的狀況將為之一變。運動員們突然被剝奪了4年1度的夢想機會,他們還能繼續保持同樣的心境嗎?如果奧運會被取消,各個項目的國際團體也無法分到資金。如果全球的城市都放棄舉辦奧運會,體育團體和運動員喪失凝聚力,奧運會的可持續性將迎來嚴重危機。
那麼,無觀眾舉行的方案如何呢?參賽選手暫且不論,觀看比賽的大規模人員移動能夠得到控制。國際奧委會也能夠確保轉播權收入。贊助企業或許會有不滿,但本來奧運會的比賽場館內就禁止一切廣告。
但是,沒有觀眾的奧運會氣氛不會熱烈。贊助商所獲得的效果將減半。對於投入巨額資金籌備的舉辦城市和國家來說,也難以接受無觀眾舉行的方案。這和取消比賽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另外,對於運動員來說,沒有觀眾的比賽,能在多大程度找到自己表現的意義呢?
超過1萬名選手一起在奧運村生活也可能讓感染擴大。原本奧運理念就是通過體育讓人們聚在一起相互理解,從而為世界融合做貢獻。無觀眾的奧運會與這一理念也不相符。
德國之聲:1940年的東京奧運會為何未能如期舉辦?
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東京奧運會的命運也開始變得搖擺不定。今年的夏季奧運會能否如期舉行?是否會被延期還是會遭到取消?外界的猜想和擔憂越來越多。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最終是否會落得個1940年奧運會的命運?
(德國之聲中文網)1940年的奧運會原本定於在日本東京舉行。因為30年代末期日本對亞洲國家發動侵略戰爭,該屆奧運會改為在赫爾辛基舉辦。但實際上那一屆最終也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被迫取消。
大衛· 戈德布拉特(David Goldblatt)在他撰寫的《賽會:奧林匹克全球史》一書中指出,二戰期間的東京政府原本想通過舉辦1940年奧運會展示一個從1923年大地震災難中恢復過來的日本國。
現在的日本政府也想通過舉辦今年"元氣滿滿的奧運會"來顯示,日本已經從2011年的東北大地震海嘯災害中恢復了元氣,重新站穩腳跟。
日本當年能取得1940年的奧運會舉辦權需要歸功於嘉納治五郎,他是現代柔道的創始人,也是第一個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亞洲人。他曾經懇請國際奧委會:"我堅信,奧運會應該由日本舉辦。如果他們不做出這樣的決定,理由一定是不公正的。"
當年日本尤其想在1940年舉辦奧運會還有一個理由就是,1940年是日本神武天皇登基2600年
1932年東京政府正式提出申請,當時同樣也提出申辦申請的還有羅馬和赫爾辛基等城市。當時日本方面做了大量的遊說工作,甚至說服了義大利墨索裡尼政府退出申請支持日本申辦。戈德布拉特在他的書中寫道:"當時'你幫我,我就幫你'已經成為國際體育政策的一種常態。墨索裡尼驚人地宣布,如果日本支持義大利申辦1944年的奧運會,義大利就支持日本申辦1940年的奧運會。"
後來東京和赫爾辛基兩座城市進入預選,而東京又以37票對26票,戰勝赫爾辛基贏得了1940年的夏季奧運會舉辦權。
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東三省。聯合國的前身國際聯盟在對"九一八事變"做出調查之後得出結論,日本的佔領行為是錯誤的,日本應該將滿洲交還與中國。日本表示拒絕並於1933年3月退出國聯。
今年的夏季奧運會能否在東京如期舉行?
如果疫情逐漸趨於平息,這三種不願意面對的方案也就不需要考慮了。但從全球疫情來看,需要面對無奈現實的時刻越來越近了。
在可供選擇的方案中,延期對於國際奧委會和日本方面來說都比較容易接受。對於運動員來說,這種方案也比取消奧運會有利。就排除法來說,延期是最為理想的做法。即便如此,仍存在是否現實可行的問題。
即便奧運會延期舉行,也會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需要為重新確保比賽設施等進行龐大的事務性和協調工作。
按美國電視臺的意願,在2020年秋季以後舉行很困難,如果延期的話,就要在1年後或2年後的同一時期舉行。延期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存在不計其數的高難度障礙。。
是否要重新舉辦奧運預選賽?組委會和東京的11萬多名志願者怎麼辦?另外,還要重新確保奧運會比賽場地和相關設施。計劃在奧運會結束後改為分售公寓的運動員村是否也能延期?光是組委會重新進行龐大的事務、談判和協調工作,就需要相當大的財力和人力。如果推遲到2021年或2022年舉辦,還會影響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資金籌集。如何維護贊助商的權利估計也會引起爭論。
日本國立競技場旁邊設立的奧運標誌,很多行人戴著口罩(3月13日,東京都新宿區)
最大的難題是如何與2021年和2022年的各項賽事進行賽程的協調。田徑和遊泳是熱門比賽項目,舉辦夏季奧運會的當年沒有世界錦標賽,但之前已確定2021年田徑世錦賽在美國俄勒岡州舉行,遊泳世錦賽在日本福岡舉行。比賽時間也與東京奧運會重疊,如果奧運會延期一年,這些世錦賽就不能舉行了。俄勒岡是世界最大的體育用品企業、與國際田聯有著深厚淵源的美國耐克的根據地。應該不會被輕易排除掉。
另據日本朝日新聞稱,如果真的發生東京奧運會因新冠疫情取消的情況,已經購買門票的觀眾可能無法退票。組委會相關人士稱,根據組委會制定的門票購買使用規則,如果因不可抗力,奧運會無法履行義務,組委會不承擔責任。
不可抗力包括天災,戰爭,動亂,恐襲,火災,爆炸, 洪水,偷盜,惡意損害,罷工,限制入內,天候,第三者停止行為,國防,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等等,組委會無法控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