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的兩次海戰,擊碎了蔣介石的「反攻大陸」的美夢

2021-01-18 可愛松鼠說歷史

從1960年開始,蔣介石認為他的「反攻大陸」的機會來了。因為這時的大陸連續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當時大陸的經濟和人民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再加上和蘇聯有了分歧,還有中印邊界也不穩定。

老蔣知道「反攻大陸」的行動重大,必須要得到美國政府支持。

1965年8月初,蔣介石秘密邀請美國中情局情報官克萊恩來到臺灣,想借美國在越南戰爭升級的關口,以幫助美國作戰為由,打算從廣東或福建登陸,實施多年的「反攻大陸」的夢想。

蔣介石對克萊恩說:「中國假如一個月能製造一顆原子彈,一年就有十二顆,可是事實上只要三顆就可以毀滅臺灣,所以我們不能再等了,哪怕半年也等不及了。」這時候,他對臺灣軍隊還是有點信心的。

克萊恩知道蔣的潛臺詞,委婉地拒絕了蔣介石的「幫助」,因為美國政府反對臺灣「反攻大陸」的政策並沒有變化。

因為他們非常清楚,臺灣海峽是世界上對美國最危險的挑戰之處,他們出於自身戰略利益考慮,反對蔣介石不自量力的進攻大陸,結果可能導致中共收回臺灣。

蔣介石和克萊恩的密談過了沒有幾天,就在8月6日。臺灣海軍「劍門」、「章江」兩艘軍艦從臺灣高雄左營軍港起航,向廣東、福建兩省交界處的東山島海域進行襲擾,實施為「反攻大陸」計劃作準備的「海嘯一號」行動。

卻被解放軍南海艦隊偵知後,報經中央軍委批准,決定教訓下這些不速之客。派出汕頭水警區4艘護衛艇、4艘魚雷艇駛入預定海域,與國民黨海軍兩軍艦遭遇,雙方展開激烈交火。

經過近3小時45分的持續戰鬥,「章江」號被解放軍打得起火爆炸後沉沒,「劍門」也被解放軍的魚雷擊中隨即沉沒,艦長王蘊山以下34人被活捉。

在同年11月14日,這天的臺灣海軍「山海」和「臨淮」兩艦由澎湖馬公駛出執行運送補給任務,在烏丘嶼南方海面與解放軍12艘艦艇遭遇,這兩艦陷入」重圍」,戰到第二天,「臨淮」艦被擊沉,「山海」艦僥倖逃脫,臺灣海軍有65人斃命、24被俘,解放軍僅傷巡邏艇1艘,犧牲1人,傷10人。

據說,蔣介石連續接到這兩個戰後報告後,氣得跺腳,接連兩次的慘敗,讓他明白臺灣的海軍、空軍根本就沒有優勢可言,也擊碎了他「反攻大陸」的美夢。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反攻大陸不是說說而已: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遷往臺北
    自從敗退臺灣以後,蔣介石就一直籌劃反攻大陸。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國光計劃了。該計劃從1961年到1972年積極籌劃,最後並沒有實行。其實,稍微有常識的人,都不會認為反攻大陸會成功。李彌曾經說過:依靠臺灣那麼點大的地方,想要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我為什麼不贊成從金三角撤軍?就是因為臺灣太小。用1個省去對付大陸30多個省,想要打贏是無稽之談。自然,蔣介石也明白這個道理,仍然制定了反攻的計劃,希望未來出現有利時機。
  • 蔣介石反攻大陸不是說說而已?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遷往臺北
    蔣介石曾經對孫子說:我們終究要回大陸去的。就算爺爺回不去,你也要回去的。 自從敗退臺灣以後,蔣介石就一直籌劃反攻大陸。 其實,稍微有常識的人,都不會認為反攻大陸會成功。 李彌曾經說過:依靠臺灣那麼點大的地方,想要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我為什麼不贊成從金三角撤軍?就是因為臺灣太小。用1個省去對付大陸30多個省,想要打贏是無稽之談。 自然,蔣介石也明白這個道理,仍然制定了反攻的計劃,希望未來出現有利時機。
  • 「史話」1974年中越西沙海戰時,蔣介石曾主動給解放軍提供幫助?
    不知從什麼時間開始,為蔣介石漂白甚至鍍金的文章開始多了起來。某些人試圖從「民族大義」的角度來對蔣介石重新解讀,將其美化成一個「民族英雄」。比如,曾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說,1975年西沙之戰之時,蔣曾經下令開放臺灣海峽為大陸趕赴前線的艦艇讓路,還說「打開探照燈、指示航向」云云。
  • 西沙海戰的時候, 解放軍軍艦通過臺灣海峽, 蔣介石下令放行?
    而當時的中國國內還經歷著一場變革,1969年中蘇的珍寶島戰役過後,解放軍大多數兵力都布置在中蘇邊境。此時南越政府發動海戰,對我軍來說是不小的打擊。而且當時南海艦隊的主要護衛艦嚴重失修無一可用,只有掃雷艦、獵潛艇等輕型艦艇可以出動。
  • 民進黨欲部署飛彈「反制」大陸,軍事專家一句話擊碎美夢
    臺軍不斷地在靠近大陸的金門島上進行軍事演習,還大舉向美國購置軍事武器妄圖通過「擴充武力」來達到對抗大陸的目的。最近,民進黨又做起了美夢。部署飛彈「反制」大陸?最近,臺灣軍方爆出來一個消息,讓島內的「臺獨」分子開始做起了美夢。
  • 中印戰爭時,美上將希望蔣介石反攻大陸,蔣一席話讓他坐立難安
    1949年12月10日,國民政府前總統蔣介石從成都鳳凰山機場,搭乘"中美號"專機飛向了臺灣。蔣介石知道他有可能再也回不到大陸來了,因此在乘機過程中一言不發,十分心酸。 蔣介石到達臺灣後,一直沒有放棄所謂的"反攻大陸"夢想。
  • 徐焰:西沙海戰時蔣介石「協助」過大陸嗎?
    原載《學習時報》作者:徐焰1974年的西沙海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領土主權的一次重要作戰行動,不過出於某些限制,一些決策極少公開報導,結果在一些非主流媒體上出現了不實傳聞以吸引眼球。不過蔣介石及其後繼者出於根深蒂固的仇共心理,同越南的反共政權(包括保大政府和後來的西貢政權)一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根本沒有採取過同大陸方面合作保衛國家領土的行動。從上世紀 30年代起,法國、日本便相繼侵佔了西沙、南沙群島的主要島嶼。1954年印度支那戰爭停止後,法國軍隊撤出越南,南越當局卻繼承法國殖民者的衣缽,於 1956年又派軍隊侵佔中國的西沙和南沙的幾個主要島嶼。
  • 揭穿軍史六大謠言:西沙海戰蔣介石未助大陸
    當天,第七艦隊的軍艦便從日本駛入臺灣海峽,美軍第13航空隊隨即也進駐臺島基地,遠東美軍司令麥克阿瑟還於7月間訪問臺灣同蔣介石達成「共同防禦」協定。後來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稱,當時他連天在夜間「祈禱中共軍隊能渡海攻臺」,這樣便可用美國的飛機軍艦殲滅那些木船。此時,中共中央領導人也非常清楚,解放軍幾乎沒有可使用的海空作戰力量,在美國強大海空軍攔堵下用木船渡海攻臺灣是根本不可能的。
  • 1962年中印戰爭,美國積極慫恿蔣趁機反攻大陸,蔣介石只說一句話...
    蔣介石自從1949年敗退大陸後,「反攻大陸」這個口號便成了國民黨政府從1949年遷臺至1980年代常見的政治口號。為了實現這個所謂的計劃,蔣介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諱,與有"昭和之妖"之稱的日本甲級戰犯岸信介,秘密結成反共聯盟,積極在臺秣馬厲兵,伺機反撲大陸,各種計劃紛紛出爐,並不斷派出小股部隊對大陸沿海地區進行騷擾。
  • 中印戰爭爆發時,美國勸說「反攻大陸」,蔣介石為何拒絕
    在這一極其敏感時候,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費耳特來到孤島臺灣,勸說蔣介石利用中印戰爭「反共復國」。他告訴蔣介石,中印戰爭已經爆發,中共無力兩面開戰,只要蔣願意「收復國土」,美國可以全力幫助,而且說這是美國總統說的。民族問題,永遠是一個複雜而微妙的東西。蔣介石當面拒絕了費耳特。與他說,共軍與印度打仗,為的是領土爭端。
  • 威震海疆(二):揭秘1965年崇武海戰之國民黨敵艦深夜來襲
    當時,退守到臺灣的國民黨當局經常派遣特務到祖國大陸刺探情報,並出動軍艦襲擾大陸東南沿海。抓漁民、製造沿海緊張氣氛的同時,國民黨還非常善於打心理戰。   崇武海戰中「海上猛虎艇」信號兵楊進興告訴筆者,當時的國民黨非常狡猾,他們抓了我們的漁民倒不是也嚴刑拷打,而是打起了心理戰。
  • 韓戰結束後,國軍不斷騷擾大陸,解放軍當即決定:炮擊金門
    1949年解放戰爭中國軍兵敗如山倒如同喪家之犬一樣敗退臺灣,國軍高層幻想打幾場漂亮仗重新喚起美國對自己的支持,並反攻大陸。一路順風順水的三野自從渡江後並沒有遇到過什麼像樣的抵抗,信心膨脹再加上缺乏海戰經驗,沒有海軍和空軍的掩護雖然重創了金門守軍,但登陸的3個團及船工、民夫大部犧牲少量被俘。在準備下次進攻期間韓戰爆發,解放軍不得不把重心轉移到抗美援朝戰爭中。
  • 1962年,美國讓蔣介石趁著中印戰爭之際進攻大陸,蔣介石果斷拒絕
    蔣介石在1949年就被我軍打的逃到臺灣,「反攻大陸」這四個打字幾乎成了國民黨政府每天都要提上一提的口頭禪了。到了1961年,在國民黨政府的討論中,國民黨指定了一個計劃——「國光計劃」,當年7月,蔣介石會見臺軍的「參謀總長」彭孟緝及「副參謀總長」馬紀壯時對二人說:「把臺灣建設好就是想要反攻大陸,你們一定要建設好軍隊。
  • 1949年一位歷史地理學家的建議讓蔣介石痛下決心
    但反對西撤的人認為,今日的形勢與抗戰初絕不相同,解放軍兵力充足,攻勢正盛,而且熟悉地形,與民眾聯繫較緊密,遠非當年兵力不足、地形民情不熟的日本侵略軍所能相比。因而國民黨軍若再重施故伎撤往大西南,並不能阻擋解放軍的凌厲攻勢。這時的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首要之舉是先躲避解放軍進攻的鋒芒,保存實力,靜待時機,以圖再舉;若退往西南,不僅不能躲避解放軍的進攻,而且將陷於全軍覆沒的絕境。
  • 新中國海軍史上戰果最大的海戰,「八六海戰」讓蔣介石震怒
    一九六五年,從臺灣左營港出發駛往福建省東山島的國民黨海軍第二巡防艦隊的大型獵潛艦和小型獵潛艦"章江"號,企圖向大陸輸送特務,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得知消息後,南海艦隊司令立即報告總參謀部,立即下令做好作戰準備。人民解放軍參戰艦艇於8月5日啟航,駛向預定殲敵海域。
  • 1958年金門陣地遭遇炮擊,蔣介石為何不擔心,反而高興地大笑?
    在福建海灣,有一座金門島,和廈門一樣,金門靠近大陸,卻又四面環海,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擁有美麗的風景。可是,在解放戰爭中,金門海戰卻讓我軍大失所望,這是人民軍隊第一次嘗試海戰,為後來吸取了寶貴的經驗。不過,金門一直被蔣介石集團控制,它甚至成為了中華民國口中的福建省省會。
  • 本想盤踞西南稱王稱霸的蔣介石,被哪兩位元帥,打破了他的美夢
    蔣介石在三大戰役失敗後,就開始由決戰階段轉入防禦階段,令湯恩伯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奉蔣介石之命憑藉長江天險固守京滬杭地區,想盡設法擋住第二野戰軍與第三野戰軍的進攻。另一方面,蔣介石又讓李宗仁打出和平的旗號與我黨和談,其實蔣介石的目的就是為了拖延時間,好讓他調兵遣將,布防長江。
  • 威震海疆(五):崇武以東海戰之劣勢裝備戰勝海上強敵
    本文作者:江蘇城市頻道首席記者 田柳   從1950年到1965年間,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發生的海空戰有
  • 國民黨「反攻大陸」始末
    臺「國防部」1950年徵用臺東市天后宮,承諾「反攻大陸」後歸還。最近,天后宮管理委員希望要回房舍,理由是臺灣已在「經濟上反攻大陸」(ECFA表示壓力很大)。而臺軍稱軍事上尚未「反攻大陸」,不應歸還。「反攻大陸」一詞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裡,人們卻生出一種別樣情緒。近日新浪網用圖集方式回顧了國民黨「反攻大陸」始末。我們一起回憶國民黨真想「反攻大陸」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