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由荔枝聯想到楊貴妃與唐明皇之間愛情,甜蜜中帶著悽美。
古代四大美人,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提到楊玉環就不經意想起她喜好的一樣水果——荔枝,唐明皇為博美人一笑,不遠千裡快馬加鞭讓人帶回荔枝。在古代,想吃上其他地區的水果,的確比較勞心費神。在現代,隨著交通的發達,無論山南海北的人們都可享受到新鮮可口的荔枝,那麼世界上最貴的荔枝能價值幾何?這顆天價荔枝樹在廣州,一顆果實能達到55萬元,楊貴妃曾經享用過這棵樹上的荔枝,「母樹」至今已活400年。
這天價荔枝叫掛綠,這個品種的樹結出來的荔枝,口味清爽香甜汁水豐盈,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荔枝的果肉呈現乳白色,看上去晶瑩剔透如一塊白玉十分誘人。掛綠的個頭不是很大,形狀與普通荔枝也有所差異,掛綠是扁圓。成熟的掛綠旁邊一般會伴隨著顆粒狀小果實,會呈紅色遠看上去會有些微微泛紫,漂亮又矜貴。
掛綠渾身被一根綠線橫跨,所以被人們稱作「掛綠」。掛綠的原產地是廣東,屬於廣東的特產荔枝,廣東增城遍布掛綠最廣。當地氣候條件溫潤很符合荔枝生長對氣候的要求,夏天六月份到七月份之間是掛綠的成熟。掛綠在廣州享受著充足的陽光和豐盈的雨水,讓其口感更上一個檔次。
現如今全國僅僅只剩下一顆正宗掛綠母樹,珍貴異常。是什麼原因讓掛綠變得如此稀少?嘉慶年間,官員們魚肉百姓,百姓們深受其害索性砍光了掛綠樹,讓這些官員不再對他們進行壓榨。經過百姓們的砍伐,最終只剩下一顆掛綠樹,現存荔城掛綠廣場,這棵樹便是已存活四百年的母樹。
它見證了歷史的進步,中國的發展,它自身具有無法衡量的精神價值和物質財富。增城是掛綠的生產地,它的一切自然也與掛綠息息相關,其中增城的一段傳說讓人浮想聯翩。傳說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增城人,當何仙姑十五歲的時候,偶然的機遇下得到神仙的開化,從而學會了神仙的飛天術。古時候的女孩子嫁人都很早,普遍都是在十五歲就會出閣,何仙姑也不例外。
家中人早早為何仙姑安排了一門親事,在何仙姑16歲的時候就將她強行嫁出。何仙姑生性倔強剛烈對這門親事死活不從,她不想早早的嫁做人婦更不想一生只能相夫教子。奈何父母的態度強硬,何仙姑拗不過父母只好應允。何仙姑在嫁人的前一天,趁著家中人不注意飛到了羅浮山上,得道成仙。成仙后的何仙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裡沒有人間的束縛和煩惱。過了一段逍遙日子的何仙姑,感到了孤寂,她開始想念家中父母,想念家鄉可口的荔枝。
於是何仙姑經常會偷偷下凡,悄悄到家鄉荔枝園中散步感受荔枝散發出的甘甜氣息。某一天何仙姑嘴饞又一次到荔枝園,在散步的過程中不小心將身上的綠絲帶掛在了樹枝上。樹枝上的綠絲帶就一直留在了荔枝園中,微風襲來的時候綠絲帶隨風起舞,看起來靈動活潑。這一根綠色仙女帶出現在園中,引來了很多人的圍觀,於是大家將這荔枝園中的荔枝取名為掛綠。
一個巧合成就了一段傳奇故事,為掛綠增添不少神秘色彩,這個故事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因此還被列入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掛綠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個珍貴的水果品種,古代時候的掛綠一般只會出現在皇宮中供王公貴族們享用,其口味特殊口感上佳一時間成為了很多王公貴族喜愛的水果。
傳言,掛綠是明朝湛若水從福建引進到廣東的。福建楓亭是著名的荔枝產地,有多種品質上乘的荔枝,福建與廣州的氣候有相似之處,所以荔枝引進到廣東也能適應得很好。湛若水引進廣東的這種荔枝名為「尚書懷」,因為湛若水官至尚書由此得名。「尚書懷」是掛綠的前身,經過人們對「尚書懷」精心的培育,才有了今天名震中國的掛綠。
掛綠在古代被越來越多的人追捧,很多的詩人都為其作過不少千古名篇。可見其滋味對人們產生的深遠影響,讓人回味無窮,忍不住要對它進行一番褒獎。楊貴妃喜好荔枝是眾所周知的,她是一個資深的荔枝愛好者,品嘗過天下無數的荔枝,其中掛綠最得她歡心。
掛綠之所以珍貴稀少,其實與它複雜的培育過程密不可分。一棵掛綠樹無法在短期內進行結果,人們對掛綠的需求與其產量成反比,所以掛綠在市面上變的更加珍貴。掛綠母樹的存在,對掛綠樹種的繁衍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市面上的掛綠果實基本都是由這顆母樹子孫結出來的。這棵掛綠母樹已經存在四百多年,現在已經變得十年才能結一次果,正因為出產量如此稀少才讓其果實價值不菲。
對自然環境要進行保護,自然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維護好自然環境,對種植植物也是有好處的,所以呼籲人們保護環境,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
參考資料: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