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奇珍:大明成化年制鬥彩雞缸高足杯亮相國際文物藝術交易會

2020-12-17 古泉說

中國瓷器指的是中國製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談及瓷器就不得不談鬥彩雞缸杯,其可以稱得上中國瓷史上的一段不朽傳奇,數百年來一直為世所重。其典雅宜人,筆觸秀麗,予人以清新悅目之感,一改永宣以來雄健豪放之風格,獨步一時,引得後世敬慕無限。然雞缸杯奧妙並不止於斯。百載春秋,故為明清帝王、明鑑文士惜藏頌讚,雞缸杯早已超塵拔俗,堪稱中國瓷器傳奇,永垂不朽。

曠世奇珍——大明成化年制鬥彩雞缸高足杯

大明成化年制鬥彩雞缸高足杯一對,杯敞口、深腹、腹下漸斂,高足中空,底部外撇,足內自右至左青花「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款。其胎質潔白細膩,薄輕透體,白釉柔和瑩潤,表裡如一。杯壁飾圖與形體相配,疏朗而渾然有致。畫面設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鮮紅、葉綠、水綠、鵝黃、薑黃、黑等彩,運用了填彩、覆彩、染彩、點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線並平染湖石,以鮮紅覆花朵,水綠覆葉片,鵝黃、薑黃填塗小雞,又以紅彩點雞冠和羽翅,綠彩染坡地。施彩於濃淡之間,素雅、鮮麗兼而有之,收五代畫師黃荃花鳥畫的敷色之妙。整個畫面神採奕奕,盡寫生之趣。此雞缸杯以新穎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裝飾、精緻的工藝而歷受讚賞,堪稱明成化鬥彩器之典型。

雞缸杯市場行情及存世量

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

成交價:2.22億人民幣

香港蘇富比2014年春季拍賣會

雞缸杯,即飾子母雞圖之盛酒小杯,環繪公雞偕母雞領幼雛覓食。其色彩繽紛鮮明,撫之柔潤如玉,繪畫更是率真可人,堪稱神品。數百年來享負盛名,上至宮廷、下至民間,天下慕向,誠中國瓷器收藏家夢寐以求之品。近數十年以來,成窯雞缸杯前後三次出現在拍賣會上,皆為太倉仇氏釋出,分別見於香港蘇富比1980年秋拍「太倉仇氏抗希齋珍藏瓷器專場一」第31號拍品和1981年春拍「太倉仇氏抗希齋珍藏瓷器專場三」第429號拍品,成交價為528萬港幣和418萬港幣,其中一件復現於香港蘇富比1999年春拍第409號拍品,成交價為2917萬港元,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一隻雞缸杯以2.22億被中國著名企業家劉益謙拍得,成為目前中國古代瓷器成交的最高紀錄。

相關焦點

  • 明代陶瓷文化,最美高足杯,鬥彩葡萄紋高足杯,名品鬥彩雞缸杯
    該面繪上小下大正方形,成45度角疊放,小正方形的中心繪朵花,四角均繪如意頭紋。蓋側面周邊繪礬紅彩卷草紋。青花發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紅、綠、黃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圈。
  • 成化鬥彩「雞缸杯」鬥彩的巔峰之作
    底心青花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大明成化年制鬥彩雞缸杯鑑定及價格 在分類指數中,近現代五大畫派指數走勢一致,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這與國畫400指數表現完全一致。據雅昌藝術商場監測基地的不完全統計,自2005年至2013年,成化瓷器僅佔明代瓷器4%-9%的成交量,卻獲得了8%-25%的成交額;別的,明代瓷器均價在70萬元-290萬元,成化瓷器均價分布在51萬元-480萬元,除2012、2013兩年行情略微緩外,其他年份均高於全體水平2倍之多。
  • 明代官窯:成化鬥彩
    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開光是瓷器裝飾方法的壹種,係指在器物上先用線條勾描圓形、菱形等區域,然後在區域內描繪圖案。這一技法能夠起突出圖案主題的作用。擅用開光技法進行裝飾是成化鬥彩瓷器的壹個特點。
  • 精品推薦—成化鬥高足杯
    鬥彩又稱逗彩,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創燒於明朝宣德年間,明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據歷史文獻記載,鬥彩始於明宣德,但實物罕見。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彩」或 "青花間裝五色"。傳世成化鬥彩瓷器圖案繪畫簡練,內容主要是花鳥、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繪圖案的輪廓線,罩釉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按圖案的不同部位,根據所需填入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種,最後入彩爐低溫燒成。
  • 明代最頂級官窯:成化鬥彩!(附高清細節圖)
    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開光是瓷器裝飾方法的壹種,係指在器物上先用線條勾描圓形、菱形等區域,然後在區域內描繪圖案。這壹技法能夠起突出圖案主題的作用。擅用開光技法進行裝飾是成化鬥彩瓷器的壹個特點。
  • 來廣州市文物總店看成化鬥彩杯!
    明 成化鬥彩應龍紋小杯大洋網訊 日前,「景德鎮宋元明清酒具瓷展」在廣州市文物總店藏珍廳啟幕。而景德鎮古瓷器也經由廣州市文物總店等專業機構的推介,愈加為藏家和普通公眾所認知:2018年10月,「七彩霞韻——景德鎮出土明官窯單色釉瓷精品展」在廣州市文物總店展出,這是景德鎮御窯廠出土瓷器在廣州的首秀;2019年9月,「景德鎮宋元明清花器瓷展」,以御窯廠遺址出土明代官窯花器為中心,輔之宋元、清代民窯少量花器,反映千年來瓷作花器的面貌及演變過程。
  • 玩了五年還不知道怎麼鑑別成化鬥彩,深度剖析鬥彩鑑定,你知道嗎
    關鍵詞:成化鬥彩鬥彩瓷器,以成化為最。在沒有雍正粉彩之前,鬥彩最可以當得起「雅致」二字。成化鬥彩可以說是收藏品中的熱門項,這也很正常,因為鬥彩的面世,就是專門為皇帝私享的御用瓷器,其名氣之大,有目共睹。哪怕是萬曆時期,御前一對成化杯,也價值萬錢,這兩朝距離可以說是一點都不遠,可見成化鬥彩的名氣。作為一直以來的大神級文物,成化鬥彩最開始的學名應該叫做成窯青花間裝五色/五彩。鬥彩和粉彩一樣樣的,都是由好事者的編撰。
  • 誰買了這隻青花高足杯?
    圖|鬥彩怪石花蝶紋罐 明成化 歷來有「成化無大器」的說法,從傳世品來看,明成化青花瓷大件少見,絕大多數為小件器。 此時不僅鬥彩甚為珍貴,青花高足杯也是難得一見,能上拍賣場的更是寥寥無幾。 但在1995年,市場上出現了一隻青花杯。
  • 耿寶昌:成化鬥彩與雍正鬥彩有何不同?五大鑑定圖文詳細對比!
    明代鬥彩瓷器,以成化文物為最。應該說,在雍正粉彩沒有出來之前,當得起雅致這個詞的瓷器,唯有成化鬥彩。成化鬥彩可是收藏品中的當紅炸子雞。萬曆時期離成化不遠,當時御前有成杯一對,值錢十萬。可見這個成化瓷從古至今都是大神級別的名貴文物。直到現在所提到的雞缸杯都是以幾個億來結尾的。鬥彩在所有的彩瓷品種中,最為顯著的特徵是柔和淡雅,也因其價格高昂,越來越多的仿品出現於市場上。有一句話可以描寫當下成化鬥彩的市場現象:成化鬥彩逗你玩,千萬別當真品買!
  • 你知道拍賣2.8億港幣的成化雞缸杯,不一定知道估價10億美元的成化...
    其中僅陶瓷一項就佔了兩千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5件,其中就包括一對明成化鬥彩三秋杯。 這位古稀老者,就是著名的古陶瓷收藏家、鑑定家——孫瀛洲先生。他捐的那對三秋杯,是花40根金條買來了的。
  • 精品推薦:明成化鬥彩奼紫紅胎嬰戲紋天字罐
    鬥彩又稱逗彩,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創燒於明朝宣德年間,明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鬥彩技法萌發於明代宣德時期,發展於正統時期,成熟於成化時期,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各朝均有燒造,其中以成化鬥彩最負盛名。成化鬥彩瓷器釉質溫潤,色彩嬌麗,畫工精細,造型均為小巧的瓶、罐、盒、盤、碗、杯、碟等,給人以娟秀典雅之美感。1949年,香港古玩收藏家仇焱之以千元港幣購得一隻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傳為香港收藏界的識寶美談。
  • 值2.8億天價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到底值在哪?教你快速辨別成化鬥彩
    鬥彩呢,之前筆者有寫過一篇,不知道藏友們有沒去看過。不過沒看過我的文章不要緊,藏友們肯定記得2014年,著名企業家、收藏家劉益謙先生花費2.4億港元收購了成化鬥彩雞缸杯成為了當年的熱議話題,我們今天就來細說成化鬥彩。
  • 明成化鬥彩瓷拍賣價格,市場行情分析,明成化鬥彩瓷值多少錢?
    鬥彩又稱逗彩,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創燒於明朝成化年間,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
  • 2.4億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後世的康熙雍正兩朝官仿品也千萬!如何鑑別?
    上海劉益謙2.4億拍得成化 鬥彩雞缸杯 吸的是仙氣? 明朝成化年間的鬥彩瓷,聲譽極高。 成化鬥彩器物,造型品種簡單,有盤、碗、罐、盒、爐及高足碗杯等。總的說來,成化鬥彩無大器,但都是圓潤飽滿,典雅雋秀。
  • 【精品推薦】成化鬥彩天球瓶賞析
    鬥彩創燒於成化後期,所謂鬥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爭奇鬥豔的藝術效果。鬥彩以成化朝最為著名,此時的瓷器造型珍瓏奇秀,胎質細潤晶瑩,色調柔和寧靜,繪畫談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沒有永樂宣德瓷器的大氣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賞心悅目,特別講究線條美,使後人對成化鬥彩有極高的評價。
  • 鬥彩瓷器為什麼自古以來就珍貴?
    它就是先用青花勾出輪廓線,再在這個輪廓線內填上彩,凡是採用這種工藝的都叫鬥彩。它的名氣也非常大,尤以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名氣大。最明確的記載就是下面這段《神宗實錄》中有這樣一段記:「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這段記載是在萬曆年間的記載。明中期到明晚期的時候,一對成化鬥彩雞缸杯杯就值錢十萬了,非常貴了。
  • 孫瀛洲之子孫洪琦大讚南寧天華堂藏珍明代成化「三秋杯」
    淺圈足內用青花勾出雙線方框,方框內豎式雙行以青花小楷體書寫「大明成化年制」6字款。此杯的器型從永樂朝瓷器中的名品「壓手杯」演變而來,尤如倒扣之馬蹄,小巧玲瓏,甚是可愛。胎壁薄如蛋殼,從內壁可隱隱透視外壁的紋飾和色彩。釉子光亮瑩潤,積釉處泛出淡淡的、似湖水般的藍色。胎質堅實細密,足底露胎部泛出如炒米般黃色的「糊米底」。青花發色淡雅純正,堆積處有少許的結晶斑現象。
  • 關於成化鬥彩的四大隱蔽特點,不可錯過
    鬥彩又稱「逗彩」,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創燒於明朝宣德年間,明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手法,具體是怎樣的呢?是通過先用青花勾勒圖案然後二次填彩,來達到一種立體的效果。
  • 鬥彩瓷器為什麼自古以來貴比黃金?卻還爭相收藏.
    它就是先用青花勾出輪廓線,再在這個輪廓線內填上彩,凡是採用這種工藝的都叫鬥彩。它的名氣也非常大,尤以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名氣大。最明確的記載就是下面這段《神宗實錄》中有這樣一段記:「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這段記載是在萬曆年間的記載。明中期到明晚期的時候,一對成化鬥彩雞缸杯杯就值錢十萬了,非常貴了。
  • 1995年,這隻明代青花杯拍出73.8萬,卻從此銷聲匿跡
    明成化青花高足杯 網絡圖片2這位工作人員手裡拿著的,是一隻明朝成化年間的青花高足杯。一提到成化,很多人都會想到那位年幼就被囚禁、一生愛著年長宮女的成化皇帝。明成化 鬥彩葡萄紋杯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相傳萬貴妃十分喜歡器型較小的瓷器,為了討她的歡心,成化皇帝特意命景德鎮的工匠們為她打造了一批器型較小、做工精美的瓷器,鬥彩雞缸杯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