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皇后畫像。清太宗孝莊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是蒙古科爾沁部(位於今通遼市)貝勒博爾濟吉特·宰桑的次女。
△成吉思汗畫像。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族成吉思汗的氏族名稱,原作「乞顏·孛兒只斤氏」,又譯做孛兒只斤氏、博爾濟吉忒、博爾濟錦、孛兒吉德、孛兒吉根、孛兒吉濟錦、博羅特、包羅、布兒赤金、孛爾吉等。民國成立後又有改姓鮑、包、奇、寶等,亦有沿用此姓者。
△孝莊皇后父親宰桑的家族世系表之一。宰桑為蒙古博爾濟吉特氏,此姓氏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氏族名稱,是孛兒只斤的常用漢譯用詞。但宰桑不是成吉思汗的後代,而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薩爾的後代。
△宰桑家族世系表之二。是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氏族名稱,是孛兒只斤的常用漢譯用詞。表中可見宰桑在世系表中的位置。
△哈薩爾畫像。宰桑是成吉思汗同母弟弟哈薩爾的後代。哈薩爾又稱哈布圖·哈薩爾(1164年~1227年),是成吉思汗親弟弟,蒙古帝國開國元勳,歷史上以力大無窮、弓箭神準著稱於世。
△哈薩爾塑像。他被視為蒙古民族的英雄。哈布圖·哈薩爾後裔眾多,其後裔和被其後裔統治的民眾幾乎為中國蒙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其後代大多分布在中國內蒙古的嫩科爾沁、烏拉特、茂明安、四子王、阿魯科爾沁、阿拉善和碩特、扎賚特、黑龍江省的杜爾伯特、吉林省的郭爾羅斯和青海和碩特、新疆和碩特、西藏的達木蒙古等地。
△達爾罕親王府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餘年。初為蒙古科爾沁部首領宰桑的府邸。宰桑為清太宗皇太極孝莊皇后的父親。1613年孝莊皇后(大玉兒)出生在這裡。後因順治年間宰桑之子滿珠習禮晉封札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而得名。
△孝莊皇后的銅塑像,位於達爾罕親王府。王府位於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鎮,為「清朝興國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出生之地。
△達爾罕親王府大門。王府至清末共世襲罔替12代,曾有多位清皇室公主格格下嫁府內。康熙皇帝一生三巡科爾沁,寫下了著名的《至科爾沁部與眾蒙古宴》詩。乾隆皇帝曾兩駐蹕王府,並在府內舉辦過33歲生日慶典。
△從衛星照片上可見達爾罕親王府位於通遼西北方向。王府早在1947年時被徹底毀壞,現王府為2008年7月在原址開始復建,2012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新建王府佔地面積約十萬平方米,分中、西、東三路,中路由王府府門、儀門、印務處、銀安殿、寑門、寑殿(孝莊故居)、後罩樓等院落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