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

2020-12-14 中國文明網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江西景德鎮多屆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的目標追求,是全市168萬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期盼,關係著全市人民幸福指數的提升和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景德鎮自啟動創建文明城市以來,多次蟬聯江西省文明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2005年10月、2009年1月)、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1年12月、2015年3月、2017年11月)。2017年10月12日,景德鎮市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工作,吹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衝鋒號。3年來,全市上下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主線,以創建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為抓手,以「十大工程」為重點,全力實施「三個五」戰略行動,如期實現了「摘金奪牌」的目標,為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夯實了基礎。

  一、堅持統籌謀劃,注重思路途徑,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文明城市創建

  發展是景德鎮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前提和基礎。在創建過程中,景德鎮市把綠色、協調、開放、共享、創新等發展理念貫徹始終,通過實現人的素質升級、城鄉環境升級、管理水平升級、城市形象升級,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功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以文明城市創建統籌區域發展全局。在全力實施「三個五」戰略行動,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過程中,始終堅持把文明城市建設與區域整體發展同步規劃、統籌推進,以文明城市建設引領區域發展。開展「雙創雙修」,將整個區域的協調發展作為追求的目標。在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周期內,市委市政府提出2018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進入全省前三名,國家衛生城市基本達標,城市「雙修」項目全面啟動實施;2019年創衛通過省級測評考核,城市「雙修」工作通過國家驗收;2020年確保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城鄉生態修復良好,「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二)以文明城市創建統領城市品牌創建。成立市「雙創雙修」工作指揮部,以文明城市創建為龍頭,整合創建資源、提升創建效能,實現由單項創建的「各自為戰」向綜合創建的「協同並進」的轉變。同時啟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無障礙建設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系列品牌創建對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市民文明素質、促進城市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以文明城市創建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的殷殷囑託。圍繞「國家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遊目的地、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的國家試驗區「兩地一中心」發展定位,以強烈的文化意識指導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實施文化注入與文明創建,打造一批陶瓷歷史文化街區和陶瓷文化特色景區景點,使城市形態、歷史文態、產業業態有機融合。充分發揮文化對產業轉型升級的積極作用,加快推進景德鎮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二、堅持創建育人、注重潛移默化,以市民的文明養成提升文明城市創建

  城市的主體是市民,文明城市創建最核心的任務是市民素質的提高,景德鎮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持續深化道德實踐,強化市民文明素養養成,塑造文明城市之魂。

  (一)立規矩,促進文明行為習慣。運用法治手段和制度力量,促進市民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推動形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社會環境。制定《景德鎮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景德鎮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條例》《景德鎮市御窯廠遺址保護管理條例》《景德鎮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管理辦法》《景德鎮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推動景德鎮市城市治理工作不斷邁向規範化、法治化和現代化。啟動制定《景德鎮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出臺景德鎮文明十二條、市民公約、居民公約、村規民約等規定。領導帶頭,開展常態化文明交通志願服務活動和城市清潔行動。每天早晚尖峰時段,廣大市民、文明志願者、機關幹部職工自發走上街頭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到分包路段清潔城市,已成常態。定期在各類媒體公開曝光;對不講誠信的單位和個人,定期發布誠信黑榜和「老賴」名單;對環境髒亂差的門店,定期發出消費警示。用規矩引導人們文明向善、誠信做人。

  (二)樹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常態化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定期開展「瓷都好人」和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推出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人、省道德模範5人、市道德模範61人,「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41人、江西好人50人、瓷都好人144人。在市屬各媒體開闢「身邊的榜樣,精神的力量」專欄,舉辦「社區好榜樣文明社區行」活動,讓社會聚焦身邊好人。在景德鎮文明網開設「瓷都好人」專欄,將好人模範事跡拍攝成微電影廣泛傳播;深入開展「道德模範故事匯」基層巡演活動。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好人模範的先進事跡,引領文明風尚。

  (三)辦活動,樹立文明社會風尚。開展「小手拉大手」行動。啟動景德鎮市「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設計大賽。精心設計、編印《景德鎮市民文明手冊》71萬冊,並免費發放到每家每戶,成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的行動指南。開展「交警進學校」宣傳、非機動車停放秩序整治宣傳、文明禮讓斑馬線社會宣傳工作。發揮各部門各單位領導和黨員幹部的示範引領作用,開展「健步走、美生活、護平安」「民情大走訪、雙創大幫扶」、志願者服務、路長制、共建社區、黨員進社區等各類活動。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入街道社區、進入機關單位、進入千家萬戶。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以食品行業、窗口行業和公共場所為重點,從群眾反映強烈的誠信缺失、道德失範等突出問題入手,開展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努力推動形成文明道德風尚。

  三、堅持創建惠民,注重破解難題,以民生的逐步改善促進文明城市創建

  近年來,景德鎮市不僅著力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謀劃和啟動了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建設項目,洗淨了「面子」;更緊盯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與市民生活密不可分的「裡子」,讓「裡子」和「面子」同樣光鮮。

  (一)十大行動牽引。重點開展「文明新風行動、便民服務行動、衛生健康行動、名城保護行動、交通暢通行動、綠化靚化行動、管理提升行動、社區優化行動、綜合整治行動和農村治理行動」。比如名城保護行動,以御窯廠為核心,對周邊150多處老窯址、108條老街區、「十大瓷廠」老廠房等文化遺存實施系統性保護修繕,原汁原味地保護老城的風貌風格、文化肌理。比如交通暢通行動,建成暘府大橋、建設大橋兩座跨江大橋,昌南大道、紅塔路、新安路等10多條新改建道路竣工通車,「兩橫三縱五聯」的城市骨架路網基本形成。優化改造了43條主次幹道和40個主要路口,有效緩解了城市東西不暢、南北不通的問題。比如社區優化行動,中心城區完成了24個老舊小區、8000戶城市棚戶區改造,建成了8個城區農貿市場、10個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4個智慧停車場,新建改建160座城鄉公廁,升級改造了一批垃圾中轉站,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城市文明實力硬體、軟體的明顯提升。

  (二)專項整治跟進。全市集中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建築工地管理、「五小」行業管理、小區環境、佔道經營、交通秩序、垃圾死角和黑臭水體、打擊「兩違」、 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客運市場管理等十項專項整治行動。開展市容秩序、交通秩序3600場次活動。開展消防通道專項治理,劃線2300處。整治流浪犬,收容430條流浪犬。開展菸頭革命,集中收取菸頭43公斤。

  (三)補齊短板推動。多年來,景德鎮市注重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通過開展「公安+城管」體制改革、啟動園林綠化市場化改革、開展環衛一體化改革等方式推動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僅2019年,景德鎮市就先後實施了583個城市功能品質提升項目,謀劃打造了古縣衙碼頭等18個古碼頭,建成南門湖、龍山湖溼地公園和西河溼地公園二期,實施了昌南片區景觀提升、老南河改造、三寶水系治理等工程。新建9所學校共投入93076萬元,建成面積27萬平方米,新增班級數370個,新增學位17000多個。全力實施九中東側、新安路南側、竟成小學北側等7個停車場共1476個車位,有力緩解景德鎮市停車難問題。每一項政策、措施和數字的背後,都凝聚著景德鎮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高位推進與高效落實,滲透著市委、市政府為百姓謀福祉的責任與擔當。

  四、堅持全民參與,注重宣傳造勢,以濃厚的與論氛圍推動文明城市創建

  城市的核心是人,創建文明城市離不開人,眾人拾柴火焰高,有群眾參與的創建活動才具有更強的動力。

  一是核心價值觀宣傳滿視野。在全市積極打造了一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育基地、主題風光帶、主題風景路、主題社區、主題廣場、主題公園、主題校園,以公益廣告宣傳推動公民道德教育入腦入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景觀小品成為了市民眼中的「打卡地」,不少市民選擇在景觀小品前拍照。

  二是新聞媒體引導多渠道。市內新聞媒體整體聯動,景德鎮日報、瓷都晚報、市廣播電視臺、景德鎮在線新聞網更是開闢出多個專刊專題專欄,對雙創雙修工作進行了系統宣傳報導,通過紅黑榜、典型樹立等措施對公正進行正面引導。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網、鳳凰網、搜狐等大報大網等報導對景德鎮市開展「雙創雙修」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志願服務全天候。啟動了「萬名志願者助推雙創雙修活動」,已歷經3年,累計參加志願服務的市民愈53萬人次。在景德鎮市42個主要交通路口共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志願者開展交通文明勸導活動66000人次。全市註冊志願者17.53萬人,志願服務組織1506個,志願項目18512個,累計志願服務時長618.66萬小時。三年來,參加創建工作的幹部群眾達200餘萬人次,形成了以上率下、上下聯動、人人參與創建的新常態。

  四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零距離。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以「清明祭英烈」「優秀童謠徵集傳唱」「向國旗敬禮」「勞動美」等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深化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家風教育為抓手,組織開展「寫家訓、曬家規、助成長」活動,以好家風帶動形成社會好風氣。開展「養成好習慣」「家庭小崗位」「紅領巾小樓長志願服務」等活動。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五、堅持強化領導,注重問責問效,以完善的工作機制保障文明城市創建

  管理出素質,管理出文明。在市民素質教育中,全市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管理,增強市民的自律能力,堅持他律與自律相結合,突出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一是建立高位統籌的領導機制。成立以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成立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鋒任指揮長的指揮部,8名副廳級領導擔任副指揮長,下設10個專項組。抽調了115人進行集中辦公。2018年至2020年,市指揮部召開指揮長會21次、召開市雙創雙修工作領導小組會及現場巡查6次,聯席會18次、部署工作會19次,下發指揮長令196份、會議紀要29份、景創字218份、景創發8份、景創函11份、督查通報8份,發督辦單5000餘份,編發景德鎮雙創雙修工作手機報298份,發布景德鎮雙創雙修公眾微信號459期。

  二是建立領導掛片包幹督導機制。制定《路長制和共建社區參照標準》,對中心城區120條主要道路推行「路長制」,對85個社區共建,市級領導每周不少於2次巡查包片區。

  三是建立市縣聯動推進機制。各縣(市、區)參照市本級也成立了縣(市、區)區雙創雙修工作領導小組和縣(市、區)區雙創雙修工作指揮部。形成了市、區、鎮(街)、村(居)雙創雙修工作組織四級領導體制,做到「橫到邊、縱到底」,無遺漏、無盲點、無縫隙。

  四是建立督辦交辦推進機制。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督查提升督查效果的工作方案》,充實6個督導組,常態化地開展督查,下發指揮長令和督辦單,針對暗訪巡查中發現的城中村、各類市場、背街小巷、亂停亂放、建築工地、環衛、學校及周邊環境、小區管理、交通秩序、門前三包等十大類問題分階段開展專項督查。

  五是建立目標考核落實機制。《景德鎮市「雙創雙修」工作考評與獎懲試行辦法》和《景德鎮市「雙創雙修」工作問責暫行辦法》,從制度層面防止形式主義、弄虛作假、突擊迎檢、擾民行為。對市雙創雙修工作中工作不力的42家單位和17名個人進行了問責,對31名相關責任人在市紀委進行了約談,發出提醒函7份。對市雙創雙修工作第一、第三季度總評中考評等次為差且排名後15位的30家單位進行了通報批評,不斷增強各級領導幹部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較好地促進了工作落實。調查顯示,市民對創建工作滿意率達99.76%。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景德鎮這座城市崇德向善的文明基因被越來越好的環境所激發,極好地提振了精氣神、呼喚了真善美,實現了由「塑形」到「鑄魂」的升華。今後,景德鎮市將以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眾生活質量,努力把景德鎮打造成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國際瓷都。(作者:景德鎮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周清平 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倪凱)

相關焦點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景德鎮市場監管局獲集體二等功
    中國消費者報南昌訊(陳鴻海  記者朱海)12月11日上午,江西省景德鎮市召開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彰大會。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景德鎮市委、市政府對市場監管局的充分肯定,凝聚著該局幹部職工戮力同心眾志成城的創建合力,彰顯出市場監管鐵軍勇於攻堅、敢於克難的精神風貌。
  • 景德鎮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是全國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是城市形象、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是最有含金量的城市品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既是城市物體空間環境的更新優化,更是精神文明環境的整體提升;既是關乎老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更是一個城市市民素質和文明程度的體現。
  • 榮譽,屬於瓷都人民!
    12月11日上午,市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景德鎮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彰大會正在舉行。當市委書記鍾志生宣布「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功的話音剛落,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全場。自2017年提出創建目標以來,全市上下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創建成果,景德鎮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極大增強了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也實現了從
  • 瓷都景德鎮美麗鄉村演變
    初夏時節,當你走進風景如畫的千年瓷都鄉村,可以看到乾淨整潔的美麗,文明,和諧清新。走在鄉間小路上,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的花海、林海、茶海和高產糧田,一排排又一排的無公害蔬菜大棚……漫步在村莊和小巷裡,乾淨平整的瀝青路面,小河自來水,農家院落內外,處處綠油油油的,用花裝飾的。
  • 共識共為 營造濃厚創建氛圍——景德鎮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調查顯示,市民對我市創建工作滿意度達99.76%,高分成績的背後是全市上下對創建工作的共識共為和凝心聚力,形成了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 助力千年瓷都成為國際瓷都 「景瓷聯」打造全新景德鎮IP
    (原標題:助力千年瓷都成為國際瓷都 「景瓷聯」打造全新景德鎮IP)
  • 景德鎮舉行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表彰大會,向這些集體和個人致敬!
    中共景德鎮市委景德鎮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獎勵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各縣(市、區)黨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門,市直各單位,各人民團體:2017 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 江西景德鎮被稱為「瓷都」,曾與佛山齊名,未來有望再次崛起
    這座城堡就是景德鎮市,又被稱為「瓷都」,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屬黃山、懷玉山餘脈和鄱陽湖平原的過渡地帶,地處皖南(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是浙贛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景德鎮市,別名「瓷都」,是江西省的地級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屬黃山、懷玉山餘脈和鄱陽湖平原的過渡地帶,地處皖南(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是浙贛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景德鎮市轄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昌江區和景德鎮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有13個街道、39個鄉鎮、3個國有農林牧漁場、131個社區居委會、502個村委會,全市土地面積5270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70萬餘人
  • 「全國文明城市系列網絡訪談」德化:全域創建全民參與 築就愛心...
    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近日,由省委文明辦主辦的「對話文明--全國文明城市系列網絡訪談」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2020年12月30日,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接受了東南網的專訪,並就德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的思路、特色做法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東南網1月5日報導(本網記者 林傑 林婕)文明,於一座城市而言,既是最好的標籤,也是最美的底色。
  • 江西景德鎮變遷史:從古代「瓷都」變為近現代的一個工業城市
    雖然說江西人目前經常自嘲本省在國內「存在感不高」,但江西省內卻存在一個世界範圍內知名度極高的地方,這就是「瓷都」景德鎮,這裡自宋代開始就是中國制瓷業最重要的中心,而瓷器在古代則是中國出口貿易的「拳頭產品」之一,深受海外市場歡迎,也因此,景德鎮的名氣也是享譽世界。
  • 瓷都景德鎮改造棚戶區,打造歷史文化街,未來5年拭目以待
    中國瓷都景德鎮的經濟發展總體來說有些緩慢,初來景德鎮旅遊的遊客直嘆:簡直是一座大縣城。這是為何呢?道路到處都是泥土飛揚,剛修建的馬路兩邊的山體露出黃土,正有工人將草坪往上覆蓋,典型的拆東牆補西牆。這是景德鎮在改造棚戶區,將老城區的百年老房子統一拆除,打造成一條濃鬱的瓷文化歷史街區。可以看到有些房子已經建好,典型的贛派建築風格,紅牆灰瓦,房子嶄新,歷史卻悠久。景德鎮有著悠久的制瓷歷史,從宋朝開始這裡就是重要的瓷器生產基地,到了明朝,設立御窯廠,專為皇家製造瓷器。
  • 景德鎮,世界瓷都,旅遊勝地
    提起瓷都,人們可能會想起幾個地方,但是要說名氣最大的還得算位於江西東北部的景德鎮了。景德鎮,江西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與省內的上饒、九江以及安徽省黃山市接壤。景德鎮面積比較小,只有5256平方千米,下轄珠江、昌江兩區以及浮梁縣,代管縣級市樂平市。景德鎮雖說屬於江西省的城市,但是其城市特點很有徽派色彩,山清水秀、植被繁茂、風光秀麗,中國最美的十大古村落之一的婺源就在景德鎮隔壁,開車沿高速大概半個小時就能到。
  • 人人都是城市形象!武漢部署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努力打造國際...
    今年,武漢將迎來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的「複評」大考。7月27日,我市召開大會,部署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努力打造國際化大都市。王忠林指出,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是最具綜合性、最有價值的城市品牌。
  • 景德鎮這三種特色美食,其中一種令朱元璋讚不絕口,知道是什麼嗎
    #景德鎮市, 別名 「瓷都」,為江西省地級市。景德鎮陶瓷享譽全世界,歷史上是官窯之地。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景德鎮是江西省重要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世界瓷都,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獲得「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等稱號。
  • 2020年北京大學落戶瓷都景德鎮,清華大學,北航,中央美院早來了
    江西省景德鎮是我國的千年瓷都,而景德鎮的命名也很有意思,來自於宋朝時候,宋真宗的年號景德。作為歷史上的一個山中小鎮,是民窯中的代表。本來名氣並不如宋朝年間的汝均哥官定五大官窯。但隨著金元相繼佔領中原地區,北方的諸多工匠紛紛來到景德鎮。
  • 江西首個全國百強縣市,與瓷都景德鎮齊名,被稱為「中國藥都」
    說到藥都,江西這個城市就是榜上有名了,它是中國四大藥都之一,還是江西第一個全國百強縣市,與瓷都景德鎮齊名。江西省的藥都是樟樹市,屬於縣級市,位於江西省中部,贛江中遊,自古被稱為「八省通衢要衝,贛中工商繁華市」, 樟樹面積1291平方公裡,人口不足70萬,在很多人看來是個小城市,但樟樹經濟發展順利,多年來一直是中部百強縣市,樟樹歷史上是江西省四個古鎮之一,以其特有的生藥生產、加工和經營聞名,可與瓷都景德鎮媲美, 樟樹之所以這麼強,據說都是中草藥豐富,和安徽亳州、江西樟樹
  • 景德鎮馬拉松賽總結會順利召開
    首屆景德鎮馬拉松賽總結會順利召開樂跑瓷都,對話世界,首屆「陶溪川·2019景德鎮國際馬拉松賽2019年6月10日上午9時30分,在市體育局黨組書記何明旺的主持下,陶溪川·2019景德鎮國際馬拉松賽總結工作會議在市紫晶賓館一號樓會議室召開
  • 「瓷都」興衰:江西景德鎮是如何興起又如何衰落的?
    雖然說江西人目前經常自嘲本省在國內「存在感不高」,但江西省內卻存在一個世界範圍內知名度極高的地方,這就是「瓷都」景德鎮,這裡自宋代開始就是中國制瓷業最重要的中心,而瓷器在古代則是中國出口貿易的「拳頭產品」之一,深受海外市場歡迎,也因此,景德鎮的名氣也是享譽世界。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太陽大酒店為敦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力添彩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太陽大酒店為敦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力添彩 2020-08-02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景德鎮:在觸摸歷史中擁抱未來
    同年11月,李克強總理親臨景德鎮視察,明確表示全力支持國家試驗區建設,期待我們把千年瓷都打造成國際瓷都。2019年12月29日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確定:2020年是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的開局之年、關鍵之年。2020年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貫徹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