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1949年就被我軍打的逃到臺灣,「反攻大陸」這四個打字幾乎成了國民黨政府每天都要提上一提的口頭禪了。
為了他所謂的反攻大陸計劃,蔣介石為了他這個計劃,竟然與二戰時期日本犯過罪罄竹難書的戰犯岸信介秘密勾結,共同組建反共聯盟,在臺灣谷馬礪兵,一直想找機會反攻大陸,並制定了各種計劃,而且經常派出各種偵察部隊在大陸沿岸地區進行偵察。
到了1961年,在國民黨政府的討論中,國民黨指定了一個計劃——「國光計劃」,當年7月,蔣介石會見臺軍的「參謀總長」彭孟緝及「副參謀總長」馬紀壯時對二人說:「把臺灣建設好就是想要反攻大陸,你們一定要建設好軍隊。一定趁著國際形勢對我們有利的時候反攻大陸,在臺灣已待了12年,之前雖然也有些機會,可是並沒有出現什麼絕對的機會,如果現在抓不住機會,那麼以後也不會有機會了。」
可是,蔣介石等待的時機究竟是什麼時機呢?肯定是等國際形勢有了大的變化時,馬上準備反攻大陸。
到了1962年,中印果然爆發了戰爭,不光美國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印度,蘇聯也支持印度,這個機會的出現,對於蔣介石來說不可不謂是最好的機會。
然後,美國也想要蔣介石把握住機會,美軍讓當時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費爾特立馬前去會見蔣介石,意思不言而喻。
想的就是中國和印度爆發了戰爭,讓蔣介石也立馬對大陸發起反攻,推翻我們的新中國。
費爾特趕到臺灣見到蔣介石後,並沒有說任何的客套話,直截了當地問蔣介石:「你好,總統先生,對於中國與印度正在進行的戰爭,這正是貴軍趁機反攻大陸的絕好機會。中印已經開戰,如果總統同意立馬出兵反攻大陸,我們美國政府將竭盡全力幫你。」
如果換做別人的當時是國民黨的首腦,此時美國表達了可以竭盡全力進行幫助的想法,那個人肯定是立馬答應。而且,美國人表現得如此大方,已經表達了承諾和誠意,蔣介石也應該立馬答應然後出兵反攻大陸的。
可是,蔣介石慢慢瞥了費爾特一眼後說,才慢慢說道:「將軍閣下,你難道不知道,中共和印度現在開戰,是因為中國西部的領土爭議地區,這可是收復我國國土的最好機會。我蔣介石絕不可能做出這種小人之事,否則怎麼可能對得起我的列祖列宗,我也是炎黃子孫一份子,那樣做是會遺臭萬年的。」
於是蔣介石沒有選擇在這麼好的時機反攻大陸,雖然我們並不知道蔣介石當年是不是真的對費爾特說了這些話,可是當時國民黨政府,在中印戰爭最關鍵時期,對大陸的偵察與騷擾甚至比以前還少了,因此可以看得出,蔣介石還是愛著中國這個國家的,雖然他把中國共產黨視為頭號敵人,在維護祖國統一面前他也算是一個偉人,更是在民族大義面前,他是久經考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