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三大戰役失敗後,就開始由決戰階段轉入防禦階段,令湯恩伯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奉蔣介石之命憑藉長江天險固守京滬杭地區,想盡設法擋住第二野戰軍與第三野戰軍的進攻。另一方面,蔣介石又讓李宗仁打出和平的旗號與我黨和談,其實蔣介石的目的就是為了拖延時間,好讓他調兵遣將,布防長江。
蔣介石
可是這種小把戲怎麼可能瞞得過毛爺爺,於是,在李宗仁不同意在和平書上簽字後,毛爺爺立刻下達了渡江作戰命令,讓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立刻揮師渡江,解放杭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並且讓第四野戰軍一部分配合作戰。這一次渡江作戰,我軍參戰人員達到百萬,史稱百萬大軍渡長江。很快,在我軍將士奮勇作戰的情況下,突破湯恩伯精心布防的長江防線,打過長江,徹底解放了上海,南京。而此時的國民政府,也遷往廣州。不過蔣介石則是逃到陪都重慶,想利用西南屏障擋住我軍的攻擊。
全國都能夠解放,何況一個小小的西南,早晚都會徹底解放。但是蔣介石並不這樣想,他認為西南是他翻身的機會。因為在抗戰時期,蔣介石就是退守西南,利用西南屏障,以及豐富的資源,把日寇趕出國門的。所以,蔣介石才產生了在西南稱王稱霸的想法,在伺機反攻。
蔣介石
可是,他不知道,此時的他已經是失了民心,包括西南百姓對蔣介石也失望透頂。更別說西南還有各地大小軍閥與蔣介石又不是一條心。因此,蔣介石想盤踞西南稱王稱霸的想法,可以說是痴人說夢。
在準備解放西南時,毛爺爺將重任交給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元帥,由貴州入川。另一方面,又派賀老總率領18兵團由北南下支援西南戰役。也就是說,在蔣介石盤踞西南時,毛爺爺派出兩位元帥入川解放西南,打破蔣介石盤踞西南的美夢。
鄧錫侯
在第二野戰軍與第18兵團分別發起進攻西南的作戰命令後,盤踞西南的蔣介石也做好了迎戰準備,他讓胡宗南集團守住西南北方,又讓宋希濂兵團守住西南的東大門。並且還動員四川大小軍閥,如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楊森等人都是四川本地有名的軍閥,蔣介石讓他們出兵出錢共同防守西南。可是,這些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知道蔣介石的尾巴長不了了,所以為了自己的出路潘文華,鄧錫侯,劉文輝最後都選擇了起義。
而蔣介石在西南,可以說是處於內憂外患的時期,儘管他做著盤踞西南稱王稱霸的美夢,但是,最終被劉伯承元帥與賀老總給打破。因為西南的國軍根本擋不住第二野戰軍與第18兵團的進攻。很快就解放了重慶,四川等地,讓蔣介石不得不再次逃走,而這一走,蔣介石就再也沒有回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