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是「囚犯」建立的國家?「澳」慢與偏見,其實有跡可循

2020-12-10 三角解密

最近這段時間澳大利亞的「馳名雙標」可謂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就好像他們在阿富汗戰場上濫殺無辜是可以的,但中國青年畫家@烏合麒麟以此創作諷刺漫畫就是不行的;他們以這種站不住腳的理由聲討中國是可以的,但是中國要對此事討個公道就是不行的。

而神奇的是,澳大利亞一直是這麼一個雙標又殘忍的國家。

現在的澳大利亞,是一個沒有原始居民的國家,在1788年英國罪犯運輸船「第一艦隊」將犯人流放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之前,澳洲的土地上一直生活著的是塔斯馬尼亞人。

這些土著居民與世隔絕,發展也極為落後,還處於舊石器和木器時期,不會紡織、製作陶器,甚至還不會使用金屬。在這些英國人到達並建立起永久性殖民定居點之後,這些土著居民對他們報以好意歌舞相迎,但是這些英國人卻並不接受這些好意,根本不把這些土著當人來對待。

而更致命的是,在19世紀20年代英國殖民當局為了將所謂的「土著對自由移民的威脅」徹底解決,開啟了針對土著居民的集體屠殺和滅絕。到1847年,只剩下了40名塔斯馬尼亞人存活,而到了1876年,最後一名塔斯馬尼亞女子去世,自此塔斯馬尼亞人徹底滅絕。

除了已經滅絕的塔斯馬尼亞人之外,其他澳洲土著的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在1788年英國第一批罪犯流放到澳大利亞的時候,當時還有75萬土著人在澳大利亞生活,而在這些罪犯到來之後,先是他們帶來的天花疫情讓當時的土著人死亡了數百人。

之後英國殖民當局剝奪土著的土地時,又發生了不少衝突,造成數萬土著的死亡。在1901年澳大利亞建立澳大利亞聯邦的時候,進行人口普查的時候都沒有將土著算入其中,而是將他們登記在「動物群體」一欄。

直到1967年澳洲才更改憲法,將土著也納入到人口普查中。在1972年,才開始將土著人的權利保障開始考慮到法律政策之中。

可以說,澳大利亞是建立在澳洲土著人的血淚之上。

說完澳大利亞的殘忍,再來說說雙標。

澳大利亞的雙標其實一方面說明了澳大利亞就是誰拳頭硬、誰勢力大就聽誰的。澳大利亞在二戰中就是聽從美國人的指揮,配合美國人才獲得了勝利,這讓澳大利亞認為跟著美國走就會有肉吃,所以澳大利亞對美國言聽計從。

在當美國小弟的過程中,澳大利亞從美國那裡獲得了很多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好處,也讓澳大利亞很害怕失去這位老大哥的幫忙,於是更加心甘情願臣服於美國。今年的澳大利亞更是不掩蓋自己想要取悅美國的這種迫切,不顧澳大利亞經濟有多麼依賴中國,處處挑釁、抹黑中國。

在澳大利亞暴行公布的時候,美國士兵喬什也爆料了澳洲特種部隊僅僅是因為飛機承載不了這麼多人,就射殺一名已投降並被捆綁的阿富汗囚犯,甚至喬什還爆料澳洲士兵在阿富汗還犯下過很多罪行。

澳大利亞如此愛掩蓋罪行指責別人,但是面對老大哥美國的指責,就顯得逆來順受,完全沒有指責中國時那股囂張氣焰。歸根結底就是澳大利亞還沒被我們「打」過,還依舊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嘴臉。

澳大利亞的雙標另一方面其實就是西方世界的雙標典型,這其實並不只存在於澳大利亞,很多西方國家都存在這種問題。

比如幾年前法國雜誌《查理周刊》在發表了觸犯某個宗教的漫畫之後,編輯部遭到了極端宗教分子的屠戮。在一個月之後,一位法國教師在上課時展現了這幅漫畫,同樣被極端宗教分子殺害。當時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話是:要不顧一切維護言論、褻瀆的自由。

而在近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布了一副澳大利亞士兵殺害阿富汗兒童的諷刺漫畫時,法國外交部發言人卻站邊澳大利亞,稱這是不值得採取的外交手段,不僅指責該漫畫是「令人震驚並帶有偏見的」,還將其上升到「侮辱了20年間在阿富汗服役的所有國家的武裝部隊」。

西方媒體同樣存在著這種雙標和偏見,還幫著澳大利亞一起顛倒黑白。首先推特上有關澳洲士兵暴行的新聞和評論都不多,在油管上報導相關新聞的視頻也只有40多個。BBC在報導的時候更是偷換概念,稱澳洲士兵是「非法殺害」,這種淡化澳洲士兵罪行的用詞也引來許多網友不滿。

而在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布推文之後,BBC更是稱趙立堅發布的是一張「虛假的照片」,還在11月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問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是不是改變了中國不幹涉他國內政的立場。

可以看出,澳洲思想其實就代表了這些西方國家統一的思想,他們認為如果自己處於優勢地位,那麼弱勢地位的人就沒有權利和他們談地位平等,所以英國殖民當局到澳大利亞以後的一百多年裡一直沒有將澳洲土著當做人來看待;在最近這起事件中,他們可以指責別人侵犯他國內政,但不允許別人指責他們侵犯人權。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黑暗移民史:囚犯建立起來的國家,曾把土著當成動物群體
    文|米君,專欄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未經授權請勿複製粘貼和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澳大利亞和美國有很多共同點:一樣都是移民國家,一樣都是英國人建立的殖民地,一樣的地大物博,一樣的狂妄而沒有文化。最近澳大利亞由於虐待俘虜的問題,在國際上形象受到很大的衝擊。而在歷史上,澳大利亞擁有非常獨特的創建歷史。由於這裡最早的白人居民是囚犯,說以澳洲被戲稱為囚犯創造的國家。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看下澳大利亞的移民史。
  • 一個人是不是在走上坡路,其實有跡可循
    其實,不然。上坡的辛苦和下坡的輕鬆,只是表面現象。從真實的感覺來說,上坡路比下坡路好走。上山的時候,沿途有美妙的風景,每走一步,雖然汗流浹背,但是微風習習,陽光明媚,心頭的愉悅讓人覺得快樂,到了山頂,看到的風景讓人心曠神怡。不由自主會感慨道:風景這邊獨好。
  • 一個人的命越來越好,是有跡可循的
    這些人往往自怨自艾,從來不思考自己的原因,甚至是就此頹廢一生,難有進步。其實呢,天底下並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個人的命越來越好,是有跡可循的。生活質量的優劣其實完全取決於主人公的能力。生活的好壞,其實完全由我們自己來掌控。
  • 以藝術賦能書店 「讓愛有跡可循」限時快閃登陸BFC閱外灘書店
    自今年7月開業以來,坐落於BFC的閱外灘書店一直致力於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精選國內外各大藝術出版社的藝術書籍,涵蓋繪畫、攝影、雕塑、設計等多個領域,讓更多人能通過閱讀建立對藝術的興趣,打破知識的偏見,尋求跨越時空的共鳴。
  • 路虎的口碑「一夜崩塌」,其實早就有跡可循
    近年來國外不少車企都有進入國內的念頭,畢竟我國擁有大量的人口紅利,我國的汽車市場上也有著巨大的潛力。當年路虎汽車在國外被幾次轉手,銷量越來越差,甚至走到停產的地步,被引進中國後一下子就火了。眾所周知,當年路虎在國內汽車市場上是相當有分量,甚至比奔馳寶馬還有氣場,很多土豪甚至會加價十幾萬買一輛路虎汽車。路虎最早是生產農用車輛起家的,後來被多次轉手,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印度品牌,現在的路虎汽車上已經看不到什麼英國血統了。
  • 每一個成功都有跡可循丨列剋星敦冠軍詹妮弗·布拉迪
    每一個成功 都有跡可循每一次勝利 都有備而來- 列剋星敦冠軍詹妮弗·布拉迪美國球員詹妮弗·布拉迪周日在WTA美國肯塔基州列剋星敦公開賽決賽中未失一盤,以6- 3、因為奪冠,布拉迪的WTA世界排名已經來到了前40,這意味著她有望在紐約的美網獲得一個種子席位(由於疫情在美國的肆虐,WTA前10名球員已經有6名退賽)。時間回到2019年初,24歲的布拉迪的世界排名還在125位,默默無聞。
  • 每一個成功都有跡可循丨​列剋星敦冠軍詹妮弗·布拉迪
    每一個成功 都有跡可循每一次勝利 都有備而來- 列剋星敦冠軍詹妮弗·布拉迪美國球員詹妮弗·布拉迪周日在WTA美國肯塔基州列剋星敦公開賽決賽中未失一盤,以6- 3、6-4擊敗瑞士選手泰希曼贏得了她的首個冠軍頭銜
  • 全球約6億人患有慢阻肺,患病知曉率不足1%,這五點有跡可循
    醫務人員提示, 40歲及以上人群有吸菸史、職業粉塵暴露史、化學物質接觸史、生物燃料煙霧接觸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況,應警惕慢阻肺,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查。延伸閱讀:慢阻肺五點有跡可循因早期症狀不明顯,慢阻肺也有「沉默的殺手」之稱。
  • 所有的愛,都有跡可循
    只要你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愛或不愛一個人都是有跡可循的。愛一個人時,我們靜靜坐著,即使不說話也很美好。沉默的時候最能感受到愛與不愛,真情與假意。傍晚時分,兩個人手牽手散步到長椅旁,不必說話,只靜靜的坐著,不愛時會感到無比尷尬,愛在心裡就會感到歲月靜好。
  • 新冠疫苗,囚犯和胖子優先!澳大利亞網友炸鍋了
    原標題:新冠疫苗,囚犯和胖子優先!澳大利亞網友炸鍋了據環球時報援引澳大利亞媒體9NEWS新聞網12月10日報導,與老年人、孕婦、醫護人員和慢性肥胖症患者一道,監獄中的囚犯和教養人員,將成為澳大利亞首批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群。因為該國衛生部門認為,囚犯的免疫力比大多數的普通人都要弱。
  • 你早晚會發現,你愛的人愛不愛你,是有跡可循的
    只有你愛的人同時也愛著你,你們才有可能攜手走到白頭,你才能夠得到甜蜜與幸福。找一個你愛的人很容易,可要找一個你愛又愛你的人,就沒那麼輕鬆了。不過也別灰心,你早晚會發現,你愛的人愛不愛你,是有跡可循的。常月欣早在兩年前就喜歡上蕭俊瑋了,但是她怕自己的深情被拒絕,所以一直隱藏著。
  • 王櫟鑫官宣離婚 其實他與吳雅婷的結果是有跡可循的
    但這一次,我就先下車了,前面這段旅程是我最寶貴的記憶,謝謝有你的陪伴!希望你接下來沿途的風景都是美好的!未來如果你過得幸福快樂,我會由衷地送上祝福!如果你有任何麻煩,我依舊會是你最好的朋友站在你身後!」此消息一發出,大批網友回覆說不敢相信,這是開玩笑吧。
  • 澳大利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最近各大新聞,視頻 網站上風風火火的澳大利亞士兵射殺阿富汗平民,割喉兒童等新聞層出不窮,或許有部分人可能不太相信,覺得歐洲國家月亮圓的那部分人。但是澳大利亞士兵射殺平民事件是由澳大利亞法官經多年調查後撰寫的報告顯示,澳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為「練手」,殘殺39名阿富汗平民,並且有兩名十幾歲的男孩兒被割喉。報告裡的細節觸目驚心。
  • 澳洲又有新舉措,澳國內出來一片哀嚎:沒有中國市場還怎麼賣?
    根據南澳巖龍蝦有限公司執行官湯姆科森蒂諾透露出的相關消息,正有大量來自澳大利亞的龍蝦因為檢驗級別的提高而滯留在中國海關,遲遲無法交付到他們的客戶手中。 考慮到龍蝦產品作為生鮮的特質以及目前在中國北京新發地市場和青島發生的的兩起新冠病毒的傳播時間都是通過冷鏈渠道,中國海關提高對外來生鮮食品的檢驗其實有跡可循。
  • 澳大利亞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什麼又開始惡化中澳關係?
    媒體:4月中旬以來,澳總理莫裡森、外交部長佩恩、內務部長達頓、衛生部長亨特、國庫部長弗萊登伯格等人密集表態,並稱之所以要進行「國際獨立調查」,是懷疑中國疫情處置和信息發布的透明度。儘管中方多次表達反對和抗議,但澳方立場看上去十分堅定,甚至不惜惡化中澳關係。
  • 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快閃 讓愛有跡可循
    12月12日,BFC閱外灘書店限時呈現「讓愛有跡可循」藝術主題快閃,帶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多重感官體驗,共同詮釋「愛」的不同藝術表達形式。閱外灘書店位於BFC外灘金融中心,不僅有種類多樣的藝術設計、人文社科、親子教育等主題書籍,同時會定期舉辦形式豐富的沙龍活動,從而在快節奏的生活裡,為每個人營造一份「慢閱讀」的體驗。
  • 中企投資巴新漁業項目,澳大利亞讀出別樣味道:「佔領澳領土」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中國即將在澳大利亞家門口建立一個重要的漁港。但是那裡沒有魚可釣。那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澳大利亞新聞網13日的該報導充滿了「挑刺」意味。澳大利亞政府前巴新事務顧問傑弗裡·沃爾12月8日在澳反華智庫「澳戰略政策研究所」刊物發文稱,達魯市是距離澳北部最近的城市,在澳中關係緊張局勢下,巴新政府「悄悄通過」該項目,對澳國家戰略利益造成挑戰。澳大利亞新聞網13日稱,達魯市距離澳大利亞本土約200公裡,是個飽受衛生與社會問題困擾的小城,但它與位於託雷斯海峽的澳大利亞島嶼距離很近,因此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 澳大利亞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
    1788年1月26日,第1批從英國本土出發,流放到澳洲的犯人到達雪梨灣,去建立殖民地,後來,這一日也被定為澳大利亞的國慶日。 據估計,在1788年,第1批英國流放罪犯抵達澳洲時,澳大利亞有接近75萬的土著居民,500個部落,但到了1901年,澳大利亞獨立建國時,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土著已經不足6萬。
  • 天官賜福:南風、扶搖在掉馬甲之前,一切都有跡可循
    南風扶搖在掉馬甲之前,一切都有跡可循。南風和扶搖第一次出場時,我並沒有懷疑他們的身份,只當是有心助殿下探查與君山「鬼新郎」事件,不過面上擺出一副不情願的傲嬌樣子。但後來,兩人與殿下的相處模式讓我逐漸懷疑,南風扶搖應該是殿下的舊識?
  • 樸槿惠等到了好消息,文在寅的結局有跡可循,支持率跌了!
    文在寅執政已經有三年多的時間了,他一直以來支持率還是十分可觀的。在近段時間的調查當中文在寅的支持率再次跌破了40%,之所以下降的如此迅速,主要是因為疫情的反彈以及近段時間秋美愛和尹錫悅之間的鬥爭牽連甚廣,惹來了群眾的不滿。